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理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管理的寓言故事,歡迎閱讀!
一條饑餓的狼在月光下四處覓食,遇到了長得很壯實的家狗。他們相互問候后,狼說:“朋友,你怎么這般肥壯,吃了些什么好東西啊?我現在日夜為生計奔波,正苦苦地煎熬著呢。”
狗回答說:“你若想像我這樣,只要學著我干活就行。”
“真是這樣?”狼急切地問,“什么活兒?”
狗回答說:“就是給主人看家,夜間防止賊進來。”
“什么時候開始干呢?”狼說,“住在森林里,風吹雨打,我都受夠了。只要有個暖和的屋子住,不挨餓,做什么我都不在乎。”
“那好,”狗說,“跟我走吧!”
他們倆一起上路。狼突然注意到狗脖子上有一塊傷疤,感到十分奇怪,不禁問狗這是怎么回事。狗說:“沒什么。”狼繼續問:“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點點小事,也許是我脖子上拴鐵鏈子的項圈弄的。”狗輕描淡寫地說。
“鐵鏈子!”狼驚奇地說,“你是說,你不能自由自在地跑來跑去嗎?”
“是的,也許不能完全隨我的心意,”狗說,“白天有時侯主人把我拴起來。
但我向你保證,在晚上我有絕對的自由;主人把自己盤子中的東西喂給我吃,傭人把殘羹剩飯拿給我吃,他們都對我倍加寵愛。”
“晚安!”狼說,“你去享用你的美餐吧,至于我,寧可自由自在地挨餓,而不愿套著一條鏈子過舒適的生活。”
一條鐵鏈子限制了“狗”的自由,也因此讓“狼”不愿進那家主人的家門,這種現象的背后隱藏了些什么呢?
有時候,自由比安樂更重要。現在的管理者應該告別控制和命令了,強迫他做不如他主動去做。誰都討厭被人命令和控制,即便是你的孩子也是如此。
人總希望自己能夠主宰自己的事情,若經別人催促,即使口中答應了,在內心的某個地方也殘留著反抗,成為實際的障礙物。
推動他人的秘訣只有一個,那就是“使對方能主動地起而行之”。這的確是句名言,道盡激勵的本質。“使對方能主動地起而行之”,也就是能使對方自動、自發地被“說服”。
“狼”今天拒絕“鐵鏈子”,說不定“狗”哪天也會反抗、“離家出走”。與其這樣,不如給他自由,通過主人的激勵,如偶爾喂些好的食物、停止用“鐵鏈子”等,讓他感覺到他有義務看家,從而主動地去履行他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