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旗下講話:做一個明亮的人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明亮”一詞,我們太熟悉了,但是用它去形容一個人,似乎又不多見。我第一次聽到,是在我很喜歡的一部電視劇《瑯琊榜》中,劇說林殊就是金陵城內最明亮的少年,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我時常想,我希望我的孩子、我的學生成為怎樣的人?明亮,足矣。干凈、溫暖、專注……
同學們,你怎么理解“明亮的人”呢?
天地浩渺,見星芒,見螢火,或閃耀,或微弱,隨處有可見的光。但細細想來,我竟不知如何去定義明亮,但我仍相信,只要敢于去發光,其存在的意義不亞于明亮。
何為明亮?我認為腳下有路、眼里有愛、心中有光便是明亮。
明亮的人腳下有路。他知曉,靜能生定,定能生慧。對自己和世界以及周圍的環境有清醒的認知,明白目標即是當下,當下即是目標。作為初三的學生,聽過數次優秀學子的學習經驗分享,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便是一位來自清華的學長說:“我或許不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最緊湊的人,但我一定是他們之中專注度最高的人。”
年輕的我們,有精力折騰,若是心定,不被突然冒出的想法和暫時不暢的境遇所困,那么路必定會在我們腳下變得更平坦。
明亮的人眼里有愛。他知曉,愛意會帶來溫暖。在家中,愛是孝,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耐心與長輩溝通便是最樸實的愛。與他人相處,是友善,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便是最友善的愛。身處社會之中,愛是尊,不因弱小畏懼強大,不以強大欺辱弱小。愛有很多種,但藏在眼里,付出行動的愛才是明亮的人獨有的標簽。
明亮的人心中有光。他知曉只有心存陽光,才可享受燦爛。讀過這么一句話:“人生處處是期待,比如今天我要吃一個荷包蛋”,看似簡單的話語,實則在說“我們要學會樂觀,明亮自己”。我們的生活好似綠芽在生長,迎風、迎雨、迎暖陽。我們不需要太多,心意單純,不畏風雨,足矣。如果能不忘初心,拋開一切流言蜚語,那又何嘗不是一次明亮自己的旅程?
少年不懼歲月長,彼方尚有榮光在。
做一個明亮的人,靜等花開,清品未來。
做一個明亮的人,充滿溫情,洋溢幸福。
做一個明亮的人,樂觀向上,沐浴陽光。
少年,大好青春,向前跑,告訴自己
——我正在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