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目標和做法
導語: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進校后非常重要的一堂課,也是輔導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可以為以后的日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做好入學教育,指導學生如何更好更快的融入全新的大學生活,順利實現角色轉換,也為他們更好的進入社會打下基礎。
一、入學教育的意義
剛剛跨入大學門檻的新生,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形成階段。由父母的“重點保護”對象過渡到獨立性較強的集體生活;由老師的“重點培養”對象轉變為自主性學習;由過去見識、交往、活動范圍較狹窄的生活環境,到置身于大學這個小社會中,等等。這一些列的變化使得很多大學生不知所措,人際關系緊張,心里矛盾加劇,學習缺乏動力,這就要求學校盡享良好的新生入學教育。
新生入學教育是高等教育階段的奠基工程,通過入學教育,可以彌補基礎教育階段缺失的綜合素質教育內容,引導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內容,關乎一所高校校風、學風以及培養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個體一生的發展。
其次,入學教育是引導大學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的關鍵,對大學新生邁好大學生活第一步、對良好班風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可以幫助新生了解學校,了解專業,了解大學學習的內容和目的,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關系到大學生能否迅速適應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從家庭生活到集體生活的轉折,關系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從而為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入學教育的目標
大學新生正處于富于理想、憧憬未來的青年中期。但大多數學生只把考上大學作為中學學習奮斗的目標,對大學生活缺乏長遠的打算。而大學階段是學生意識形態形成的關鍵時期,很多同學升入大學,中學階段的目標已經實現,有的人認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氣了。有的甚至把“混文憑”、“跳龍門”、“留城市”作為學習目標,滿足現狀,不思進取,這就不利于大學生的生涯發展。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充分了解大學新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從思想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戀愛觀,做到誠信和有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達到新生在思想、心里、學習、生活上的自我調節和過度。
1.在思想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戀愛觀,做到誠信和有團隊合作意識
大學生活離不開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在團體活動中,團隊合作往往能激發出團體不可思議的潛力,干出超過成員個人業績的和的成果,不僅能夠得到快樂,為有特長的同學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和勇氣。此外,在交友、戀愛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學校加以引導,使其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妥善處理學生在情感、生理方面的問題,對于剛剛邁進大學校門的新生尤為迫切。
2.在心理上,鍛煉心理自我調節能力
隨著環境的改變,大學新生會產生因理想和現實落差的失落感、想家,思念親朋好友的相思感、人生地不熟的孤獨感、己不如人的自卑感以及迷失方向的空虛感,等等。我們應明確: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在,挫折不可避免。能否經常保持心理健康已成為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因素。如何有針對性地引導新生進行自我調整,使其減少心理沖突,保持自強自立的心態.合理安排學習生活,在新環境中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積極樂觀地學習生活成為關鍵,因此,在新生入學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及自我調節的能力。
3.在學習上,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力,轉變學習方式,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要求高校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方向,并在這個方向上進行必要的指導,至于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要靠學生自己確立目標。
4.在生活上,盡快了解和熟悉新的環境
新生的飲食習慣、水土氣候、語言環境存在的巨大差異使學生難以適應大學紛繁復雜相對自由的生活,大部分學生缺乏包括生活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和起碼的獨立生活能力,學校應展開形式多樣的活動,采用“以老帶新”的辦法,幫助新生盡快了解和適應新的環境,盡快擺脫對家長的依靠獨立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力求盡快融人新的集體適應大學生活。
三、新生入學教育內容
1.心理健康教育
據相關部門統計,全國25%~30%的在校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新生剛離開家,離開父母,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不同的學習方法,以及生活方式,會給新生帶來很多不一樣的問題,同時,隨著社會高速的發展及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學生面臨的問題及壓力越來越多,易造成學生的心理上的失衡,嚴重的會導致心理疾病。因此,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時了解學生動向,重視他們的心理狀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2.學習教育
學習教育要包括:第一,幫助新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定位。大學學習是為自己未來立足于競爭激烈的社會而準備的。第二,教育新生明確學習主體的角色轉變。學生在校期間,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學習。大學生應該參與各種豐富的業余文化活動,加強能力培養,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3.安全教育
提醒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讓新生盡快熟悉校園及周邊環境,附近道路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優美、熟食的學習環境,同時教育學生在公共場所要自覺保護環境。
4.紀律教育
輔導員要提醒學生,要進行法律與校規校紀教育,根據《學生手冊》中“學生管理規定”的內容,結合以往的事例,使學生在思維意識上建立起遵守法紀校紀的自覺性。
四、入學教育具體做法
1.新生要主動適應大學生活
大學新生入校后,由于缺乏新的目標和學習動力,感到生活茫然、空虛、枯燥、乏味。這就需要學校、新生、家長三方配合,共同努力,幫助新生盡快熟悉大學生活,樹立新的奮斗目標。
首先,新生應該盡快找到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新生剛剛從高中的應試教育中脫離出來,他們習慣老師天天陪伴、督促、被動接受知識的中學學習方式,對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一無所知。學習方法的不適應導致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生活需要自理、學習需要資質、大量學習時間需要自己安排,新生需要通過向老同學取經、向老師取經等各種渠道,盡快了解大學學習特點和規律,并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經驗,迅速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和大學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
其次,盡快找到新的朋友。很多新生缺乏獨立由于活和集體生活的能力,同時,剛剛離開昔日的中學好友和師長及家鄉、親人,來到新的集體中生活,面對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大樓、陌生的面孔,他們特別需要幫助,需要理解。這不僅要求學校在入學初期對其加以引導,更要求新生自己主動接近他人,參加集體活動,擴大交往范圍,從而結識新同學,結交新朋友,擺脫煩惱和孤獨,樹立自信心。
此外,大學新生要善于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盡量培養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豐富大學生活。
2.學校加強新生教育引導
學校方面也應采取相關措施,注重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銜接,采取多種形式對大學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幫助大學生盡快熟悉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早日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
(1)與家長取得聯系
與家長建立聯系在新生報到時,校方給家長一封信,使得家長對系內一些要求及輔導員的聯系方式有所了解,并建議家長與學校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掌握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參與到學生的求學過程中來,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順利完成學業。
(2)采取多種形式教育新生
學校希望通過新生入學教育,讓學生做到珍惜學習機會,明確學習目標,掌握科學方法,順利完成學業。因此,學校應采取對新生可以采取集中開會與個別談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老生口耳相傳式的教育,讓新生盡快適應新的環境,讓新生逐步適應大學生活.完成角色轉變等問題。新生教育不僅要涵蓋教育、紀律、目標等方面,也應提醒學生防范傳銷、上網、手機短信詐騙、銀行卡被騙等現象,同時加強誠信教育。
(3)建立基本情況庫
為了讓輔導員更好的了解學生具體情況,特別是對特殊情況的新生,學校建立了基本情況庫,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幫助,如貧困生庫,家庭基本情況庫等。
五、總結
目前,新生剛進入大學校門,學習環境、學習方法、人際關系等都是新的,在這個時候,做好新生的入學教育,可以為以后學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并關系到學生能否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順利完成學業,實現就業等問題。
學校應該鼓勵新生盡快找到新的朋友,采取多種形式對大學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幫助大學生盡快熟悉大學生活的各個方面,早日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同時,將規劃大學生活和就業聯系起來,此外,鼓勵大學生在保證學習的同時,對一些較重大的節假日和休閑項目做出妥當的安排,休閑和學習有條不紊地交叉進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調適,從而促進大學新生學習和生活健康發展。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目標和做法】相關文章: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教育小結07-22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方法08-01
入學教育心得大學新生01-03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04-04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方案11-05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08-22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04-03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感想與體會07-16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12篇04-03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11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