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模式
導語:企業管理創新是企業根據生產經營的客觀要求和科技發展的條件,對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進行的改革、改進和改造。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企業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現代化的管理水平,增強管理創新的能力。
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模式
一、思想觀念的創新
思想觀念創新是企業不斷深化改革的基礎。只有認識自己的不足,正確地發揮已有的優勢,在市場上不斷尋求、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思想觀念和思維定式不打破、不丟棄,就難以適應企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要讓職工在思想觀念上澄清三個方面的認識:
要樹立自我生存意識。企業進入市場經濟以來,經營主體的地位由計劃體制下的生產管理者,變成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本運營者,成為經濟上相對獨立的經營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經營承包的政策和方式由原來上級定任務、攤成本的承包方式,變成了上繳費用、自負盈虧的資產經營方式;企業的市場已沖破原來的地域,呈開放式,需要主動走出家門、國門,尋求生存空間;競爭的對手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同一市場幾家互相競爭已成為現實。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必須徹底擺脫“等、靠、要”的舊觀念,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和使命感,樹立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新觀念。
要正確認識六種關系。即承擔風險和獲取利益的關系;行政評價和市場評價的關系;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關系;效率優先和平均分配的關系;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人才和企業的關系。樹立職工與企業共命運的意識,責任共承,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技術共用,效益共養。企業發展的要求是本著承擔風險、獲取利益、市場選擇、效益評判這一原則的,應授權予員工,充分發揮每個人潛在的能量,讓大家時時都能感受到來自內部競爭和市場競爭的壓力,又能將壓力轉化為競爭的'動力,從而讓每個人都創新、負責、敢于承擔風險和勇于拼搏、樂于奉獻。
二、管理模式的創新
管理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尋求新的平衡點的過程。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優化配置生產要素,調整自身結構,增強市場應變能力。
一是逐步建立一種機動靈活、進退自如、競爭能力強、運營效率高的經營管理模式。首先,精簡機關,從體制上解決以往機關人浮于事、職責不清、各自為政、自以為是、互相扯皮的現象,減少管理層次。拆掉環節多、效率低下的“隔墻”,增加機關人員的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快機關辦事節奏,促進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從而架起全企業上上下下以效益為中心、風雨同舟、患難與共、通向市場,使天塹變通途的“橋梁”。其次,精干施工作業小隊,使其人員達到一專多能、小隊實現多功能。原來的施工隊作業隊伍分工具體、一人一崗、項目單一且成本高。再次,對后勤支持保障單位,要采取不同的經營承包方法,核心內容是要求他們必須為施工作業小隊提供快速、優質、高效的保障服務。
二是建立新的管理機制。計劃經濟條件下那種干部能上不能下、晉升靠排輩、收入靠年頭、職工能進不能出的管理機制束縛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必須盡快搬掉“鐵交椅”、打破“鐵飯碗”,逐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機構能設能撤、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崗位靠競爭、晉升靠本事、由靠貢獻”的新機制。
三是建立新的科技投入,更新改造舊的方式和方法。針對企業設備老化而資金短缺的實際問題,不能盲目追求裝備最先進,而要注重實用、實效,要在實用、實效方面開拓新路子,以加快科技向生產力轉化的過程,增強技術領先的手段。
三、經營策略的創新
有相同的企業,沒有相同的經營策略。海爾總裁張瑞敏在談海爾之所以穩定迅速發展時說:“我的體會只有四個字:‘創新,借力’。”創新就不能墨守成規,照抄照搬別人“成熟”經驗也只有死路一條。在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要把握行業市場發展的大趨勢及其發展規律,在市場中正確定位,促使企業在競爭中解決經營管理中長期存在的資金使用成本控制等難題。中原油田在這方面進行了嘗試,他們借船出海、借雞下蛋,與國外石油公司進行配接,和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聯合引進開發科研項目,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參與國內外市場的招投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現代企業管理的創新模式】相關文章: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06-03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探討06-04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06-03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06-12
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的方式探討06-03
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方法06-04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創新06-04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創新06-04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研究06-04
民營企業管理模式創新方法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