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生活日記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么總結呢?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生活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生活日記1
常言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肯做有心人,實際例子俯拾皆是。
人民幣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幾乎每天都要和他打交道,但是對于人民幣為什么只有1、2、5這三種數額的票面,而沒有其他數額的`票面這一問題,卻很少有人問津。
其實這里就有一個數學道理。人民幣作為一種流通貨幣,銀行在發行時就考慮到貨幣的票額品種要盡量少,并且要能夠容易地組成1至9這九個數字。這樣既可完成貨幣的使命,又可以減少流通中的繁瑣。通過精心挑選,1、2、5脫穎而出,成為最佳組合之一。因為用1、2、5這三個數可以組成10以內的其他任何數,而且所用的票數最多也只有3個,如:1+2=3,2+2=4,5+1=6,5+2=7,5+2+1=8,5+2+2=9,所以,只要1、2、5幾種面額就足夠用了。
另外,除了1、2、5這一種組合外,還有1、3、5也是符合前面兩個要求的組合,用他也能組成10以內的其他任何數,如:1+1=2,3+1=4,5+1=6,5+1+1=7,5+3=8,5+3+1=9。
看了以上的分析,你是否對身邊的這一數學問題發生興趣了呢?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在等著你去挖掘、去探索……
數學生活日記2
8月1日,我與爸爸媽媽奶奶還有叔叔全家到蓬萊長島去旅游。我們晚上9:00在新世紀坐車。第二天7:00到達長島港。一共走了大約10個小時。
我們又乘船大約行駛了40分鐘到達長島。我們住在漁家小院,每天吃海鮮,有貝殼肉,魚肉餡餃子與炸黃花魚。上午我們乘船出海打魚,成人票每人40元,兒童票:身高超過1、4米是40元,沒有超過是20元。
我與哥哥得身高都沒超過1、4米。這樣我們全家三口正好是100元。我們一大家7口是240元。我看見漁民伯伯打上來一個海貝與一只海星。晚上我們逛海邊夜市。媽媽給我買了一條玉石項鏈與用貝殼作的三只小狗。又給我的哥哥與妹妹買了三條玉石項鏈,一共花了50元錢。
數學生活日記3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就必須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春節即將就要到來,爸爸媽媽需要準備很多禮品,于就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逛超市。來到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擺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將它們全都買下來。
就在這時,媽媽說:“一人只準買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誰超出100元,誰下次一樣零食都不能買。”我和弟弟聽后都感到100元實在就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兩個人的'欲望。但就是沒有辦法,突然我的腦袋里出現了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和。我在腦海里過了一遍整個的計算過程,發現能夠先將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這樣我們一共就能夠買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講這個錦囊妙計告訴了弟弟,弟弟聽后覺得這個計策不錯,于就是我們用這200元買了好多零食。
結賬時,媽媽好奇的問我們倆:“你們怎樣買那么多零食,也沒有超額?”“不告訴你。”我們倆笑著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樂趣。
數學生活日記4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數據:“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紙對折30次之后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么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紙,通過對折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嗎?但很多意想不到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厘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著,我又把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厘米,通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折30次之后紙張厚度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峰高度,而且還是后者10多倍。
其實,像這樣驚人數據在平常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眼睛。
數學生活日記5
今天是20xx年10月1日,是國慶節。我早上很早就醒來了,我們今天要在我們的電視上面看閱兵。
我們打開電視時是9:15,閱兵要在10:00才開始,還要等待多久?10:00-9:15等于45分。
今年是20xx年,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過了多少年?20xx-1949等于70年。
一共有60個標兵,每個中間隔了5米,站在一條路的一邊,頭尾都站人的話,這條路有多長?60-1=59段,5×59=295米。
我還發現有很多很多數字,比如,東方17號導彈中有一個數字17,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型高超音速導彈,導彈射程1800-2500千米。導彈還有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射程大約15000千米。那東風41的射程大約是東風17射程的'多少倍呢?15000÷20xx≈7-8倍。殲20戰斗機中有一個數字20,還有汽車的車牌號上也有很多很多數字。
你看,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只要仔細看,我們就能找到很多。
數學生活日記6
星期天上午,天氣晴朗,陽光燦爛,媽媽帶我去贏之城玩耍。
我們下了樓,往東的方向大約走4000米左右,就到達了贏之城,我們來到華潤超市,買了一包饅頭是10元錢,另外還買了15元錢的枇杷。在排隊等候付錢的時候,媽媽問我:“我們一共買了多少錢呢?”我想了想,應該是:10+15=25(元)。于是我告訴媽媽一共買了25元錢,媽媽說我真棒。
后來,我們沿著來的'路線回家,媽媽又問我:“雨辰,我們這樣來回,一共需要走多少米呢?”我是這樣想的:4000+4000=8000(米),我大聲地說:“是8000米”。媽媽夸我真是太棒了!
數學生活日記7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鮮蘑菇,讓我垂涎欲滴,因為我最喜歡吃蘑菇了。那就買蘑菇吧!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阿姨說: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買多少?兩斤。我想:兩斤的話,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還應該找我6元。這時,阿姨一稱,說:小朋友,兩斤二兩,多了二兩,不要緊吧。這個……兩斤二兩是多少錢呀?我該給阿姨多少錢呢?我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媽媽走過來了。我見了媽媽有點難以為情了,因為剛才才夸口,現在算不出來了。媽媽告訴我說:兩斤是14元,二兩是1元4角。那,一共是15元4角。我脫口而道。我便把20元錢給了賣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解決身邊的問題。
數學生活日記8
數學是一項及其神圣的科目,它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思考能力,也鍛煉了我們的計算能力。這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學科之一,因為它在生活中發揮很大的的作用,以及它可以讓我們變聰明。上文說它生活中有很大作用那下文就講一下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吧。
表弟和表妹分糖果,有15個糖果,表弟小,要比姐姐少吃1個。于是我問表妹:“你要拿幾個糖果呢?”表妹一臉孩子氣:“我要全部。”“如果有個呢,你和弟弟分。”我笑了一下。“每人……八個。”表妹猶豫了一下,“那八減一是多少。”“是七。”表妹聲音小卻堅定。“八加七是多少呀?”“是十……十……十五。”“沒錯啦!”我笑了,“萱萱真棒!”
生活中自然是不只是這么點事,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例如爸爸媽媽去買菜、弟弟偷吃糖……
數學那么有用,所以我需要努力的學好它,以后成為數學學霸,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
數學生活日記9
篇一趣味養蠶
春天來了,我最喜歡的一件事——養蠶。有一天,我在學校附近看見有1位老爺爺正在賣大小不同的蠶,放學后,我就買了6只蠶寶寶,每只3角,共花了3×6=18角=1元8角。第二天,我發現:6只蠶寶寶大約要吃12片桑葉,蠶寶寶漸漸長大了,胃口也越來越大,1只蠶1天要吃4片桑葉,所以每天共放進4×6=24片桑葉。
大約15天后,蠶寶寶吐出了絲,形成了繭,好像一粒粒花生。10天后,蠶寶寶從“花生”里出來時,變成了白色飛蛾,飛蛾有1對觸角、2對翅膀、6條腿。過了2天、1對飛蛾產下了100多粒卵,3對飛蛾就有了3×100=300粒卵,我太高興了!
等來年春暖花開,我就擁有了300多只蠶寶寶,我一定會送給老師和同學,讓大家與我共享養蠶的快樂!
篇二豆漿 + 油條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買早點。走到店門口,“叔叔,請問一根油條多少錢?一袋豆漿多少錢?”叔叔親切地說:“一根油條5角錢,一袋豆漿也是5角錢。”這時奶奶給我出了一道數學題:買5根油條和5袋豆漿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問我是怎么算出來的,我說:“每袋豆漿5角,5袋豆漿“xx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條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說:“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腦袋,可還是想不出來,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漿和一根油條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嗎?”我眼睛一亮,這種方法真簡便!
篇三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今天,媽媽買回了一大堆我愛吃的草莓,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在一旁笑著說:“你如果要吃草莓,就要先回答我的問題。”“什么問題?”我問道。媽媽不慌不忙的說:“小明比小紅多8支鉛筆,他要給小紅幾支筆,兩人才一樣多?”
我想了想,這不就是把多出來的8支鉛筆平均分成兩份嗎?拿其中的一份給小紅,兩人就一樣多了。可以用老師教過的除法8÷2=4(支)來解決。
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她夸我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而且給了我一個大草莓。我高興地吃起了草莓,我覺得這次的草莓最甜,因為這是我用智慧換來的'。
篇四生活與數學
今天,我們家來個特殊的客人——收破爛的阿姨。隨后,媽媽就把她帶到了雜物間里,經過一陣討價還價之后,阿姨和媽媽達成了協議,一斤廢紙賣四角錢。只見阿姨麻利地將所有廢紙綁得結結實實,再用秤把它們稱了稱,一共有16斤重。這時媽媽叫我算一下一共賣多少錢,我說:“媽媽,16乘4我沒學過呀!”媽媽對我說:“用剛學的知識算算。”我靈機一動,想了想對媽媽說:“我算出來了,是六元四角錢。”媽媽問是怎么算的,我說:“16斤就是8千克,1斤4角錢,1千克就是8角錢,8乘8等于64,64角就是6元4角錢。”媽媽滿意地點點頭,阿姨也夸我真聰明。
我想,看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呀!
數學生活日記10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見有好多人捐錢給那些沒有學上的人,就想起:我的國家大約有13億的人民,如果每個人每天節省1角錢,這樣的話,我國全國節約了1300萬元了,每個人從小學上到大學要用1萬多元,照這樣計算可以讓1085為沒有上學的小朋友,把這些錢給那些小朋友多么好阿!如果我有這么多錢一定平均分給小朋友們!
我突然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也有壞處阿,恩不好不好!因為如果每個人每天多要浪費13億水了,多不話來阿!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了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子:1300000000除以1000乘200等于260000000克再用260000000等于260噸水就是足足可以用上個2,3年了呀!我去問爸爸媽媽:“1噸水可以發電100度電?”我有想了想,算了算想出來了,哪就是說260噸水就可以發26000度電了。
哇哇!我一下子驚呆了五分鐘,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會這么多的作用阿!所以我們大家從現在開始起要節約水利用水,不要浪費一滴水了,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浪費了!
我相信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只要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游戲中也能體會到數學思維的快樂!
數學生活日記11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此時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此時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就是九分鐘?。這樣想著,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著眉頭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就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復復地想了幾遍,此時覺得就應沒問題后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夸我就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于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獲,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就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數學生活日記12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媽媽帶我去商店買東西。
我看到兩家商店都在搞促銷,商店一是有獎銷售,一等獎1名,獎金是20xx元;二等獎2名,獎金是800元;三等獎10名,獎金是100元;四等獎100名,獎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購商品九折銷售。我心想:等會爸爸肯定又要問我問題了,便跟老爸說:“我要上廁所”。沒想到老爸卻看穿了我的心思,讓我好好想想在哪個商店買東西更好呢?我仔細地想了想,說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獎銷售,運氣好才能中獎,商店二是九折銷售,實實在在的讓利,所以我們應該在商店二買東西”。爸爸聽了我的想法,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所以我們在商店二買了好幾百元的.東西。
買了拜節的禮品后,我們打的去奶奶家拜節。在車上,爸爸又問了我一個問題:“出租車是2.5公里內,起步價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則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們打的要花多少錢?”我想了想,說:“10塊錢,對嗎?老爸。”爸爸搖了搖頭問到:“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呀?”“5公里不就是2個2.5公里嗎?起步價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嗎?”我望著爸爸說道。
爸爸還是搖了搖頭,讓我再認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來。爸爸看著我問到:“到奶奶家是幾公里呀?”“5公里呀。”“起步價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5元。”“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錢?”“是。”“那么到奶奶家的距離減去起步價的距離是多少呢?”“是2.5公里呀。”“這2.5公里要花多少錢呢?”我想了想說是6塊錢。“我們總共要花多少元?”“應該是:5+6=11元,哦,原來我少加了一塊錢阿。”“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時,車也停了下來,我們結束了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討。
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要用一雙慧眼去發現他,還要用大腦去思考其中的奧秘!
數學生活日記13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就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就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就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此時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就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就是很熟悉。于就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后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就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長;一個則就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就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就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就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生活日記14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與我們的'關系就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此時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能夠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就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能夠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能夠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贊。
數學就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數學生活日記15
嗨,擇片,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后,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著火腿腸,于是我讓媽媽買些火腿腸,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著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我猶豫了。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于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于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媽媽聽,媽媽聽了直夸我愛動腦。 還有,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數學生活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生活的日記02-19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04-08
關于數學生活日記02-19
關于數學生活日記[推薦]04-08
有關數學生活日記錦集04-08
關于數學生活日記8篇(優)02-19
(精選)生活日記09-21
生活日記(經典)07-28
【精選】生活日記07-28
【經典】生活日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