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理者應具備的哪些意識
導語:管理意識,是指管理者能夠自覺運用科學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原則去認識、分析和解決管理問題,在長期的管理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智慧、欲望和沖動。管理者應當把管理的對象如人、財、物和信息等要素,看成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
管理者應具備的哪些意識
質量要高
管理者想要實現質量高,需要做到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相結合。只有工作質量有了保證,才能產生好的產品質量。
效率要高
除了保證產品的高質量之外,管理者的工作還要有效率,即速度要快,不能太過安逸。慢工出細活”的工作方式不適合企業管理。
成本要低
質量高、效率高、成本低是矛盾統一的關系,只有處理好三者關系,企業才能得到較好發展。在傳統理念中,保證產品質量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現代企業要求低成本,這就要求消除浪費。浪費是成本的天敵,不消除浪費,就沒有資格談控制和降低成本
安全要好
低成本是全世界企業追求的最高境界,要實現低成本,好安全是前提。企業要做好的安全問題包括:廠房安全、設備安全、環境安全、人身安全等,特別要思想上有安全意識。
團隊要精
為了給企業筑造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管理者需要打造一個優秀的團隊。在這個過程中,只靠管理者是不夠的,還需依靠全體工作人員的智慧和力量
【相關內容】:
作為一名學校管理者應具備的“十種意識”:
管理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意識到位,行動才能不缺位。學校管理者一般身兼教學和管理的雙重職能,但其主要的職責是管理和指導。因此,如何擁有和保持一種有效管理的思想,是發揮管理者主體性、能動性的重要方面。他們管理工作的主體地位、能動作用發揮得如何,歸根結底取決于是否具備相應的管理意識。
責任意識:現行的學校管理一般實行的是崗位責任制,但在具體工作中,時常出現諸如責任意識低、責任缺位以及推諉扯皮等情況,這就需要培養管理者的責任意識。應通過不斷的培育和引領,幫助管理者從宏觀和微觀的不同層面解決為誰負責的問題:從個人利益講是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發展負責;從學校角度講是為工作負責,為學校的發展負責;從理想的角度講是為事業負責,為事業的發展負責。
細節意識:教育是培育一個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也是提升一個一個生命價值的過程。因此,教育無小事,教育無小節,處處是細節。作為學校管理者,應該創設有利的條件,營造有益的環境,讓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散發出教育智慧的光芒:消除任何一個安全隱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創造一個個教育契機,成就每一個學生的自信心,做管理上的有心人。
效率意識:在學校中,管理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是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和素質提升服務的,必須講究效率和效益,即在保障一定教育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管理者要倡導和奉行這樣的意識:早想到比晚想到好;早做到比晚做到好;今天做到比明天做到好;現在做到比以后做到好。
協調意識:所謂協調能力,是指管理者調動一切資源(包括人、財、物、時、空、信等)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作為學校管理者,協調得好,工作效率、質量就高;協調得差,工作效率、質量就低。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許多人、許多因素參與其中,沒有協調與合作就沒有發展,沒有自己的發展,更沒有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沒有事業的發展。
質量意識:質量意識是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目標指向。教育就是培育生命的質量。因此,在學校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要從每一件小事、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生入手,關注每一件小事、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生的質量。對學校來講,辦學質量的生命在于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學生未來生存的質量負責任。
發展意識:學校的發展水平、發展質量,取決于管理者的發展意識。因為管理者負有組織發展、帶領發展和促進發展的責任。作為學校管理者,對發展要有如下的認識:發展要抓住機遇,發展要靠智慧,發展要靠團隊,發展要靠勤奮。
創新意識: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是改進、改革,其目標是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管理者的創新意識應包括:創新需要繼承和發展;創新需要改變自己;創新需要意志力;創新需要內驅力;創新需要有改變現狀的意識。
全局意識:有無全局意識是對一個管理者綜合素質的檢驗。胸有全局工作有數,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一個缺乏全局意識的管理者,行而不遠,難以贏得別人的合作,也是難以成就一番事業的。
文化意識:學校文化是學校精神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領導、教師、學生內在價值的外顯。文化引領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每個人的思想、行動都在相應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的引領下變成一種主動和自覺,教人自尊、求真、關愛、向善、進取,最終促使人人具有強大的內驅力和自我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