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物鮮為人知的常識介紹
辣不是味道是痛覺。不少人喜歡吃辣,但實際上是痛并快樂著。當辣椒素刺激到舌部的疼痛感受器時,會向大腦發射疼痛警報,同時舌頭溫度升高,全身的感覺器官都會接收到疼痛信號,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辣味”。
年紀越大越重口味。人的味蕾是會變化的,而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消失。因此,當年紀增長后,因為味蕾的減少,人對味道的敏感度會下降,因此在吃方面口味會變重,變得喜歡味道濃的食物。
人類使用奶酪歷史超過千年。有充分證據證明公元前7000年人類就開始加工液態奶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人類學家Thomas Levy說,證據就是被發現的攪奶工具,里面還有殘留的奶制品。歷史上世界各地都用攪奶工具做過酸奶和奶酪。
冬天吃冰的不會頭痛。不少人在夏天吃冰淇淋或喝冷飲時可能會突然頭痛,這是因為口腔突然收到冷食的刺激,為了緩解低溫的刺激,頭部和面部的血管收縮,血液沖擊神經末梢,于是引發頭痛。但冬天由于本來氣溫就低,因此不易出現這種情況。
酒喝多了會犯蠢。酒精會影響大腦內一種叫GABA(氨基丁酸)的神經遞質,GABA具有組織語言和判斷功能,一旦被酒精麻痹,自然就容易胡說八道。另外,酒精還會影響人的記憶力。
吃垃圾食品是本能。不少人都覺得漢堡薯片等垃圾食品格外美味可口,這其實是人類的本能。原始人更青睞高卡路里的食物,以提高自己的生存幾率。雖然現代人運動量不大,消耗的卡路里也不多,但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本能促使我們盡可能吸收高卡路里的食物。
蘋果比咖啡更提神。蘋果含有豐富的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水溶性食物纖維和有機酸,是人們公認的健康之果。不僅如此,蘋果還具有天然的怡人香氣,這種清香氣味對于人體來說,有舒緩壓力、提神醒腦的功效,而蘋果中充足的礦物質硼,也同樣可以使困倦的大腦快速恢復到清醒狀態。喝杯咖啡不如吃個蘋果的道理就在于此。
可樂原是綠色的。可樂是人們最常見的飲料之一,但可樂前身其實是一種草藥汁,是綠色的。后來被人們添加了添加劑焦糖色后,才逐漸變成了今天這種棕褐色的飲料。
純蜂蜜永不變質。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食物會永不變質,那就是純蜂蜜了。這是因為純蜂蜜不但具有極強的抗菌能力,而且水分含量極少,導致細菌和酵母菌無法存活,儲藏久了蜂蜜只會糖化。保存期限最悠久的純蜂蜜已足有3300年的歷史,而純蜂蜜也被人們稱為永不變壞的食品。
熟雞蛋可以變回生雞蛋。技術上來說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并不能讓蛋百分百恢復原狀。要讓熟蛋變生蛋,需要把錯綜復雜的蛋白質進行分離,使其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需要加入化學物質,就算變回生蛋,也沒法吃了。
【食物鮮為人知的常識介紹】相關文章:
預防食物中毒的小常識介紹05-26
夏季冰箱儲存食物小常識介紹02-15
生活常見食物保鮮常識04-27
關于食物的科學小常識03-17
熱食物不要放入冰箱的常識05-09
秋季護膚必備小常識及食物04-24
食物過敏的醫學小常識參考05-24
上班族打包食物的小常識05-24
介紹食物的作文11-02
健康用冰箱的防食物交叉污染的常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