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細化管理有哪些優點
導語:精細化管理必須借鑒人類工業史上一切有價值的管理學成果,其中最為緊密的應該是泰勒的科學管理、戴明的為質量而管理,尤其是以精益生產為旗幟的豐田生產方式(簡稱TPS)。在這條線上有一個共同的靈魂,那就是科學與效率。精細是一種極限過程,是永無止境的追求過程,也是不能完結的企業管理發展過程。精細競爭、精細戰略、精細優勢的另一個含義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細”、“末”之處見真功。
精細化管理有哪些優點
1、系統性。
它對管理這項工作提出了系統性思維要求。它要求管理者將企業視為一個整體而不是分裂開的事物,從全局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并發掘發展機會。系統性在企業中的具體運用例子莫過于PDCA管理循環了。澤亞企管認為,企業管理問題之所以重復存在,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管理者的工作沒有做到很好的銜接,而是處于斷裂狀態。如同PDCA中的管理循環,管理者擬定了工作計劃,卻沒有人執行計劃;有人執行計劃,卻沒有人檢查計劃有無偏離預期目標;也許有人監督、檢查,但結果往往是只監不“控”,無人對檢查結果進行總結,形成改善動作,為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創造條件(PDCA不限于一個循環,而是由無限個循環構成,它推動企業持續改善)。
在整個PDCA循環中,精細化管理特別側重于“總結/改善”這個環節。因為“總結/改善”所形成的生產力正是前面三個動作的價值所在。否則,管理行為就無法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管理行為就無法得到固化、優化,企業就不能呈現螺旋式上升發展。
2、專業化。
這是精細化管理的最大特點。它要求傳統的管理者從側重操作、憑經驗做管理,轉變到具有較強專業能力、能以系統的管理方法與管理工具來處理企業問題。精細化管理強調一個“細”字,它使得過程控制成為關鍵。而要控制過程就必須對過程中的每一個動作控制到位,這除了需要執行力外,更需要執行這些動作的專業能力(首先,它要求管理者必須對工作有所了解,其次,它要求管理者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所以,專業化是精細化管理的首要條件,管理欠缺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相對企業發展需要而言的,滿足不了企業發展需要或將管理者擺錯了位置,使其未能發揮自身專業能力的,亦屬于欠缺專業能力這個范疇),精細化管理就不可能成功。專業化不只是對管理者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要求——它要求管理者必須持續學習,以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同時,它也對管理者的工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傳統的財務管理人員以辦公室為辦公地點,以核算數據、提交財務報告為主要工作,而精細化管理則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成為財務管理與控制方面的專家,他必須將工作中50%以上的時間用深入到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包括對產品、生產工藝、作業流程等內容),了解企業成本流及主要的成本中心,找到成本控制點,以提出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又如:在ATL公司,項目組的物料管理目標將從關注倉庫的賬、物、卡相符率,轉移到了如何加快庫存物料周轉次數這一目標上,專業這項資源促使我們的工作目標發生轉移。流程再造、ERP、供應鏈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系統性思維模式等,這些都是專業化的管理工具,它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學會并利用它們來處理工作。
3、成果導向。
精細化管理要求管理者的工作方向發生轉移,即從以工作任務、修補問題為導向轉變為以工作成果、發現機會為導向。在任何一家工廠,精細化管理始終都以持續地“降低成本、提升質量、縮短交期”為關注要點來展開。要使工作具有成效,管理者就必須區別對待工作(實質是區別對待工作資源),并對工作有所取舍。取舍的本質是“揚棄”。它涉及到資源如何利用的問題——管理者既不能將現有的資源放在無效、沒有前途的業務上,也不能將現有的資源重點放在今天的銷量較好,但不能成為明日生計來源的業務上,而應該放在創新業務上,即明天的生計來源上。另一方面,它要求管理者必須具有正確、清楚的工作目標,并確保這一目標得到足夠的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源)。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管理者一般會對好的經驗予以推廣、發揚,但對錯誤的產品、工作、業務、市場等卻缺乏放棄的勇氣。其實,需要推進與需要放棄的是互為補充的,這是因為放棄往往解放了必要的資源,以使企業能夠在正確的業務上具有足夠的資源。因此,發揚與放棄應當具有相同的優先級。澤亞企管建議,每隔一段時間(一個季度或半年、一年),企業有必要系統化地評估企業的所有產品、服務、活動、企業文化和所有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以明確要放棄哪些過時或錯誤的舉措,或值得發揚的寶貴經驗。
4、觀念創新。
在精細化管理階段中,除了要求專業能力、產品技術等得到創新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觀念要得到創新,要有精細化的管理意識。現實中,保持觀念的同步創新往往被企業所忽視。觀念創新要求企業做到:首先,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持續改善”,它要求企業具有追求完美的管理精神。這種完美包括對細節的確定,不搞工作或數據上的“模糊”戰術。其次,要激勵企業員工不斷實施創新行為,除非管理者敢于打破舊有的模式,以新的姿態、方式從事工作。否則,一切都只能停留在原樣。要在企業營造一種“容許失敗的創新行為存在,但不能容許無所事事的行為存在”的創新文化。第三,精細化管理要求全員作戰,搞群眾運動,而不是管理者的特權。它要求每個員工都有工作目標,并能自我進行目標管理。同時,也能對企業的工作提出改善意見。第四,將管理關系演變為管理+經營的這種雙重關系。管理者必須將精細化管理視為一項事業來做而不僅僅是打打工、混混日子的短期行為,企業必須將市場壓力分攤到組織內部的各部門、各環節中去,此時,管理者承擔的不再僅僅是管理責任,更有經營的權利和責任。第五,它要求企業各模塊緊密相連,高度開放。特別是要有良好的溝通氛圍。溝通,本質上不是以人際關系的改善為主要目標,而是以工作的改善為關注要點。通過溝通將“研、銷、供、產”有效結合起來,實現整體運作。現實中,管理者側重于人際關系的溝通而忽視了針對工作的溝通,側重于部分單獨的運作,忽視了整體的運作。如:銷售部往往沒有為技術部的設計工作提供市場信息,技術部門在設計產品時也很少與業務員進行溝通。
精細化管理有哪些優點
1、提高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主人翁意識是指員工在職能履行過程中自覺地將自我融入工作之中,把最大程度地發揮才智和作用視為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記得天行健管理咨詢公司曾調研過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在沒有推行精細化管理之前,企業員工有“三盼”:盼停水、盼停電、盼下班。因為企業的成本核算和收益都沒有被量化到每個員工身上,粗放式管理給企業帶來的弊端已經清晰可見。調研后不久,高層領導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公司在領導的積極推動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下,以提升基礎管理工作為突破口,推行了主題為“5S”精細化管理,員工的責任心和自覺性顯著增強,主人翁意識逐步形成。
2、明確了管理者和員工在管理中的任務
精細化管理的出現,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目標任務都得到了細化、量化和標準化,甚至許多任務和目標的制定融入了員工的智慧,因此,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精細化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發揮,必然給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而持續的內在動力。
3、完善了企業管理制度和手段
在推行主題為“5S”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每個崗位都有具體詳細的規則。公司車間主任介紹,這些措施的制定都是經過車間員工共同商討的,實施后成效明顯。過去,由于很多細節沒有明確的規定,一有問題,責任難以落實到位;即使不出問題,工作效率也難以提高。現在,每個崗位、每個環節甚至每道工序都有詳細、明確的規定。以交接班為例,過去兩個工段之間的交接班隨意性較大,時間、手續等都沒有規定,責任也不明確;實施精細化管理后,對交接班場所、時間、程序、人員都做了具體細致的規定,發現有不合格之處,無論大小,下一個工段都可以拒絕接班,這樣就把質量責任分解到每個工段中。
4、改變了企業管理的模式
從集權管理向授權管理和分權管理轉變。實踐表明:適度的分權有利于實現企業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因此,通過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引入,可以改變企業管理決策權高度集中的局面。例如,在精細化實施過程中,企業必須將戰略進行細化,讓每一個部門、每一位員工都能在戰略中明確自己的任務和位置,結合部門和自身實際,創造性地工作,千方百計地為完成自己的目標和任務而努力。這樣,每一個部門和每一位員工在企業總體戰略的指導下,都具有一定的決策權和調度資源的權力,企業的集權式管理開始向分權式管理轉變。
【精細化管理有哪些優點】相關文章:
制度管理的優點有哪些04-30
壁布的優點有哪些06-04
汽車LED的優點有哪些04-28
洗衣液的優點有哪些03-03
手工香皂的優點有哪些04-02
固態硬盤的優點有哪些03-18
柴犬有哪些優點06-04
隔音門窗的優點有哪些03-30
變頻冰箱有哪些優點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