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胎開放對教育的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整個經濟社會的全局發展與國家人口政策緊密相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胎開放對教育的影響,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二胎開放對教育的影響
一、人口政策與教育
人口政策指的是一個國家根據本國人口增長的情況而采取的相應的政策措施。其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會使得國家人口生育率發生變化,繼而影響整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規模以及人口結構。人口數量發生變化也就意味著入學人口的數量也會隨之改變,其必然會導致國家教育資源的不足或者過剩。此外,人口數量的改變會使得人口結構發生變化,首先生育率持續變化會引起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繼而會導致不同教育階段人口規模發生變化,即教育結構會有所改變。其次,各地區的人口政策實施情況會存在差異,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人口分布狀況,會對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出新的要求。
二、“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及其對人口的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整個經濟社會的全局發展與國家人口政策緊密相連。在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后,人口倒三角結構、少子化、老齡化等問題日益嚴重。基于此,國家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新的人口政策,即“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國家生育率,繼而改變新增人口的數量,最終影響整個國家的人口結構。
翟振武教授根據2013年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后,中國人口生育率的變化,利用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估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行的第一年帶來的新增人口大致為500萬。此后逐年遞減,短期人口增量可能會在未來5年釋放,共計1500—2500萬。此外,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可以調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有利于緩解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二孩政策的提出在改變了中國的人口數量以及人口結構后,會進一步影響中國教育發展的規模、結構以及質量。中國的教育發展隨之會面臨一系列挑戰。
三、實施“全面二孩”后中國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教育數量面臨的挑戰一定數量學齡人口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前提,學齡人口的數量直接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開始實施“全面二孩”后,中國的人口生育率將會有所上升,對教育數量的需求會相應增加。近些年來,部分地區由于受到周期性生育高峰的影響,已進入學齡人口迅速增長期,教育承載能力不足的問題已開始顯現,二孩政策實施后,學額過滿、大班上課、多部制教學等教學資源緊張的問題會更加突出。此外,中國教育行業一直面臨著女多男少的現狀,特別是幼師行業。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可能會使得教師數量短缺,加之部分年輕女教師可能會在工作與生育二胎中選擇后者,這樣可能會使得教師資源的供需矛盾更為激烈。
(二)教育質量面臨的挑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更高層次的教育,對教育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有學上”,而是上升為“上好學”。但是,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后,學齡人口數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學齡人口數量增加后,教育資源緊張,學校會更多的采用大班教學,國家發展教育的重點也會放在普及教育上而非提高教育質量上。另一方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使得許多家庭結構發生變化,由之前的“四二一”式轉變為“四二二”式,家長教育孩子的經歷開始分散,孩子的家庭教育質量也會有所下降。
(三)教育投資面臨的挑戰經濟學中,人口增長速度與教育投資之間是負相關關系,即人口自然增長率越高,社會所提供的人均教育投資就越低。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對人才的需求以及當前人口結構來確定教育投資比例。實施“全面二孩”后,人口生育率會有所上升,學齡人口比重增大,會加重國家的社會撫養費用,繼而會使得平均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教育經費相對減少。同理,家庭教育投資也會由一個孩子平均到兩個孩子身上,許多家庭會面臨教育投資的困境,繼而減少孩子教育經費。
(四)教育布局面臨的挑戰教育布局指的是學校的地區分布結構狀況。我國目前的教育資源配置情況是:東部沿海地區遠高于中西部地區,城鎮地區遠高于農村地區。實施“全面二孩”后,教育資源地區分配不公平現象可能更為嚴重。據調查顯示,大多城市女性的生育意愿并不是很高,二孩政策的受惠群體可能集中于中西部地區及小城鎮,而這些地區本身就存在著優質教育資源缺乏的現象,這樣會使得其矛盾更為突出。同時,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會導致隨遷子女的就學需求增加,對人口流入區而言,這些地區的教育資源不足問題也就更為突出。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雖然目前“全面二孩”政策剛剛開始實施,其對人口數量及結構的影響還未顯現出來,學術界對其實施效果眾說紛紜,但學齡人口的數量一定會有所增加,政府需要盡可能采用科學的方法預測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中國受教育人口的變化趨勢,提前布局教育資源。
(一)提前規劃教育資源,加強師資培訓國家應根據人口出生率、人口年齡結構以及地區分布的變動趨勢,提前布局教育資源,及時調整教育結構。面對新生兒數量的增加,應加大資源調整力度,重點考慮學前教育的需求,加快建設普惠性幼兒園,擴大優質公共幼兒園的數量。此外,科學預測實施全面二孩后,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合理規劃各個階段的教育資源,完善國家的教育結構。針對師資隊伍可能面臨的問題,國家應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待遇。并加大獎勵力度,鼓勵教育工作者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潛心教學工作。
(二)采用多種辦學模式,優化“家校配合”機制面對教育質量可能下降的挑戰,國家應不斷完善教育體制改革,采取學校聯盟、委托管理以及集團化辦學模式等,最大限度地滿足適齡兒童的教育需求,盡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針對“四二二式”的新型家庭結構,應該不斷優化“家校配合”機制,盡可能地發揮新型家庭結構對教育的有利影響,讓孩子們相互幫助、成長;避免家長分散注意力而影響育兒質量。并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資源,讓家校合作更為便捷,共同促進孩子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經費體制改革針對教育投資面臨的挑戰,國家應加大教育投入,不斷完善教育經費體制改革。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借助出生人口增加對擴大教育投資產生的壓力,順勢而為,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融資體制。探索籌建教育基金,完善困難學生資助機制。另一方面,還需賦予地方自主權利,加大教育經費省級統籌的力度。除此之外,取消“借讀贊助費”等額外收費,試點多子女家庭的補貼機制,進一步降低家庭教育負擔。
(四)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科學規劃教育網點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面對中國的教育布局現狀,政府需加快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步伐,逐步縮小教育資源的城鄉、區域差距,同時盡量保證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具體來說,要根據人口分布的變動趨勢適當調整教育網點。針對隨遷子女的教育需求,以人口流入為主,學齡人口呈增長態勢的地區,要包括基本建設在內的全方位的改善辦學條件,以適應人口變動的需要。同時,對于生源不足的城市老城區中小學校,應積極吸納流動適齡人口入學,以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
拓展
二胎生育政策將影響教育改革的五個思考
一、 對教育規模的影響
全面開放二胎生育政策之后 ,我國的人口數量會產生大幅度的增加,提高人口增長率。據有關數據統計,開放二胎生育之后,我們每年新增的新生兒將達到200萬左右。
這每年出生的200萬新生兒,在他們長大之后,就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那這部分人口的增長勢必會影響到教育規模的擴大。
二、 對教育結構的影響
因為人口的增長率的提升,國家在教育上面投入的資金壓力就會加大,家庭也是一樣。最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因為經濟結構的升級導致很多行業進入發展困難期,影響大家的收入水平。
在國家和家庭雙重經濟困難壓力之下,必然會產生在用于教育的資金的比例會下降。如果有一款價格低,又能在某種程序代替課堂教育的產品,將會是廣大家長的必然選擇。
三、 對教育質量的影響
全國二胎生育政策,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口增長過快,同一學齡兒童的比例會增大,國家和地方財政下撥的教育經費,分攤給每個學齡兒童的比例自然也會減小。
同時會導致學校場地,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供給不足,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影響國民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會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學前入學難,畢業后就業難的問題。
四、 對教育資源的影響
國家實施二胎生育政策以后,據有關問卷調查,有50%左右的夫婦表示計劃生育二胎,這一部分人群再次生育,直接結果就是現在的三四年后,幼兒園入園人數增加,六年之后,小學入學人數增加,從而會導致教育資源緊缺,尤其是現在就存在的“入園難”,“學位難”的難題會更加突出,師資短缺的壓力將愈發嚴峻。
這種教育資源的緊缺,將帶民間教育的高速發展,教育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公立教育和民間教育將會產生公平競爭,不過,只是做好市場引導,這種競爭完全可以保持的良性的狀態。互聯網+教育會成為一種最重要的替補產品。
五、 對教育隊伍的影響
根據對教師隊伍的統計數據分析,在現階段,女性教師多于男教師,而女性教師又集中在城市,縣鎮,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開放,全使一部分女性教師加入到生育的行列,從而減少教師隊伍的數量。
而且,在生育二胎之后,有部分女性教師可能會發生角色變換,有可能從此退出教師隊伍,而轉向相夫教子的全職媽媽。
【二胎開放對教育的影響】相關文章:
二胎對學前教育的影響04-28
二孩對學前教育的影響09-22
二胎教育一孩子的影響04-28
生二胎兩個孩子怎么教育04-20
生二胎兩個孩子的教育方法05-31
二胎時代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05-05
單獨二胎證明06-21
二胎婚育證明04-14
單獨二胎證明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