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震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地震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山崩、火山爆發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那么,你知道地震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嗎?地震的危害又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地震發生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地震發生的原因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處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巖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后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災害中給人類社會造成損失最大的一種地質災害。破壞性地震,往往在沒有什么預兆的情況下突然來臨,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毀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災、水災、瘟疫等嚴重次生災害更是雪上加霜,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據統計,全球每年要發生500萬次左右地震,雖然大部分地震因為發生在海洋或地殼深處或是由于震級太小而不被人感覺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給震區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僅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就有120多萬人死于地震,幾乎每個地方都受到過地震的侵擾。
中國,由于地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之間,因此歷史上也發生過很多破壞性很大的地震。如1556年發生在陜西關中的8級地震造成了死亡83萬余人的慘劇,這是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2公里。截至2014年8月8日15時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617人死亡,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地震發展歷程
在水平運動為主時期,地殼升降運動的動能主要來自水平方向的擠壓。這個時期,無論水平還是升降運動的運行幅度和強度非常大,但由于歷史過程中地殼的結構強度是一個持續加強的過程,因此這個時期地殼運動很難產生高頻長幅地震波,對地震附作物不會產生太大震動,但是對地表的改觀程度卻是現代地殼運動根本做不到的,比如:現代地球的主要山地高原等復雜地形地勢大都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
能量來源
根據地球唯一的起源方式和相應的演變模式推測,現代地殼運動所依賴的能量與水平運動所產生的能量幾乎沒有必然聯系。現代地殼升降運動是地殼物質在重力作用下分異運動產生的能量對地殼的作用。在宇宙中,任何物質都有向著重心方向運動的被動,任何物質都不可能停留在一個不變的空間位置上。但是,許多物質在經歷時空演變是由于同時經歷了溫度和壓力等因素的變化,往往演變,分離成別的或多種物質。其中,一些物質由于能量級別降低或被分割,喪失了重心方向運動的能量,轉而反向重心方向運動。現代地震幾乎都是這些反向地球重心方向運動的物質蘊積的應力造成的。
反向地球重心方向運動的物質是引發現代地震災難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現代地球為圈層結構,較重的物質分布在地球深層;較輕的物質分布在地球的淺層。這種規律在地核和地幔的深層尤為精確;但是,在上地幔和地殼之間卻顯示了明顯的不規則。地殼是地球吸收捕獲外來物質最直接的固體層面。這些外來物質種類繁多,重量級別不等,在重力分異運動尚不十分明確的地殼表層,往往混雜在一起向地球深層運動,或被新的物質掩埋。在地殼某些區域由于混雜的重量級物質越來越多,所受到的地心引力就越來越強;同時,所遭受的浮力也相應加強。通常,這些區域是引發現代地震的高危區。緊挨地殼底層為軟流層,以軟流層的壓力和溫度幾乎可以改變所有來至地殼底層物質的物態,并使一些物質改變結構和性質。這些物質當中,較重的繼續向著地球深層運動,較輕的反向地心運動。反向地心運動的物質,一部分是可以通過波動和粒子的形式透出地層,比如:來至地核的磁粒子和內式磁粒子的物質;但大部分卻被攔截圍壓在下地殼和上地幔之間。
地震方式
B返A物質大都以兩種方式突破或超越地殼底層。
一,水平鍥入。地殼底層并非圓滑凹面,有的深深鍥入地幔,有的被地幔深深鍥入。統一個區域,B返A物質所蘊積的應力如果小于A層底層的縱壓,但卻大于A層鍥入軟流體的橫壓;A層鍥入體受B返A物質的應力作用必將上下分離。A層鍥入體突然上下分離,在地表上首先感應是上下彈跳。這種彈跳在重力異常地區尤為強烈,因為這就象受到拖拉的彈簧,如果拖拉力越大,其反彈力就越大。水平鍥入分離,破壞了一個區域的重力平衡和結構的堅固,因此,這個區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震動不斷(余震)。水平鍥入分離極易引發地表隆起和地表裂縫等地質現象,這是因為均衡狀態的地殼由于下沉負荷減輕而上浮。地殼上浮,相應地表面積會增大,因此在相應的地表上會發生由表及里的地裂縫。
二,縱向鍥入。一個區域,B返A物質蘊積的應力如果小于周邊橫壓而大于A層底層的縱壓,就會在縱向上對地殼底層實施突破,導致地殼在縱向上突然分離,比如,巖漿活動和火山活動等。通常,縱向鍥入對地表不會產生大的震動,而且引發災難也相對微弱。
【地震發生的原因是什么】相關文章:
地震發生時如何逃生08-10
地震發生時如何躲避自救09-14
龍吸水的發生條件是什么08-17
大班安全發生地震的時候教案04-19
口臭的原因是什么10-14
電腦卡是什么原因09-02
眼袋浮腫是什么原因08-21
手機白屏是什么原因08-23
嘴唇發白是什么原因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