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幼兒學習側身鉆過直徑60厘米的圈。
活動準備
1、音樂:森林的早上
2、拱形門4個、平衡木4條、自制小樹(替代物)若干。
活動進程
一、導入
組織幼兒進入活動場地,聽音樂做健身操。
二、展開
1、分散探索測身鉆。練習鉆過水簾洞。教師分散個別指導。
2、請一名幼兒示范測身鉆,教師講解動作要領。
提問:他是怎么鉆的?(引導幼兒觀察身體、腿、腳、頭的動作)
小結:身體對圈側站,然后下蹲,一只腳伸過圈,低頭縮身鉆過去。
3、分組練習,個別指導。集體練習,教師提醒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4、講解玩法,組織游戲。
(1)講解游戲玩法:幼兒分成4組,先側身鉆過“水簾洞”,然后走過獨木橋,種下小樹,跑回來。
(2)幼兒游戲。提醒幼兒掌握側身鉆圈的動作要領,不犯規。
(3)小結幼兒游戲情況,強調游戲規則和動作要領。
(4)提高難度,再次游戲。
三、結束
評價幼兒表現,帶領幼兒聽音樂作放松活動。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2
活動目標:
1、利用幼兒園自然環境,訓練幼兒快速跨過、繞過障礙物的技能,培養身體靈敏性。
2、通過游戲,鞏固數學知識,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彩石、奇石圖片若干、籃子四個、幼兒園一面裝飾墻。數字卡片等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做準備活動。
2、幼兒介紹游戲玩法:幼兒排成四組,每人任意選擇幾顆石頭每組排頭第一個幼兒到指令,根據教師出示的數字要求(加法題",從籃子里拿出相應的小彩石(與手中的'石頭相加)后出發,跨過小溝、繞過樹林和奇石陣、來到裝飾墻前,將石頭貼在預設好的有雙面膠的地方,然后快速跑回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出發。依次進行。游戲可反復進行。
3、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4、教師請幼兒在裝飾墻上的字"柳州奇石"前留影。
5、放松活動:光腳踩鵝卵石路。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3
一、教材分析:
《玩具找家》是一個發展幼兒平衡能力的游戲。在小班身體動作技能的練習中,平衡能力的掌握是一個難點,也是練習的重點,因此,在本活動的設計中,我有意識增加進行平衡練習的機會,用反復游戲、增加情境、引發興趣的不同方法,對這一重點進行反復練習,幫助幼兒掌握平衡的基本技能。
二、教學目標: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首先要培養的是他們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所決定的,只有興趣才能帶動他們進行技能的練習,因此我這樣確立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線中走。
3、學習收放玩具,熟悉集體生活的常規。
三、教學方法: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游戲法。我設計了"寶寶真能干"的游戲,把熱身活動、動作示范、重點練習、難點解決全部放在游戲中進行,讓幼兒在不斷展開的游戲中快樂、自主地掌握活動技能,實現教育目標。
四、教學過程。
1、熱身活動。我選用節奏鮮明的樂曲,帶孩子們進行基本動作的練習,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游戲《迷迷轉》。
"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做小風車吧,風婆婆來了,讓我們一起來轉一轉。"教材中的游戲兒歌是:"迷迷轉,迷迷轉,大風吹來,我就站"。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我將游戲兒歌改為:"迷迷轉,迷迷轉,小風來了慢慢轉,大風來了快快轉,風兒停了我就站。"幼兒隨兒歌快樂旋轉,老師可以利用兒歌來不斷調整活動強度,保持幼兒最佳的活動狀態。
3、游戲《送玩具回家》,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講解示范法和練習法,不斷用恰當的語言進行鼓勵,幫助幼兒掌握平衡的基本技能。我分為幾層循序漸進地來進行。
首先,創設游戲的情境,帶領幼兒初步學習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線中走。
"孩子們,有些小朋友把玩過的玩具忘到了外面,玩具回不了家,急得要哭了,我們一起來找到他們,送他們回家吧!"
找玩具的過程中,帶領幼兒練習在平行線中行走。先請幼兒集體在25厘米的平行線中行走,讓孩子們自己試一試怎樣走才能有快又穩,還不能踩到路邊的小草。然后請幾名做得好的幼兒示范在平行線中行走的方法,教師講清動作要點,再次請幼兒一起來試一試在平行線上行走,幫助幼兒掌握平衡的要點。
第二層,分組游戲,送玩具回家。在這一環節中,將幼兒分為幾組,送玩具回家,鞏固在平行線中行走的技能。老師要不斷提醒幼兒要走在路中間,不要踩線。
第三層,找一找還有哪些玩具,把他們也送回家。
在這一環節中,增加了游戲的難度,設置不同的小路,請孩子們在上面行走。有彎曲的小路,高20厘米的平衡板,22厘米左右的小路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幫助每個幼兒獲得主動發展,同時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根據孩子的能力及時調整活動的難度,能讓孩子始終處于最佳的喚醒狀態,保持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們體會到游戲的`快樂,并把這種快樂游戲的情感貫穿游戲始終。讓幼兒在不斷展開的游戲中快樂、自主地掌握活動技能,實現教育目標。
在基本部分的設計安排中,我還要隨時注意活動的強度與密度的合理安排,根據多數孩子的表現:如面部是否潮紅,是否汗多,喘粗氣等,對活動及時進行調整。
4、讓幼兒在"蜜蜂做工"的音樂聲中,進行放松練習。
以上是我對體育活動《玩具找家》的設計思路,在活動中,我始終要體現的是:幼兒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與引導者,是環境的創設者,我們要做的僅僅是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充分、更有利的條件。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4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不久,處于班級常規建立初期,普遍規則意識不強,教育的重點是鍛煉他們聽指令的能力和遵守規則的習慣。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我發現幾名幼兒追著被風吹動的樹葉跑,而且來回追得很起勁。一方面滿足幼兒的活動意愿,另一方面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我選擇了《風婆婆和小樹葉》的.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樂意積極參與游戲,并遵守游戲規則。
2、初步學習在奔跑時用眼睛觀察前方,避免碰撞,注意安全。
3、能聽信號練習走、跑交替。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察秋天起風時落葉飛舞、飄動的景象。
2、風婆婆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一起念兒歌《片片飛來象蝴蝶》,邊做相應動作。
2、提問幫助幼兒回憶和表現風與樹葉飄動的關系。
——小朋友看到風來了,小樹葉會怎樣?
——教師發出信號,幼兒根據信號做相應的動作:站立、跑、走、蹲下。
二、游戲過程:師幼一起玩游戲“風婆婆和小樹葉”。
1、教師交代游戲玩法和注意事項:教師來做“風婆婆”,幼兒來做“小樹葉”,“小樹葉”聽“風婆婆”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幼兒在玩游戲時,要眼睛看前方,避免碰撞;嘴巴不張開,以免咳嗽等。
2、師幼共同玩游戲3~4遍。教師可根據幼兒的運動能力調整走、跑的時間,同時提醒幼兒按教師發出的信號行動。
3、表揚與大家一起玩游戲時沒有碰撞到別人的幼兒。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組織幼兒撿樹葉后,讓幼兒手持樹葉玩此游戲,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增強了規則意識,在奔跑時知道用眼睛觀察前方,避免了碰撞。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5
目標:
1、發展幼兒敏捷、機智的躲閃練習。
2、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指導要求:
1、請幾位寶寶當老鼠站到中間,其他寶寶做老鼠籠子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
2、游戲開始,作"鼠籠"的幼兒手拉手舉起并念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把抓住他。"
3、在念兒歌時,扮老鼠的幼兒在"籠"的周圍快速地鉆進鉆出,當老師發出信號時,扮"籠"的幼兒立即蹲下,在圓內的"老鼠"算被捉住,即參加"籠"的.角色。
4、游戲繼續進行,至"老鼠"全被捉住。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6
活動要求:
1.通過說說、議議等活動,對各種常見的球類運動有一定的認識。
2.知道球類運動有助于身體健康,激發幼兒對球類運動的興趣。
3.初步引導幼兒學習運動員吃苦耐勞,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家園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種類不同的'球若干,如皮球、乒乓球、排球、網球、籃球、足球、保齡球、羽毛球等。
2.師生共同收集的球類運動圖片資料,版面。
3.球類運動VCD,磁帶。
4.事先讓幼兒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一些球類運動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球類
1、(進行曲)師與幼兒手持球入場
2、引導幼兒從同伴那里認識自己不知道的球
3、說說同伴帶的球
4、引導幼兒說說不同球之間的區別
二、觀看球類運動VCD,了解各種球類運動的運動方式
1、觀看VCD
2、互相說說看到了哪些球類運動?模仿運動員的動作
3、引導幼兒嘗試模仿運動員的動作,讓幼兒猜猜是什么運動?
4、愛國主義教育(中國的乒乓球最厲害,經常得到世界冠軍等)
5、延伸:你還知道其它的球嗎?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7
玩法:
1、一起叫口令:"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
2、口令完畢,立即保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么姿勢,都必須保持不動。
3、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是游戲失敗者。暫停一次游戲,然后再開始下一輪木頭人游戲。
4、教師可創編各種口令,讓幼兒單腳站立不動、下蹲不動、一手著地不動等。
《切西瓜》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2、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已認識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2、吃過西瓜。
3、毛毛蟲的頭飾。
【活動過程】
1、帶領孩子做熱身運動。
2、討論西瓜的外形特征。
猜謎語導入課題。
師:西瓜長得什么樣?我們想一個什么好辦法,讓大家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現在我們變成大西瓜了)
師:我們用什么辦法能變成小西瓜?(幼兒手拉手,小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西瓜)
3、游戲:切西瓜
幼兒圍成圓圈,教師示范講解游戲規則,師幼共同有節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教師邊走邊有節奏的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
4、教師扮演毛毛蟲來吃西瓜練習切西瓜游戲。
5、請2名幼兒扮演毛毛蟲的.朋友練習從三處切西瓜進行游戲。
6、放松活動。
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做放松活動。
師:毛毛蟲和他的朋友們高興的說:“謝謝大家,謝謝大家,我也給你們準備了好吃的水果,咱們一起到我家里去吧。
【小班體育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小班戶外體育活動教案12-14
小班戶外游戲教案12-15
中班戶外游戲活動教案優秀02-28
聰明的小兔小班戶外游戲活動教案03-31
幼兒園小班戶外游戲體育活動04-09
小班戶外體育教案12-13
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教案03-07
大班戶外游戲體育教案12-19
小班戶外游戲活動方案04-02
小班戶外游戲的活動方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