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码作爱视频,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精品人妻av区乱码,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久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時間:2024-12-15 11:23:45 管理 我要投稿

[精品]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必須由取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環保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的集中處置單位統一收集處置,不得出售給個體商販、廢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單位收集處理。

  二、醫療一次性廢物應分類放置于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須有明顯的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由專人應用專用的轉運工具按照確定的`時間、路線轉運到指定貯存地點。轉運工具和容器使用后應當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

  三、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在標簽上注明。進行焚燒。

  四、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五、使用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和輸血器等物品必須就地進行消毒毀形。無回收價值的可放入專用收集袋直接焚燒。

  六、銳器不應與其他廢棄物混放,用后必須穩妥安全地置入銳器容器中進行焚燒。

  七、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應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各科室產生的污水、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八、禁止在運送過程中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九、加強監督,定期檢查。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2

  (1)加強全員醫療廢物管理的教育和培訓,捉高其管理的意識,人人參與管理,落實到位,責任到人。

  (2)嚴格醫療廢物的分類管理。醫療廢物分為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上述廢物必須分類,不得混合放置

  ——感染性廢物:包括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排瀉物污染的棉球棉簽、紗布、注射器、輸液皮條等一次性醫療物品、廢棄的被服、被隔離收治的傳染性病人的生活垃圾、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菌種、廢棄的醫學標本血液、血清等。

  管理辦法:病區、門診、檢驗科、產房、手術室等科室所使用后的棉球、棉簽、紗布,注射器、輸液皮條等感染性醫療垃圾、傳染病區病人的生活垃圾全部放入專用的黃色塑料袋存放。

  ——損傷性廢物:包括廢棄的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手術、備皮刀、玻璃試管、安瓿等。管理辦法:病區、門診、檢驗科、產房、手術室將廢棄的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手術、備皮刀放入專用的利器盒中。

  ——藥物性廢物:包括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管理辦法:藥劑科、病區、門診等科室如有上述藥物性廢物一律用黃色塑料袋存放。 醫務人員、行政辦公室、醫院食堂的生活垃圾一律用黑色垃圾袋存放。

  (3)各科室在存放醫療廢物前,仔細檢查塑料袋有無破損、滲漏,存放的`醫療廢物只能達到塑料袋的3/4后必須進行封口,放人塑料袋內的所有醫療廢物不得再取出。

  (4)科室、病區必須按照醫院規定的時間和道路運送醫療廢物、垃圾至醫院指定的暫存點。

  (5)存放垃圾的容器、運送垃圾的車輛每日用含氯消毒劑1500/l或0 5%過氧乙酸進行消毒和清潔。

  (6)對一次性醫療廢物,由專人進行回收,做好交接、數量登記,交科室當班人員簽名。

  (7)醫院醫療廢物一律由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處置。醫療廢物暫存區域禁止吸煙、飲食,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定期用含氯消毒劑1500/l或0.5%過氧乙酸進行消毒和清潔。

  (8)各科室不得私自處理上述任何污染廢物,如發現有違規者,由所在科室的負責人承擔全部責任。

  2、后勤保障制度(通訊、車輛、設備、藥品、物資保障制度)

  (1)、成立以分管院長為組長的物資保障領導小組,負責突發事件通訊、車輛、醫療設備、藥品和防護物資的需求計劃和分配計劃的制定,溝通與屬地突發事件工作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聯系渠道,保證醫療應急救援一線工作的需要。

  (2)、掌握本醫療機構應急處置工作的醫療設備、常用藥品、防護物資的基本情況,了解相關的供求狀況,多渠道組織資源。

  (3)、對部分采購困難的藥品,制定采購預案,疏通供應渠道,確保藥品的供應。

  (4)、對緊急需求的物資、藥品、設備提出調配的方案,并負責落實。

  (5)、必須保持車輛24小時處于待命狀態,不得用于非救援工作,駕駛員必須做好出車前、途中、完成任務后的車輛自檢自查工作;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常規急救藥品和急救器材,急救設備、急救藥品和器材使用要紀錄完整。

  (6)、物資保障成員要保障通訊暢通,不得因通訊因素影響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3

  一、根據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并實行登記制度。

  二、醫療廢物的回收登記工作由總務科指定的專職回收人員具體負責。

  三、醫療廢物的回收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

  四、登記應準確、及時,數量真實并認真填寫,項目齊全,簽全名。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五、如將醫療廢物交由取得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應依照危險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

  六、醫療廢物專用《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保存時間為5年,不得隨意丟棄。以備環保部門和上級衛生部門檢查。

  七、對每一批次醫療廢物交接的`數量和重量進行認真、準確的登記,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八、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對醫療廢物的回收登記進行監管。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4

  一、醫療廢物的回收工作由指定的專人負責,后勤負責對醫療廢物回收全過程進行監管。

  三、運送醫療廢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原則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管理。

  四、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隔離的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使用雙層黃色塑料袋包裝密閉收集,不得取出。

  五、使用有明顯醫療廢物標識并達到防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的專用車輛,按照指定的醫療廢物運送時間、路線,將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

  六、在運送醫療廢物過程中應當確保安全,不得丟棄、遺撒醫療廢物,不得將不符合要求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泄露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

  七、運輸醫療廢物的專用車輛不得運送其他物品。使用后的`運輸工具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在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場所內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八、對回收的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九、禁止在運送過程中隨意遺撒、丟棄醫療廢物。禁止向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盜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十、職業暴露防護用品配置齊全,專職回收人員熟練掌握職業暴露處理流程。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5

  醫院感染隨著醫院的誕生而產生,并隨著醫學的發展而日益嚴峻,由于侵入性操作、器官移植、化療、介入術和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加之老年人、嬰幼兒及慢性疾病患者的增加,使得醫院感染問題日益突出,且呈現增多趨勢。醫院感染不僅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也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為醫院感染已成為影響醫療水平、工作效率、降低醫院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須依法嚴格管理,采取預防醫學措施,控制相關醫院因素的影響來保證醫患的安全和社會人群的健康。

  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預防醫院感染管理意識

  1.1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與考核護理部及感染科組織護士學習醫院感染管理的概念、消毒、滅菌、隔離知識與進展及在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中的應用;消毒、滅菌藥械的合理使用與濃度檢測。重點科室的醫院管理。醫院感染的監測。侵入性操作相關醫院感染的預防。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醫院感染管理。抗感染藥物的合理應用、合理給藥與毒副反應。

  1.2發揮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的作用每周有重點的抽查消毒隔離中的某項內容。每季度按消毒隔離考核標準逐條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及時糾正,追蹤檢查,充分發揮質控職能。教育護士提倡"慎獨"精神,自覺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及制度。

  1.3加強素質教育,護士在獨立執行護理操作時,是否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所有的操作處置是否符合要求都關系著是否會發生醫院感染,所以,加強護士素質教育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因素。

  2、建立健全護理管理監控網絡控制醫院感染

  2.1建立醫院感染管理體系為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各級醫院都必須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醫院感染管理科,醫教科、護理部、臨床相關科室、輔助科室、后勤部門等科室的主要負責人和抗感染藥物臨床專家等組成,在院長或業務副院長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從而將醫院感染管理納入醫院管理工作,有效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我院在開展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十分重視組織機構的建設,成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感染管理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三級網絡組織結構。其中感染管理委員會成員中包括主管護理院長、護理部主任和各科主任、護士長。感染管理科有專職監控醫生、護士2名,每個臨床科室都設立了1~2名責任心強,專業素質高,有一定管理水平的護理人員擔任兼職監控員。從病房的建設、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實到環境的監控各個環節都有護理人員的參與,形成了完整的'護理人員醫院感染監控管理鏈,從而保證了醫院感染控制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1]。

  2.2建立完善護理管理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健全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衛生行政部門的法律、法規實施。與醫院感染管理有關的制度有:清潔衛生制度、消毒滅菌制度、隔離制度、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制度、各重點科室(如手術室、供應室、導管室、監護室等)的感染管理制度、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制度以及感染管理報告制度等。

  2.3制定消毒隔離考核標準護理部和感染科一道分別制訂了重點科室和病房消毒隔離考核標準。從工作人員自身到病區環境、醫療物品、患者用品、空氣微生物監測及消毒等方面,均制定了考核標準,定期考核,量化打分,與績效掛鉤,并及時反饋整改,持續質量改進,使消毒隔離工作逐步完善。

  3、落實護理管理措施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關鍵

  3.1嚴格無菌技術的管理護理技術操作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護理部將各項護理操作規程、護士行為規范下發各科室,并經常下科室指導督促檢查。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消毒。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須注明時間,超過24h不得使用。

  3.2加強重點環節的控制,確保預防醫院感染各項措施落實對重點科室重點部位如手術室、供應室、ICU病房,根據各專科消毒隔離管理規范要求,從布局、潔、污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議,使無菌區、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分布合理。嚴把消毒滅菌關,加強診療器械清洗、消毒、滅菌各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滅菌物品合格率100%。

  3.3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傳播疾病。護士每天接觸大量的醫療廢物,如各種污染的針頭、紗布、管路等,這些醫療廢物是傳播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重要途徑。為此,我院制訂了嚴格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將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損傷性廢物置于防滲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裝醫療廢物的專用桶貼有警示標識,廢棄物裝滿容器的3/4時扎口密封,貼上標簽,運送到指定的醫療廢棄物暫時儲存點,各科室設有專用登記本,每日對醫療廢物處理情況進行登記,并簽名,落實到人。

  3.4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根據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素;向患者及家屬宣傳過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只有醫生、護士、患者同時意識到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菌素,才能降低醫院感染。

  3.5重視監測和監控管理醫院感染的監測可準確查明和及早預防感染的發生。護理部要協同醫院感染辦一道通過定期與不定期的隨時抽查和每月的大檢查,及時發現消毒隔離措施執行中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例如:護士操作中不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確、用后一次性物品及各類管道處理沒按要求執行、消毒液濃度不夠等情況,及時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科室每月做好對空氣、工作人員的手、物體表面的細菌培養監測,上報感染辦。感染辦每季度對使用中的消毒劑進行監測,每6個月對紫外線使用過程中的強度進行監測,并把監測結果反饋到各科室。護理部根據感染辦反饋的各種監測結果及統計數據,對不達標的科室要求寫出細菌超標原因及整改措施上交到護理部,并要求重新消毒滅菌監測[2]。總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因此,加強護士素質管理,加強醫療用具管理,加強消毒隔離,無菌操作的管理,嚴格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消毒技術規范》等各項制度,對預防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6

  一、按照《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制定相關制度及工作要求。

  二、診所負責人負責醫療廢物暫貯、管理、消毒、交接等具體工作。

  三、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

  四、做好醫療廢物處置的登記,包括醫療廢物來源、種類、重量、數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等。登記資料至少保存5年。

  五、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暫存時間不超過48小時。

  六、對醫療廢物運送工具在規定的地點進行清潔和消毒。

  七、定期對醫療廢物暫存設施進行衛生學效果監測、評價、存檔、發現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時要及時上報。八、按規定填寫醫療廢物轉移聯單,執行雙簽字,資料保存5年。

  九、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監控損害。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7

各村衛生室、衛生院各科室:

  為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防止醫療廢物產生、收集、運送、處置等環節的壞境污染,保障人民群眾和環境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等規定,按照縣衛生局《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請各醫療機構或相關科室認真遵照執行。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具有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若不重視,管理不到位、處置不當,流行社會及環境,不僅會造成環境危害,而且會成為疾病傳播的重要傳染源。為進一步加強我鄉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處置等環節的管理,經院委會研究決定,成立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xxx 院長

  副組長:xxx

  成員:xxx

  其中xxx為醫療廢物管理兼職人員,負責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暫存、轉運和交接等日常工作。

  職責:負責建立健醫療廢物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應急預案、工作

  流程,人員管理,負責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上報工作,負責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存及處置過程中的職業衛生個人安全防護、技術指導、業務培訓以及監督檢查工作。

  二、落實責任,規范管理

  (一)綜合管理

  各醫療機構及有關科室要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有關要求,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專(兼)職人員負責醫療廢物收集、暫存、轉運等管理工作,建立管理臺賬,做好臺帳、轉移聯單、運送等記錄與交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臺帳、轉移聯單等所有資料必須至少保存三年。

  (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與暫存管理

  各醫療機構及有關科室嚴格按照感染性、損傷性、藥物性、化學性、病理性五類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購置和修建使用符合相關要求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容器、內部轉運工具、暫存場所(暫存間、暫存柜或周轉箱)等。暫存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1周。

  (三)醫療廢物安全轉運與處置管理

  各醫療機構及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均由市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轉運處置。衛生院負責接收轄區內所有醫療機構所產生的醫療廢物,集中交由市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衛生院各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轉運至暫存間暫存;各村衛生室及個體診所產生的醫療廢物安全轉運至衛生院。各醫療機構轉運原則上1次/2天,交通不便偏遠的醫療機構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1周/次。各轉運環節均須做好交接及相關記錄。

  (四)醫療廢物處置人員的技能及職業防護

  1、專業技能

  認真履行崗位的職責,掌握醫療廢物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了解醫療廢物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性,熟悉醫療廢物分類包裝標識、裝卸、搬運醫療廢物容器(包裝袋、利器盒等)、周轉箱(桶)的正確操作程序,一旦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并及時報告。

  2、職業防護

  在醫療廢物處置(收集、轉運等)過程中,堅持使用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如:防護手套、口罩、工作服、靴等。堅持崗前、離崗體檢,在崗期間體檢2年/次,必要時進行預防性免疫接種。

  三、醫療廢物處置登記及報表

  1、各醫療廢物產生醫療機構和科室,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即:填寫《秭歸醫療廢物管理臺帳》,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數量(重量)、交接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衛生院接收轄區內村衛生室醫療廢物應單獨建立《醫療廢物轉運交接管理臺帳》。

  2、衛生院對本單位及接收的醫療廢物交由市醫療廢物處置單位上門收運車輛時,如實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醫療廢物專用)、《醫療廢物運送記錄卡》。

  3、xxx衛生院每年元月10日前向縣環保局申報登記醫療廢物產生及處置情況,填寫并上報相關記錄、報表。

  四、嚴格執法,加強監督

  醫療廢物管理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醫療機構或科室進行醫療廢物管理檢查與指導,每年不少于2次。對于不按規定進行分類收集、暫存、轉運、處置醫療廢物的違法行為,將依法嚴處。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8

  一、認真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二、暫存處有醒目的醫療廢物警示標志和“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

  三、有專職或兼職人員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四、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醫療廢物應分別存放在容具內,不得混裝,存放設施工具上應有明確的標示。

  五、暫存處封閉設施完善,無鼠、蚊蠅、蟑螂。工作人員隨時關好大門,防止無關人員進出。

  六、對各科室交來的.醫療廢物應進行分類稱量并登記。交接雙方簽字。

  七、醫療廢物轉交出去后,及時對暫存點、存放設施進行清潔消毒,并作好登記。

  八、定期檢查暫存處醫療廢物存放容具,對破損的應及時更換。

  九、醫療廢物集中上交醫療廢物處理中心時,要嚴格交接手續,在轉送聯上簽字,并對留存聯保存三年備查。

  十、暫存處工作人員要作好自我防護措施,防止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一旦發生,應立即處理,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十一、嚴防醫療廢物流失、泄漏,一旦發生,應按照應急方案進行處理。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9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療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危害,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管理。

  第三條 衛生部對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實施監督。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實施監督。

  第二章 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職責

  第四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職責,確保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

  第五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制定并落實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關人員的工作職責及發生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內容包括:

  (一)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各產生地點對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和工作要求;

  (二)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的產生地點、暫時貯存地點的工作制度及從產生地點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的工作要求;

  (三)醫療廢物在醫療衛生機構內部運送及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的有關交接、登記的規定;

  (四)醫療廢物管理過程中的特殊操作程序及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措施;

  (五)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

  第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設置負責醫療廢物管理的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過程中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二)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過程中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

  (三)負責組織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的緊急處理工作;

  (四)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培訓工作;

  (五)負責有關醫療廢物登記和檔案資料的管理;

  (六)負責及時分析和處理醫療廢物管理中的其他問題。

  第七條 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并在48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后,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將調查處理結果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每月匯總逐級上報至當地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每半年匯總后報衛生部。

  第八條 醫療衛生機構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

  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2小時內逐級向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醫療衛生機構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的重大事故時,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

  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6小時內逐級向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6小時內向衛生部報告。

  發生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傳染病傳播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有關規定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

  第九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過程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和緊急處理知識等,制訂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三章 分類收集、運送與暫時貯存

  第十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

  第十一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及時分類收集醫療廢物:

  (一)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于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的包裝物或者容器內;

  (二)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者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和其他缺陷;

  (三)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及化學性廢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廢物,但應當在標簽上注明;

  (四)廢棄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藥品及其相關的廢物的管理,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五)化學性廢物中批量的廢化學試劑、廢消毒劑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六)批量的含有汞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報廢時,應當交由專門機構處置;

  (七)醫療廢物中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高危險廢物,應當首先在產生地點進行壓力蒸汽滅菌或者化學消毒處理,然后按感染性廢物收集處理;

  (八)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具有傳染性的排泄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嚴格消毒,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

  (九)隔離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密封;

  (十)放入包裝物或者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取出。

  第十二條 醫療衛生機構內醫療廢物產生地點應當有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方法的示意圖或者文字說明。

  第十三條 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

  第十四條 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廢物污染時,應當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

  第十五條 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識,在每個包裝物、容器上應當系中文標簽,中文標簽的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及需要的特別說明等。

  第十六條 運送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運送至內部指定的暫時貯存地點。

  第十七條 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當檢查包裝物或者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貯存地點。

  第十八條 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時,應當防止造成包裝物或容器破損和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

  第十九條 運送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防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易于裝卸和清潔的專用運送工具。

  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

  第二十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不得露天存放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

  第二十一條 醫療衛生機構建立的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一)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人員活動區和生活垃圾存放場所,方便醫療廢物運送人員及運送工具、車輛的出入;

  (二)有嚴密的封閉措施,設專(兼)職人員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三)有防鼠、防蚊蠅、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四)防止滲漏和雨水沖刷;

  (五)易于清潔和消毒;

  (六)避免陽光直射;

  (七)設有明顯的醫療廢物警示標識和“禁止吸煙、飲食”的警示標識。

  第二十二條 暫時貯存病理性廢物,應當具備低溫貯存或者防腐條件。

  第二十三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將醫療廢物交由取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依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填寫和保存轉移聯單。

  第二十四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登記內容應當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者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第二十五條 醫療廢物轉交出去后,應當對暫時貯存地點、設施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第二十六條 禁止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禁止在非收集、非暫時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

  第二十七條 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自行就地處置其產生的醫療廢物。自行處置醫療廢物的,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和容易致人損傷的醫療廢物應當消毒并作毀形處理;

  (二)能夠焚燒的,應當及時焚燒;

  (三)不能焚燒的,應當消毒后集中填埋。

  第二十八條 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及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一)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二)組織有關人員盡快按照應急方案,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三)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四)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五)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六)工作人員應當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

  處理工作結束后,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第四章 人員培訓和職業安全防護

  第二十九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本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認識。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

  第三十條 醫療廢物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一)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機構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項工作要求;

  (二)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

  (三)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等知識;

  (四)掌握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處置過程中預防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

  (五)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第三十一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根據接觸醫療廢物種類及風險大小的不同,采取適宜、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為機構內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和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健康損害。

  第三十二條 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及時報告機構內的相關部門。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對所轄區域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定期監督檢查和不定期抽查。

  第三十四條 對醫療衛生機構監督檢查和抽查的主要內容是:

  (一)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及落實情況;

  (二)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機構內處置的工作狀況;

  (三)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登記資料和記錄;

  (四)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

  (五)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上報及調查處理情況;

  (六)進行現場衛生學監測。

  第三十五條 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或者抽查中發現醫療衛生機構存在隱患時,應當責令立即消除隱患。

  第三十六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第三十七條 發生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導致傳染病傳播事故,或者有證據證明傳染病傳播的事故有可能發生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第三十八條 醫療衛生機構對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等工作,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礙,不得提供虛假材料。

  第六章 罰 則

  第三十九條 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以20xx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設置監控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的;

  (二)未對有關人員進行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的;

  (三)未對醫療廢物進行登記或者未保存登記資料的;

  (四)未對機構內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采取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的;

  (五)未對使用后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的;

  (六)自行建有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醫療衛生機構,未定期對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的衛生學效果進行檢測、評價,或者未將檢測、評價效果存檔、報告的。

  第四十條 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地點、設施或者設備不符合衛生要求的;

  (二)未將醫療廢物按類別分置于專用包裝物或者容器的;

  (三)使用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不符合要求的。

  第四十一條 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處5000元以上1萬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醫療衛生機構內丟棄醫療廢物和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的;

  (二)將醫療廢物交給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的;

  (三)未按照條例及本辦法的規定對污水、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排泄物進行嚴格消毒,或者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排入污水處理系統的;

  (四)對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未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的。

  第四十二條 醫療衛生機構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的,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五十三條處罰。

  第四十三條 醫療衛生機構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時,未采取緊急處理措施,或者未及時向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醫療衛生機構無正當理由,阻礙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執法人員執行職務,拒絕執法人員進入現場,或者不配合執法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不具備集中處置醫療廢物條件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本辦法的要求處置醫療廢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傳染病傳播的,由原發證部門暫扣或者吊銷醫療衛生機構執業許可證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違反《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本辦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醫療衛生機構指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采供血機構。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20xx年10月15日)起施行。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0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關系到醫療機構的公共衛生安全、環境保護以及員工和患者的安全。有效管理醫療廢物可以:

  1. 防止疾病傳播:正確處理醫療廢物能避免病原體通過廢物傳播,保護公眾健康。

  2. 保護環境:減少廢物對土壤、水源的`污染,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

  3. 確保員工安全:避免員工在處理廢物過程中受到傷害,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

  4. 遵守法規:符合國家和地方的醫療廢物管理法規,避免因違規操作導致的法律風險。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1

  血站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安全處置醫療廢物,對于防止傳染性疾病通過醫療廢物進行傳播,預防和控制職業暴露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筆者依據湖北省采供血機構督導檢查結果,對部分采供血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規納。現報道如下:

  1、采供血機構醫療廢物的來源

  筆者參與督導檢查的5個采供血機構(3個血站、2個單采血漿站)醫療廢物來源主要為固體廢物和污水。其中固體廢物分為3大類:(1)感染性廢物,包括報廢血液及保存到期的血辮及標本、接觸血液的采血器材、消毒用棉簽棉球、實驗用的反應板、紙張、不合格和過期報廢血液、手套、試管等廢棄物。(2)損傷性廢物,主要有各種穿刺針頭,采血針、手指采血吸管等。(3)少量的藥物性廢物和化學性廢物。主要是檢驗科和質管科所使用的各種試劑。

  2、采供血機構醫療廢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缺少污水處理設施

  5個采供血機構中有4個沒有配置污水處理站;另外1個污水處理站不能出具環保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

  2.2生活和醫療廢物混放

  特別是在采血車中,由于空間有限,多數獻血者不了解醫療廢物的放置規定,將生活廢物(如喝水用的紙杯)扔棄在醫療廢物專用存放袋,造成處理困難,增加了感染機會。

  2.3醫療廢物的交接

  5個采供血機構站內廢物交接記錄不完整,登記內容普遍缺少來源及最終去向,交接時間沒有具體到分鐘。站外交接均未使用危險物品轉移聯單。

  2.4醫療廢物的儲存

  有1個采供血機構醫療廢物暫儲地為開放場所,不能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有4個采供血機構臨時儲存點未使用醫療廢物專用收集袋。有2個采供血機構部分醫療廢物暫儲超過48小時。且5個采供血機構醫療廢物的轉運均未使用專用車輛。

  3、改進策略

  3.1做好醫療廢物的安全收集處置工作

  醫療廢物的安全收集處置,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應遵循全過程管理、廢物最小量、源頭分類收集、就近處理、存儲警示、密閉運輸、集中處理等項原則[1-2]。

  3.2將醫療廢物的管理及處置工作納入質量體系

  采供血機構應將醫療廢物的處理作為生產過程中安全和衛生要求的質量要素,按照質量體系的要求實施有效的處理和控制[3]。在充分發揮現有職能部門作用的基礎上,可以考慮指定質管科實施管理和監督,并按照處理程序對全過程進行監督。同時應制定醫療廢物發生大規模泄露時的應急處置預案。

  3.2.1建立完善文件化的醫療廢物管理體系將醫療廢物從產生到最終處置的各個環節納入質量管理體系,推行全過程管理。制定《醫療廢物交接處理程序》明確規定醫療廢物分類、包裝、消毒、交接、存放、搬運、焚燒等環節的具體操作步驟、工作標準和質量記錄的填寫要求。并制定有關制度,責任到人、到崗。

  3.2.2加強采供血人員的教育培訓對全體員工進行安全與衛生培訓,內容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及本站質量體系文件及有關管理制度及操作技能。特別要對廢物收集人員和清潔人員進行重點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4]。既有利于保護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也有利于提高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自覺性。

  3.2.3監控改進建立醫療廢物處理的評價體系,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審核質量記錄、現場檢查、考核執行人員的防護、安全意識以及操作規程執行情況、監測有關環境和消毒效果來評價醫療廢物管理的.有效性和適宜性,并對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驗證評估實施效果。

  3.3污水處理

  最好的辦法是建獨立的污水處理站。并請環保部門定期檢測,并將檢測報告存檔;污水處理按50 mg/L標準加入有效氯,使其相互作用2 h以上,待檢測余氯含量低于6.5 mg/L時方可排放[5]。暫不能建污水處理站的采供血機構也應配備相應的污水處理設施并記錄處理后污水的余氯含量。

  3.4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

  在采供血作業場所根據需要放置醫療廢物箱(內套專用黃色醫療廢物垃圾袋)和利器盒。醫療廢物箱用于盛放感染性廢物;采血現場所使用的一次性手指穿刺針和采血吸管、熱合后離斷的采血針頭等損傷性廢棄物用耐刺的利器盒存放,密閉后放入黃色垃圾袋;有液體的醫療廢物由產生科室進行熱合封閉,不合格血液在確認無滲漏的情況下,再用專用包裝袋進行包裝。血液標本應蓋上試管帽再裝入紙盒中,并置入雙層塑料袋扎好。所有醫療廢物包裝必須確保內容物無滲漏。少量的藥物性廢棄物可放入感染性廢物袋內。在采血車上設立生活休息區,并配備生活垃圾轉運箱及配套的包裝袋,張貼醫療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提示性標識。飲食、飲水嚴格限定在生活區。各場所產生的醫療廢物應當日交清,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和容器3/4時,使用有效封口方式,用膠帶扎緊,使包裝袋和利器盒封口嚴密。同時在容器上系上標簽,詳細記錄醫療廢物產生科室、日期、類別、數量、經辦人、特別說明等。

  3.5報廢血液及轉移袋、使用后的一次性單采血袋的處理

  對報廢血液等傳染性廢物處理的理想方法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流體循環高壓消毒,然后焚燒,高溫焚燒具有處理徹底、無害化、減量化的效果[6-7]。但血站醫療廢物日產量小,自行處置費用較高[8]。血站的醫療廢物中含大量塑料、橡膠等高分子物質,自行焚燒多用普通焚燒爐,因燃燒不充分,焚燒時散發難聞的氣味,且含有二惡英等致癌物質。加之采供血機構多處于鬧市區,對周圍環境產生較大的污染,所以目前最好的方式是經流體循環高壓滅菌后移交經環保部門批準的醫療廢物處理中心焚燒處理。

  4、醫療廢物處理中應特別注意的幾個環節

  4.1醫療廢物的交接

  交接是廢物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站內交接應由專職收集人員到科室收集,并明確交接雙方的職責權限,應填寫交接記錄,內容包括: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具體到分鐘)、處置方法、最終去向及交接人簽名,嚴禁口頭交接。醫療廢物運輸前應分類包裝,按照規定的路線運送到醫療廢物暫儲間;車輛應當使用加蓋、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易于裝卸和清潔的專用車[9],并且使銳器與其他醫療廢物分開,確保醫療廢物在回收途中不被遺漏、丟失;對醫療廢物運輸車要每日沖洗、消毒一次。站外交接應選擇經環保部門批準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并簽署規范的醫療廢物回收合同。

  4.2對感染性廢物泄露和污染的處理

  在工作中發生血液泄露,應按照先消毒、后清潔的原則,切不可用拖把、抹布一擦了事。醫療廢物在裝袋、交接、運輸過程中如發現血液或樣本泄漏,應按照正確的操作規程進行消毒,并增加一層包裝。

  4.3安全貯存

  采供血機構應設置醫療廢物暫儲間,暫儲間應遠離生活區域,并配置防蟲、防鼠、防蟑螂、防盜設施及必要的防護設施,暫儲間入口應有明顯的醫療廢物專用警示標識和“禁止吸煙、飲食”警示標識,指定專人管理,并定期清潔,每日用紫外線消毒一次。醫療廢物暫存不超過48 h。

  總之,醫療廢物的規范化處理,對于防止環境污染、確保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樹立采供血機構良好的社會形象。采供血機構全體員工應該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使醫療廢物處置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并在行動上加以落實,確保醫療廢物處置安全有效。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2

  1血站醫療廢物的來源

  1.1感染性廢棄物:接觸血液的采血器材、實驗用的反應板、實驗洗板后的洗液、紙張、陽性血液、手套、試管等廢棄物。

  1.2一般性的廢棄物:生活垃圾等普通廢棄物.

  1.3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檢驗用的生化試劑等

  2加強環節質量控制

  2.1質控科和其它科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

  確定工作職責,由質控組長監督檢查,總務科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醫療廢物暫存地的日常管理和清潔消毒;血源科、供血科、成分科、檢驗科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使用標準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利器盒等盛放醫療廢物。科室成員協助做好全站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

  2.2醫療廢物處理的質量控制

  2.2.1廢棄的一次性血小板耗材、一次性注射器、陽性血液等感染性廢物在工作完畢,按工作程序制定區域安全放置和棄置,用黃色垃圾袋存放,確保避免復用、污染和差錯[1]。未受到污染的一次性醫療用品無需經過特殊處理,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門機構回收。

  2.2.2損傷性廢棄物用耐刺的'的利器盒存放,密閉后放入黃色垃圾袋;有液體的醫療廢物由產生科室進行熱合封閉,不合格血液在確認無滲漏的情況下,再用專用包裝袋進行包裝。血液標本應蓋上試管帽再裝入紙盒中,并置入雙層塑料袋扎好。所有醫療廢物包裝必須確保內容物無滲漏。

  2.2.3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須經血站廢物管理組長批準,由相關科室按有關法規或規定統一銷毀或處置,少量的藥物性廢棄物可放入感染性廢棄物袋內。

  2.2.4一般生活廢物用黑色垃圾袋存放。以上廢物放入包裝袋后不得取出,包裝袋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污染,應對被污染處進行消毒處理或者增加一層包裝,指定專人放到醫療廢物暫存地,上午、下午各1次進行收集處理。

  2.2.5本站規定醫療廢物由某環保公司處理,每天必須定時至醫療廢物暫存點收集、運輸并用醫療廢物專送車進行集中化、規范化、無害化處理,做到日產日清。

  2.3對醫療廢物暫存地的質量控制:

  總務科負責對醫療廢物暫存地的管理,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識及禁煙食標識[2],遠離生活區,防滲漏等密閉措施,醫療廢物轉交出去以后,負責對暫存地、存放工具進行清潔消毒和處理。

  2.4對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的質量控制:

  各科室與暫存地做好交接登記,登記資料雙方各存一份,由各科室負責保管。

  2.5發生醫療廢物流失等意外事故時的質量控制

  2.5.1相關科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發現醫療廢物流失時,根據情況嚴重程度,報質控科,質控科立即向血站廢物管理領導組織匯報,必要時根據事故情況進行上報。

  2.5.2質控科組織人員對現場及造成污染的區域或人員進行處理,工作人員應在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方可進行工作。

  嚴格的監督檢查是確保醫療廢物有效管理的保證。質控科作為醫療廢物管理的職能科室,在醫療廢物分類處理的初始階段實行嚴格的每日巡查制度,避免因血站內的醫療廢物處置不當造成的交叉感染。健全的組織管理是落實好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的關鍵,從醫療廢物的產生到處理,及早的預防了由醫療廢物而引發的感染,也是保護獻血者、受血者、血站工作人員身心健康的大事。盡管采取一系列措施,還有一些噬待解決的問題: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足夠的衛生知識是加強醫療廢物管理的基礎;二是對環保公司的集中化處理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3

  醫院感染管理貫穿于醫療活動始終,隨著醫院管理年活動的深入,感染管理越來越受到衛生行政部門的關注,已成為醫療安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我院自20xx年起對臨床科室定期督查,嚴格控制,確保了醫療安全。

  1、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制度,保證醫療安全

  1.1實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控制科科室感染小組三級管理體制,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1.2制定并持續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據衛生部相關醫院感染管理法規及《醫院管理年活動評價實施細則》的要求,及時修訂醫院感染管理各項制度,并對醫院重點科室重點督查,使醫院感染管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2、重點環節加強管理,提供安全醫療環境

  2.1做好消毒滅菌及環境衛生學監測工作每月、季按規范對滅菌器、無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劑、內窺鏡、透析系統、重點部門空氣、物表、醫務人員手等消毒效果進行生物學監測,每半年對紫外線燈強度進行監測。對不合格者立即查找原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隱患,同時做到每季進行醫院感染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2.2落實質量規范化,按照質量標準,對感病科、口腔科、手術室、ICU、血透室、新生兒室、產房、導管室、內鏡室、供應室、清洗房等重點科室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科室消毒隔離和醫務人員職業防護,檢查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在日常工作中,堅持每月進行全面質量檢查,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方式,深入科室,對醫院感染控制執行情況、無菌技術操作監督檢查,檢查出問題集中反饋,當場指正,科領導記錄。每月感控科對督查結果進行分析、匯總,并通過院質量考核分析會進行講評,全院通報,結果與科室經濟掛鉤,當事人按規定質控扣分,院長、科主任、護士長負領導責任,按比例扣分,形成了落實醫院感染制度人人有責。

  2.3加強醫療廢棄物管理建立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依照條例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處置及開污梯的人員進行相關法規、技術、安全防護、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實施醫療廢物全程控制,從科室產生、分類、貯存、運送到處理均由專人負責;回收人員與臨床科室嚴格填寫交接記錄并簽字;按規定時間、專用通道、車輛密閉運送至醫療廢物貯存處;針頭等銳器置利器盒內避免職業傷害;收集容器、包裝袋、運送車輛、暫存點、集中處理焚燒處均有醫療廢物明顯警示標識,防止個人轉讓、買賣、丟棄或混入生活垃圾,確保醫療安全。

  2.4管理嚴謹,大事件反應迅速發現臨床科室有特殊傳染病、感染流行趨勢或某種特殊菌感染等情況反應迅速,做好應急預案,密切關注動態,采取有針對性控制方案,有效阻止傳染、感染的發生;對院感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和反饋,制定措施并指導培訓;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技術、強化院感管理工作并持續改進,對問題采取追溯調查,召開現場會,問題嚴重者及時通報,以杜絕院感暴發流行。

  2.5加強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對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等相關證明進行審核,采取定期與隨時檢查方式對設備科、藥材科購進其索證復制備案,對存貯環境、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保證醫療安全。對有質量問題或改進意見認真記錄,及時反饋給生產廠家。

  3、協調各部門間工作,開展多樣培訓

  3.1醫院感染管理涉及面廣,搞好部門間協調工作,也是保障醫療安全重要部分。多年的實踐我們體會到:醫院感染管理必須取得各職能部門的理解與支持,不但要在醫務部、護理部、總務科、藥械科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還要在臨床醫技科室的協同配合下,才能使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開展形式多樣培訓

  隨著醫院感染新的辦法出臺,我院安排重點科室人員外出培訓,更新知識;在院內分批對各類人員進行電教培訓;利用下科室機會對特殊崗位人員進行專門培訓交流;進修、實習、新上崗人員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將醫院感染規章制度、診斷標準、手衛生規范集中印刷成冊,使培訓貫穿于管理全過程,在人人參與中得到鞏固和提高。通過培訓加深了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重要性的認識,了解感染新規范,掌握醫院感染的基本技能,保證醫院感染管理環節質量,促進醫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4

  1. 所有醫務人員包括工勤人員都應當接受醫療廢物管理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認識。

  2. 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應掌握廢物管理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

  3. 醫療廢物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 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院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2) 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

  (3) 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等知識。

  (4) 掌握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及處置過程中預防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

  (5) 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5

  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嚴禁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禁止丟棄及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或生活垃圾,特實行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

  1、各科室(醫療廢物產生地)對科室分類收集的醫療廢物進行分類登記,,并與醫療廢物管理專職人員(負責集中運送)進行交接(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交接時間等),雙方簽名。

  2、醫療廢物管理專職人員與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人員進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轉運交接,做好交接記錄,雙方簽名。

  3、暫存間工作人員發現醫療垃圾收集不合理或者包裝破損、滲漏,有權拒絕接受。

  4、醫療廢物各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三年。

  5、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轉讓、買賣醫療廢物,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07-28

[推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08-11

醫療廢物處置管理制度06-11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優秀09-15

(集合)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2-15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5篇(精選)12-10

[精]醫療廢物管理制度15篇07-25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通用11篇)11-12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集錦(15篇)09-28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精華15篇]08-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桓台县| 祁连县| 麻江县| 昌图县| 彰武县| 裕民县| 黄龙县| 象州县| 军事| 双流县| 新昌县| 博野县| 哈尔滨市| 磐安县| 获嘉县| 钟山县| 易门县| 八宿县| 江达县| 利辛县| 留坝县| 潞西市| 繁峙县| 临西县| 乌海市| 洪江市| 崇信县| 大姚县| 高陵县| 聂拉木县| 长海县| 白沙| 汪清县| 永修县| 澄城县| 辽阳市| 富川| 邯郸市| 兴仁县|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