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導語: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靠老師和家長長期不懈地堅持督促孩子進行反復訓練和強化,孩子的好習慣一旦養成,家長就可以對孩子以后的學習省不少心,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的相關問題吧。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歡迎大家參考!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樹立良好的教育理念
1、始終要有如何讓孩子自覺做作業的培養意識,多表揚,多引導;
2、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讓孩子的生活有序、有規律;
3、孩子的良好表現要及時、具體表揚,以強化孩子的行為;
4、一個好習慣21天可以養成。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教會孩子把桌子整理干凈,作業本保持整潔、不亂涂亂畫;
2、教育孩子要按時完成作業,做事分清主次,把作業擺在首位,不拖拉;
3、專心做好作業,一事做好再做另一事,不磨蹭;
準備獨立的學習空間
1、擁有一個安靜、整潔、獨立的小房間或一個小角落;
2、一張小書桌,一個小書柜,一盞安全、方便的.小臺燈;
3、要有意識引導孩子保持學習空間的整潔、衛生,零食、玩具不要放在書桌上。
學具千萬不能當玩具
1、為孩子準備必需的學習用品,(書包、文具盒、削好的鉛筆、尺子、橡皮等);
2、所有學具注重簡單、實用,切忌花里胡哨,分散孩子注意力;
3、切忌購買一些高檔、好玩的學具,一方面影響上課專心聽講,另一方面孩子也沒心思認真做作業。
身教遠比言教重要
1、孩子一回來,家長應有意在一旁看書、看報,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孩子會在無形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讓孩子看到你忙碌工作的身影,這樣孩子不會總是問這問那;
3、切忌孩子做作業時在一旁看電視、打撲克、麻將。
給予必要的學習指導
1、孩子學習有疑問,家長應引導孩子去回憶老師課堂如何講解的,讓孩子好好想想怎么去解決,引導孩子獨立去思考;
2、家長巧妙的示弱是為孩子的強大與自信;
3、孩子作業中有錯,用欣賞的眼光鼓勵孩子去找出并加以改正。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的自覺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逐步培養。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市職校老師李璐介紹,有些父母只要求孩子學習,其他一切都不要孩子去做,在物質上給孩子創造了特別優越的環境,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結果孩子生活在優越、滿足之中,缺乏吃苦的精神和毅力,對學習沒有什么追求。這些問題都是造成孩子對學習沒有動力的原因。從這個角度講,要想讓孩子有學習的自覺性,首先要讓其認識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學起來才有興趣和動機。
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
“當孩子結束一天的學校生活回到家后,父母要監督他們盡快地把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做好,使孩子養成回家后馬上復習當天功課、完成作業的習慣。”李璐說道。這樣容易鞏固已學的知識,使孩子產生一種學習有收獲的喜悅心情。當孩子完成了作業后,引導他們聽聽音樂、學學繪畫、練練書法,讓他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既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能讓他們養成講求效率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是為孩子提供多么優越的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家庭的學習氛圍、父母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等。
給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
李璐建議,有的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有學習能力,但就是自制力差,不能約束自己。所以,父母要給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合理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給他們時間,不要一開始給了孩子機會,等發現有了問題就立即限制他們,收回權力,結果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事倍功半。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注重培養孩子預習的習慣
所謂預習,就是讓學生在老師未教學新知識前提前自學。學生可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或經驗來自學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動用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經驗來理解新知識。老師還可對學生的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對難以理解的內容打上“?”,并提醒自己在上課時著重聽自己不理解的知識。
通過自學,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上課聽講時有的放矢,達到事倍功半的聽課效率。由于預習要在家里進行,習慣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此,教師要注意與家長進行溝通,調動家長的積極參與,讓家長進行配合與監督,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學生就可形成習慣,一旦形成了習慣,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在課前進行預習了。
注重培養孩子收拾書本文具的習慣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看似一件小事,其實這對學生的一輩子影響非常大,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學生不按時交家庭作業或忘帶書本文具的`情況,一問學生,很多學生的回答都是家長忘給自己裝進書包里了,顯然,這樣的孩子經常讓自己的家長給收拾書包。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寵愛有加,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做,自己包辦代替,以至于出現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學,父母都要跟在身邊幫著料理生活,這樣的孩子今后怎樣能適應社會生活呢?這樣的孩子什么時候能自立呢?父母什么事情都代替孩子做,這其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孩子長大以后,始終要融入這個社會,始終要獨立面對或解決很多問題,如果父母從小什么都代替孩子做了,那么孩子就習慣了什么事情都依賴父母,可想而知,孩子是無法自立的。因此,父母如果是真正愛孩子,就應該培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收拾自己的書本文具完全可以讓孩子從小就自己收拾,孩子做完作業以后,就讓孩子自己將書本文具收拾進書包,并且放整齊,長期訓練,孩子就會形成習慣,這樣孩子不至于交不了家庭作業或忘帶課本了。
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一些成績差的孩子并不是因為腦子笨不聰明,而是因為聽講的習慣差。要么上課愛和同學講話,要么上課愛搞東西,要么上課看課外書,要么上課老愛走神……
總之,這類學生的注意總是集中不起來聽課,導致學習成績拿不上去,因此,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優秀,關鍵是要注意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但要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也不能靠單純地說教。
一方面老師或家長都要給孩子講明學習的目的,要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目標,另一方面,老師或家長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勤奮刻苦學習的偉人的故事,讓學生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自己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堅強的意志力,努力把精力集中在聽課上,努力學習。
注重培養學勤于思考的習慣
在工作中,我也經常會遇到有的學生在學習上一遇到難題就退縮的情況。有的孩子,在學習中,一遇到難題就懶于思考。在家里,一遇到不會做的就馬上叫爸、媽幫助解決,在學校,一遇到不會做的就不做或去照抄同學的,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就養成了一遇困難就退縮的不好習慣。
在學習上,老師或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敢于向困難挑戰,勤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急于幫忙解決,要多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勤于思考去完成,如果孩子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戰勝難題的,那么,孩子就會體驗到自己戰勝困難后的快樂,那種快樂是任何高興的事情都無可代替的。
老師或家長還可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成功人士在學習上如何勤于思考、戰勝難題的故事,鼓勵孩子向他們學習,這樣長期訓練,孩子就會養成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的習慣。
注重培養學生課后自覺復習的習慣
課后復習對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老師或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課后復習的好習慣。老師對學生的課后復習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學生在一天的學習結束后先將當天的知識進行梳理、消化、鞏固,看看哪些地方是弄懂了的,哪些地方還不是很明白,然后想辦法把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弄懂。
等知識脈絡清晰明了后再下筆做家庭作業,這樣就會提高學習的效率,要養成好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與監督,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養成習慣。
注重培養學生做完作業后自查的習慣
一般情況下,很多學生做完作業之后愿意自己檢查,嫌麻煩,做完作業之后,負責一點的家長就讓家長檢查,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依賴性,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利于學生終身的發展。
教師和家長要互相溝通,共同督促孩子養成作業自查的習慣,以提高作業的正確率,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制定一些獎懲的制度,作業書寫漂亮,正確率高的可獎勵孩子紅花或是五星,以提高孩子自查的積極性。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自覺性11-02
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覺性06-02
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自覺性10-10
如何培養孩子05-27
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04-28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04-28
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04-22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05-25
優秀的孩子是如何培養的05-25
如何培養優秀的孩子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