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向孩子解釋親人去世
親人的去世,會給家庭中的成員帶來哀傷,尤其是對孩子。孩子的心智尚未健全,人格尚未定型,對親人去世的理解與成人不同,如果解釋不當,就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甚至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
“奶奶死了怎么辦,我死了怎么辦?”
5歲的童童從小由奶奶帶大,所以與奶奶的感情很深,這次奶奶生病住院,童童一直情緒低落,看著奶奶不會說話,不會自己吃飯,只是不停地輸著液體,童童很害怕,問媽媽:“奶奶會不會死?”媽媽告訴他,醫生阿姨會有辦法給奶奶治好病的,奶奶會慢慢恢復健康。
可媽媽的這些話并沒有消除童童內心的疑問和恐懼,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童童每天晚上都會從夢中驚醒,哭著喊“害怕害怕”,問怎么回事,他卻不說,只說害怕。童童變得不像以前那樣開朗了,經常會問媽媽:“奶奶死了怎么辦,媽媽死了怎么辦,我死了怎么辦?”
一次在幼兒園,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老師告訴小朋友“地球繞太陽一圈,大家就會長大一歲”。可童童卻躲在墻角哭,老師問他原因,他說:“我不想長大,奶奶長大了會死,我長大也會死的。”老師告訴他:“人長大了不會那么容易死,你看,小動物要長大,小樹苗也會長成大樹,小孩子總是要長成大人的。但是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小草到冬天就會枯死;冬天樹上的樹葉是要掉光的。”童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三個星期過去了,童童不太關注奶奶生病這件事了,也不再問有關死亡的事情了。后來奶奶真的去世了,媽媽很傷心,童童卻安慰媽媽:“媽媽,別哭了,不用害怕,人死是正常現象。”
這是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老師親歷的一件事情。后來,童童媽告訴園園老師,她現在跟孩子溝通時都把他當作一個大人來溝通,因為有些事情是瞞不住孩子的。
園園老師說,如果孩子經歷了親人的死亡事件,作為家長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可能會有意回避或美化事件,但要遵守一個原則:不要脫離事實,否則很難讓孩子相信你,你也很難解開孩子心頭的疑云,反而易讓孩子產生更多其他的想法。不如正視現實,給孩子以科學合理的解釋。
對兒童解釋死亡誠實為上策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童話故事來掩蓋事實,例如,“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來替代死亡的說法,父母以為用這種應對方式可以將孩子保護在沒有傷痛的世界里,但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許慧認為,這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因為以后孩子很可能較難以去面對人生的真實一面。而且,時間一久孩子會對死者抱怨:怎么去那么久?當然,更不能把死比喻成“睡覺”,“安安靜靜地睡著了,睡好久好久永遠都不起來”。這樣的描述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覺這兩個事件,可能讓孩子害怕睡覺,甚至恐懼一睡就會起不來。
許慧認為,比較恰當的做法就是自然而親切地給孩子講述事實的真相,誠實回答孩子的問題,說出你心里的感受,鼓勵孩子朝正確的方向發泄情緒,保留對親人的回憶和親人留下的紀念品。
不同年齡段采取不同的解釋
當然,對兒童解釋死亡,撫慰哀傷,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認知水平有很大差異,在使用有關死亡概念及哀傷撫慰技巧時,要根據兒童的認知、人格及情緒的發展有所調整。許慧建議:
(一)對于3歲以下的兒童:最好的方式是告訴他“這個人或動物不見了”,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難明白什么是死亡。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對孩子說,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會發生,有些人在這些事情中“不見了”,就像家里養的小狗狗、小兔子,有一天它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來,以后也就見不到它了。
(二)對于3~6歲的兒童:一般會明白死亡的后果,家長可以用植物來做比喻,花草通常會在春天、夏天的時候生長,到了秋冬時卻會一一凋謝,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樣,會有生長、茂盛及死亡等時期。應盡量避免使用恐怖的語句和神情,最好用溫和的語調、簡單的詞語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形成一種對“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態度。因為有時孩子并不是被“死亡”嚇著了,而是被成年人對“死亡”的反應嚇著了。成人要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要表現得比較平靜、自然,切不可悲痛欲絕,甚至歇斯底里,以免使孩子覺得死是可怕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談論的重點也應放在生命是充滿美麗的一面,而非充滿著死亡和疾病。這樣,孩子會慢慢了解死亡的意義,并能夠減少恐懼心理的產生。
(三)對于小學生:可以講一些具體的死亡概念。家長可以告訴他們,“這個人死了,生命沒有了,心臟不跳了,也不呼吸了。”鼓勵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焦慮以及問題,孩子會用簡單的詞句描述情緒反應,例如,傷心、害怕等。家長不要用“驚駭的”極端詞語,這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悲痛。為確保你能理解孩子,你需要認真傾聽,并和孩子建立友情。
(四)對于中學生:該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明白什么是死亡。以成人的方式和他們交談,傳達你的信息,表明你很關心他的感受。
孩子出現不良反應要接納他并解釋事實
如果孩子在親人去世后出現了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家長應妥善處理,鄭州市心理咨詢師協會理事、二級心理咨詢師岳曉亮建議:
1、如果出現哭泣、傷心等情緒時,千萬不要說“別哭了!哭有什么用!”等諸如此類的話,不要責怪他暫時的哭鬧,而要讓孩子適當地發泄,允許一些幼稚表現,接納他的任何反應。
2、有些年幼的孩子往往會產生歸罪自己的傾向,特別是經常受到批評和指責的孩子,他們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乖、做錯了事,才使親人離開了他,這時一定要向孩子做出澄清和解釋。
3、不要讓孩子總是接觸關于災難和傷害等信息。在家里,家長最好讓孩子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如果家庭整天總是處于災難和死亡的極度悲傷情緒中,對孩子必然會有影響,尤其會讓孩子感覺到沒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喪失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4、可以用一些具體行為來緩和孩子內心的傷痛,例如,和孩子一起種一棵樹來表達懷念,也可以讓孩子畫一幅畫,或寫一封信表達他對親人或小動物的愛和悲傷。此外,還要注意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更小的時候的行為和語言,如吮吸大拇指、小題大做、抱著大人不放等。要多給孩子一份愛,用愛彌補他心中所失去的,用愛消除他心中所恐懼的。對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可用“團體減壓”的方式,即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最好是和有過同樣經歷的人在一起,共同討論發生的事,通過相互傾聽別人的經歷來調整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親人去世安慰人的話
1、不要太難過,他老人家可看著我們呢。我們幸福了,他才能安心,這是他老人家最大的愿望,不是嗎?
2、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爺爺雖然離開他了,但是爺爺留下了許多東西,永遠活在他的心中。
3、節哀順變,我們現在應該對去世者的真誠祝愿,祝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4、人生都要經歷這一刻,我為你母親的離去感到悲痛,作為朋友我祝福你的母親在天國得到永生和幸福。
5、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去世是她最終的規宿,不必太傷心。
6、天有不測風云,這些事是誰會愿意誰能想到的呢?失去了那個曾經我們天天一起快樂生活的人,這怎能不讓人難過,可是我們還能做什么呢?我想要是他在天堂看到你們不吃飯,他也會難過的。
7、人死不能復生,我知道你傷心,難過,但是日子還是要照樣過,現實生活不會因為你失去一個人,時間就停止,想哭就哭出來,我的肩膀借你靠,哭完以后請堅強,好好過日子,別讓他走的不放心。
8、人死不能復生,別那么難過,應該用你的表現來安慰他在天之靈,雖然他離開了,但是我們活著的人依然要好好活下去。
9、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要節哀順變!保重身體。
10、別太難過了,我接下來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振作起來,一切都挽回不了了,我們還要繼續生活下去,為自己,好好活下去!
11、生者幸福是對逝去親人最好的安慰,為了老人家的希望你一定要努力讓自己快樂起來!
12、親的親人了,相信我,我一定負起責任讓你幸福的,一定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13、人之常情,每個人都無法去體會失去親人的痛苦,我們只能在心里為死去的人默默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天堂也活過的很好。
14、生老病死是最尋常不過的事,人死不能復生,活著都人就應該好好活著,不然老人也不會安息。
15、去的已經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們活著的人過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們在表達了適度的悲哀之后,應該照樣會好好地活著。他會在另一個世界為我們祝福的。
16、我們開始老了,慢慢就要不斷面對這樣的離去,你沒有辦法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你做的只有接受,你能做的,就是在可把握的時光,處理好和親人的感情,請節哀,哀換不回逝去的愛。
17、人死不能復生,生者的堅強是對死者最好的安慰。我們已經長大,親人不可能陪伴我們一生,我們終究要面對這一天,發生這樣的事我也很難過,希望你堅強起來。
18、人的一生,生老病死,都是有自然規劃的,人年輕大了,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也許你爺爺很愛你,所以你才會很傷心,但是更加你爺爺不希望你這么傷心,振作起來吧。
19、節哀順便,不要太難過了。照顧好身體。
20、你一定不能這么軟弱,要你承擔的責任還很多。逝去的已經不在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們活著的人過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們在表達了適度的悲哀之后,應該照樣會好好地活著。他會在另一個世界為我們祝福的!
21、親人會在天上注視著你。陪伴著你。親人一直都會在你身邊。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22、別太難過了,我接下來最應該做的就是振作起來,一切都挽回不了了,我們還要繼續生活下去,不知是為自己,也為你哥哥,好好活下去!尤其是你,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替你哥哥照顧好你爸媽,你都這樣,那你爸媽還有什么活下去的動力呢,你一定不能這么軟弱,要你承擔的責任還很多。
23、大家都不要傷心了,人生總歸是要面對一死的,只要我們好好活著,他的在天之靈也好受些,傷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想應該行吧!節哀順變!
24、他是到另一個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務,我們應該祝福他。因為他在與大自然親密的接觸。天天開心是最好的。
25、她老人家是解脫了,去享福了,人死不能復生,奶奶在天之靈肯定不希望兒孫如此傷心的。
26、節哀吧,走的人不希望你不快樂。
27、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28、人總有天走會走,如果他走的開心,那他也沒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29、不要讓他們掛念就好了,你也不要傷心,畢竟人死不能復生,加油吧!
30、親人以乘黃鶴去,人去音存樓不空。但以笑顏慰慈恩,從來此恨最無窮。
31、當現實不能改變,我們只能學會堅強,花開花落,世間萬物都有始有終,屬于自然規律,請不要傷心,生活還要繼續。
32、你的親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們能看到你,他們不希望因為他們而讓你過得不好,要讓他們知道你是非堅強的人,不會讓他們失望的。
33、人都是要去的,活著或者是死都不是你可以決定的,他老人家了去了另外一個地方生活比在人間幸福,節哀順變。
34、每個人都有這一次,其實每個人都會面對,也許對老人來說離開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而他們將會留在我們的心里。
35、確實失去,就要越堅強,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無法挽回過去。就讓我們堅強起來,失去了一個人,至少還有其他人,不會讓我們覺得寂寞的!
36、逝者已登仙界,生者節哀順變。請記得,他的教誨和疼愛會永遠陪伴在你身邊,你的腦海里還會經常浮現出他微笑的慈顏;請為了關心你的親朋更加積極而快樂地活著,讓他在天堂里為你自豪地笑瞇了親切和藹的雙眼!
37、逝者已登仙界,生者節哀順變。
38、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不要太傷悲,你的孝心他會感應得到的!
39、死去的人安息了,活著的人要鼓起勇氣重新面對生活,我會在你身邊陪著你,支持你的!節哀順變!
40、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也獲得了一些寶貴的東西。人人都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41、你的親人去世了,不要太傷心難過,在天國,他不會喜歡你這樣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為了你的親人。
42、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現象;人生自古誰無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43、生老病死本來就是應該的啊,所有人都會經歷死亡,所以不要太傷心的,他/她也不希望看到你這樣的。
44、逝者安息,生者奮發。
45、家人會在那邊過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難過。
【如何向孩子解釋親人去世】相關文章:
應該如何巧妙向孩子示弱02-23
對去世親人的寄語01-07
親人去世的感謝信10-18
親人去世的感謝信4篇11-23
如何向喜歡的男生表白07-29
如何給孩子退燒03-07
如何與孩子相處04-15
如何向女生表白不尷尬09-23
如何更好的了解孩子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