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吃什么食物有助于退燒
感冒發燒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穿的不暖或飲食習慣不好的話都是會引起感冒甚至發燒的,那么吃什么食物有助于退燒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白菊花
風熱感冒者,宜用白菊花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尤其適宜夏天炎熱時飲用,它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祛暑的功效。
2、豆豉
性平,能解散表邪,民間常以豆豉與蔥白同用,或煎湯飲,或煮粥食,無論對風寒感冒或風熱感冒均宜,有發汗、退燒的效果。
3、芫荽
性溫,味辛,風寒感冒者宜食。民間喜用芫荽、飴糖各30克,加米湯半碗,蒸熟食用。
4、菊花腦
在江蘇南京地區常作為夏令佳蔬。性涼,味甘,有清熱、涼血、祛暑、降火、清利頭目的作用,最適宜夏季風熱感冒,發熱口干,咽痛口苦,頭痛目赤者熬湯食用。
5、橄欖
又名青果。有清肺、利咽喉、化痰的作用,對風熱感冒合并咽喉腫痛者尤為適宜。民間習慣用鮮橄欖3~5個,劈開,鮮蘿卜(紅皮、白皮均可)半個至1個切開,煮水代茶飲。古人譽之為“青龍白虎湯”,對風火喉痛、喉間紅腫,頗有食療效果。
6、地瓜
能生津止渴,可生啖或煮食!蛾懘ū静荨酚涊d:“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边m宜風熱感冒、發熱口干、頭痛煩渴時食用。
7、荸薺
適宜風熱感冒之人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口干作渴者食用。它有清熱、化痰、止渴的效果,或生食,或煮食,或榨汁飲用均可。若與海蜇皮一同煎水喝,其化痰止咳作用更好。
8、梨子
性涼,味甘,能生津、清熱、化痰,適宜風熱感冒、發熱、口干渴、咳嗽痰黃時,隨意食用。民間習慣對風熱感冒咳嗽者,用生梨1個,洗凈連皮切碎,加冰糖燉水服。
9、蘿卜
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者,尤為適宜。民間有用蘿卜(紅皮辣蘿卜更好)洗凈,不去皮,切成薄片,放于碗中,上面放飴糖2~3匙,擱置一夜,即有溶成的蘿卜糖水,頻頻飲服,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
10、辣椒
大辛大熱,辛能發散,熱能祛寒,故有散寒發汗之功,這對感冒風寒,惡寒無汗者尤宜。所以,《藥性考》中指出:“溫中散寒,除風發汗!憋L寒感冒食之則宜,而風熱感冒切忌服食。
11、綠豆
有清熱消暑作用,炎夏酷暑的風熱感冒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匯言》中認為:“綠豆清暑熱,靜煩熱,潤燥熱,解毒熱!泵耖g也常用綠豆湯治暑熱天感冒。
拓展:談談小兒退燒方法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于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用退熱貼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并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寶寶發燒的護理誤區
誤區一、通過“捂熱”出汗退熱
常聽一些家長說:“吃點藥,捂一會,等汗出來就不燒了”,也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燒怕冷,因此要穿多點、蓋多點,于是里三層、外三層地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個憋得紅彤彤的小臉蛋,通過捂熱出汗來退熱的家長也不少,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末梢循環變得較差,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但這并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而且孩子在發燒的時候,包得嚴嚴實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使體溫上升,甚至處于高熱狀態,在高熱時末梢血管可代償性擴張,使出汗增多,同時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加,加之寶寶長期在這種悶熱的高熱環境中,處于缺氧狀態,長時間下來,極有可能會導致機體多器官、多系統受累。
正確做法:當孩子發燒時,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使其充分散熱,并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誤區二、發燒不能洗澡或發燒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燒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話很容易著涼,還有一些家長則認為,孩子發燒的話,幫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幫助他降溫了,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正確做法:發燒的孩子洗溫水澡更有利于散熱,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擦浴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溫方法。用溫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換上干爽的衣服,以免著涼。
誤區三、一發燒馬上用退燒藥
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發燒,就馬上給孩子服用各種退燒藥,吃藥后沒有馬上見效時,又立即換另一種退燒藥。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
正確做法:一般來說,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下,我們都是建議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了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目前市面上的退燒藥品種繁多,家長在選用時,最好選用兒童劑型的退燒藥,尤其是小嬰兒,可以選用一些滴劑類的退燒藥。在使用退燒藥的過程中,家長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燒藥后孩子體溫還是沒有降下來,也不能馬上再用一次退燒藥或者更換其他退燒藥,要間隔4-6個小時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燒藥,同時,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溫。
誤區四、孩子發高燒了也要等醫生看了再處理
有些家長擔心給孩子吃了退燒藥后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或者不知道該給孩子用什么藥,于是,孩子都已經燒得小臉蛋通紅了也還是不給孩子積極降溫,非要等到見了醫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經發高燒了,在家不處理就直接抱過來醫院,在診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確做法:如果孩子已經發燒到38.5℃以上了,就應該積極先給孩子降溫,尤其是已經高燒的寶寶,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的發生。
藥浴讓小兒輕松退燒
一歲多的妞妞受涼感冒發燒,可把年輕的爸爸媽媽急壞了,孩子小,吃藥不配合,只能強灌,可吃了就吐;打針吧,看著孩子哭得哇哇叫,當媽媽的心疼得直掉淚。當他們抱著孩子來到某醫院兒科時,主任醫師給寶寶開了藥浴方,父母將信將疑,發燒洗幾次澡能洗好嗎?當看到寶寶高興地坐在水溫適中的盆里,體溫一點點降下去,年輕的父母高興地合不攏嘴:“孩子不受罪,病也好了!”
別看只是藥浴,它可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小兒熏洗療法臨床操作規范研究——藥浴療法治療小兒外感發熱臨床操作規范研究》項目,目前這項課題已經在河南省某醫院正式啟動。據課題組負責人介紹,這項課題的目的,是為小兒外感發熱提供一種標準化的簡、便、驗、廉的綠色療法。藥浴的歷史由來已久。藥浴是借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黏膜作用于機體,促使腠理疏通、氣血流暢,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藥浴的藥液由中藥進行配伍而成,包括柴胡、荊芥、青蒿、川芎等透皮吸收性良好的中藥,具有疏風解表、發汗退熱的作用。藥浴用藥需要將中藥粉碎成粗顆粒,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藥浴時應根據孩子不同的體重,選用不同用藥劑量,還要確定水溫、藥物濃度以及藥浴時間三大相關因素。
藥浴適合于感冒發熱患者,如果孩子高熱,在服用退熱藥的同時進行藥浴,會使藥力發揮得更快。醫生說,到目前為止,經過千余例患者的使用,證明藥浴治療效果是可靠有效的,可謂是真正的綠色療法。藥浴避免了低齡兒童打針、吃藥的痛苦,也減輕了家長的麻煩,非常安全,而且大多數孩子都喜歡水,在藥浴過程中都很配合,可以說是“高高興興地治病”。如今,藥浴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的認同。
【吃什么食物有助于退燒】相關文章:
寶寶退燒吃什么好12-22
夏至吃什么食物09-03
大雪吃什么食物12-08
小寒吃什么食物11-30
吃什么食物補鈣07-10
發燒吃什么食物12-26
冬至吃什么食物12-23
立春吃什么食物12-31
立春吃什么食物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