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自主的認識過程,是學生個體將外在的知識觀念轉化為其內部的精神財富的過程,離開了學生自身這樣一個積極的,主動的內化過程,教師任何主觀的灌輸都是徒勞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如何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歡迎閱讀!
如何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1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教育界的一種共識,但學生的自主學習又不是一種完全獨立的行為,在學習的各個階段(包括感知、理解、鞏固、應用等階段),離不開老師的點撥及各種教學媒體的幫助。
近年來,隨著教育現代化工程的實施,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中的作用已以獨特的優勢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公認,特別是一些與先進的教育觀念和先進的科技成果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技術,能更快地把學生送到學科知識的前沿,拓寬了學習的時空觀,極大地彌補了學生個人心智方面的局限性。
所以,近年來,我校教師以語文學科為試點,積極探索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下面談談我們的一些作法。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所以,要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首先要喚起他們對學習對象的興趣,吸引他們進入學習的境界。
現代教育媒體因其鮮明的圖像、生動的形象和靈活多變的特點,在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方面遠遠超過了其他傳統教學媒體,我們在教學中,便充分運用這一優勢,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情感。
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一上課就出示到處是殘垣斷壁的圓明園園景錄像,讓學生說說園中的`景色怎樣,然后告訴學生,圓明園曾是我國的一座皇家園林,曾經被譽為萬園之園。你想知道它本來是怎樣的嗎?那你就去認真讀一讀《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激發出來了,都迫不及待的翻開課文去自主尋找答案了。
又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我們在教學時,選擇了首都人民在長安街上送總理的實況錄像,將課文內容用字幕顯示在錄像下面,配上哀樂,讓學生一邊看錄像,一邊讀課文。由于氣氛的渲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老師沒有講解,竟能把對周總理的無限哀思和敬佩之情淋漓盡致地讀出來了,許多同學還讀得淚流滿面。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疏通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卡殼點”。
學生由于受認識能力的限制,在自主學習中,常常會在某一點上“卡殼”,甚至會形成錯誤的概念。我們在教學時便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疏通卡殼點,克服思維障礙。
如二年級課文《看月亮》中有這樣兩段話“她的話剛說完,只見月亮巳經不是圓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塊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著,像鐮刀、像眉毛、像彎彎的細鉤。
天色越來越暗。一會兒,細鉤也不見了,整個月亮只留下個紅銅色的圓影子,像一面鑼。”“過了一會兒,月亮果然又露出彎彎的細鉤。接著,像眉毛、像鐮刀、像小船,天色也越來越亮。最后,月亮又是圓圓的了,像個大玉盤掛在天空。”我們教學時,讓學生先自主讀課文,然后根據自巳對課文的理解用老師發下的小圓片擺月食的全過程。
根據課文中的語句,學生是無法判斷自己錯在哪里的,而老師憑語言來描述太陽、地球、月亮之間的公轉知識,二年級學生也聽不懂,于是,我們用多媒體演示了“月食”的動態過程。
讓學生觀看時注意以下幾點:
(1)地球是向什么方向轉的?先擋住了月亮哪里的光?
(2)邊看演示邊用書上的語言描述月亮的形狀是怎樣變化的。
(3)月亮的哪一邊先露出來?是怎樣一點點恢復到原來的樣子的?演示后讓學生去檢查自己擺的圖,學生很快都改正確了,并能說出為什么這么擺的理由。可見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對“月食”是怎么回事這一知識點完全理解了。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自主鞏固和反饋知識。
鞏固和反饋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機械的筆頭練習或讓學生死記硬背來完成任務,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壓力大,效果差。為改變這種狀況,充分發揮學生在鞏固知識中的主動性,提高學生鞏固知識的效果,我們在課堂上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創設意境,吸引學生自覺地去記憶所學知識,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鞏固效果好。
如《趵突泉》一課,景物描寫很有特色,為了讓學生記住這篇課文,我們播放了配有輕音樂的《趵突泉》錄像,要求學生一邊看錄像一邊試著用課文中的語句解說,激勵他們:誰講解得好,就把他的話錄下來,帶回去給爸爸媽媽聽。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當錄像放到第三遍時,幾乎全班同學都能背出來了。
又如教了“有的……有的……有的……”這一句式后,要求低年級學生用這一句式練習說話,學生由于受到生活經驗的限制,許多人想不出造什么句,即使幾個人說出來了,也是大同小異,老師便出示一幅幅投影:猴山上千姿百態的猴子,公園里百花盛開的景象,課間活動時的校園,熱鬧的集市……學生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造出了許多生動而有趣的句子。
如何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2
一、時間管理App能夠防止學習進度落后
患有注意缺陷障礙的學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他們很難完成作業或者其他學習任務。時間管理App或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使用市面上的時間管理應用幫助學生創建學習任務,設置好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并打開倒計時,這樣應用界面就會持續顯示完成任務的剩余時間。
這種應用程序可以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專注于學習任務,避免拖延。振動手表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它會在學生分心的時候提醒學生重新集中注意力,并且不需要老師的介入。
二、文本轉語音技術和有聲讀物讓閱讀更輕松
文字轉語音技術(TTS)可以幫助患有視力障礙或者其他影響閱讀能力的缺陷兒童。只要按下按鈕,TTS就能將電腦或其他數字設備上的文字轉換成音頻。對視力正常的學生來說,聽書讓他們更加關注文本的意思,而不只是發音,所以這種技術也能夠提高他們的文本理解能力。
教師還可以使用有聲書幫助有閱讀障礙的學生。有聲讀物App允許使用者隨時隨地訪問學校和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對于初學者、有學習障礙和英語非母語的學生來說,有聲書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
三、調頻系統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課堂上,患聽力障礙的學生很難聽懂教室里的各種聲音。調頻系統使用無線電廣播技術,通過音頻連接老師和學生。老師只要對著麥克風說話,就可以將自己的聲音直接傳送到學生的助聽器上。
這樣學生就可以不受同學或背景噪音的干擾,更清楚地聽到老師的聲音。這種技術還可以減少回聲、聲音失真和聽覺疲勞,提高聲音的清晰度。
四、寓教于樂
隨著視頻游戲的流行,教師開始將新型教育游戲引入課堂。
很多學生都是玩電子游戲中長大的,所以教育游戲很容易吸引他們。教育游戲將學習變成游戲,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核心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師則可以用教育技術工具來挖掘孩子們從這些游戲中獲得的樂趣。
寓教于樂讓學習變得不那么枯燥,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會很有成就感。
五、思維導圖能夠更有效地展示信息
思維導圖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這種工具通過文字和圖形的組合,可以將幾個不同的觀點串聯起來。它可以應用于各種課程,幫助引導學生的'思維,加強他們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因此,學生們可以利用這種視覺化的信息組織方式,將掌握的知識留存更久。
六、體驗式學習法幫助學生更輕松地掌握知識
體驗式學習,或者說在實踐中學習,是一種很實用的學習方式,可以激勵容易分心的學生。研究表明,我們能記住20%聽到的內容,30%看到的內容,但如果親身實踐,我們能夠記住高達90%的內容。
體驗式學習可以將課程中的抽象概念轉變為實際的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雖然體驗式學習并不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但研究者正在通過VR和AR技術來增強它的效果。這些技術提供了沉浸式的學習機會,消除了時間和地理上的限制,還能夠讓學生接觸到他們原本無法接觸到的環境。
VR和AR技術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技能,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力和協作能力。
利用這些輔助技術,教育工作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業技能和社交能力,還能夠激發他們獲得學業成就的積極性。
【如何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03-23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03-24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09-28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04-29
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改革03-18
如何教育小學生的學習方法04-12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11-08
如何幫助小學生管理情緒08-31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