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選17個)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寓言故事吧,寓言的故事比較簡單,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鮮明的擬人化形象。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寓言故事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小故事大道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
國王與3個兒子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國王,他決定不久后就將王位傳給3個兒子中的一個。一天國王把兒子們叫到跟前說:“我老了,決定把王位傳給你們兄弟中的一個,但你們都要到外面去游歷一年。一年后回來告訴我,你們在這一年內所做過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個真正做過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繼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3個兒子回到了國王跟前,告訴國王自己這一年來在外面的.收獲。
大兒子先說“我在游歷期間,曾經遇到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幣交給他住在另一鎮上的兒子。當我游歷到那個鎮上時,我把金幣原封不動地交給了他的兒子。”
國王說:“你做得很對,但誠實是你做人應有的品德,不能稱得上是高尚的事情。”
二兒子接著說:“我旅行到一個村莊,剛好碰上一伙強盜打劫,我沖上去幫村民們趕走了強盜,保護了他們的財產。”
國王說:“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責任,還稱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三兒子遲疑地說:“我有一個仇人,他千方百計地想陷害我,有好幾次,我差點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旅行中,有一個夜晚,我獨自騎馬走在懸崖邊,發現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樹下,我只要輕輕地一推,他就會掉下懸崖摔死。但我沒有這樣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訴他睡在那里很危險,并勸告他繼續趕路。后來,當我下馬準備過一條河時,一只老虎突然從旁邊的樹林里躥出來,撲向我。正在我絕望時,我的仇人從后面趕過來,他一刀就結果了老虎的性命。我問他為什么要救我的命,他說‘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愛化解了我的仇恨’。這實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不,孩子,能幫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國王嚴肅地說,“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從今天起,我就把王位傳給你。”
大道理:不要長久地仇視他人,要懂得用寬容的心,用愛,去看待仇視自己的人,愛能化解仇恨。這樣的人才是高尚的人,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2
生民的跪拜
一個屠夫從集市上買來一頭牛,這頭牛體格健壯,肚大腰圓。屠夫滿懷欣喜地把牛牽回家,提刀準備開宰。這時,牛的眼里已是滿含淚水。屠夫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已經預感到自己的命運了,但屠夫還是舉起了刀子。突然,牛的兩條前腿跪下了,淚如雨下。屠夫從事屠宰事業已十多年,倒在他刀下的牛不計其數,在臨死前掉淚的牛他見得多了,但牛下跪還是第一次見到。屠夫來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鮮紅的血頓時從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他對牛進行剝皮開膛。
當打開牛的腹腔的時候,屠夫一下子驚呆了,手中的刀子咣當落地——在牛的子宮里,靜靜地躺著一只剛長成形的牛犢。屠夫這才知道,牛為何雙腿下跪,它是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夫沉思良久,破例沒有把牛拉到市場上去賣,而是把母牛和那個還未出生的牛犢,掩埋在了曠野之中。
大道理:所有的母愛,其實表達起來都是那么簡單。它沒有做作,沒有張揚,有的只是極其普通卻又撼人心魄的細節。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3
不喜歡的人
同學之間彼此不和,驚動了老師。
一天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求全班同學以最快的速度,寫出他們所不喜歡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學在30秒之內,僅能夠想出一個,有的同學甚至一個也想不出來,但是另外一些學生卻能一口氣列出十幾個。
老師將紙條逐一收上來,然后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那些列出不喜歡的人數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眾人所喜歡的;那些沒有不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很少的同學,也很少被人討厭。于是,老師得出一個結論:大體而言,他們加諸別人的批判,正是對他們自身的批判。
大道理:當你喜歡別人時,別人也可能會接納你;當你不喜歡別人時,別人也可能不會接納你。你對別人怎樣,別人也會對你怎樣。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4
裝滿小屋的東西
一位睿智的父親,為了考驗3個兒子的聰明才智,經過精心設計,想出了一道試題。父親分別給了3個兒子每人100元錢,要他們用這100元錢去買他們所能想到的任何東西,再將買回來的東西,設法裝滿一個占地超過100平方米的巨大倉庫。
長子思考了很久,決定將100元錢全部去買最便宜的稻草。結果,稻草運回來之后,連倉庫的一半都裝不滿。
次子稍微聰明一些,他將那100元錢買了一捆捆棉花,將棉包拆開,希望能裝滿倉庫。但是依然裝不滿巨大倉庫的'2/3。
小兒子看著兩個哥哥的舉動,等他們試過并失敗之后,小兒子輕松地走進倉庫,將所有的窗戶牢牢關上,請父親也走進倉庫中。然后小兒子把倉庫的大門關好,整個倉庫霎時變得伸手不見五指,黑暗無比。這時,小兒子從口袋中拿出他花了1元錢買來的火柴,點燃也是用1元錢買的小蠟燭。
頓時,漆黑的倉庫中充滿了蠟燭所發出的光芒,雖然微弱,卻是溫暖無比。
大道理:一味地追求物欲或僅僅用物質來滿足自己,那是無法滿足空虛的心靈的。只有光明才能給人帶來溫馨,才能填滿空虛的心靈。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5
完美
從前有一位滿臉愁容的老人,七十幾歲了還沒有結婚,到處旅行,流浪,似乎在尋找什么東西。
有人問他在找什么!他說:我在尋找一位完美的女人。娶她為妻!
那人就問他說:你四處旅行,找了這么多年,難道從來沒有找到過完美的女人嗎!
有的,我有碰到過一個,那是僅有的一個,真是一個完美的女人!
那,你為什么不去她呢?
老人無奈的說:可是,她也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勵志感悟】:我們是否也常常把自己所做不到的,達不到的加諸于別人身上!少一點抱怨,多一點贊美,人生會少一些遺憾吧!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6
小象和豬
一只小象出門旅行,在路上碰到了同樣旅行的小豬。小象看著小豬,忍不住哈哈大笑著說:你的鼻子那么短,真是太好笑了,太差勁了,哈哈。小豬反駁道:笑個P啊,你鼻子那么長,就象臉上長個雞雞似的,還笑呢。
兩個小家伙互相嘲笑著前行,繼續他們的旅行路程。
他們來到了一顆蘋果樹前,又紅又大的蘋果掛滿了樹冠膨大的蘋果樹。兩只小家伙不禁口水橫流,垂涎三尺。小象來到樹下,用他的長鼻子輕松地將蘋果擊落下來。于是兩只小家伙開開心心地吃起來。小豬邊吃邊說:原來你的鼻子也不是那么討厭嘛,嘿嘿。
吃完蘋果,他們繼續前行。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塊番薯地。小豬說:看我的。說完,小豬用他的鼻子去拱地,拱啊拱啊,把埋在地下的番薯都拱了出來。于是兩只小家伙開開心心地吃起來。小象邊吃邊說:原來你的'鼻子也不是那么差勁嘛,哈哈。
寓意1、不要總以為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總看到別人的缺點,要學會看到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學為己用。
寓意2、不要以為長的就是好的,有時候短的也不錯哦。長的有充實感,短的有靈活性,各有各的好嘛,各位女士你們明白了嗎?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7
少見多怪
唐代有一位的學者,他喜歡四處游歷,考察各地方的風土人情。有一回,他遇到一位來自四川的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告訴他說:“在我們四川的南部,天氣不好,一年四季都是陰雨綿綿,很少有放晴的時候。我們那里的狗也習慣了這種陰雨天。偶爾地,遇到太陽出來的時候,狗都以為是一個怪物掛在天上,驚恐萬狀,就仰天狂叫不已,景象十分趣味。”
這位學者不信,疑惑地說:“狗雖然是愚笨的.動物,但也還不至于大驚小怪到這種地步吧,您是不是言過其實了呢”
之后,過了些年,這位學者一路來到了溫暖的南方,在那里住了下來。
南方的冬天一點也不冷,下雪天更是十分罕見。這位學者趕得也巧,在他來到南方的第二年冬天,天氣變得反常起來,比以往的冬天寒冷得多。
寒冷的日子持續了一些時候,到最終竟然下起雪來,并且下得還很大。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好幾天,越過了南嶺,像一床鋪天蓋地的大棉絮一樣,把南部地區的好幾個州都覆蓋了起來。
那些天,這幾個州的狗都十分惶恐,紛紛狂吠不休,到處胡亂地又跑又竄,沒有個靜下來的時候。過了些日子,天氣晴了,雪也漸漸化了,大地又顯露了出來,這些狗才最終又恢復了平靜。
看到這種情景,這位學者才真正相信了幾年前那位老先生的話。
出太陽、下大雪雖然在四川和南方算是比較特殊的氣候現象,但群狗如此又叫又鬧、反應強烈,實在是少見多怪。我們在生活和處事中,總會遇上一些不太常見的事,這時候就需要堅持冷靜理智的頭腦,慢慢適應新生事物,不要作出一些過激的舉動。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8
不拘一格
龔自珍是我國清代思想家和文學家。1792年,他出生于浙江仁和(在今抗州)一個封建官僚家庭。他從小就喜愛讀書,異常愛學寫詩。14歲時,他就能寫詩,18歲時會填詞,20歲就成了當時著名詩人。他寫詩,想象力很豐富,語言也瑰麗多姿,具有浪漫主義風格。他在詩中揭露了清王朝黑暗和腐敗,主張改革,支持禁煙派,反對侵略,反對妥協,充滿著愛國熱情。他是個愛國主義者。
龔自珍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在清朝政府里做了20年左右官。由于他不滿官場中腐敗和黑暗,一向受到排擠和打擊。1839年,在他48歲時,就毅然辭官回老家。在回鄉旅途中,他看著祖國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一天,龔自珍走過鎮江,只見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打聽,原先當地在賽神。人們抬著玉皇、風神、雷神等天神在虔誠地祭拜。這時,有人認出了龔自珍。一聽當代文豪也在那里,一位道士立刻擠上前來懇請龔自珍為天神寫篇祭文。龔自珍一揮而就寫下了《九州生氣恃風雷》這首詩,全詩共四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詩中九州是整個中國代稱。詩大意說,中國要有生氣,要憑借疾風迅雷般社會變革,此刻人們都不敢說話,沉悶得令人可悲。我奉勸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于常規,把有用人才降到人間來吧。
之后,人們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精簡成“不拘一格”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不拘泥于一種規格、辦法。
詩里還引申出“萬馬齊喑”這個成語,比喻空氣沉悶局面。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9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年發生了大災荒,百姓沒有糧食吃,背井離鄉,到處逃亡,有餓死在他鄉的,有餓死在路上的。全國一片餓殍景象,情形十分凄慘。
齊宣王想盡一切辦法救濟災民,但還是無濟于事,宣王只能干著急沒辦法,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民逃荒到別的國家去。
有個名叫黔敖的`富人家,派出去很多的奴役大發慈悲在路邊擺些飯食,等待著饑餓的百姓來吃。
有一個幾天也沒有吃飯的饑民,用衣袖遮著臉,用繩子綁著鞋子,餓得眼睛都睜不開的樣子,走上前來。
黔敖看見了他,就左手端著飯碗,右手提著水壺,高聲吆喝他說:“嗟!來食。”意思是:“喂!來吃吧。”
黔敖認為在這么嚴重的荒年里,糧米比黃金還值錢,自己能施舍些食物給饑民,已經是了不起的義舉了,所以說話的聲音大些,語言也不客氣。
那個人一聽,覺得黔敖很不禮貌,挫傷了自己的自尊心,就揚起眉毛,瞪起眼睛,看著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受這種侮辱,不吃‘嗟來之食’,才餓到這種程度!”
黔敖也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不對,向他道歉,但是他堅決不吃,不愿意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憐憫和施舍。
最后,這個人終于餓死了。
小寓言大智慧:一個人的氣節往往比生命還重要,我們在給予別人幫助的時候更要尊重別人的人格。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0
戰國時期,燕國壽陵地方的人,走路的樣子八字朝外,搖擺蹣跚,十分難看。
當地有一個年輕人,從小在這里長大。在他小的時候還不覺得,后來等他長大了就覺得這里的人走路的姿勢實在是太難看了,所以就想學習一下走路。后來,他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態相當優美,于是就跋山涉水前去學習,年輕人風塵仆仆地來到趙國首都邯鄲。
來到邯鄲,只見繁華大街上,果然,這里每個人走路的姿式都十分優雅,走起路來,不緊不慢,神態大方,一抬手一舉足,都顯示著高貴的`風度。
年輕人自慚形穢,連忙跟著路上的行人模仿起來,人家邁左腳,他跟著邁左腳。人家邁右腳,他也跟著邁右腳。可是學了幾天,怎么也學不會,而且越走越別扭。年輕人心想:一定是因為自己的惡習太深了,不徹底拋棄自己的老步法,肯定學不好新姿式。
于是,這位小伙子從頭學起,每邁出一步都要仔細推敲下一步的動作,一擺手、一扭腰都要認真計算尺寸。
他學習得很刻苦,每天都廢寢忘食。來到邯鄲三個多月,每天都在不停地練習,雖然如此,卻始終沒能學會邯鄲人走路的姿式,反而把自己原來的走路樣子也忘了個精光。當他要回燕國的時候,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先邁哪條腿,只好在地上爬著回去。
小寓言大智慧:學習別人的長處,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一味模仿,不僅學不到別人的本領,反而會丟掉自己的長處。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1
馬和驢
一匹馬在路上炫耀他的精美的馬飾,忽然遇到了一頭滿馱著貨物的驢子。驢子因貨物太重,只能慢慢地讓開路。馬傲慢地說:“我恨不得要用腳踢你。”驢子絲毫不予計較,只是默默地祈求神保佑。不久,那匹馬患了氣喘病,被主人送回農莊來。驢子看見拖著糞車的.馬,便譏笑他說:“驕橫的東西,你那華麗的馬飾現在到哪里去了?你怎么變成這樣一副倒霉相?”
這故事是說人們不能因一時榮華富貴而不可一世。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2
玉器和瓦罐
韓昭侯平時說話不大注意,往往在無意間將一些重大的機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們周密的計劃不能實施。大家對此很傷腦筋,卻又不好直言告訴韓昭侯。
有一位叫堂公的聰明人,自告奮勇到韓昭候那里去,對韓昭侯說:“假如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價值千金,它的'中間是空的,沒有底,它能盛水嗎?”韓昭侯說:“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說:“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錢,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嗎?”韓昭侯說:“可以。”
于是,堂公因勢利導,接著說:“這就是了。一個瓦罐子,雖然值不了幾文錢,非常卑賤,但因為它不漏,卻可以用來裝酒;而一個玉做的酒器,盡管它十分貴重,但由于它空而無底,因此連水都不能裝,更不用說人們會將可口的飲料倒進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樣,作為一個地位、舉止至重的國君,如果經常泄露臣下商討有關國家的機密的話,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沒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機密總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計劃就無法實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謀略了。”
一番話說得韓昭侯恍然大悟,他連連點頭說道:“你的話真對,你的話真對。”
從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們在一起密謀策劃的計劃、方案,韓昭侯都小心對待,慎之又慎,連晚上睡覺都是獨自一人,因為他擔心自己在熟睡中說夢話時把計劃和策略泄露給別人聽見,以至于誤了國家大事。
寓意:堂公開導韓昭侯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說話,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能夠虛心接受意見、不唯我獨尊的人,才是明智的。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3
驢子和馬
驢子請求馬省一點飼料給他吃。馬說:“好,為顯示我高貴的尊嚴,如果我吃不完,剩下的就給你吃。晚上我回自己的廄中時,你若能來,我就給你滿滿一小袋麥子。”驢子回答說:“謝謝你,我才不會相信。現在你連一點飼料都不給我,過一會兒還能給我更大的.好處?”
這是說,別相信那些吝嗇鬼假惺惺的許諾。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4
薔薇身旁生長著一株雞冠花。一天,雞冠花對薔薇說:“你的花真美麗,氣味那么芳香,神和人都十分喜歡你,我好羨慕啊!”
薔薇聽到雞冠花對自己的贊美,回答說:“雞冠花呀,我雖然長得漂亮,但只是曇花一現,即使人們不去摘,也會自己凋謝的,而你卻永遠開著花,青春常在,我應該羨慕你才是啊。”
道理:
事物各有長短,不必羨慕別人有你所沒有的'東西,你也有別人所沒有的東西。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5
野驢和家驢
野驢看見家驢舒適地躺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就走了過去,夸獎他身強力壯,還享受美味的食物。后來,野驢又看見家驢馱著沉重的`貨物,驢夫還跟在后面用棍棒邊打邊趕,野驢說:“我現在不再覺得你幸福了,我看得出,不遭受那百般痛苦是得不到那一點點享受的。”
這是說,人們不必去羨慕那付出沉重代價所得到的利益。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6
蒼蠅和拉車的騾子
一只蒼蠅叮在四輪車的車軸上,對拉車的騾子說:“你為什么走得這么慢!干嗎不跑快一點?看來需要我來叮咬你的頸部了。”騾子說:“我不怕你的恐嚇,我只注意坐在你上面的那個人,他會用鞭子使我加快步伐,用韁拉我的`頭調整方向。你快滾開些吧,別再啰嗦了,我非常清楚什么時候該快,什么時候該慢。”
這故事是說不要自以為是,去做那些超越自己范圍的事。那樣,只會使別人厭惡。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7
獅子和牧羊人
一頭獅子走過樹林時,踩著了一根刺。他連忙跑到牧羊人面前,搖著尾巴向他親熱,好像在說請幫幫我。牧羊人壯著膽,仔細檢查一番,發現了那根刺。接著,他將獅子的爪子放在膝上,將刺拔了出來,解除了獅子的'痛苦。
獅子返回樹林中。不久牧羊人被他人誣告,關進了牢房,被判決喂獅子吃。獅子認出牧羊人是幫助他的人,不但沒撲過去,反而慢慢地走近他,把爪子放在牧羊人的膝上。國王聽說這事情后,下令赦免了牧羊人。
這是說行善者必有善報。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相關文章: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的小故事04-13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有關寓言的小故事04-14
經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11-02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11-28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精品]01-25
“小寓言大道理”寓言故事(精選19篇)07-21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匯總(15篇)02-20
寓言小故事大道理匯編【15篇】02-21
經典寓言小故事大道理集合6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