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否有效,紀律也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一般來說,紀律有三種基本含義:(1)紀律是指懲罰;(2)紀律是指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為目的的手段;(3)紀律是指對自身行為起作用的內在約束力。赫爾巴特說過“如果不堅決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從手段上看,較強課堂紀律管理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學生的學習習慣需要培養,很多好習慣是在紀律的支持下形成的。好的課堂紀律首先是要嚴格要求,但不能管死了。其次是充滿活力,但不是換論地不能控制。第三是彼此尊重。第四是有序運行。
怎樣進行有效的課堂紀律管理呢?
一、用好課吸引學生
維持好的課堂紀律從根本上將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也就是說,課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當然,從發展趨勢來看,老師一呼百應,說一不二的時代應該過去,而且正在慢慢的而且必將過去,我們挽不住也不能挽住著必然逝去的夕陽。
二、課堂紀律的管理策略
1.將一般要求變為課堂程序和常規。
2.及時鞏固課堂管理制度。
(1)認真監控。
(2)及時恰當地處理為題行為。
(3)靈活運用獎懲手段。
3.降低課堂焦慮水平。
4.實行行為矯正,開展心理輔導。
三、在紀律管理中我們還要注意
1.避免人為添亂。
2.樹立遵守紀律的榜樣。
3.讓學生分享老師紀律管理是的情感。
4.走到學生身邊去。
5.使學生產生紀律需求。
6.注意紀律的要求變化。
紀律不僅僅是教學手,它本身就是目的,首先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生活和工作過程中都需要紀律、需要約束、需要規則;在紀律的環境中,全體活動會更有秩序,跟家高速;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紀律,并為自己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承擔責任。其次,要引導學生通過協商,共同約定等方式參與規則制定,參與制度建設。第三,通過紀律管理使學生養成遵守紀律的意識和習慣。
所以紀律教育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就不能有“只要我的課堂上不出問題,教學能夠進行,記錄問題就和我無關”的思想。每個學校工作的老師都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提高認識,要求一致,共同營造良好的學校紀律環境和課堂時序與環境。
上一篇:學習的無效性所帶來的學習的失敗
下一篇:提高農村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最新文章
- 1《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 2吶喊讀書筆記
- 3護理學護士優秀的讀書筆記
- 4《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
- 5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 6《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
- 7二年級讀書筆記
- 8海底兩萬里讀書筆記
- 9培根隨筆讀書筆記
- 10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
- 11《小王子》讀書筆記
- 12西游記讀書筆記通用
- 13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 14同桌冤家讀書筆記
- 15幼兒園教師讀書筆記
- 16《感動中國》優秀的讀書筆記通用
- 17《詹天佑》讀書筆記
- 18《培根隨筆》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