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子廠如何管控品質
導語:電子廠如何管控品質?說到品質,就應該包含品質控制和提升這兩方面,在談的時候,先列出目前的做法,和存在的問題,再說說自己的看法,即新的措施。
電子廠如何管控品質 1
一、以預防品質異常為主,盡量將問題留在前端
1、全員進行品質意識培訓。對全彩盒課員工經常性的進行品質宣導,開品質會 議,舉行品質培訓,全面提高全員的品質意識。每一道工序都是由無數員工組合而成,全員的品質意識提升,使得每一道工序的品質失敗率都有所下降,這對生產帶來的好處是不可估量的。
2、每樣產品都有其特性,在事前做到深入了解產品的特性要求后,再根據產品特性要求提前做好規劃動作。掌握產品特性要求后再作業產品,能夠做到提前預防,從根源上杜絕了產品的品質異常。
3、試產參與,主管全程跟進。在了解產品特性后對產品進行試產作業,做到試產階段及時發現問題點,及時解決問題點,避免正式投入生產后出現品質異常導致人力、物料、時間上的不必要浪費。試產工作是預防品質異常的重要工作。
4、建立彩盒數據中心庫工廠如何加強品質管理意識工廠如何加強品質管理意識。針對每個工單的在制狀態,做到上下工序無縫銜接,使得數據異常能夠及時得到處理,避免因數據問題造成的品質失敗;同時與倉庫銜接做到零誤差作業。
5、根據客戶利潤點分析。根據產品的利潤分成,做品質標準區分。
6、適才適崗,選對人,做對產品。根據產品的難易程度,安排合適的人員去合適的崗位,進行人力的最優分配。
二、權責分明,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處理
1、制定機臺定責任區域工廠。制定機長百分百負責機臺達成效率;如出現產品品質異常,則機長與主扶手各自承擔50%責任。制定一線責任人機制能夠有效快速且及時的規避異常,處理異常,反饋異常,找出異常問題點,及時更正。
2、及時發現品質異常產品。發現品質異常產品及時反饋給上一相關部門,做到避免批量性錯誤,從源頭尋找錯誤。及時反饋,及時處理糾正。
3、可處理不良品及時找業務簽樣,內部進行修樣,進行涂色補液處理。
4、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檢查機長自檢機制,做到監督作用,既防止機長漏檢錯誤,又做到對機長的監督作用。
三、發生品質異常進行總結歸納,進行品質異常分析
1、數據分析。每周針對大金額重制問題,進行數據分析,從客戶、產品兩方面著手分析,從根源進行分析。區分產品的品質標準,確定產品的品質標準,最后進行專案控制,做到下次無重復問題產生工廠如何加強品質管理意識。
2、對于因工藝無法避免的品質失敗,例如:擦花現象,對應到客戶端,與客戶進行溝通談判為工藝問題無法避免問題,用專業知識去說服、引導客戶接受。
3、針對性錯誤進行品質失敗分析會議。根據客戶標準制作,現場已發生的品質失敗案例,進行全員品質培訓,重點強調生產過程中易出現的異常,避免同一異常的重復發生。
四、獎懲結合,激勵員工提升品質意識
針對發現混料現象員工、發現上道工序異常員工,進行獎勵;同時對內部漏失混料行為,發生異常工序員工進行考核。
電子廠如何管控品質 2
一、品質管理
1、做好品質要有三要:
(1)要下定決心:
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一個基層員工,都要下定決心,提升品質。
(2)要教育訓練:
有決心還要具備能力,能力則來自于不斷的教育訓練。
(3)要貫徹執行:
全體動員,進行品質活動。
二、重視教育訓練:
品質管制之成敗在于品質意識及危機意識,品管人員及全體員工應經常有計劃地接受品管訓練,推行品管方能湊效。
三、常用改善循環。
常用PDCA循環改善(P:計劃 D:執行 C:改善 A:查核)
四、執行5S活動:(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5S是養成好習慣,革除草率,建立“講究”的基礎工程,也是做好品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先決條件。
五、善用QC七大手法。
舊QC七大手法包括:層別法(分層法)、柏拉圖(排列圖)、因果圖(魚骨圖)、直方圖、散布圖(散點圖)、點檢表(檢查表)、圖表(餅圖、時間序列圖、控制圖)。
新QC七大手法包括:關聯圖、親和圖、系統圖、過程決策程序圖(PDPC)、矩陣圖、矩陣數據分析法、箭條圖。
什么是品質管控?
品質管控是指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全面的品質管理,以確保其達到或超越預期的質量標準。它涵蓋了從產品設計、材料采購、生產制造、檢驗測試到產品交付等各個環節,旨在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時提升客戶滿意度。
品質管控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種管理方法。通過有效的品質管控,企業可以確保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提高客戶對企業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如何做好產品品質管控?
1. 建立完善的品質管理體系:
從供應商管理到制程品質控制,直至客戶管理,建立一個全面的產品品質管理鏈。
如推行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這有助于實現全員參與、全面控制和持續改進。
2. 全員參與和落到實處:
確保公司所有員工都理解他們的行為與產品品質的關系。
管理層和高層管理者需要展示他們的支持,并確保質量意識貫穿整個組織。
3. 預防勝于治療:
質量控制應集中在預防措施上,追溯到產品開發和設計階段。
確保設計和開發階段就考慮了質量因素,制造過程只是實現設計的環節。
4. 生產計劃與品質管控:
對訂單要求進行分析,特別是對有特殊要求的產品。
首件產品上線前,由一線管理者進行驗證,確保生產員工得到正確的操作輔導。
5. 監督和指導:
一線管理人員應監督和指導員工的操作,確保工藝標準得到執行。
定期召開生產會議,確保每位員工都清楚產品的生產信息和技術要求。
6. 問題解決與持續改進:
及時解決產線上的質量問題,降低成品的返修率。
收集品質數據,如一次通過率和不良原因分布,以制定有效的糾正預防措施。
7. 物料管控:
物料的選取和管控同樣重要,確保物料質量不會影響最終產品的品質。
品質管控是一個全面的、系統性的過程,涉及到設計、開發、生產、管理和員工培訓等多個方面。只有當每個環節都得到適當的關注和執行,才能確保產品的整體品質。
【電子廠如何管控品質】相關文章:
如何對供應商品質管控03-22
如何做好產品質量管控07-28
如何管控現場材料01-09
如何對施工安全的管控10-13
PMC如何工時管控08-01
如何有效的管控分包02-29
如何管控車輛成本12-12
質量信息如何管控06-04
如何管控生產車間物料09-21
如何加強過程管控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