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至養生六大原則
轉眼間,很快就到夏至節氣,那么到了夏至,該怎么養生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關于夏至的養生原則,歡迎大家閱讀。
夏至養生六大原則1
1、起居養生
起居嵇康《養生論》中說:“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或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意念中存想心中有冰雪,便不會感到天氣極其炎熱了。
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變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2、運動養生
夏至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
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3、飲食養生
夏至飲食宜食苦酸咸
飲食調養,有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氣而制肺氣。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補心。
4、精神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
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郁,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
“心靜自然涼”,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5、溫水洗澡
溫水沖澡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6、忌夜臥貪涼
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
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后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夏至養生六大原則2
1、早起晚臥,中午小憩
夏至晝長夜短,陽氣盛極,陰氣初始,睡眠時間自然縮短,不過這并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因為順應就是對身體最好的養護。除此以外,休息還應順應一天之中的陰陽變化。中醫理論認為,11時——13時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陰氣初始的時刻,因此午間休息一會兒可以很好地滋陰護陽。
2、避免汗泄太多
夏至時節,運動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項目為佳,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不然會導致汗泄太多,傷陰損陽。
3、吃“苦”補“酸”
夏至時節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不宜肥甘厚味。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泄暑熱,增加食欲,例如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黃瓜、雞毛菜、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
4、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夏至晝長夜短,夜間忌吃生冷、粘膩之物,不然易出現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因此夏至時節飲茶,應是在餐后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5、忌冷水洗浴
夏至炎熱,冷水洗浴是很多人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這個時節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因此洗冷水時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會出現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癥狀。
6、忌夜臥貪涼
“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臥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因此夏至時節晚上睡覺忌整夜開空調冷氣,不然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十分嚴重。
夏至養生六大原則3
1、經神調養
夏季烈日酷暑,腠理張開,汗液外泄,汗為心之液,心氣最易耗傷,所謂“壯火食氣”使然。夏季神氣調養要做到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使心神得養。因此,在夏季,應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文娛活動、夏令營活動、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這樣既使人心曠神怡,又可鍛煉身體。
2、起居調養
夏季陽熱之氣盛,人應晚睡早起,順應自然,保養陽氣。由于夏季氣溫整天都特別高,晚上睡眠時間較短,要適當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經力。夏季暑熱外蒸,汗液大泄,MAO孔開放,肌體最易受風濕邪氣侵襲。如果不注意調攝,在人體氣血虛弱時再遇邪氣侵襲,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病。
3、飲食養生
夏季陽氣在外,音氣內伏,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食物調養應著眼于清熱消暑,健脾益氣。因此,飲食宜選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酷暑盛夏,因出汗多,應注意補充水分、鹽類和維生素,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綠豆湯、赤小豆湯等,但切忌因食涼而暴吃冷飲,生冷瓜果等,否則,飲冷無度會使胃腸受寒,引起疾病。
4、運動調養
夏季的運動鍛煉對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夏天氣候炎熱,對人體消耗較大,若長時間在陽光下鍛煉可能引起中暑,所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到公園、河岸、湖邊或庭院,選擇合適的項目鍛煉。
5、防病保健
夏令天暑地熱,若人體正氣不足,濕熱之邪常乘虛而入,容易引起暑病。在夏季要科學安排工作、學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防止在烈日下過度暴曬,注意室內降溫措施,使居室環境盡量通風涼爽,保證睡眠,注意飲食。家里備些防暑飲料和要物,如藿香正氣水、西瓜、酸梅汁、綠豆湯等。
6、夏令進補
夏天,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損耗了大量體液,并且又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音的表現,會影響到脾胃的功能,引起食衣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因此不少人在夏季表現為氣虛或氣音兩虛。根據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也應該注意進補。
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
夏天吃些米粥,對食衣減退或消化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更為合適,粥所含營養亦很豐富,又能幫助消化,用新大米熬成黏黏稠稠的米粥,清香怡人。還可再加上各種雜糧、蔬果等使之具有和胃、補脾、清肺、利便等功效。如綠豆粥,清熱解毒,清涼解渴;芹菜粥,去伏熱,利大小便;藕粥,調中氣,和胃生津;薏仁米粥,清濕熱,利腸胃;白扁豆粥,健脾和胃,增進食衣;百合粥,潤肺調中等。
夏天喝飲料應以解暑、清熱、生津、益氣、養音為主,可飲些橙汁、蘋果汁、檸檬汁、菠蘿汁、山楂汁、西瓜汁等瓜果汁類的飲料,這些飲料營養豐富,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酸梅湯也是人們夏天喜愛的飲料,不但酸甜可口,而且止渴生津,還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衣,幫助腸胃消化。另外,還可選些藿香葉、佩蘭葉、金銀花、菊花等配適量鮮姜、冰糖泡水喝(糖尿病患者不宜),可清暑散熱,理脾和胃。對氣虛或氣音兩虛明顯者,除了食補以外,還可以適當選用一些滋補要物和保健品進行要補。
【夏至養生六大原則】相關文章:
夏至節氣如何養生06-21
雨水節氣養生原則03-27
夏至養生方法有哪些06-28
夏至如何飲食養生06-21
夏至節氣養生祝福語07-15
夏至節氣養生祝福語合集【10篇】10-11
夏至是哪天06-21
夏至的句子04-03
夏至祝福語簡短介紹 經典夏至祝福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