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讓孩子的快樂發自內心
快樂是指作為人的一種心態;感到高興或滿意。令人感到愉快的,快樂的。當人遇到喜事時,感到高興或滿意的一種狀態,是人們心情的一種表達方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讓孩子的快樂發自內心,歡迎閱讀與收藏。
如何讓孩子的快樂發自內心
一、關心他人
孩子需要認同自己是家庭和社會有價值的成員,父母應盡量給孩子提供接觸社會、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機會。
二、體育活動
好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技能,有利于讓兒童樹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觀。
三、笑出聲來
笑出來,對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處。
四、更具體的表揚
父母應特別強調孩子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為。
五、藝術的魅力
音樂、舞蹈、文學各種藝術形式會極大地豐富孩子的思想修養,培養他們的藝術情操。
六、不要苛求完美
父母不可太過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總是對孩子表示不滿和批評,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
七、給孩子顯示自己的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這些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悅。
如何培養快樂孩子
性格快樂、自信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都會順利得多,如果想要培養出性格快樂、積極的孩子,父母需要掌握一些訣竅。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特朗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閑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涂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象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想到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
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如何伴孩子快樂成長
一、努力給兒子一個強健的體魄
為了使孩子從小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我一方面注意孩子飲食方面的調理,注重菜譜的配置,引導兒子不挑食等,另一方面注重運動和鍛煉,孩子在一歲多就開始起搖搖車,后來的三輪車,現在的自行車。平時在家我們經常和兒子做各種游戲,如“踢球”, “跑步”等,通過運動,孩子不僅增強了體質,自信心也強了。
二、注意智力和內在氣質的培養
重視對兒子智力開發的教育。雖然我的收入不高,但我還是盡可能花一筆收入給兒子買電子琴和各種玩具,家里的積木、汽車等玩具買得非常多,而且大部分是智力玩具。此外,我們還很注重兒子的早期教育,我的孩子兩歲半可以認識幾十種汽車品牌,三字經背的非常好。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后,我非常重視與孩子子老師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共同做好對孩子的教育培養工作。
在培養孩子內在氣質與人際交往能力方面,我也很注重。每遇到到節假日我就會帶孩子出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去海底世界、紅山動物園,讓他和動物有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去農村的田野,去鄉村的野外,極大地拓寬了孩子的視野,培養了他吃苦耐勞的品質,鍛煉了膽量和人際交往能力。
三、注意日常習慣的培養
“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為了讓孩子長大能很好的發展,我們非常重視他良好習慣的培養。從他三個月開始,我堅持每天給他講故事,在我的鼓勵與教育下,他深深地喜歡上書,只要看到書就會讓我講給他聽聽。相信那句話:“愛看書的孩子前途是無量的。”在看電視方面,我們要求他每次看電視不超過一小時,而且看電視時我們要求他姿勢端正。
四、賞識教育激發興趣
哈佛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挖掘閃光點,允許失敗的教育,是孩子生命中無形的土壤、空氣、陽光和水。為了孩子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我更多地去贊賞孩子,兒童幼小的心靈是脆弱的,任何打擊都會使他畏畏縮縮,自卑自憐,而一次不經意的表揚,一個小小的鼓勵卻能讓他充溢向上的力量。
在兒子成長中我們有慈愛更有嚴愛,但沒有溺愛,當兒子表現不好時,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明白道理、懂得是非,而不是橫加指責。
【如何讓孩子的快樂發自內心】相關文章:
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12-06
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09-16
如何給孩子退燒03-07
如何與孩子相處04-15
如何幼兒園孩子快樂地學習11-02
如何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八種開心的家教方式08-24
如何讓孩子快快樂樂的入幼兒園05-30
如何鼓勵孩子讀書08-03
如何教育撒謊的孩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