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教會孩子用筷子
筷子,古稱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華夏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發(fā)明于中國,后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公筷亦起源于中國。不管是分餐還是使用公筷,在中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教會孩子用筷子,一起來看看吧。
使用筷子能促進孩子智力發(fā)展嗎?
用筷子是手的復雜而精細的動作,必須用力得當和動作協調。才能夾起食物并送至口中。科學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夾食物,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jié)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科學家研究證實,人的大腦皮質和手指相關連的神經所占面積最廣泛,大拇指運動區(qū)相當于大腿運動區(qū)的10倍,可見手和大腦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有位對手腦關系作過多年研究的學者指出,要培養(yǎng)聰明伶俐、才智過人的兒童。就必須讓他們鍛煉手指的活動能力。因手指活動能刺激大腦皮質運動區(qū),促使某些特殊、積極而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區(qū)域更加活躍。進一步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手腦并用的結果,必然使兒童心靈手巧。
如何教孩子用筷子?
1、氛圍要濃厚
教寶寶用筷子吃飯,一定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家伙在耳濡目染中,學著使用筷子。飯桌上,盡可能讓寶寶看到大家都在用筷子吃飯,可以在他面前做出比較夸張的動作,比如慢動作把食物送入嘴中,滿意地吃著,讓寶寶覺得這樣吃飯很有趣。不要給寶寶其他的餐具,讓寶寶慢慢習慣只用筷子來進餐,往往沒有選擇的時候,進步更快。
2、鼓勵最重要
新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興趣之外,寶寶也是有付出的,也會碰到一些困難,你的鼓勵無形中會給他強大的動力。在他因為夾不起菜而堵氣摔東西時,因為手指不靈活弄得滿地都是飯菜時,不要責備,用你最善意的言語去安慰、鼓勵他,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他身邊支持他。
3、強迫要不得
學習新技能之前,寶寶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渴望,比如搶你手里的筷子,盯著別人吃飯的動作,喜歡拿著筷子玩等等。所以你的任務就是抓住他的興趣細節(jié),而不是因為到了應該學的年齡,而強迫他去學習,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順其自然最好!
4、巧用小游戲
(1)筷子撿積木:
撿幾枝比較直的、粗細適合寶寶小手的樹枝當“筷子”,現在在你的幫助示范下,要將散在外面的積木撿回筐里。一手拿一根樹枝,然后雙手配合慢慢地把積木夾起,放入筐中;待熟練之后,可以給寶寶示范,像拿筷子一樣,把積木送回家。
(2)我喂媽媽吃蛋糕:
寶寶和媽媽面對面坐在一起,每人面前一碗蛋糕,一雙筷子;首先媽媽用筷子夾起蛋糕喂寶寶,動作要慢,以便讓寶寶看到整個過程;然后讓寶寶模仿媽媽的樣子,用自己的筷子(最好挑選適合寶寶使用的筷子)夾蛋糕喂媽媽;要有耐心,注意寶寶的表情,在他失去耐心之前,握著他的手,夾起食物吃在嘴里,及時表揚他,讓他時刻保持興趣。
孩子什么時候用筷子好?
心急的爸爸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很快掌握很多生活技能,早日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聰明能干。現在有很多父母認為,幼兒應從小養(yǎng)成使用筷子的習慣,而且越早越好,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而有些媽媽爸爸發(fā)出這樣的疑問:孩子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不是太笨了?但是事實上,太小的孩子大腦發(fā)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而且過早過激的教育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一般說來,孩子使用筷子從3歲左右開始,循序漸進。對年齡太小的孩子,不妨為他準備一套包含湯匙、叉子、筷子的餐具,讓他在平常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他想用的餐具來練習進餐。剛開始時,孩子使用任何一種餐具,用哪種方法都無所謂。但從三歲之后,在每次進餐時,父母就要留意讓他以正確的方法拿餐具。如果吃到一半而換手或變成抓筷子的情形,無須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復不斷地教導他正確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記清楚以后,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孩子學用筷子并非越早越好
太小的孩子由于大腦發(fā)育不完善,因此并不太適合過早學用筷子。用筷子夾菜這一動作,需要牽動多個關節(jié),有多塊肌肉參加。它不僅是5個手指的簡單屈伸動作,腕、肩及肘關節(jié)也要同時參加,完成這一動作是相當復雜的。如果孩子的年齡偏小,如2周歲左右,此時才剛剛開始學用勺子吃飯,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飯的動作。手動作的訓練雖然可以促進大腦發(fā)育,但也要以大腦發(fā)育至一定水平為前提,所以“越早越好”的“早”也應有一定的限度。而其他對孩子的智能訓練也一樣,要遵循兒童大腦發(fā)育的客觀規(guī)律。
如果過早過激的教育孩子學用筷子反而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如果過早逼孩子用筷子,由于手的動作還未發(fā)育完好,不但學習起來困難,還可能會因為動作不協調把飯碗弄翻,飯菜弄撒。如果此時父母不夠耐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責罵孩子,甚至大打出手,反而弄巧成拙,挫傷孩子自己進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拓展:筷子用什么材質的好
筷子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用品,很多人會挑選各種各樣的筷子回家使用,但這些筷子真的健康嗎?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筷子用什么材質好、如何挑選筷子、怎樣保養(yǎng)筷子,希望讓大家每天使用的筷子都是最健康最安全的。
筷子用什么材質的好
在市場上,筷子的種類各式各樣,我們要怎么挑選才能找到合適的筷子呢?那么接下來,我們就教大家如何挑選筷子。
1、無彩漆
涂彩漆的筷子不要使用,因為涂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具有致癌性,而且,隨著使用中的磨損,筷子上的涂料一旦脫落,隨食物進入人體,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尤其有些家庭喜歡給孩子使用顏色亮麗的彩漆筷子,孩子對鉛、苯等的承受力很低,一定要避免使用;
2、不用塑料筷子
其次,塑料筷子質感較脆,受熱后容易變形、熔化,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骨筷質感好,但容易變色,而且價格也比較昂貴;銀質、不銹鋼等金屬筷子太重,手感不好,而且導熱性強,進食過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傷嘴;
3、天然材質
建議大家選用天然材質的筷子,竹筷是首選,它無毒無害,而且非常環(huán)保,還可以選擇本色的木筷。但是,由于材質的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清洗,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所以應注意經常消毒,保持清潔。
各種材質筷子詳解
1、彩漆筷子
彩漆的筷子非常漂亮,造型也很多變,但恰恰是這些美麗的筷子,是最不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因為涂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對身體會產生很多未知的隱患,影響健康。
2、竹筷子
在我們挑選筷子的時候,竹筷子是首選,也是最佳選擇。它無毒無害,很環(huán)保,也是所有筷子中,價格最便宜的。質量好的竹筷子,遇高溫也都不會變形。
3、木制筷子
其實木筷子和竹筷子也都是把不多的,也很安全,但是選購木筷子也要有區(qū)別,應該選擇本色的原木色筷子,因為選擇經過加工的漂亮的木筷子,筷子上的烤漆或者其它不明的物質,很容易通過食物進入身體。
4、塑料筷子
塑料筷子顏色鮮艷,造型獨特,很多年輕人和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塑料筷子,而且花花綠綠的筷子也讓我們能夠很輕松的區(qū)別主人和客人的筷子,放在筷子盒里也感覺非常的好看,但是塑料筷子的質感比較脆,受熱之后容易變形,熔化,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5、不銹鋼筷子、陶瓷筷子、銀筷子
近幾年隨著韓餐的普及,逐漸流行起來的韓國不銹鋼筷子;有著中國味道的陶瓷筷子,銀質的筷子,這些筷子看起來都很不錯,但用起來有些重,手感不太好,尤其小孩和老人用比較費力。
怎樣保養(yǎng)筷子
我們再來看看怎樣保養(yǎng)筷子,盡可能的延長筷子的使用壽命。
首先,一家人盡量不要混用筷子。因為混用的話,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zhèn)魅尽Q芯勘砻鳎瑢⒔话肴说捏w內存在有導致胃病的幽門螺旋桿菌,而這些細菌大多是通過家庭傳播的,筷子就是重要的傳播介質之一。因此,家里的筷子最好做到專人專用。
其次,清洗筷子要徹底。許多中國家庭洗筷子都很“豪爽”,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龍頭下搓,之后往筷子筒里一插就算洗好了。殊不知,這樣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細菌,并隨食物進入人體,危害人的健康。正確的洗法應該是: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瀝干水后,再放進筷子筒。而且,筷子筒應該選擇鏤空、底部不積水的,并做到經常清洗、消毒。
再次,筷子要勤更換。在不少家庭中,一雙筷子使用兩三年是常有的事。但筷子一旦用久了,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經常搓洗也容易使筷子變粗糙,出現許多細小的凹槽,非常容易殘留細菌。因此,筷子最好每半年就更換一次。
最后,筷子保養(yǎng)的一部分歸功于筷籠,筷籠也要經常清洗哦。
筷子要定期更換嗎
筷子的確是家庭里細菌傳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木質、竹制的筷子比較容易發(fā)霉,特別在夏季,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最適宜細菌生長、繁殖。而且筷子用久了以后,經常與口腔接觸的部分表面會出現凹槽,這就相當于為細菌提供了藏匿的場所,對人體來說反而提高了細菌感染的風險。
但筷子一般3個月至半年內并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因為幾乎每天都在使用,清洗頻率也比較頻繁,許多細菌都在這個過程中被殺死了,只要保證在清洗干凈后放于通風處晾干即可。
干燥的環(huán)境下,許多細菌無法繁殖,進而死亡,真正殘留下來并不多。就算進入人體,也會被人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消滅。
而有些陶瓷餐具,使用越久反而越安全。因為陶瓷餐具剛出廠時可能會含有重金屬成分,在使用過程中,重金屬不斷溶出,其對人體的危害反而變小了。
不過當筷子出現斑點、變色、彎曲變形,或者有明顯異味的時候就必須小心,這說明筷子已經發(fā)生霉變,受到污染了,此時就應當停止使用,及時更換。
筷子不換易導致肝癌是真是假
現在網上的確有許多文章稱經研究表明,筷子不定期更換易致癌。但在醫(yī)學上只能說是有這個可能,并沒有明確的臨床研究表明會致癌。
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筷子發(fā)霉后可能會滋生黃曲霉菌,這種菌類和寄生曲霉反應后可產生黃曲霉毒素,這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主要會誘發(fā)肝癌。但是,這種細菌一般只會出現在發(fā)生嚴重霉變的筷子上,就是平常所說的“長毛”了。然而,一般家庭的筷子如果出現變色、霉斑的現象就會進行更換了。
而且,黃曲霉毒素除非是一次性攝取量過多造成急性中毒,或者長期小劑量的攝入形成肝臟慢性損傷等,想要通過筷子誘發(fā)癌癥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倒是一些食物會更容易滋生,例如花生、玉米、大米等,一旦發(fā)霉黃曲霉菌就會大量繁殖,而肝癌與其含量高有直接關系。尤其一些家庭會自制發(fā)酵食品,這種行為是比較有風險的。制作過程中極易使食物感染細菌,甚至是黃曲霉毒素,長期經常性地食用對肝臟有很大的損害,嚴重者可能致癌。
另外,黃曲霉毒素耐熱性好,在一般情況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熱度(中心最高溫度為100℃)并不足以使黃曲霉毒素完全滅活。因此,預防黃曲霉毒素最好的方法就是將筷子、食物等放在通風干燥處,遠離可能導致霉變的環(huán)境條件,如果已出現發(fā)霉現象則需盡早處理,不能為節(jié)省而繼續(xù)使用。
總結:筷子雖小但帶來的健康問題卻是不可忽視的,一雙材質健康的筷子能夠減少吃飯時細菌的攝入,避免健康受損,反之一雙材質有害的筷子,則很容易導致人患上各種疾病,因此對于筷子的選擇我們一定要重視哦。
【如何教會孩子用筷子】相關文章:
教會孩子如何尊敬老人08-17
幼兒園如何教會孩子誠信04-01
如何教會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折03-29
如何挑選筷子10-26
如何教會寶寶學會勇敢07-27
寶寶用筷子的好處及方法10-31
如何給孩子退燒03-07
如何與孩子相處04-15
如何鼓勵孩子讀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