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導游,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1
位于寧鄉縣崔坪鄉的“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復雜,并有罕見的洞內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崔坪鄉位于距寧鄉縣城62公里處的西部山區,境內山青水秀,奇峰峻嶺,石龍洞、峽溪、猴公大山,少年水庫四大景點黃同勾勒出崔坪的秀美和壯麗。石龍洞(原名十三洞)處于風景秀美的石龍山下。相傳由十三個連環洞組成,故名十三洞。石龍洞是長沙地區景觀最集中的石灰巖溶洞,據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回曲折,神秘莫測。
洞洞相連,洞內有洞,大的洞可容納數千人,狹窄處僅容納一人通過。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洞內冬暖夏涼,是供人避暑、休閑的`好去處。從神奇的石龍洞出來,乘車1公里便進入懸崖壁立的天然峽谷——峽溪,溪長5.6公里,兩岸青山對峙,如刀削斧劈,瀑布飛流,似銀鏈直掛;溪間怪石奇異,美不勝收;其溪曲折迭宕,深谷幽潭,是漂流的好去處。穿峽溪,登林蔭石道,上猴公大山。其主峰海拔1100米,處寧鄉、安化、桃江三縣交界處,登上頂峰放目遠眺,頓感心曠神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境由然而生。自猴公大山西下便可達國家小一型水庫——少年水庫,其蓄水量為165萬立方米,庫內水清如鏡,魚類繁多,四周蒼松翠竹,倒映其中,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2
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譚嗣同的一生離不開的'瀏陽。這里保存有他的祖居地天井坡,故居“大夫第”始建于明末。現保存有他的書房、臥室、會客廳等,是譚嗣同讀書會友,尋求救國真理,從事維新變法活動的地點之一。現已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譚嗣同祠亦稱譚嗣同烈士紀念館,于瀏陽市才常路89號。譚嗣同的故居,位于瀏陽市城內北正街90號。建于明朝末年,因譚嗣同父親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官階顯赫,奉旨命名為"第官邸",簡稱"大夫第"。譚嗣同曾在這里居住多年,被害后,其夫人李閏居"大夫第",在譚繼洵的鼓勵和支持下,用自己的部分家產,兼得公、私資產的贊助創辦了瀏陽第一所女子學校。1996年元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3
烈士公園是長沙市最大的公園,位于長沙城東北部東風路1號,是座集紀念、游覽和娛樂的綜合性公園。1950年動工興建,1953年正式開放。占地118公頃,其中水面約40%。東面瀏陽河環繞,其他三門面向鬧市。公園分紀念區、游覽區和娛樂區三大部分。紀念區以1958年建成的烈士塔為中心。塔的周圍環繞著南岳黑松、喜馬拉雅山雪松、南京金錢松和長沙羅漢松,叢綠簇擁,使烈士塔更顯莊嚴雄偉。游覽區地勢開闊,有自然形成的山丘溝壑,有人工裝點的`廊橋亭榭,小徑通幽,香荷映碧,垂柳掛青,渾然天成。
面積達46.6公頃的年嘉湖姿色獨具,湖面遼闊,煙波浩渺,水光瀲滟,晴雨皆宜。一座曲折的拱形石橋通向湖心島,島上楊柳成蔭,島中建有一座三拱橋,顯得云高水闊,別有情趣。湖上備有游艇,供游人泛舟。公園東南部是娛樂區,有兒童游藝場,備有各種現代化的游樂設施,浮香藝苑是一座庭院式園林建筑,經常舉辦各種花卉盆景,書畫展覽,園內還有“朝暉樓”、“羨鮮館”,供游人賞景休息,品嘗湖南風味小吃和中西茶點。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x,大家可以叫我小x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長沙市位于湖南省東部偏北, 湘江下游和長瀏盆地西緣。其地域范圍為東經111°53′-114°15′,北緯27°51′-28°41′。東鄰江西省宜春地區和萍鄉市,南接株洲、湘潭兩市,西連婁底、益陽兩市,北抵岳陽、益陽兩市。東西長約230公里,南北寬約88公里。全市土地面積11819.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56平方公里。 長沙是一座有2000余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時期,就是楚國雄踞南方的`戰略要地之一。
漢朝的劉邦立國之后,于公元前220年改臨江為長沙,并設立漢朝的屬國----長沙國,自此之后,長沙開始筑建城墻,并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長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特征是:氣候溫和,降水充沛,雨熱同期,四季分明。長沙市區年平均氣溫17.2℃,各縣16.8℃-17.3℃,年積溫為5457℃,市區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 景觀:岳麓山、桔子洲、天心閣、烈士公園、月亮島等。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們大概在30分鐘后在門口集合,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5
長沙市,簡稱長,別稱“星城”、“楚漢名城”,同時也是湖南的省會,我的家鄉。山水洲城是大自然賜予長沙最寶貴的禮物。這塊美麗的土地在歷史上寫下了太多美好的華章:詩圣杜甫留下了“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的千古絕唱;宋代張軾、朱熹在岳麓書院兩度教學;更有一代偉人毛澤東駐足于橘子洲頭,意氣風發、激揚文字……
一提到長沙,人們就自然想到橘子洲頭、湘江風光帶。橘洲,有人說它是一幅畫,桃李爭春,渚清沙白,橙黃桔綠,素裹銀裝。橘洲,有人說它是一首詩,來往天流天地外,天下古今人物是非中。發思古幽情,主大地沉浮。橘洲,是鑲嵌在湘江中流的綠色明珠,是長沙人民的驕傲。湘江風光帶全線風光帶充分體現了湖南自然風光,環境優美,是游人觀光小憩的好去處,也是市民晨練晚游的佳境。湘江是長沙的母親河,它滔滔南來,汩汩北去,過昭山而進入長沙城,經三漢礬又轉向西北,至喬口而出望城縣,再過岳陽入洞庭,流經長沙市境約25公里。湘江兩岸赤壁如霞,白砂如雪,垂柳如絲,檣帆如云,構成美麗的長沙沿江風光帶。
說到長沙,自然也少不了美食。湘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今日長沙的特色小吃早已聞名于世:麻辣小龍蝦、鐵板魷魚、臭豆腐、酸辣粉……吃在長沙,口舌生津,“食”尚之趣,如“吃”如醉。在星城的街頭巷尾,有多少傳統小吃讓人在等待,又有多少新潮小吃讓人企望。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變遷,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同時,馬路兩旁也是綠樹成蔭,我們如同住在花園里。筆直、寬敞的.大道清潔、干凈,城市的交通日新月異,新建的營盤路隧道使城市化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武廣高速加速了中部地區與沿海城市經濟的交往,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而即將建成的城市地鐵和輕軌也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2007年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正式被批準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為中部崛起的“引擎”,帶動了中國內部的經濟發展。曾被報刊評價為,“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無論是成功還是挫折,都將給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這些后來者刻骨銘心的啟示。”相信長沙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我愛我的家鄉,我的美麗星城——長沙。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6
岳麓山風景區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海拔300.8米,為城市山岳型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岳是指大山,麓是山腳下的意思。岳麓山是因為它是南岳72峰的最后一峰而得名。
岳麓山位于長沙市湘江西岸,自然資源相當豐富,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174科977種植物,名木古樹隨處可見(其中晉朝的羅漢松、唐代銀杏、宋時香樟、明清楓栗均系千年古樹),是難得的城市山岳型風景名勝區。被稱為長沙市的“市肺”,為長沙市區提供將近40%的氧氣。
岳麓山山高300.8米。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從山頂到山腳依次分布著代表我國傳統三大教派的建筑。佛道儒三教共存一山是她的另一特點。
山頂的云麓宮是三教中上山最晚的,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但后來居上,宮觀建的最高,可能是道士們認為:“仙人仙人,住在山頂才算仙人吧。”作為我國本土宗教道教,在佛儒上山的過程中始終伴隨其左右,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山中有許多道教或者道家文化的遺跡,比如蟒蛇洞、白鶴泉、笑啼巖、飛來石、自來鐘等。其中蟒蛇洞又名抱黃洞,最早是西晉道士張抱黃寓居修行并羽化成仙的地方,后來有一個叫坡仙的`人,在洞庭君山受呂洞賓點化后,也隱居在這里,并作詩“南山七十二,唯喜洞真虛。”這可能是云麓宮被封為道教72洞天中的第23洞天真虛福地的最早說法。
山腰的麓山寺是在公元268年,也就是西晉泰始四年進駐岳麓山的。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湖南最早的一家佛教寺院。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譽,現為湖南省佛教協會所在地。在麓山寺的藏經閣前面,我們還可以看到兩株古羅漢松,傳說是六朝時候種植,又名“六朝松”是麓山寺悠久歷史的見證。由麓山寺還保存下來了一件珍貴文物-----麓山寺碑。刻于唐代,清朝時移至岳麓書院,現保存在湖南大學。碑高2.72米,寬1.33米,是唐代大書法家、北海太守李邕(yong,一聲)撰寫,內容敘述自西晉泰始年間建麓山寺至唐開元立碑時,寺的興廢修葺和歷屆禪師宣揚佛法的經過,還描寫了岳麓風光,全文共1413字,因其文采、書法、雕刻都極美,同時呢也見證了岳麓山佛儒之間的友誼,故稱《北海三絕碑》。
岳麓書院是儒家的建筑。號稱千年學府,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以及睢陽書院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
岳麓山不僅是一座宗教名山,同時也是長沙市革命紀念地之一。在山上有大型烈士陵墓和烈士墓碑,以此紀念為革命勝利、為抗戰勝利、為新中國成立而奉獻出了自己生命的偉大的將士們。-------像黃興墓、蔡鍔墓、陳天華、姚宏業合墓、國內唯一的一座五輪塔。待會兒我們都可以一一看到。
在山腳下還有一座很有名的亭子,與安徽滁縣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稱中國四大名亭,她就是愛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原名紅葉亭。后來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杜枚“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更名為愛晚亭。毛澤東青年時代,在第一師范求學,就經常與他的同學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人一起來到愛晚亭探討實事、縱談理想。我們現在看到的愛晚亭這塊匾上三個字確是毛主席親筆題寫。1952年重修愛晚亭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寫信給正在北京的毛主席,請他為愛晚亭題字,毛主席愉快地接受了請求。所以在全國眾多風景名勝區中,愛晚亭成為毛主席親筆題寫的唯一的兩處風景名勝區之一,還有一處是遵義會議舊址。我想他老人家會在這里題字呢,正是因為這座亭子承載了他青年時期,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青蔥歲月。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7
歡迎大家來到長沙百果園!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百果園觀光休閑基地位于長沙市西郊雷鋒大道7公里處,占地面積1100畝,投入資金6500萬元。先后從美國、法國、埃及、日本及國內10多個省市科研育種單位引進優質果茶品種資源25類158個,建成果茶母本園250畝,優質高產示范園300畝,采穗圃200畝,良種苗木繁殖圃150畝。
基地內視野開闊,布局合理,果茶林木成行成列,大棚設施規模宏大。寬廣的葡萄架下果實累累,此起彼伏的山丘上蔥綠滿眼、果茶滿坡。從以色列引進的電腦自控滴噴灌系統噴射著甘露,數百畝果茶園的灌溉全由電腦操控,是省城第一座以賞果、品茶、垂釣為主題的農業觀光休閑園。
這里空氣清新, 景色怡人,神似世外桃源。春有草莓、櫻桃、“明前” 茶;夏有枇杷、蘋果、葡萄、桃、李、楊梅與瓜類;秋有板栗、柿、棗、梨類、獼猴桃;冬有柑桔、橙類等。一年四季,百果飄香,是個名符其實的“百果園”。鑲嵌在青山果園之間面積近80 畝的人工湖,湖水波光粼粼、跳躍閃爍。
入園游覽或羨魚垂釣或觀賞休憩,既大飽了口福,又品味了親手采擷的樂趣。使人在暢游了綠的'海洋,品嘗了甜美的果實,呼吸了清新的空氣后,若還意猶未盡的話,還可挑選幾樣碧翠鮮嫩的無公害蔬菜帶回家,與家人或親朋好友共享這大自然的惠贈。
百果園度假酒店可為農業高科技培訓和旅游觀光團隊及各類會議、商務客人提供更周到更舒適的服務。酒店建筑面積5000㎡,共有客房50間(套),綜合樓按三星級硬件標準修建、貴賓樓按四星級標準配套;各類餐廳、包廂等共500余餐位;各類商務會議室、接待室多間。另有水果(蔬菜)自采、高爾夫球、騎馬、垂釣、農家樂、拓展、、球類、健身、燒烤、KTV等十余種室內外娛樂項目供選擇。
作為湖南省首批“科普基地”之一,百果園每年接待游客約30萬人以上,與各大旅行社合作開展的學生春秋季“科技游”活動,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使百果園品牌逐漸深入人心。自建園以來獲得“全省綠化先進集體”、“長沙市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協會團體會員單位”、“湖南省科普基地”、“市民喜愛的長沙十佳鄉村旅游點”、“長沙市‘五星級休閑農業莊園’”等榮譽。另,湖南省五星級農莊、長沙市食品安全信用體系試點企業的申報工作也正進行。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8
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星城——長沙,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歡迎參加本次組織的“紅太陽之旅”,因為我們走的是紅色路線。韶山又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我們這次旅程就叫紅太陽之旅。
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是本次紅太陽之旅的導游,我姓趙,為了方便大家可以叫我小趙,那在小趙的左手邊,是咱們的司長師傅X師傅,X師傅開車技術好,經豐富,待人熱情,所以我們坐他的車盡可以放心,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問題盡可以提出來,小趙和X師傅會盡全力為各位服務,好了,讓我們共同擁有一個美好的旅程!
我們的旅程開始了,那現在在我們腳下是有著“三湘第一路”的著名的五一大道又叫五一路,它代表著長沙的明天,長沙的繁榮地帶就是從這里輻射開來的,始建于1951年5月1日,所以因此而得名,是當時第一條柏油馬路,路幅只有9米寬,可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的發達,9米寬遠遠滿足不了往來穿梭的車輛。直到2000年花費了5個月的時間進行整修,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全心界的五一大道,她東起火車站,西止湘江一橋,全長4138米,路幅寬達60米,為雙十車道,五一路的交通算是井然有序,可司機們大多不愿走這條路,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在這條道上有3套電視監控設備和6個電子眼,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抄牌,所以司機們是有又愛又恨了!
那五一大道的源頭在哪里呢?她就是大家身后的長沙火車站,她于1975年施工,1977年竣工,與上海火車站`北京火車站合稱中國三大火車站,那在火車站的中間有個鐘樓,鐘樓高63.7米,鐘樓在整點會奏響優揚的《東方紅》樂典,仿佛在告訴大家,您已經來到了一代偉人毛主席的故鄉——湖南。而在鐘樓上方有一個建筑,那小趙就請問大家,覺得她像什么呢?對,她就是紅紅的火炬。或許會有人問,既然是火炬,為什么不隨風飄揚呢?而是筆直沖向藍天呢?對于這個問題小趙得給大家解釋解釋了,因為在火車站建成之前,正值文革,設計師把她設計成向左飄,就會有左傾之說;那在設計成往右傾呢,又怕會有右派之說,于是,設計師干脆把她設計成一把直沖上空的火炬了。其實,她也很像咱們湖南的一種特產:朝天椒,她可是咱們毛主席特別喜愛的一種食物,她也象征著咱們湖南人火辣辣的熱情,不是有這樣一句俗話嗎:四川人是不怕辣,貴州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
好了,現在咱們上袁家嶺立交橋了,那為什么叫做袁家嶺立交橋?而不叫做李家嶺、張家嶺立交橋呢?因為據說在這一大塊地上居住著一戶姓袁的家族。所以在修建這座橋是就以袁氏來命名。它是向下修建的,除了美觀還起到緩解地震的作用。可凡是有利也有弊,湖南是一個多雨的省份,如果碰到下雨的天氣,橋下就會堆積雨水,形成積水給行人的穿行帶來不便和麻煩。恐怕這是候只能泛舟而行了!
那在小趙的右手邊是韶山路,因為當時通往韶山沒有通公路,后來就修建了這條路;取名為韶山路。
好,那大家注意看一下旅游車兩旁的樹,它是長沙市的市樹:香樟樹,香樟樹葉小但葉多,大樟樹下便是乘涼的好地方,用樟樹提煉出來的樟腦丸可以驅蚊趕蟻,摘下幾片樟樹葉清洗干凈放進口中嚼碎,還可以醒酒提神。關于樟樹,
在長沙當地還有這樣一個習俗,就是父母親送出嫁的女兒一套用樟木做的家具是非常體面的。那在小趙的左手旁,就是迎賓路,1972年,為迎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而修建的'一條路。在迎賓路的對面是一座紅白相間的建筑,她是湖南省政府機關二院。
剛剛小趙提到了市樹,那我們現在就來了解一下湖南省的省樹,它便是廣玉蘭樹,它是從廣州引進過來的一個樹種。長沙市的市花呢,是杜鵑花,看杜鵑那可要到鄉間去了,每當三四月份,紅艷艷的杜鵑開滿了山頭,別提有多漂亮。湖南省的省花呢,是芙蓉花,自古以來,湖南就有芙蓉國之稱。毛主席的詩句說的好,“芙蓉國里盡朝暉”。芙蓉呢,也分為木芙蓉和水芙蓉。那小趙就請問大家:“水芙蓉是什么?木芙蓉又是什么呢?”呵呵!木芙蓉是木蘭花,水芙蓉則是荷花。
好了,現在咱們到芙蓉路了,芙蓉路的旁邊呢,是長沙新建的芙蓉廣場,大家可以看到中間的一個雕塑,那就是瀏陽河之女,大家肯定被她長長的秀發所吸引了吧?瀏陽河之女的頭發有九個彎,象征著瀏陽河的九道彎。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優美動聽的《瀏陽河》,那小趙在這里獻丑了,給大家唱一首《瀏陽河》,希望大家能喜歡。
好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棟底層有白色和平鴿的大樓就是著名的平和堂商務樓。平和在日語中的就是和平的意思,意為和諧發展。這里有一個中日合資的大商場,日本股東占60%的股份,中國股東占40%。在平和堂建成之前,這里出土了全國最多的竹簡,那上面記載著楚漢三國時期的歷史,現在在平和堂的六樓還設有陳列,大家在購物之余不妨去參觀。
在平和堂的前面就是五一廣場,廣場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音樂噴泉,每晚八點,音樂噴泉會隨著音樂舞動起來。那現在請大家往五一廣場的上面看,可以看到一個象眼睛的小房子,那里就是大眼睛直播室——金鷹之聲。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9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導游——楊xx。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一同游覽大名鼎鼎的白沙古井,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開心!”
白沙古井位于白沙路的東邊,在天心閣的腳下。
白沙井的門口,有一扇石拱門,上面寫著一幅對聯“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一走進去,一股迷人的芳香從左邊的灌木叢中飄來。白沙古井的水很甜,只要喝進嘴里,就會甜在心里,讓人感覺神清氣爽。門口上還長滿了青苔和爬山虎,這象征著長沙古井2000年的歷史。
傳說,從前有一條無惡不作的'孽龍,常常引起滔滔洪水,禍害百姓。此事被觀音獲知,決定消滅孽龍,為民除害。不久,觀音把孽龍降服了,孽龍決定用口吐水,為民造福。原來只有一眼古水,經過多次休整后,變成四眼。白沙古井的水常年不斷。許許多多的.人,都去白沙古井取水。
“今天的游覽到此結束,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及您的家人開心!別忘了,如果你到長沙來玩,千萬別忘了叫我做導導!”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 篇10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湖南省博物館參觀長沙馬王堆漢墓文物陳列!
談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里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駐足于這批精美絕倫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悅的不僅是眼睛,還有心靈。下面,就請跟我一道,步入這歷史與藝術的殿堂,去追尋2100年前中國文明的神奇與輝煌!
馬王堆共有三座漢墓,按發現次序的先后,分別編為一、二、三號墓。其中,一、二號墓呈東西方向平行并列,三號墓在一號墓的南側。一號墓墓口呈方形,下面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漢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從封土到墓底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層臺階,墓室北面有一條由地面幾乎直達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紡織品、帛畫等各類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女尸。二號墓墓口和中部為圓形,下面3米處為方形,由于曾經多次被盜,且白膏泥密封較差,故整個墓葬已嚴重坍塌,僅殘存200余件文物。三號墓與一號墓形制相同,因該墓保存得較好,出土了帛書帛畫、簡牘、漆木器、紡織品等1000多件文物。遺憾的是,該墓尸體已經腐爛,僅殘存一具骨架。經鑒定,墓主人是一位身高約1.85米、年齡在30歲左右的男性。
馬王堆漢墓位于長沙市東部五里牌地區,距市中心約4公里。這里地勢平坦,地面有土冢兩個。它們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間相連,形狀頗似馬鞍。相傳這里是五代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但是,根據北宋《太平寰宇記·長沙縣》的記載,這里是西漢初年長沙定王劉發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號曰“雙女冢”。馬王堆這座神奇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誰呢?在未發掘之前,實為千古之謎。1971年底,湖南省軍區366醫院(現湖南省武警醫院)決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倉庫。為了配合基建,我們對此進行了考古發掘,才揭開了這三座千年地宮的'神秘面紗。
一號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鋪墊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槨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約為40厘米、重5000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時用夯錘夯實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學名叫做微晶高嶺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較強的防滲漏和密閉特性。正由于當時采取了這樣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該墓的尸體、葬具及大量隨葬器物才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
三號墓出土的這支紀年木牘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奮移主葬郎中,移藏物一編,書到先質,具奏主藏君”。把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奮將隨葬品及其一份清單遞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單后,先后對照實物一一唱讀和驗收,最后將結果啟奏主藏君。”在這支給墓主人去陰曹地府開具的“通行證”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的記錄,經考證指的是漢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這就是三號墓墓主人下葬的準確年代。
走進軑侯家經過考古發掘,我們發現馬王堆是西漢初期軑侯家族的墓地。從二號墓出土的“利蒼”玉英“軑侯之穎(銅印)和“長沙丞相”(銅印)來看,二號墓墓主人應該是第一代軑侯、長沙國丞相利蒼。他生于戰國末年,死于西漢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得蒼曾跟隨漢高祖劉邦參加過秦末農民戰爭、楚漢之爭,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漢初他升任長沙國丞相,極力鞏固中央政權,維護祖國統一大業,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軑侯。軑,是地名,在現在的河南省羅山縣和光山縣之間,食邑為七百戶,與陳平、張良等萬戶侯相比,是個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蒼在長沙國的獨特地位,所以家族成員生前甘食美服,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死后也得到了厚葬。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著名長沙旅游景點導游詞(通用10篇)09-23
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07-07
廣東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09-09
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15篇07-07
廣東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6篇11-25
廣東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6篇)11-25
著名動物園旅游景點導游詞04-07
廣東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集錦6篇)11-25
北京著名旅游景點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