- 相關推薦
如何選購臺式電腦主機
主機是電腦的核心配件,那么大家知道如何選購臺式電腦主機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如何選購臺式電腦主機,希望能幫到您!
如何選購臺式電腦主機1
購買電腦主機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選擇品牌機,一種是組裝機,品牌機因為配件有一定制約性,大部不能單獨選配,而且價格較高,所以,如果你選擇品牌機,這里就不在談論了,選擇一線廠家的主流品牌機都比較靠譜,質保時間也長,一般三年,但是價格貴。
這里主要是講自己組裝電腦主機,選購及維護的大致注意事項。
我們想講講主機內主要的部件有哪些。
這些部件包括:主板、Cpu、內存、顯卡、硬盤、光盤驅動器、電源、機箱、各種連線。
主板
主板是各部件的橋梁與通道,可想而知它對工作穩定的重要性,很多問題均出現在主板上,所以主板的選購非常重要。
選擇主板的品質要關注以下幾點:
1、看主板品牌
一線大廠必然有他成為一線大廠的實力,專業的研發部門,專業的裝備,專業的材料來源等等。當然,不是說二線,三線不好,臺灣的一定就比大陸好。
其實文縐縐的不講,直接了當,我貪便宜用過低端牌子的主板,現在我只買華碩及技嘉的主板,其它牌子的主板一律不考慮。
2、看PCB
一般來說,PCB層數越多的主板,那么各部分線路之間發生干擾和沖突的幾率也就越小,從而使得主板的穩定性相應提高不少。在現在市場上,以4層~6層的主板居多,八層的也不少,不過都是出現在高端高價的主板上。個人推薦6層的板子。
一般來說,PCB層數很難喲哦那個肉眼來看。各個廠用的PCB材料可能有不同,但是你輕輕去彎主板,如果很容易就出現彎曲,而且幅度很大,可以告訴你,這板子絕對不好!
3、看用料
選購全固態電容的主板,不要選擇液態鋁質電解電容的主板
如果這些參數看不懂,也不想看,那么就看第一條:選擇一線品牌的主板,技術強,質量可靠,保修時間長。
哦,還有一點要說的,選購主板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最新型號的主板。第一、他們價格昂貴,第二、性能提升不高,或者沒有,一般只是一些嚼頭的新功能。第三、新型號主板沒有經過考驗,你會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禍福不知。除非你不差錢,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那就當我沒說過。
在買主板的時候還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主板的型號和擴展性。
主板的型號需要對應cpu的型號,而主板的內存插槽要對應內存的頻率及型號,還有硬盤接口及顯卡接口要一一對應。
擴展性很好理解,就是以后要加內存,要加硬盤,或者加顯卡。是否有富裕的插槽擴展口。自己想好了,再買,一般如果你想用5年以上,或多或少要留一半的擴展位出來(顯卡除外)。
Cpu
Cpu一般很好選,無外乎就是Inter和AMD兩個廠家的,最少目前被這兩個廠家壟斷。
Cpu穩定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主頻與散熱,主頻越高,在同一個制作工藝的情況下(如14納米),產生的熱量越高。
現在很多cpu還集成顯卡的功能,不過說實話,集成的顯卡功能實在不濟,所以要單獨買顯卡。反正做cg一定要單獨買顯卡,選擇購買沒有帶顯卡功能的cpu也是不錯的選擇,它比較便宜一些,但是支持這種cpu的主板好像不是很多。這個就自己考慮了。
綜其所述,其實也不用多想,制作工藝越先進,頻率越高,核心越多,價格自然就越高了。
所以cpu按照自己的工作學習性質及經濟能力選購,學習cg,需要選擇中高檔次cpu,這種cpu的價格集中在1400元以上。(還是那樣,除非有錢沒地方花,不要選最高端的cpu型號,它帶來的提升絕對沒有你消耗的錢來得多)。
友情提示:cpu的插槽類型必須與主板對應,請查閱主板支持的cpu類型說明。
配合cpu的有一個蠻重要的部件,那就是cpu散熱風扇,cpu是主機的發熱大戶,所以一般要配一個比較好的風扇用于散熱。
Cpu的風扇一般分為原裝的和高端的,需要超頻的朋友可以選擇高端的風扇,他們散熱效果更好,價格也自然是好好的。但是說回來,為了穩定,最好不要超頻使用,超頻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我個人各追求長時間工作的穩定性。
Cup和風扇的結合處要涂抹硅膠,以期cpu和風扇散熱片更完美的貼合,利于散熱。一般cpu自帶硅膠,粘合緊貼即可。如果自己更換硅膠,務必注意兩點:
1、購買質量好的硅膠,它散熱性能更好。
2、不要涂抹太厚,做到完全貼合即可。
在實際中我遇到過很多硅膠質量差,或者貼合不緊,或者涂抹太厚造成的開機就重啟或者死機的情況。
內存:
內存很重要,有時候內存不穩定會造成藍屏,死機,解壓數據不穩定,安裝系統不成功等你想都想不到的問題。所以選購內存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選擇一線品牌內存,質量好,價格自然略貴一些
2、選擇與主板的支持類型一致的內存。
3、單條內存不宜過小,過小浪費主板的內存插槽,而且很多條內存同時使用,其實加大了不穩定性,所以一般不宜超過4根內存同時使用。
注意事項:內存插在主板上不要頻繁拔插,會加大不良接觸的幾率(麻煩插上去,沒問題的話就別動啦,手不要那么欠呀)。
顯卡:
顯卡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專業卡(好貴),一個是游戲卡(對cg軟件的兼容性不如專業卡,不貴,性能強)。
顯卡要看使用的軟件,一般與cpu的'檔次相當即可,要不然會出現cpu太強,或者cpu跟不上的窘境,你不希望在工作中其中那個在那休息吧?
選擇顯卡也要選一線品牌,顯卡滿負荷運轉是機箱的產熱大戶,一線品牌的顯卡穩定性都經過嚴格測試。
最后說一下:我肯定不會選專業卡的,cg軟件對游戲卡的兼容性現在強很多了(重要的是我舍不得花那么多錢買專業卡)。
硬盤:
硬盤是存儲數據的地方,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有時候我們情愿整臺電腦都報廢,也要保留住數據,它就是這么重要。
硬盤要分開來講,一個是硬盤的類型,一個是存儲的安全策略。
硬盤現在分為固態硬盤及機械硬盤兩種
固態硬盤不靠機械運動寫入讀取數據,所以更穩定(抗震等)速度也更快,但是比較貴,但是缺點是價格貴,且設計壽命不長,所以它適合用來運行程序而不適合用來長期存儲數據。
如現在系統的安裝及各類cg軟件的安裝位置,一般都選擇性安裝在固態硬盤上。
選購固態硬盤的時候注意與主板的接口對應。
機械硬盤是以前的主力,但是它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慢,所有其它硬件其實都在等它,拖后腿大戶。但是因為價格便宜,它現在成為了存儲的主力,單位存儲價格現在只有固態硬盤的很小一部分(不過以后隨著固態硬盤的價格降低,或者它會被淘汰掉)。
存儲安全的策略
沒有別的,就是買硬盤備份,最少買一個大容量硬盤,時常把重要數據備份一份,如果你能買兩塊硬盤備份兩份,那么就不會有丟失數據的問題了。壓縮一份備份有一定好處,它可以有效防止大部分病毒侵害。備份的硬盤不要時常接入電腦或時常通電。另機械硬盤買企業版的硬盤,更加穩定,壽命也是民用硬盤的兩倍以上。
光盤驅動器:
光盤驅動器是用來讀取或者刻錄光盤的,除非你想看藍光高清電影,要不他真的沒啥用了,別浪費錢吧,有錢可以加在別的硬件上。保證比這個有用。
電源:
很多人選電源圖功率大,還圖便宜,這樣日后你可討不到好,以后主機掛掉別說我沒提醒。
主板的穩定性很大程度靠電源。主板不穩定,那些部件能運行穩定嗎,說不定硬盤都得掛了。
所以電源要選擇穩定輸出的電源,這是第一位的,直接決定主板是否穩定。
二是看輸出效率(所謂的銅牌銀牌金牌電源),如果買一個很差的電源,轉換成有效功率的能力很低,那么它的功率再大,輸出也不會太高,還浪費你家電,剩下的銀子全費在電費上面了,不值得。
三是按照計算主機需要的功率去配電源,略高一點即可,已備以后升級使用,最好使用主動電源,這樣可以抵消掉地方電網電壓的不穩定性。
電源不要有省錢的心思,因為好電源從買來,會一直用到你整個主機報廢為止,一個劣質電源不僅自己會英年早逝,在掛之前,先把你重要部件害死,劃算不?
機箱:
談到機箱只有兩點需要注意
1、散熱性能,主機在運行時,各部件會產生熱量,特別是在夏天,如果熱量堆積,主機就容易罷工。機箱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能快速的把熱量帶出機箱。保證機箱內形成風道是關鍵。還有就是做cg的主機內部不宜過小,cg軟件都是高能耗軟件,機箱內部空間大,更有利于散熱。
2、機箱的穩定性,機箱穩定性其實來源于材料的硬度與厚度,軟而薄的機箱,主板安裝上去容易變形,主板一旦變形,那么主板,包括插在主板上的顯卡內存都容易不穩定,且易損壞。機箱基本上也是跟著主機部件用到報廢的,甚至可能重復利用。
各種連線:
這是個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件,這些線包括電源線及數據線。很多人隨便拿一根線就連,還常常插拔數據線電源線,數據線本身質量問題,加上拔插問題,不一會兒就接觸不良了,線報廢了不可惜,主板上及硬盤的接口報廢豈不可惜。為了您的安全,請不要使用贈送的各類垃圾線。
最后總結一下:買一線品牌,可能都會貴一點,全部加起來會可能會貴上好幾百,但是多花好幾百,買來穩定,告別各種不測,也就節省了時間和精力,這是非常值得的。
二是按照工作學習需求選型號,不要圖最快最好。
常看到很多朋友提出配置電腦的問題,老早想寫一下自己的想法與看法。我沒有具體寫任何型號,因為硬件發展很快。所以寫下一些不容易變的原則,或許它更容易讓你選到滿意的機器。
如何選購臺式電腦主機2
首先挑選CPU,CPU是一臺電腦的核心,也就是中央控制器,CPU首先是品牌之分,主要有兩種,AMD和INTEL,AMD里面有速龍,推土機等型號,INTEL就是I3,I5,I7,PEN4之類的型號,單就兩個品牌來說,AMD耗電較高,就是發熱量大,頻率和性能不成比倒,也就是說,AMD的頻率就算比INTEL高一些,性能也不如intel,如果高很多,那就不一樣。選intel或AMD就看你的需要,買AMD,你可以花少一點的錢,買個性能好的,但是有發熱量大,相對穩定性差一點(其實影響不大),經濟充足一點,建議買intel的。
拋開品牌不說,CPU還分主頻,核心數,主頻的意思是,單任務的情況下,越高,電腦越快,核心數呢,就是指可以同時運行多任務,比如,你電腦同時要開電影,還有別的程序很多,就選多核心,否則核心就沒那么重要,不過現在的電腦市場,多核和單核價格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建議至少選四核,主頻至少2以上。
其次就是選主板,主板最主要是和CPU搭配,核心數配不上的主板不兼容,這個要做產品的參數了,須要注意的是:
1.主板是否支持串口硬盤,現在大硬盤幾乎都是串口了,所以選主板,一定要選有串口的
2.主板是否支持DDRIII內存條,前幾年還是DDRII的內存條橫行年代,不過現在都是DDRIII了,因為DDRIII不僅省電,速度也快,價格也便宜,所以盡量選支持DDRIII
3.品牌方面,為防有打廣告的嫌疑,我就不推薦了,也就是穩定運行,長期運行,也沒別的了。
接下來就是內存,內存最有名的牌子就是金士頓,當然,不局限于此,主要還是看價可,內存壞掉的機率很小,所以并不一定要挑最穩定或最有名的,根據主板挑兼容的內存型號,最好是DDRIII,內存也有主頻,這個也是越高越好,但是也不是找極端,內存最主要也是容量,就現在的價位,4G的比較合理,一百多塊。
接下來是硬盤,硬盤服務器硬盤和臺式機硬盤筆記本硬盤,這里談的當然是臺式機,臺式機的按存儲介質來分,可分為普通磁盤和固態硬盤,固態硬盤就是速度快,但是容量小,磁盤剛好相反,速度慢,容量大,而我們現在如無特別需要,一盤都挑選普通磁盤。普通磁盤以前大多是并口,現在容量上去了,都挑串口盤,可以選個1000G的,四百左右,比較合理。磁盤有名一點的就是希捷、WD。其實我剛才提了服務器硬盤,是因為SATA是混合磁盤,可以用在服務器上,所以經濟允許的,可以買SATA磁盤,服務器磁盤都特別耐用,尤其是數據比較珍貴的,盡量不要省這個錢。
接下來就是顯卡,如果板載有顯卡,且對圖形顯示要求不高,可以跳過這一步。顯卡選擇一定要謹慎。現在賣顯卡的良心都讓狗吃了。顯卡品牌有兩個高端的.,第一就是藍寶石,第二就是七彩虹。藍寶石一般是做設計之類的買,七彩虹呢,搞游戲的買就好。顯卡也是有主頻和顯存的,顯存尤其要注意,現在大多非雜牌顯卡的顯存都是假的,都號稱一G兩G,但一般都只是128M的,通過共享顯存來欺騙用戶。選購的時候,要用硬件大師,魯大師類的軟件進行測試,或者直接買品牌產品,就不會上當。
電源,電源就是主機的供電系統,一般來說,如果電源不穩定,會造成主機的莫名重啟或關機。電源當然是功率越大越好,并且越多核心的電腦對電源的要求越高,找個性格與性能的平衡點就好。
機箱。相箱就是主機的外殼了,這個有大機箱,中型機箱,小機箱三種,如果為了方便,可以選小機箱,如果以后要擴展的硬件多,還是選大機箱好一點。大機箱還有個好處,就是散熱也好。
風扇。風扇一般指CPU風扇。這個看散熱效果,滾珠風扇比較流行,就是那種散熱片是發散型的,購買的時候就清楚了。
鍵盤,好的是雙飛燕,非常耐用,不過較貴,差一點的十多塊就行。
鼠標,現在都是光電的了,沒有什么特別有名的牌子,有名一點的是羅技,大都是十多塊的樣子,無線鼠標的響應速度較慢,并且要經常換電池,不建議買,經濟劃算的建議買鍵鼠套裝,可以試試手感再買,買那種比較舒適的,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的。
顯示器。顯示器十五寸的基本上是淘汰了,不過如果長期使用電腦的人,不建議使用大屏顯示器,非常傷眼,十七寸或十九寸比較合理。如果對電影畫質要求高的,二十二寸也夠用了。
顯示器最好用硬件大師測光,質差的顯示器色彩顯示效果很差,用硬件大師一測就知道了。顯示器還有壞點這一說,就是屏幕上有些點已經壞了,這個也可以用硬件大師檢測,A屏指三個以內壞點的屏幕,A+屏是指完全無壞點的屏幕。
顯示器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可視角度。可視角度過小的顯示器,只能在正中看得清屏幕,旁邊看屏幕是一片黑,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買可視角度大的。
【如何選購臺式電腦主機】相關文章:
如何選購臺式電腦-臺式電腦有哪些配件03-10
電腦主機的灰塵如何去除09-07
如何調節臺式電腦屏幕亮度08-19
臺式電腦如何連接藍牙耳機08-23
臺式電腦主板電池如何拆卸及安裝09-02
如何通過臺式電腦連接路由器08-31
臺式電腦如何設置成WIFI熱點07-27
臺式電腦配置12-14
怎么配置臺式電腦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