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計算能力是學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在電子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學生的計算能力呈下降趨勢,故而,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計算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計算的動力;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品質;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計算,讓學生靈活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有興趣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基本計算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興趣就是動力,它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
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訓練時形式要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PPT視算,聽算;限時口算等;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要多種多樣,要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去刺激學生;在教學中還可以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增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
二、讓學生在理解算理和法則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
正確的運算必須建立在透徹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要有清楚的算理,準確的計算法則,那么學生在做四則計算題的時候,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而且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都將會得到保障。
小學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湊十法(例如:9+7,就可以把7分成1和6,把分出的1和9相加得10,再加上6就得16)和破十法(例如:12-9,就可以把12破成為9和3,用這里的9去減9得0,再加原先分得的3,所以12-9=3),相同數連加的概念(例如:7+7+7+7+7=?它是5個7連加,可以用乘法7×5來計算),十進制計數法,有關數位的概念,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積、商的變化規律,分數的意義與性質,分數單位的概念,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約分與通分等概念。以上這些基礎知識,都應講解得很清楚,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學生把這些知識牢牢的記住,以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能夠發揮知識的正遷移作用。
三、讓學生在弄清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
運算順序是指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加、減,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跟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完全相同。一道題,如果運算順序發生了變化,計算題的意思就發生了變化,隨之計算結果也可能發生變化(例如:378-78×5和(378-78)×5如果不看清楚的話,就可能發生錯誤),因此,講清這個運算順序是很重要的。我在教學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都是讓學生先審題,弄清楚每一道題的運算順序后才能開始計算的。
四、讓學生在弄清運算定律的意義的基礎上提高計算能力
小學教材中主要講了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一個性質:“從一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等于從這個數里依次減去兩個加數的和例如:237-(37+152)。”以及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這幾個定律對于整數、小數和分數的運算同時適用,用途是很廣泛的。講解時,首先要使學生從這些運算定律的內在含義去理解,去剖析每一個運算定律形式、特點,靈活運用這些運算定律。
鑒于學生比較難掌握減法性質和乘法分配律,教學時,可舉學生熟悉的事例[例如:王老師帶了200元錢去買學習用品,買了78元的鋼筆,然后又買了42元的筆記本,還剩多少錢?方法一:200-78-42=80;方法二:200-(78+42)],很多低年級的計算題還配合畫一些直觀圖加以說明。在學生理解運算定律的基礎上,他們記熟定律的意義并在作業中靈活運用運算定律,不斷優化學生計算題的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到四、五年級時應要求他們會用字母表示定律。
五、讓學生在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強化訓練的過程中去提高計算能力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加強基本訓練是一個非常重要環節,就是要加強口算教學和計算練習。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發展,筆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筆算法則計算出來的。
如879×436一題,就要進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錯誤,筆算就必然會出錯誤。因此,不僅低中年級基本口算的訓練要持之以恒,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展、加深,在高年級也應同樣重視。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及時鞏固概念、法則,增大課堂教學的密度,提高計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訓練中,通過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記憶力。我在從教二十來年的數學教學中,一直以來都堅持課前3~5分鐘的口算練習,我所教的學生也在小學的六年學習中養成了經常做口算的習慣。
六、讓學生在有計劃地組織練習過程中提高計算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除了要重視算理和法則的教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教學,運算定律的教學,有計劃地組織練習也是很重要的。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而長期的教學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見成效的工作,而且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個人覺得除了要做好上述幾項工作,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課堂上,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口算、板演、或書面作業,要及時地發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使學生的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
在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的同時,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不要讓錯誤的思維等停留在學生的腦海里過久了。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出錯誤的規律,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做題和驗算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讓學生堅持長期的訓練,只要堅持不懈,想方設法,我相信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會不斷地提高。
如何提升數學計算能力
1、動手做題
鞏固了基礎概念后,就應該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了,也就是做題,做題是最好的檢驗基礎是否扎實的方法。做題可以掌握做題的方法,積累解題的思路,對所學內容逐步進行練習,最后達到看到題目就可以將步驟一字不差的解出來。這個階段做題主要做課本上的例題還有課后的練習題。很多考生喜歡看題,對照著答案看了一遍覺得懂了,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實際的做題是肯定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一步卡住而使題做不下去了。所以一定要動手做題,“眼高手低”是復習中的大忌。
通過做題也可以透徹理解各章節的知識點及其應用,達到相輔相成的理想復習效果。第一遍復習時,需要認真研究各種題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對自己的強項和薄弱環節有清楚的認識,這樣在第二遍復習的時候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自己不擅長的題型的練習了,經過這樣的系統梳理,相信解題能力一定會有飛躍性的提高。
做歷年真題
在做真題的時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把每一年的真題當做考試題來做,把握好時間,將做每份真題的時間控制在兩個半小時之內,做完之后按照考研閱卷人給出的評分標準對自己的試卷進行打分,記錄并分析試卷中出錯的地方,找出與閱卷人所給答案不符合的地方,逐漸完善自己的做題思路,逐漸向閱卷人的思路靠攏。另外除了做真題之外大家還要學會總結歸納歷年真題,將歷年真題中的考點列成表格,這樣可以有助于大家預測考點。
做全真模擬題與參考書中的基礎題
其次,要做典型題。做題時要有這樣一種態度:做題是對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檢驗,在做題過程中不能只是為了做題而做題,要積極、主動的思考,這樣才能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知識,所學的知識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使自己具有獨立的解題能力。從歷年的考研真題來看,線性代數的計算量比較大,但出純計算的可能性比較少,一般都是證明中帶有計算,抽象中夾帶計算。所以考生在做題時要注意證明題的邏輯嚴緊性,掌握一些知識點在證明一些結論時的基本使用方法,雖然線性代數的考試可以考的很靈活,但這些基本知識點的使用方法卻比較固定,只要熟練掌握各種拼接方式即可。
模擬題難度一般高于真題,所以做的不好大家也不要灰心,要承受住壓力。除了這些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基礎題,真題中大部分考的都是基礎題,大家一定要把基礎題的分數拿到。
2、養成認真的做題習慣
很多復習了很長的同學都會出現明明題目會做可就是拿不上分,多數情況是解題不認真。在試卷上大題還好些,還有步驟分,小題就慘了,一分沒有。所以認真解題要從最開始復習時就引起高度的重視。出現這樣的同學大多數都是在紙上演算潦草,經常畫得亂七八糟,不認真,想回過頭查找一下某道題的計算過程,是很難的一件事。所以在復習初期訓練自己合理使用草稿紙,盡量寫的規整一些,認真一些,這樣會減少錯誤率。平時做題也不要在試卷上演算做答,盡量都在草稿紙上。以上方法雖然不能說是考研數學制勝法寶,但發現,養成認真習慣能提高考研數學成績5-8分,這只是一個平均分,大家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所以考生們要從考研數學初期就要注意這些細節。
3、勤記筆記
建議考生在復習時準備兩個筆記本,一個是整理自己在復習當中遇到的不懂的知識點、公式、定理;另一個是錯題本,把自己在復習中遇到的錯題積累起來。在復習前期時看不出這兩個本子有什么重要作用,但越復習到最后就會發現兩個本子的重要性了,這兩個本子就是考研沖刺復習時最適合自己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