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齡前孩子的理財教育
在人的生命歷程中,童年是最富夢幻色彩和人文關懷的,孩子們往往在這種夢幻色彩和人文關懷中獲得了童貞和童趣。同時,孩子的人格特征、生活習慣、創造精神等,也是在這種不經意中初具雛型的。因此,我們說,孩子的理財教育,首先是對孩子的優良品質的培養教育。
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嬰幼兒出生時就有超強的整體識別能力和自然記憶能力,3歲時上述能力達到最高點。也就是說,從出生至3歲這個階段,人的大腦是快速發育的重要階段。一個人一生所謂天賦的東西,往往就是在這3年里奠定基礎的,而且這些東西將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有人說,“3歲看到老”。當然,這種說法未免偏激了一些。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童年是孩子思想最為單純、最為天真、最為浪漫的時期,同時又是模仿力、好奇心、學習欲最強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孩子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就看他們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教他們畫下一些什么了。
孩子3歲以后,就可以教他們認識紙幣和硬幣。先讓孩子認識元和角這樣的小面額鈔票或硬幣。不光是讓孩子說出錢幣的面值,還要讓孩子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如乘公共汽車時,讓孩子去投幣箱投幣,知道有空調的公交車票比沒空調的貴;也可以讓孩子去買冰棍,知道不同品牌的冰棍價格是不一樣的;去兒童樂園時,讓孩子知道5元錢可以玩哪幾項游樂活動等。待孩子熟悉元、角這些小面額鈔票之后,可以接著教他認識10元、20元、50元、100元的大鈔。總之,要根據孩子對錢幣的實際認識的多少來確定教學的深淺度。
學齡前的孩子很難理解抽象的概念,他們只對具體的東西感興趣。所以,讓孩子完全理解錢的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應該告訴孩子的是:
1、雖然一元的硬幣比一元的鈔票面積小,但它們在使用時是一樣大小的。
2、孩子可以用硬幣換取他們想要的一些東西。
3、電視上的玩具買回家后并不會像電視上那樣漂亮,而且也并非那樣好玩。
4、用玩具存錢罐存錢會很好玩。
5、并不是你想要的每一樣東西都能得到,即使這個東西就在眼前。
對學齡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征。可能家長費盡口舌而孩子仍堅持要得到買不起的東西,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習慣聽到你說“不”,并向孩子解釋為什么說“不”。
學齡前兒童理財教育的目標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積極的品格。
學齡前孩子理財教育的方法是:言傳身教。
【學齡前孩子的理財教育】相關文章:
學齡前孩子性格轉型四法介紹02-09
學齡前兒童如何教育06-03
學齡前兒童教育方法06-03
孩子學會理財的好處06-03
各國培養孩子理財方法06-04
孩子壓歲錢理財的理財方式有哪些06-03
孩子壓歲錢理財的方法08-23
家長如何讓孩子學會理財08-16
如何給孩子零用錢讓孩子學會理財06-03
孩子學會理財的重要性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