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心得分享
導語: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文化修養、日常行為品德等對學生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和引導作用。為此,要成為一名好的班主任,必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文化科學素養、業務和道德素質,做到以堅定的立場鼓舞人,以淵博的知識教育人,以良好的情感感化人,以高尚的道德激勵人。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心得分享
一、要當好一名班主任,首先應先有科學的思想觀和人生觀。
班主任是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班主任在學生的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班主任思想的時代性、深度性、廣度性、管理的先進性都將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影響。那么,作為一名班主任應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呢?教師的思想與學生的思想有許多共性,比較容易接近,都具有時代性、開拓性,這是有利的一面。所以,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應先多學習,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和人生觀,這學期本人多閱讀課外書籍,保持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二、要當好一名班主任,其次還要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
“學高為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想,絕大多數學生都會渴望一位知識淵博,能夠給自己更多知識的教師擔任班主任。班主任要有豐厚的知識和廣泛的科學文化素養,才會善于啟發、提高學生的能力。所以,作為一名老教師,要樹立起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只有當班主任有了一大桶“水”,而且能夠做到細水長流,對學生的'需要能及時給予滿足時,班主任在學生心中就成了智者的化身,能樹立起威信。這樣,才能利于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三、要當好一名班主任,還需要有高尚的品德。
“身正為范”,班主任就仿佛是在一面鏡子里,全班有四十雙年輕的眼睛不斷地盯著他。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某一學生的一個缺點,而忽略他的“閃光點”。一班有四十幾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不一樣,交流也有一定的困難,所以班主任應尊重、理解、熱愛、信任學生。熱愛學生本身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深刻地影響著育人的效果。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架起師生間情感的橋梁,才能更深更好地組織好班主任工作。在學生年輕的心目中,教師的一舉一動可能會影響到他的一生。所以班主任特別要注重這些自身素質的培養。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心得分享
一.創設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基石。只有在輕松自然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才能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問、敢于表現自己。教師應尊重、信任、熱愛每個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恰當合理的運用語言、眼神、動作來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鼓勵學生大膽的創新。當學生犯錯誤或故意“搗蛋”時,我用眼神暗示、用和藹的語氣給予批評與指正;當學生的想法或表現不恰當或不完善時,我首先肯定他們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激發表現熱情。
多年來,我長期擔任班主任,了解班級學生的基本狀況,對于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我更是關懷備至的體貼他們,使他們重新得到關愛,父母離異的孩子心里都有陰影,往往是性格孤僻古怪,學習興趣不濃厚,態度不端正,因為他們缺少愛,對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不能安心學習好。近年來受經濟浪潮的影響,學生隊伍中又多了一個龐大的群體-----留守兒童,他們的境遇甚至比單親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們失去了同齡人應得到的一切。有時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有保障,他們是那樣的孤獨,那樣的無助,每當遇到這樣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總是對他們多用一份心思,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溫暖。愛的召喚,使孩子們有了熱情也愿學了。我想,什么是愛,這就是愛。而且這是更有價值的愛,這是社會的囑托,事業的期望,這種愛,正是我們教師責任心的源泉。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同樣對老師充滿愛,同學們之間的關系自然平等和諧,就會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二、樹立服務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著名教育家 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大,他們的行為習慣容易養成也容易改變,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機。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讓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個良好的開端呢?我想,空頭說教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熱心地引導。我就根據他們的喜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配合課內教學,一本好書,會帶領學生遨游瑰麗多姿的知識海洋;一本好書,會引導學生探索古今中外的無數奧秘;一本好書,會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給學生圖書、給學生時間、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與好書交上朋友。
三、細心扶持學生步入人生之旅
班主任除了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外,還特別要對那些頑劣兒童更細心的扶持,要發現他們的長處,正面引導,使之克服缺點,不斷進步。對于頑皮學生,我盡量采取冷處理法,盡量少去撥動他們那根調皮的神經,更不采取磨的辦法。老師只能從正面把他們從頑皮引入到可愛的軌跡上來。頑皮的學生由于父母對他們嬌生慣養,到了學校還是惡習不改,上課不聽講,下課就打鬧,在他身上確實難找出優點來。可是他們身上總會有閃光點,我只要能發現一丁點兒有點就及時表揚,并鼓勵他克服缺點,努力做個可愛的好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耐心幫助和扶持,他們也會有進步的。在學校組織的秋季運動會、慶十一文藝匯演中,他們都取得了相應的優異成績,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就是這個細微之處正說明,只要我們老師堅持耐心扶持,差生也是能進步的。
四、做一個勤快的班主任
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作為班主任,要比別的教師多留心眼,多下功夫,舍得花時間,要時時細心觀察學生情況,將他們發生的一切事務認真、妥善的處理。在這方面,我一直要求自己“勤快”。勤于處理他們之間的大小事務,即時糾正學生每個不起眼的違規違紀行為。每天我一直強調學生遵守校規校紀,班規班紀,強調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按時到校,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晨讀習慣,我長期堅持與學生同時到校,我們班上的學生每天早晨來到學校沒有在外面瘋狂打鬧的現象。正是由于這些“勤”,使我班上的學生在紀律方面都能嚴格遵守,很少違犯。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勤”,班主任需要充當許許多多角色,有人說班主任也是一個官,但也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主任官,但是這個最小的主任官,所做的事情最多,最復雜,這個主任官當的成敗如何,不僅關系到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更重要的直接關系到國家教育事業的成百合興衰。因此社會是非常看好這個最小的主任官的。
五、用一顆平等的心對待每位學生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往往是學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及處理班級事務的一些方法,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對每位同學要平等對待,尤其對優生和學困生更要平等對待,讓他們覺得老師對每位學生都公平。用愛澆灌心靈之花,只有平等地愛每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更要關愛那些被遺忘的學困生,用愛激發他們的上進動力,讓他們努力學習,展示自我。使一名后進生轉化為優生,要用師愛來激化他們。因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顆平等的心。
六、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作文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它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呢?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培養學生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心得分享
1.中小學銜接管理階段(預備年級管理階段)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班風是我在初中預備年級為學生們量身定做的初期目標。初中預備年級是新的集體,因此,班集體建設對整個班級的每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不僅有效促成了新的班集體的形成,還關系到能否為班級的良性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在接班之前,我就對班級的每位學生進行了家訪,并對每個孩子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在這個基礎上,我根據學生年齡小、依賴性強的特點,為學生們量身定做了班級的初期目標。為更有利地實現這個目標,我采用了下列方法:
(1)及時對班里孩子的閃光點加以表揚,為學生們樹立行動榜樣。例如:在學習上,我發現小王做作業一絲不茍、非常嚴謹,我就把她的作業展示給全班同學看,還介紹了她堅持每天在備忘錄上抄寫一條名人名言的好習慣。在這之后,我發現此事對全班同學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大部分同學的作業質量有明顯提高。因此,在預備班期末考試結束后的一次家長會上,我精心挑選了二十多位在各門學科上進步大、作業質量好的同學的作業本展示給參會家長。當家長們看見自己孩子的作業本時,都非常激動,并發出共同的感慨——這是孩子讀書以來質量最高的一本作業本。
(2)在集體主義觀教育上,我對主動為班集體做好人好事的學生及時表揚,讓他們成為班中“主人翁精神”的領頭人。例如:小劉利用家中電腦為大家打印了一份份精美的課程表、小姚把家中的舊衣褲帶來做抹布……發生在同學們周圍的好人好事成了最好的“教材”。從此,我發現主動關心班級的同學多起來了。
2.學習自主型管理階段(初一年級管理階段)
所謂學習自主型管理階段,就是在銜接型管理階段的基礎上,將班主任的一部分班級日常管理工作放手交給干部,讓學生學會自己設想、自己計劃、自己管理班級,成為班級真正的“小主人”,這是我為他們設計的第二個目標。
在這個階段,我注重用了下列方法:首先,我從“臺前”退到“幕后”,將權利下放。其次,我實行了管理上的創新——干部輪換制。這個制度的實行,為更多的學生做干部創造了可能,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從未做過中隊干部的學生的積極性。從真正意義上“解放”學生,發揮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最后,我加強了班級干部自信心的培養。在“班級干部輪換制”施行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學生一上任就能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但也有些班干部在沒做干部前決心很大,一旦做了班干部后卻自信心不足。他們常跑來問我:“呂老師,他們不聽我的話,怎么辦?”“……他們又跟我唱對臺戲了,氣死我了。”這時,我首先保護學生干部的工作積極性,然后坐下來與他一起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人際關系、工作方法的技巧上加以指導。例如:有一次班級要召開一個元旦主題隊會,新上任的文娛委員小靜布置每個小隊去排演節目,她要求一星期后上報節目單和表演者名單。結果一個星期后,她哭著來找我說:“老師,他們一個節目都沒排。”在了解情況后,我與班干部在同學中展開了詳細的調查工作,發現了以下幾個矛盾:一、馬上要期末考試,要復習功課,沒時間排練節目;二、只會這一種表演,其他的表演不會,比如平時演相聲小品的同學說:“前幾次班會我們都演過了,再表演的`內容也差不多,同學們看了肯定沒勁。”三、天生就沒有表演細胞,學什么都不像。于是我與小靜一起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告訴她主題隊會的形式一定要改,不能再重復老一套了,否則既打擊了表演同學的積極性,又會讓觀看的同學們掃興。但究竟該怎么改變呢?我馬上對她說:“你最愛看的電視節目是什么?”她馬上報了一串,于是我順著她說,你可以模仿這些電視節目中的一些活動,找一些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智力競賽題等。她聽后非常開心,立即找了幾位同學認真布置了工作。主題隊會很成功,那天真成了孩子們的節日。從此,同學們一致肯定了小靜的工作能力,她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在與孩子們共同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周圍涌現出一批有責任心、工作能力強的小干部,他們都成了我的好幫手。充分發揮孩子們身上的潛能,為他們展示自己的價值創設舞臺,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這群信心十足的小干部們,不啻是我第二個目標達成后結出的“碩果”。
3.信任管理階段(初二年級管理階段)
很多老師都知道,初二年級是一個動蕩不安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具有很強的逆反心理。人的成長過程中難免受挫,我發現要真正幫助孩子們度過成長的難關,讓他們取得成功,必須做到進一步了解學生,真正理解孩子,讓孩子真正向你敞開心扉。于是,我又為他們設計了第三個目標——信任管理目標。在實踐中我發現,讓每個孩子都信任的班主任,必須是公正、民主的好老師。班級中有一些默默無聞的學生,更渴望受到老師的關愛,但卻不知該怎樣贏得老師的愛。面對他們的困惑,我感到需要放下自己的“師道尊嚴”,和他們平等相處,要成為他們的好朋友,把自己的關愛盡可能地送給每一個學生。為開解孩子們的煩惱、同時也保護他們的隱私權,我利用晚上的時間給每個我感到有問題的學生打電話。慢慢地,他們也會主動地跟我聯絡,向我傾訴自己的煩惱,把我當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使我也體驗到來自同學真正的信任和關愛。
4.獨立管理階段(初三年級管理階段)
初三這一年當中,我更多地考慮班中每位學生的未來發展,同時我也非常希望他們在畢業時,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成為人格健全、樂觀向上、實事求是、敢于與困難做斗爭、有個性的人。于是,我為學生創設更多獨立地進行班級管理機會,充分施展他們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