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經典寓言故事
經典寓言故事1
從前,一家有兩兄弟。雙親死后,哥哥獨占了全部家產,只分給弟弟一棵楊桃樹。弟弟毫無怨言,并沒有和哥哥爭吵。
一天,一群美麗的小鳥飛過這里。它們在楊桃樹上歇息。不一會兒工夫,它們把樹上所有的果子全吃光了。弟弟發現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傷心地哭起來。他痛苦地對小鳥說:“這棵樹是我唯一的財產了。你們把我全部的果實都吃掉了,我還吃什么呢?”
領頭的小鳥憐憫地說“:我們住在很遠的地方,我們只想在這里休息一會兒,不會長久住下去的。請別擔憂,我們愿意為吃掉你的全部果實付出一定的報酬!
說完,那只小鳥張開它的.小嘴,像是往地上吐什么似的。眨眼間,又一棵楊桃樹長出來了。樹上開滿銀光燦燦的銀花,結著許多金光閃閃的金果。這是小鳥付給弟弟的報酬。
自從弟弟得到這棵樹后,突然間變成了比哥哥還要有錢的富翁。哥哥很想知道弟弟發家致富的奧秘,誠實的弟弟毫無隱瞞地向哥哥和盤托出。于是哥哥對他說:“把你原來的那棵楊桃樹給我,我用全部的土地和果園跟你交換!
“可以!钡艿苷f。
哥哥心里打著如意算盤:不久,鳥兒又會回來吃掉這棵樹上的果子。它們也一定會付給我銀花和金果的報酬,到那時我就要發大財了。
就這樣,哥哥日復一日地在楊桃樹下等待著,可是他卻連小鳥的影子都沒看見;倒是烏鴉每天都來光顧,口里不停地叫著:“可恥,可恥!”
經典寓言故事2
小象千辛萬苦,織成一張飛毯。它站在飛毯上,在天空飛。母雞看見了,撇撇嘴說:“小象沒有翅膀,還美滋滋地飛,它遲早要摔下來!”
小象飛得很平穩,母雞跺腳說:“小象飛的姿勢難看死了,真丟人現眼!”
小象飛得很快樂,母雞啐一口道:“呸!你以為能飛,就能變成雄鷹嗎?還得意洋洋的,不自量力!”
小象飛得興起,愉快地歡呼起來,母雞惡狠狠地說:“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無非是借助飛毯!誰知道你的飛毯是怎么來的'?是偷的搶的還是開后門騙來的?你遲早要栽跟頭!”
小象依舊興高采烈地飛著,母雞氣炸了肺,跌坐在地,喘著粗氣。
小象結束飛行,回到地面,它對母雞說:“我不過是飛一小會兒,就惹來這么多閑話!愛眼紅的母雞啊,為了織飛毯,我被針扎破手。你只看到我在飛,卻沒看到我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
經典寓言故事3
花言巧語的狼
牧羊人的笛子吹得非常動聽,一天,一只小羊趁著牧羊人深情地吹笛子的時候偷走了出來。偷走的小羊的居然和幼狼做起了好朋友!當牧羊人發現小羊和幼狼一起玩耍的時候,他把它們一起抱了回去,并做起了實驗。小羊和幼狼一天天地長大了。每天,狼都用花言巧語哄騙著牧羊人,并偷偷地學著偷捉小羊。漸漸地,狼成了一名出色的小偷,正如牧羊人預想的那樣——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們總是花言巧語,傷害弱小。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懂得正確地認識他人,很多時候,壞人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經典寓言故事4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游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只小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小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小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只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小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小河蚌的肉。小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小河蚌說: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只死蚌了。"
小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松開你的嘴,明天也不松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里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只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于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
"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里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么區別呢?"
于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斗,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經典寓言故事5
一天,孔子從一片樹林中經過時,見到一位駝背老人拿著一根竹竿正在捕捉樹上的蟬。駝背老人捕起蟬十分熟練,就好像隨手拾物一樣容易?鬃硬唤潎@道:“你捕蟬可有什么訣竅嗎?”
捕蟬的駝背老人說:“我有訣竅呀。為了提高捕蟬的技藝,我在竹竿頂端疊上丸子,使丸子不跌落下來。經過苦練,直到摞上五個丸子而不掉下來,捕起蟬來,就像現在這樣熟練了。我捕蟬時身體的姿勢,就像樹墩一樣靜止不動,我控制住我的手臂,就像枯干的樹枝一樣。盡管天地這么大,萬物這么多,而我所知道和顧及的',只有蟬的雙翼。我不旁顧他物,不因為其他的東西而轉移了對蟬翼的注意力,怎么會捕捉不到蟬呢?”
孔子聽后,對他的弟子說:“用心專一,就可以與神工相比。這就是駝背老人告訴我們的道理呀!
經典寓言故事6
一天,狗逛來逛去逛到了一片小樹林里,看見一只小灰兔上竄下竄地跟它做鬼臉,就生氣地說:“跳遠你是厲害,跑步一定跑不過我!毙』彝谜{皮地說:“那也不一定!惫房此腵樣子就更生氣了:“那我們就來比一比,看你敢不敢!睕]想到小灰兔很爽快地就答應了。比賽定在一個月之后。 第二天,狗還在被窩里睡懶覺,小灰兔早就在那里晨跑了,跑了一圈又一圈。這時,狗在被窩里自言自語:“你這不自量力的小灰兔,竟敢跟我比賽跑步,你不知道跑步是我的強項嗎?哈!哈……”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比賽那天,來了很多動物觀看,有貓、有鴨子、還有大象和馬…… 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槍響,兩位運動員就飛一樣地跑出去了,眼看就要到終點了,狗朝離它還有兩米多遠的兔子得意洋洋地笑著。就在這時,小兔子鼓起勇氣縱身一躍,像箭一樣沖向終點,灰兔子獲勝。場上一片歡呼。
經典寓言故事7
這些亦莊亦諧、寓意深刻的管理寓言在辦公室里流行了很長時間。其實,更多時候小故事往往比大道理更能打動人。這里有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希望能帶給您一點愉悅和啟發。
關于文化
紀昌學箭
紀昌向飛衛學射箭,飛衛沒有傳授具體的射箭技巧,卻要求他必須學會盯住目標而眼睛不能眨動,紀昌花了兩年,練到即使椎子向眼角刺來也不眨一下眼睛的功夫。飛衛又進一步要求紀昌練眼力,標準要達到將體積較小的東西能夠清晰地放大,就像在近處看到一樣。紀昌苦練三年,終于能將最小的虱子看成車輪一樣大,紀昌張開弓,輕而易舉地一箭便將虱子射穿。
學習射箭必須先練眼力,基礎的動作扎實了,應用就可以千變萬化;企業的經營也是一樣,基本的人事、財務、技術、業務一定要好好掌握,那么后續就可以鴻圖大展了。辦企業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磚,而忘記打牢基礎,總有一天塔會倒塌。
拾雞者
曾有這樣一個人,每天都要去偷鄰居的雞,有人告訴他說:“這樣的行為,不符合君子之道!蹦侨嘶卮鹫f:“那就減少一點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雞,等到明年的時候,就完全不偷了!
這也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理論?是不是很荒謬?但是我們有時候自己就做著這樣的事情。吸煙有害身體,戒掉吧,每天少抽點;企業的管理機制有問題,一步一步來解決?墒鞘虑榈搅俗詈笤趺礃樱繜熞廊贿在抽,企業的問題還是沒有徹底解決,一步一步來嘛!
明智的管理者在制定一項政策的時候,總是會記得這樣一件事――制定一個日程安排表,不實現目標決不罷休。計劃使我們的思想具體化而體現出我們期望做什么,什么時候做好,誰去做什么事,以及如何做。
老農移石
有一位老農的農田當中,多年以來橫亙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碰斷了老農的好幾把犁頭,還弄壞了他的中耕機。老農對此無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種田時揮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頭打壞之后,想起巨石給他帶來的無盡麻煩,終于下決心了結這塊巨石。于是,他找來撬棍伸進巨石底下,卻驚訝地發現,石頭埋在地里并沒有想象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勁道就可以把石頭撬起來,再用大錘打碎,清出地里,老農腦海里閃過多年被巨石困擾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這樁頭疼事處理掉,禁不住一臉的苦笑。
從這則寓言故事中,我們會領悟出企業管理中的道理:遇到問題應立即弄清根源,有問題更須立即處理,決不可拖延。
企業管理活動中,往往會遇到反復出現的問題或不良現象,如若諱疾忌醫或拖延了事,積壓下來,就必然給企業造成困難,甚至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嚴重時還會威脅到企業的生存。所以,對企業管理中出現頻率較多的問題,不應回避,而是抓住苗頭,及時調查,追根溯源,及時找出解決的途徑和辦法。
蜘蛛修網
一座破舊的廟里住著兩只蜘蛛,一只在屋檐下,一只在佛龕上。一天,舊廟的屋頂塌掉了,幸運的是,兩只蜘蛛沒有受傷,他們依然在自己的地盤上忙碌地編織起蜘蛛網。沒過幾天,佛龕上的蜘蛛發現自己的網總是被搞破。一只小鳥飛過,一陣小風刮起,都會讓它忙著修上半天。它去問屋檐下的蜘蛛:“我們的絲沒有區別,工作的地方也沒有改變。為什么我的網總是會破,而你的卻沒事呢?”屋檐下的蜘蛛笑著說:“難道你沒有發現我們頭上的屋檐已經沒有了嗎?”
修網自然很重要,但了解網破的原因更重要。經常會看見忙得團團轉的管理者,這些在管理中充當救火隊員的管理者就像那只忙碌的蜘蛛一樣,沒有考慮過問題的根源是什么。
關于組織文化
老鷹喂食的故事
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根據動物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可能與老鷹的喂食習慣有關。
老鷹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鷹,由于它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鷹,而老鷹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只小鷹搶得兇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兇狠的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一族愈來愈強壯。
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公平”不能成為組織中的公認原則,組織若無適當的淘汰制度,常會因小仁小義而耽誤了進化,在競爭的環境中將會遭到自然淘汰。
關于領導藝術
兩只刺猬
兩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擁在一起?梢驗楦髯陨砩隙奸L著刺,于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只刺猬終于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致于被扎。
“刺猬”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系,這樣做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避免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北風和南風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意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于嚴寒。領導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下屬,以下屬為本,多點人情味,使下屬真正感覺到領導者給予的溫暖,從而去掉包袱,激發工作的積極性。
老虎的孤獨
作為森林王國的統治者,老虎幾乎飽嘗了管理工作中所能遇到的全部艱辛和痛苦。它終于承認,原來老虎也有軟弱的一面。它多么渴望,可以像其他動物一樣,享受與朋友相處的快樂;能在犯錯誤時得到哥們兒的提醒和忠告。
它問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嗎?”
猴子滿臉堆笑著回答:“當然,我永遠是您最忠實的朋友!
“既然如此,”老虎說,“為什么我每次犯錯誤時,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
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說:“作為您的屬下,我可能對您有一種盲目崇拜,所以看不到您的錯誤。也許您應該去問一問狐貍。”
老虎又去問狐貍。狐貍眼珠轉了一轉,討好地說:“猴子說得對,您那么偉大,有誰能夠看出您的錯誤呢?”
和可憐的老虎一樣,許多主管也時常會體味到“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由于組織結構上的等級制度,主管和部屬之間隔著一道深深的鴻溝。所有的部屬對你的態度,都像對待老虎一樣敬而遠之,因為:指出你的錯誤容易,可萬一你惱羞成怒,他們不是自取其禍嗎?更何況,由于立場不同,有些部屬不僅不會阻止你犯錯,反而會等著看你的笑話!尤有甚者,個別員工可能等的就是你倒臺的這一天,他正好可以取而代之。
想要部屬指出主管的缺點或錯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他能確信自己得到好處;第二,他得足夠勇敢;第三,作為主管的你,具有明辨是非的眼力和包容的胸懷。
經典寓言故事8
古時候,有一種樂器叫作瑟,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趙國有很多人都精通彈瑟,使得別的國家的人羨慕不已。
有一個齊國人也非常欣賞趙國人彈瑟的技藝,特別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好本領,于是就決心到趙國去拜師學彈瑟。
這個齊國人拜了一位趙國的彈瑟能手做師傅,開始跟他學習?墒沁@個齊國人沒學幾天就厭煩了,上課的時候經常開小差,不是找借口遲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專心聽講,平時也總不愿意好好練習。
學了一年多,這個齊國人仍彈不了成調的曲子,老師責備他,他自己也有點慌了,心里想:我到趙國來學了這么久的彈瑟,如果什么都沒學到,就這樣回去哪里有什么臉面見人呢?想雖這樣想,可他還是不抓緊時間認真研習彈瑟的基本要領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著投機取巧。
他注意到師傅每次彈瑟之前都要先調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聽的曲子。于是他琢磨開了:看來只要調好了音就能彈好瑟了。如果我把調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調好音后都用膠粘牢,固定起來,可不就能一勞永逸了嗎?想到這里,他不禁為自己的“聰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請師傅為他調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膠把那些調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來,帶著瑟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說:“我學成回來了,現在已經是彈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為真,紛紛請求他彈一首曲子來聽聽,這個齊國人欣然答應,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無法調音,是彈不出完整的曲子來的。于是他在家鄉父老面前出了個大洋相。
這個齊國人奇怪極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彈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調好,也只是彈好瑟的條件之一。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認真學習、努力鉆研,才不會重蹈這個齊國人的覆轍。
經典寓言故事9
飯店購回一批甲魚,放在玻璃池里供食客選用。
食客們挑選甲魚時,往往專揀兇猛的。挑選的辦法就是將甲魚的肚子朝上,讓它自己翻身,能立刻翻過身來的就被選中。
有一只甲魚,看著一起被關進玻璃池的同伴們一個個因翻身太快而斃命,因而惶惶不可終日。
但它決非等閑之輩,乃是城府深沉、腦子靈活的“王八”。平時絕少拋頭露面,更不輕舉妄動,無論身處何種境地,總是把頭縮進身子里,靠那堅牢的外殼來保護自己。
它知道自己的體積比其它甲魚大,容易暴露。但它有辦法,便是鉆進同伴堆里來隱蔽自己。
同伴的數量日見減少,它肥大的體形在池中特別顯眼,食客們常常拿它作翻身測試。它對付食客的辦法,就是不管他們如何折騰,總是紋絲不動。惟有這樣,它才一次次地驚險過關。
飯店老板發現“苗頭”不對,便親自對它進行翻身測試。測試畢,老板很小聲的.對一位廚師說:“已經死了,趕快‘做’了!睕]多久,這只聰明的甲魚便成了餐桌上的一道名菜:清蒸甲魚。
經典寓言故事10
老虎實在餓得受不了,它到處尋找獵物。
前面就有一只兔子。老虎一見,不禁大喜。它撒開四蹄,風一樣撲向兔子。
兔子很警覺,立即發現了老虎。它也撒開四腳,拼命逃命。
眼看老虎就要追上兔子了。怎么辦?兔子邊跑邊想辦法。
前面有座獨木橋,已經年久失修,搖搖欲墜,萬分危險。兔子平時走橋小心翼翼,它身體輕,所以不會掉下去。
“好,有辦法啦。”兔子急中生智,立即奔向獨木橋。
它順順當當地過去了。
老虎可沒有想到那么多,它一心想要吃到兔子,不顧一切地沖向獨木橋。
不好!獨木橋承受不了老虎的重量,一下子掉進了滔滔的河水里。
老虎在水里直撲騰,一會兒就被灌了一肚子的水?粗匣⒌.狼狽相,兔子開心極了。
----智慧和膽量,會使弱者變為強者。
經典寓言故事11
中計的刺猬
一只饑餓的老虎發現刺猬在小溪邊喝水,就沖了過去。
刺猬迅速將身體蜷縮成一個刺球,老虎只好無可奈何地走開了。刺猬見老虎走遠了,伸了伸腰繼續喝水。
這時,狐貍鬼鬼祟祟地朝刺猬走來,刺猬急忙將身體蜷縮成一個刺球。
狐貍繞著刺猬轉了一圈,靈機一動:“我是善良的狐貍,不會傷害你的。”
刺猬蜷縮著身體,一聲不吭。狐貍見刺猬不理睬自己,故意大聲說:“聽說你最近吃了有毒的果子,成了啞巴!
刺猬見狐貍說自己是啞巴,十分生氣,微微露出小腦袋,對狐貍說:“這是謠言,我不是啞巴!”
狐貍心里暗暗高興:“我還聽說,你的'腹部有一個十分難看的傷疤!”
刺猬更加生氣了,大聲說:“這又是謠言,我的腹部一點傷痕也沒有!”
“你為什么老是蜷縮著,不愿露出腹部呢?我要告訴大家,你的腹部有奇丑無比的傷疤!”
刺猬急忙伸展身體,把沒有刺的白色腹部露給狐貍看:“你看,我的腹部一點疤痕也沒有,你可別散播謠言啊!”
狐貍見刺猬中計,“嗖”地撲上去,用一只爪子按住刺猬沒有刺的腹部,狐貍得意洋洋:“老虎也拿你沒辦法,我狐貍略施小計,你就中計了!”
千鈞一發之際,大象剛好路過救了刺猬一命。
刺猬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大象,大象語重心長地說:“以后可要吸取教訓,可怕的不是敵人,而是你放松了警惕!
經典寓言故事12
有個皇帝愛下圍棋,他叫宰相每天派個棋手進宮陪他下棋,可是派去的人總是被皇帝殺得大敗,從來沒有一個人能下得過皇帝的;实塾X得沒有意思,有一天他對宰相說: ’
“唉!咱們這么多人就沒有一個好棋手?”
“陛下,給您派去的全是好棋手!
“好棋手怎么都下不過我?”
“恐怕不是下不過您,因為您是皇帝。”
皇帝不高興地說:
“嗨!下棋嘛,比的是棋藝,賽的是高低。去去去!明天找個最好的棋手來,要是贏了我,我決不生氣,還重重有賞!”
“陛下如果輸了的話,打算賞點什么?”
皇帝左右看了一下,順手指指龍案上的瓷茶壺說:
“賞他這個!”
提起這只茶壺可不一般,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紙一樣薄,葉一般輕,水晶那樣透明。左邊一條金龍,右邊一只彩鳳。擱上名山好茶,滾水一沏,蓋上壺蓋,透過壺壁,看著似煙似霧的蒸氣,那龍和風就象在太空云霧之中邀游翻騰,真跟活的一樣!——在珍寶多如牛毛的皇宮中,那也是數得上的的珍品。
宰相知道這只茶壺是皇帝最心愛的東西,便故意說
“陛下說話當真?”
“當然!”
第二天,皇帝正興致勃勃地等著最好的棋手來和他下棋,可是走進來的卻是宰相本人;实勖枺
“棋手呢?”
宰相笑笑說: .
“今天我來陪陛下玩一局!
“啊!是你!”
對奕開始了!宰相步步緊逼,絲毫不讓,分割圍剿,全不留情。不到半個時辰,皇帝被殺得大敗,連一小塊都沒有活。他氣得呼呼的,用哆哆嗦嗦的手指著宰相說:
“你……你竟敢贏我的'棋!”
“陛下不是說,下棋嘛,比的是棋藝,賽的是高低!“…·”
“你……你給我滾!我……我……”
“陛下!那只茶壺……”
皇帝一聽,更是火冒三丈,順手抓過茶壺蓋,朝著已經退到門邊的宰相砸了過去!
直到現在,博物館里那只國寶級的古瓷茶壺,還缺一個蓋兒。據說,因為沒有原蓋,即使沏上茶,配上蓋兒,那龍和風也不再遨游翻騰了!
經典寓言故事13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鳥類都非常仰慕天上的神,渴望有一天也能停在玉帝宮前蔥郁的大樹上,烏鴉和喜鵲當然也不例外。有一天,他們經過認真考慮后結伴踏上了東游的旅程。
飛著飛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雨雪山。那風呼呼地刮著,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那雨如同從天上倒下來一般,使他們瞬間就變成了"落湯鳥",沉重的翅膀讓他們飛過一點都異常艱難。雪,在天空不停地打著轉,天地之間冷極了!烏鴉和喜鵲穿著單薄的衣裳,瑟瑟發抖。
喜鵲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顫顫巍巍地說:"烏鴉小兄,要不我們回去吧,這個地方曾經成千上萬只鳥試過,都無一例外地過不去,我們倆肯定也沒戲!回去吧,你看這鬼天氣......"
"回去?這怎么行?自古以來,光榮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成的,吃得苦中苦,方為鳥上鳥嗎?"烏鴉抖抖被雨雪打濕的`羽毛,堅定地說。
喜鵲聽了,很不以為然,聳聳肩膀,頭也不回地飛走了。
一個人的旅途是孤獨的,雨、雪似乎更大了。烏鴉迎著艱難,背著困苦努力前行,幾次似乎都要從高空墜落下來。但他從不退縮,拍拍翅膀,咬緊牙關振翅飛翔。經過千辛萬苦,他終于飛過了皚皚雪山,來到了天堂。
玉帝感念他的毅力,封他為"烏鴉大仙"。從此,烏鴉如愿停在了玉帝宮前蔥郁的大樹上,成了一只世鳥矚目的神,而喜鵲卻泯然眾鳥,再也不被人注目了。
經典寓言故事14
大狗要去參加在外地的一位朋友的生日宴會,出發時問他的`司機有幾條路可走。司機回答說有兩條路,一條大家常走的路,好走但遠一些;一條大家不常走的路,近許多但不好走。
“做事情不能舍近求遠,走路也是這樣。我們走近路!”大狗命令司機。
司機小心翼翼地打了個立正:“報告!這近路要過一條河,小車過不去,因為沒有橋。”
“沒有橋,修嘛!”大狗一揮手,“就這么定了。”
司機又恭恭敬敬地打了一個立正:“報告!怕來不及……”
“別跟我羅嗦!”大狗不高興了,“我這么點能力也沒有嗎?我一聲令下,立即調動千軍萬馬,運用最現代化的設備和手段,在兩小時內把橋架好!”
橋是架好了,司機對這種不必要的浪費敢怒不敢言,只是心里罵了一句:“真是壞官!”
經典寓言故事15
庖丁解牛:實踐出真知
庖丁給梁惠王宰牛。手接觸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腳踩的地方,膝蓋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追求的,是道,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起初我宰牛的時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見過完整的牛了。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砍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
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割斷筋肉割壞的;技術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砍斷骨頭而將刀砍壞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鋒利得就像剛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樣。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那么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雖然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解析:庖丁解牛能夠做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是因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與牛當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們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個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做事應處處小心,還要保持著一種謹慎小心的態度,收斂鋒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規律,順其自然的同時,更要去反復實踐,像庖丁“所解數千牛矣”一樣,不停地重復,終究會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經典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寓言故事07-20
寓言故事12-24
精選寓言故事11-26
寓言故事11-04
經典的寓言故事11-02
職場寓言故事07-20
小學的寓言故事07-31
回家的寓言故事08-20
伊索寓言故事08-24
伊索寓言故事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