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才能做好小學班主任
導語:在小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承擔的舉足輕重的教學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這是一份不容易的工作,它不僅需要班主任有博學的知識、才能、智慧,更需要做好對學生的管理工作。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好班主任呢?
怎樣才能做好小學班主任
1、為人師表,身教勝于言教
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和孩子接觸時間是最長的,而且是最親密的,其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模仿力更強。在學生面前,老師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活的教科書。因此,要規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行為;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質。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在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班主任應該以高尚的道德風范去影響學生,當好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優化班級管理,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教育應該使學生在沒有意識到受教育的情況下卻受到了畢生難忘的教育,而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石川的作用。”因此,搞好班級管理,能使學生在心情愉悅的氛圍中獲得感悟,產生蓬勃向上的力量。
2.1 班級風氣和諧化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要形成正確的良好的班風去影響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規范每個學生的行為。在集體中,健康的輿論能扶正壓邪,鼓舞人心,成為形成和鞏固班集體的強大力量。健康的輿論反映著班集體的利益及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風氣,使集體保持一種精神飽滿、積極向上的狀態。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善于引導學生對班級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討論、評價。
2.2 班級管理民主化
班級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要堅持“兩手抓”。一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著手創立良好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像“水”,學生像“魚”。學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級文化氛圍中,會體現出一種愉悅的心情,積極進取的精神。要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維護班級良好的學風和生活秩序,僅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才能形成凝聚力。共同構筑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班主任要多發現學生的特長,在班上多設崗位,讓學生都有“上崗施政”的機會,讓他們表現自己,鍛煉自己,提高管理能力。
2.3 班級紀律嚴明化
主張“先專政后民主”,一個班級必須要有明確的班規。主要是紀律規定,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要一致。凡是違反紀律的學生,一定要受到批評,要多用鼓勵的手段,在每天的課余時間,密切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對他們的合作表示肯定,對他們的積極態度表示喜悅。在失敗時要給予他們勇氣,在成功時要及時表揚。
2.4 班級活動多樣化
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而且還能促進班級團結互助,奮發向上,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運動會、體操比賽、演講比賽、一些節日表演等,學生都很感興趣,也愿意為班級爭一份榮譽。
3、愛生如愛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教育的最大秘訣是“愛”。愛,是一種無形的情感,它彌漫于學校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師生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可以找到愛的影子,正像許多班主任所說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努力于細微之處關愛學生,讓班級充滿愛的氣息。
3.1 關愛學生,點燃火花
小學生不僅需要教師在學業上指導,在生活上關心,而且需要在人格上尊重。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與他們平等對話,深入內心,沒有隔閡,有著共同話題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要做到這一點,班主任必須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包括后進生。班主任要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對全班學生都要一視同仁,以誠相待。尤其對后進生要“偏愛”。精心設計出使他們轉化的教育方案,創造一系列良好的外因條件,多給他們溫暖,多看到他們長處,多給他們發揮長處的機會,以點燃他們要求上進的火花。
3.2 嚴愛結合,塑造學生
常言道: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就變壞。一些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天真幼稚,還不能充分把握自己。比如,有的學生經常背著父母、老師溜進網吧,無心上學;有的怕苦怕累不參加體力勞動;有的目中無人,動不動就動手打人;還有的不完成作業等。對類似的事情,如果班主任不管,不對學生嚴格要求,一切順其自然,這就是害了學生。作為班主任不能對學生溺愛、放縱、護短,只有嚴格要求他們,才是真正愛學生。
4、爭取任課教師及家長的支持
教育學生應該做到與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三方形成合力。學生在校接受教育,不僅受到班主任的影響,還受到其他任課老師和家長的影響。家庭是小學生的第一學校,要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作用。班主任要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家長共同教育好學生。除了家訪以外,在通信現代化的今天,可通過手機、電話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同時,學生的教育也受到不同特點的任課教師的影響,因此,班主任也要爭取任課教師的幫助。
5、應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
從事班主任這份育人的工作,必須具備終身教育的思想,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有人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而現代社會只是更新的速度更快。要求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教師只有一桶水,還遠遠不夠。知識面廣了,知識量多了,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內容更豐富,更有說服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差異,環境不同的影響,班主任還要不拘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大膽創新,尋找規律,實踐與經驗相結合,腳踏實地,爭取把各方面工作做好,才能履行好班主任的職責,達到育人的目的。
小學班主任工作守則
(一)思想要求
1、加強修養:加強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掌握現代教育理論,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掌握現代辦公手段;堅持讀書看報,了解國內外大事,不斷加強進修,精通業務知識。
2、為人師表:儀表端莊,服飾得體;語言文明,舉止文雅;為人正直,待人真誠;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為人心胸開闊,處事公正無私;敬業愛崗,工作認真。
3、熱愛學生:愛護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嚴格要求,寬嚴有度。
4、尊重他人: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尊重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家長建立友好關系,密切溝通,共同施教;與同事建立和諧的關系,加強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協作。
(二)工作要求
1、嚴-嚴格。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并嚴而有理,嚴而有度。
2、情-有情。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體貼入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法。
3、準-準確。要清楚全體學生的思想、心理、學習及生活等方面的情況,要準確把握教育契機。
4、細-細致。工作深入細致,注重調查研究;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要周全,要做好善后工作。
5、勤-勤奮。勤于學習,勤于思考。
6、實-求實。為人樸實,工作務實,作風扎實。
7、新-創新。有新思想、新觀念、新思路、新辦法、新手段。
8、恒-恒久。工作上持之以恒,善始善終。
(三)具體要求
1、班主任四到位:
(1)升旗儀式準時到位;
(2)兩操準時到位;
(3)晨、午間、班、校會準時到位;
(4)集體活動準時到位。
2、班主任六關注:
(1)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2)關注學生的課間、午間紀律;
(3)關注學生的課外活動;
(4)關注教室、責任區的衛生;
(5)關注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狀況;
(6)關注學生的家庭教育狀況。
3、主題班會要求:
(1)召開主題班會前,班主任要做好班會設計,明確班會的目的、內容及步驟。
(2)精心設計每次班會,做到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氣氛熱烈,教育有實效。
(3)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它作為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的教育形式,成為學生 “學會做人”的舞臺。
4、家長會的要求:
(1)家長會是家長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狀況的重要途徑。組織家長會必須以尊重為前提,積極、熱情、認真、主動與家長溝通情況,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家校協同促進每一名學生的健康成長。
(2)全面了解本班每一名學生個體發展狀況,做到心中有數。
(3)會場布置溫馨親切。
(4)全面掌握并能夠客觀分析班級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發展狀況,并針對問題提出持續改進對策。
(5)按照學校要求,確定會議內容,精心準備家長會講稿,以肯定成績、表揚、鼓勵為主,杜絕在家長會上批評、挖苦、諷刺學生或家長的現象。
(6)個別學生的問題,要與家長單獨溝通。不發牢騷,不抱怨學生和家長,雙方共同尋求促進學生發展的策略。
(7)在個別家長不冷靜時,班主任要做到穩定情緒,不激化矛盾,耐心聽取家長的意見,主動協調好家長與學校、任課教師的關系。
(8)班主任自行召開全體或部分家長會,必須提前德育辦請示,并由德育辦上報校長室,經校長室批準后,方可召開。
5、家訪的要求:
(1)班主任每學期應根據本班的情況做出切實可行的家訪安排,每學期家訪不少于班級總數的三分之一。
(2)每次家訪前,班主任要明確家訪的目的和內容。
(3)家訪時要以誠相待,找準談話的切入點,消除家長顧慮,縮短與家長的心理距離,從關心和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其子女,和家長達成共識。
(4)對影響學生健康發展的家庭因素,應委婉地提出建設性意見。
(5)家訪后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變化,做好跟蹤教育,并做好家訪記錄。
6、與學生談話要求:
(1)談話前,明確談話目的、內容。
(2)談話時,要以平等的方式進行。
(3)與學生談話,無特殊情況不得占用上課時間。
(4)與“需要特別關愛學生”談話,以尊重為前提,心平氣和,允許學生解釋。不用過激語言,絕不體罰學生。
(5)解決突發問題時,要冷靜,不感情用事,不激化矛盾。
(6)談話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達到心靈的溝通,使談話對學生產生感染力
7、與家長談話的要求:
(1)談話應盡量選擇在不受干擾的環境中進行,且不可在樓道或教室等公開場合對其子女進行評論。
(2)談學生問題時,實事求是,認真分析問題,耐心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與家長協商解決。
(3)注意溝通。要認真傾聽家長意見、了解家長想法,以便對學生的教育更有針對性。
(4)以禮相待。做到心平氣和、不急不躁,不批評、指責家長;對家長在教育方面的不當做法,可采用規勸、建議的方式提出,積極爭取家長配合以達到解決問題、教育學生的目的。
(5)與家長談話之后,認真做好書面記錄。
(6)主動征求家長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并做好記錄。
【怎樣才能做好小學班主任】相關文章:
怎樣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06-04
怎樣才能做好胎教05-30
怎樣才能做好小學班級管理06-04
怎樣才能做好管理04-28
怎樣才能做好安全管理05-01
怎樣才能做好公司管理03-30
怎樣才能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08-23
怎樣才能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精選7篇)06-07
怎樣才能做好檔案管理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