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禮儀學常識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禮儀學常識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禮儀學常識總結1
入座
進入西餐廳后,需由侍應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用餐時,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記得要抬頭挺胸著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餐巾
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經常放在膝上,在重禮節場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時的輕松場合還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個餐巾角正對胸前,并用碗碟壓住。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擦手,對角線迭成三角形狀,或平行迭成長方形狀,拭擦時臉孔朝下,以餐巾的一角輕按幾下。污漬應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潔的。若餐巾臟得厲害,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離開席位時,即使是暫時離開,也應該取下餐巾布隨意迭成方塊或三角形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暗示用餐結束,可將餐巾放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這方面,否則在你中途去洗手間時將餐巾放在桌子上,等你回來待者可能已經把你還未吃完的菜收走了呢!
用餐巾過程中,千萬要注意不要有如下失禮之舉:
1、不要當成圍兜般(塞)在衣領或褲頭。
2、不要用餐巾擦拭餐具、桌子,會有看不起主人家之意。
3、不要用餐巾拭抹口紅、鼻涕或吐痰,不要用餐巾擦眼鏡、抹汗,應改用自己的手帕。
4、不要在離席時將餐巾布掉落在地上。
5、不要把餐巾布用得污跡斑斑或者是皺皺巴巴。
6、不要將吃剩食物放到餐巾布上。
取食
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有時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會引以為榮。對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當參加西式自助餐時,別一次就把食物堆滿整個盤子。盤子上滿滿的食物讓人看起來認為你非常貪得無厭。每次拿少一點,不夠再去。
禮儀學常識總結2
近年來,品酒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活動,不僅在商務場合中常見,也成為社交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對于許多人來說,品酒禮儀仍然是一個陌生的領域。本文將詳細介紹品酒禮儀常識,以幫助讀者提升品酒時的氣質與儀態。
一、酒品選擇
在品酒前,首先需要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要選擇合適的酒品。品酒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場合和目的選擇不同類型的酒品,如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威士忌等。此外,酒品的質量也是品酒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應該選擇知名的、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和產地的酒品,以確保品嘗到高品質的酒。
二、酒品的購買與保存
購買酒品時,我們應該選擇正規的專業酒店或酒莊。在選擇時,可以參考酒品的年份、產地、品牌以及酒評家的評價。另外,在保質期內的酒品更能保證品酒的口感和風味。在購買后,我們要注意正確保存酒品,將其存放在陰涼、干燥、無異味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溫度過高,以免影響酒品的`品質。
三、使用品酒工具
在品酒過程中,使用適當的酒具能夠提升品嘗體驗。常見的品酒工具包括品酒杯、開瓶器、冰桶、濾網等。品酒杯應該選用適合酒品類型的杯型,如紅酒杯、白酒杯等。品酒杯的材質最好選用透明的玻璃材料,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觀察酒品的顏色和清晰度。
四、酒品的倒置與傾倒
在品酒時,我們應該注意將酒品倒置在品酒杯中,并傾斜傾倒酒品。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觀察酒品的色澤和酒體。同時,也能夠使酒品與空氣接觸更多,從而釋放出更多的香味和氣味。
五、品酒的觀察與評價
當酒品傾斜傾倒入杯時,我們應該抓住機會觀察酒品的色澤、澄清度和粘度。透過品酒杯,我們可以看到酒品的顏色、深淺和透明度,這些因素都是評價酒品質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品酒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嗅覺來感受酒品的香味。我們可以輕輕搖動酒品杯,使酒品釋放出更多的香味,然后用鼻子來嗅聞酒品。最后,我們要用舌尖品嘗酒品的口感和風味。品嘗酒品時,我們應該輕輕含住酒,將其在口腔中滾動,以感受酒品的甜度、酸度、苦度和酒體的厚薄等。
六、適量品酒與飲用
品酒是為了享受和品味酒品的美好,而不是為了過量飲用。在品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控制飲酒的量,適量品嘗即可。此外,如果不適合繼續品酒,我們要學會拒絕。有時候,在商務場合中,人們可能會相互碰杯,并互相祝酒。我們可以用杯子碰杯,但可以只抿一小口酒,以示尊重,而不必要喝得很多。
綜上所述,品酒禮儀是一門細致入微的藝術。通過正確的品酒禮儀,我們可以更好地感受酒品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氣質和品味。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在品酒的過程中更加自信和優雅。讓我們一起學習品酒禮儀,享受品酒的快樂吧!
禮儀學常識總結3
拱手禮作為一種古老而又傳統的禮節行為,拱手是許多東方文化國家中常見的一種禮儀。無論是在日本的鞠躬,中國的拜年,還是韓國的鞠躬禮,拱手都是一種以手掌相對,手指稍微彎曲,以表達尊重和謙遜的姿勢。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拱手禮儀的常識。
首先,拱手禮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著幾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在中國,拱手通常是作為一種敬禮的方式出現,用于表示對長輩、上司、教師以及重要客人的尊重之情。在日本,鞠躬是一種常見的拱手形式,作為一種示意敬意和尊重的動作,用于向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表示敬意。在韓國,鞠躬禮同樣是一種拱手的方式,通過彎腰行禮來向對方表達尊敬和感謝。
其次,拱手禮儀的基本姿勢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在進行拱手禮時,應該站立筆直,保持肩部放松,然后將雙手合攏,手指自然彎曲,掌心相對。同時,上身稍微前傾,由腰部和膝蓋來完成鞠躬的動作。拱手的力度應該適中,彎腰的角度也要視自身身份和對方身份而定,以示尊重和適當的'禮儀。
此外,拱手禮儀也有一些具體的注意事項。首先是拱手的時機選擇,一般來說,當與長輩、上司、教師、重要客人見面或告別時,可以選擇使用拱手禮儀。其次是拱手禮儀的使用場合,比如在婚禮、升學典禮、座談會、商務談判等正式場合,拱手作為一種正式的禮節行為,會被廣泛使用。最后是拱手的力度和角度,對于年長或地位高于自己的人,應該保持較為深沉和恭敬的拱手姿態;而對于年輕或地位較低的人,則可以適當簡化拱手的力度和角度。
拱手禮儀的表達方式和姿勢的差異源自于不同國家和文化對尊重和謙遜的不同理解。無論是在中國、日本還是韓國,拱手禮儀都是一種傳遞尊重和謙遜之情的重要方式,是禮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現代社會,拱手禮儀仍然被廣泛使用,并且也逐漸被其他文化國家所接受和尊重。拱手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敬意表示,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溝通和分享,展現了個體與社會、個人與他人之間的良好關系。因此,學習和理解拱手禮儀的常識,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拱手禮儀是一種具有傳統和文化意義的行為,它傳遞了尊重和謙遜的價值觀。通過學習拱手禮儀的常識,我們可以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更好地融入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社會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拱手的時機選擇、姿勢特點和一些具體注意事項,以確保我們能夠準確而得體地運用這一古老而美好的禮儀行為。
禮儀學常識總結4
一、打電話
1、時間控制在三分鐘,不要占用對方太多時間。
2、在事先約定的時間撥打,或者對方方便的時間。
3、不要在假日以及每天的晚10點至早7點致電給對方,除非事情緊急。
4、首先自報家門,確認對方是你找的人之后,問候對方。
5、詢問對方是否方便;說明來電事宜。
6、結束通話前簡短總結通話關鍵點,禮貌結束通話。
二、接電話
接自己的電話
1、盡量不要讓鈴響超過三聲,時間久未接聽要及時抱歉。
2、自報家門,詢問對方來電事宜。
3、勿忘道別。禮貌說“再見”、“回頭聯系”、“保持聯系”等。
4、同時有兩個電話時,可先對通話對象說明原因,請求其稍后片刻,然后立即去接聽另一個電話,接通之后向對方說明目前不方便接聽,稍后回電。
代接電話的'情況
1、熱情禮貌,自報家門,確認不是找自己的電話后告知對方暫時不在座位,詢問是否需要代為轉達。
2、不做包打聽,切勿向對方刨根問底,尤其是不要旁聽別人通話。
3、如果需要代為轉達或留言,則需要記錄“來電時間、對方姓名、聯系方式、具體事宜”。
關于你的手機
1、手機平時要放在公文包里,或者上衣口袋;
2、會談或者會議中手機要關機或者調成振動;
3、公共場所接打電話不要大聲喧嘩;
4、接聽私人電話的時候要去辦公室外面或者迅速結束,不要影響其他人的工作。
5、不敢和誰出去吃飯都請不要沒有交流只顧著玩手機
禮儀學常識總結5
一、言談禮儀
1)早晨來到公司時互相問早,下班回家時互相道別;
2)轉接電話時要用文明用語;
3)請求幫助時表達謝意,無論是上下級,秘書還是辦公室的后勤人員;
4)需要打擾別人先說對不起;
5)不議論任何人的隱私、八卦等。
二、姿體禮儀
1)進出電梯時為需要幫助的人按住電梯門;
2)在同事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3)在開會或同事聚集的場合,不對任何不同意見做出輕蔑的舉止;
4)與來訪者握手時做到大方得體,不卑不亢;
5)與他人交換名片,雙手送出以示恭敬;
6)不在辦公室里脫鞋或者將腳伸到桌上。
三、細節禮儀
1)將手機的聲音調低或振動,以免影響他人;
2)打電話時盡量放低聲音,如果是私人電話,盡量減少通話時間;
3)不翻動其他同事桌上的文件資料,甚至電腦、傳真機上與自己無關的任何資料;
4)有任何資料需要移交給他人,一定要貼上小sticker,寫清時間、內容、簽名并且不忘謝謝;
5)將自己辦公桌整理得干干凈凈,不可將廢紙亂丟一地;
6)男士盡量不在辦公室抽煙,以免污染環境;
7)女士盡量不在辦公室里化妝、涂指甲,女士不穿過分性感的衣服;
8)在辦公室里見到同事或是來訪者不忘微笑;
9)不在辦公室里制造流言蜚語或傳播小道消息;
10)盡量不在辦公室里與同事發生財務糾紛。
禮儀學常識總結6
化妝不僅是女性美容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展示自己的形象和態度的方式。在社交場合中,化妝是必不可少的禮儀之一。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化妝禮儀的常識。
1、合適的場合選擇不同的化妝風格
在不同的場合化妝風格是不同的,比如在正式的商務活動中,應該選擇清爽自然的淡妝,會讓人感覺專業優雅;而在約會時,可以適量加強眼妝和唇妝,突出女性的魅力和個性。
2、精細的底妝是成功的關鍵
底妝是化妝的基礎,能夠幫助我們遮蓋臉上的瑕疵和痘印,并且能夠讓肌膚看起來更加均勻。選擇適合自己的.粉底和遮瑕膏,上妝的時候使用粉撲或者是美妝蛋均勻推開,避免出現明顯的色差或者是暴露出不自然的妝感。
3、眼妝是關鍵,避免濃妝艷抹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眼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避免濃妝艷抹或者過于夸張的眼妝,更加有分寸的暗色系眼影和適量拉長的眼線能夠讓眼睛更加明亮有神,給人以自信大方的感覺。
4、收斂嘴唇,避免過于濃艷
唇妝的選擇同樣應該慎重,并且也需要注意與眼妝的協調。千萬不能讓唇妝太過于濃艷或者是過于搶眼,比較自然的裸妝是更為安全和得體的選擇。如果使用口紅的話,也可以選擇偏向同色系的清透唇色,這樣不管是和粉底或者眼妝的協調上,都更加和諧。
5、注意妝容的清新自然,在重要的場合上多加練習
不管在什么場合,注意化妝的清新自然都是良好禮儀的體現。在社交活動中,妝容的低調和高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好感。也要多加練習,在各種場合中不斷總結經驗和不足,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妝容美麗得體。
總之,化妝既是女性的美容秘訣,也是一種展示自己性格和形象的方式。在化妝禮儀上,要有一定的分寸把握,同時也需要自信自在地表現自己。
禮儀學常識總結7
國際晚宴通常晚上七點至八點開始,有時甚至遲至九點才開始。晚宴最初的一小時通常是雞尾酒會,用意是讓賓客暖場、相互介紹,特別是認識與你同桌的異性朋友。
如果不清楚誰與你同桌,趕快去看席次表,準備等一下大家可能會聊的話題,千萬不要緊抓熟人大聊特聊,否則大家會認為你太不上道。特別提醒,雞尾酒后勁很強,小啜怡情,喝太多可就不妙。
雞尾酒會結束后,主人宣布宴會開始,這時每個人都要走到自己的座位附近,等主人說“請坐”后,男士要幫右手邊的.女士推椅子,請她先坐下。要等大家都坐定后,所有人才開動。
在晚宴席次安排上,中國文化以左為尊,但國際規范以右為尊,離主人右側越近的人身份越高;在中國,男主人坐主位,女主人坐在他身邊,國際宴會則依照西方習慣,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坐在她對面,男女賓客也是成雙坐在彼此對面。
東方主人習慣在用餐前來段祝賀詞,西方主人則等到上主菜時才致詞,等主人說完,大家會一起站起來舉杯慶祝。
在國際宴會上,敬酒時只能找身邊的人,不能像東方人全桌打通關。
餐桌上要避談政治、低俗笑話及物品價值等話題,千萬別問人家他的勞力士表多少錢。西方人最常用的開場白是天氣,雖然無聊卻百無一失。
主菜過后會有一小時的飯后酒,男賓、女賓分別集合在某個定點暢所欲言。最后的余興節目通常是社交舞,首先由女主人邀請一位男客人開舞,然后賓客才進場跳,你一定要先跟自己同行的舞伴跳,然后再邀請其它人跳,而且必須先征求你的舞伴同意。
社交舞時間一般會進行到午夜,習慣早睡的人要有心理準備,不能輕易提早離席。為了禮貌起見,最好等到有客人開口跟主人說再見之后,你再隨后離開。
赴晚宴時手應該怎么放:
正確:
1、雙手自然下垂
第一印象最重要是自然,這時你的雙手應該自然的下垂。
2、單手握一杯香檳或葡萄酒
手里拿著一杯香檳是最得體的姿勢。男士也可以拿兩杯,一杯自己喝,另外一杯給一位你覺得可以開口交流的對象。
3、單手環抱美女細腰
一般這種情況都是一起出席的夫妻或男女朋友才會這么做;千萬不要隨便單手環不是很熟悉的美女的細腰。
錯誤:
1、不要單手插入褲袋
建議插在西裝外套的口袋而不是褲袋。
2、不要雙手插入褲袋
會給人目空一切的感覺,不小心摔跤的話沒有手扶會跌得很難看
禮儀學常識總結8
一、禮儀教育與幼兒習慣培養的關系
幼兒良好習慣培養可以簡稱為養成教育。在養成教育這一理念中,幼兒習慣培養是十分重要的。禮儀教育貫穿與養成教育的始終,在養成教育這一大理念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他們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禮儀教育與養成教育的關系
養成教育包括多種習慣的養成,而禮儀教育與這些習慣的關系是交叉關系。
二、禮儀教育對幼兒、幼兒習慣養成的作用
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有利于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尊重他人,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里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形成了良好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
如果每個孩子學習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孩子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那么,當孩子專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學習質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學家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是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可以和老師或是小朋友傾訴,那么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
三、禮儀教育在養成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禮儀教育作為養成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幼兒習慣培養中有著重要意義。幼兒期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的最佳時機。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對幼兒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文明禮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規訓練持之以恒。在幼兒園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不僅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禮儀學常識總結9
(一)宴請禮儀
赴宴要準時,赴宴前應修整儀容以及裝束,力求整潔大方。在宴請排位時,客人要聽從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開始進餐,取菜時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夠,可以再取。如果主人為你夾菜,要說謝謝。吃東西時要文雅,閉嘴,細嚼,慢咽。不要發出聲音或嘔嘴。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講話。剔牙時,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當主人起身祝酒時,應暫停進餐,注意傾聽。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時可同時舉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飲酒不要過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勸強灌。
比較正式宴請應提前送請柬,請柬的遞送方式很有講究。古代無論遠近都要登門遞送,表示真誠邀請的心意;現當代亦可郵寄。一定注意不能托人轉遞,轉遞是很不禮貌的。請柬如果是放入信封當面遞送,要注意信封不能封口,否則造成又邀客又拒客的誤會。
請柬一般由標題、稱謂、正文、結語、祝頌語、署名落款六部分組成。請柬(邀請信)的正文中有三個基本要素不可缺少:事由,時間,地點。邀請對方參加自己舉辦什么活動的原由,這部分必須書寫清楚,給被邀者決定是否參加提供依據。
舉辦活動的準確時間,不但要書寫年、月、日、時,甚至要注明上下午。如果活動地點比較偏僻,或者對于部分人來講不熟悉,就要在請柬上注明行走路線、乘車班次等。在正文后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敬請光臨、恭請光臨、請光臨指導等結語。
在一些請柬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請屆時光臨的字樣,屆時是到時候的意思,表示出邀請者的誠意,不應用準時兩字,那樣就成了命令式,體現了邀請者的高高在上,對被邀請者的不尊敬。在當代的請柬中一般用此致、敬禮的祝頌語作最后致意。在文面的右下角簽署邀請人的姓名。
如果是單位發出的請柬,要簽署主要負責人的職務和姓名,以主邀請人的身份告知對方。發文日期最好用漢字大寫,以示莊重正式。有些舞會、音樂會、大型招待會的請柬還寫有各種附啟語,如每柬一人、憑柬入場、請著正裝等,通常寫于請柬正文的左下方處。
能否赴約都應以書面形式告知。應邀信是被邀人接到主人的邀請信后,同意赴約而給主人的復函。古時也稱謝帖。應邀信的發出,體現了被邀人對活動的重視和對主人的尊重。應邀信一般由稱謂、正文、祝頌語、署名落款四部分組成,表明接受邀請的態度。
最后以我將準時出席做結語。最后的祝頌語可用祝活動圓滿成功等詞語。謝絕信是被邀請人收到邀請信后,因為某種原因不能應邀赴約而寫給邀請人婉言謝絕的禮儀文書。從禮儀上講,不管何種原因不能應邀赴約,一定要以書面形式及時告知邀請人,以體現尊重他人。從信中文字講,更要字字講究,句句謹慎,避免產生誤解。
(二)敬茶禮儀
裝茶時,用茶匙向空壺內裝入茶葉,通常按照茶葉的品種決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淆影響茶葉的品質。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并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當賓主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添加熱水,體現對賓客的敬重。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飲姿態。要記得續茶,往杯中續茶水時,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側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體現舉止的文雅。
(三)舞會禮儀
參加舞會時儀表、儀容要整潔大方,盡量不吃蔥、蒜、醋等帶強烈刺激氣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憊不堪地進入舞場。患有感冒者不宜進人舞場。尚不會跳舞者最好不在舞場現學現跳,待學會后再進舞池。一般情況下,男士應主動有禮貌地邀請女士;如果是上下級的關系,不論男女,下級都應主動邀請上級跳舞。
跳舞時舞姿要端莊,身體保持平、直、正、穩,切忌輕浮魯莽;男士動作要輕柔文雅,不宜將女士攏得過緊、過近;萬一觸碰了舞伴的腳部或沖撞了別人,要有禮貌地向對方額首致歉。一曲終了,方可停舞。男舞伴應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謝意,女舞伴則應點頭還禮。除此之外,還應講究文明禮貌,維護舞場秩序,不吸煙,不亂扔果皮,不高聲談笑,不隨意喧嘩,杜絕一切粗野行為。
(四)拜訪禮儀
1、拜訪前的相邀。不論因公還是因私而訪,都要事前與被訪者電話聯系。聯系的內容主要有四點:⑴自報家門(姓名、單位、職務)。⑵詢問被訪者是否在單位(家),是否有時間或何時有時間。⑶提出訪問的內容(有事相訪或禮節性拜訪)使對方有所準備。⑷在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定下具體拜訪的時間、地點。注意要避開吃飯和休息、特別是午睡的時間。最后,對對方表示感謝。
2、拜訪中的舉止禮儀:
⑴要守時守約。
⑵講究敲門的藝術。要用食指敲門,力度適中,間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無應聲,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應聲,再側身隱立于右門框一側,待門開時再向前邁半步,與主人相對。
⑶主人不讓座不能隨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長者或上級,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讓座之后,要口稱謝謝,然后采用規矩的禮儀坐姿坐下。主人遞上煙茶要雙手接過并表示謝意。如果主人沒有吸煙的習慣,要克制自己的煙癮,盡量不吸,以示對主人習慣的尊重。主人獻上果品,要等年長者或其他客人動手后,自己再取用。
⑷跟主人談話,語言要客氣。
⑸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起身告辭時,要向主人表示打擾之歉意。出門后,回身主動伸手與主人握別。待主人留步后,走幾步,再回首揮手致意再見。
(五)上崗禮儀
1、上班服飾:上班宜穿工作服或其它合適的服裝,穿著要適合職業特點,端莊、整潔,不宜穿運動服、拖鞋。男士不穿背心上班;女士不穿薄、露、透服裝上班。
2、工作場合行為規范:不遲到早退。上班時集中精力辦公,不要心猿意馬,也不要東跑西竄。在辦公室里交談要輕聲細語,不要大聲喧嘩,更不要說一些低級庸俗的話。上班期間不做私事,不用公家電話長談私事。
(六)上下級關系及同事關系禮儀
1、上級對下級的關系
(1)任人唯賢(善于用人,關心部下,不要學漫畫中的武大郎開店,小家子氣。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
(2)言而有信(不放空炮、啞炮。不要隨便許愿,應該說到做到。)
(3)寬宏大量(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4)不擺架子,不以勢壓人。
2、下級對上級的關系
(1)尊敬上級:在口頭上、行動上努力維護好領導的形象和聲譽,服從命令聽指揮。在工作中不越權,不添亂。
(2)講究方式:開會或討論問題時,不要夸夸其談,喧賓奪主。
(3)注意小節:向上級匯報工作,進門前先敲門,匯報工作應條理清楚,簡明扼要;在上級辦公室里未經允許,不可隨意翻閱文件。
(4)領導視察時,應起身迎、送。
3、同事關系
(1)彼此尊重:俗話說:同船共渡,八百年修行。同事來自五湖四海,彼此之間要相互信任,以誠相待。
(2)互相幫助:同事之間應互相支持,友好共事。
(3)一視同仁:十個手指不一般長。大家是老鄉,平時走得近一些,是人之常情,但在工作中應不分親疏,不搞小圈子。
(七)集會禮儀
(一)會議組織
1、成立會務組;
2、擬發會議通知(會議主題、時間、地點、舉辦單位,會務費),蓋章發出;
3、布置會場(橫幅;標語,音響);
4、接待工作(接車、接船、接機)。
(二)會議程序
1、報告會:
(1)主持人宣布報告會開始,并向聽眾介紹報告人的簡歷及主要成果;
(2)報告人作報告;
(3)主持人簡評報告內容,并宣布提問開始;
(4)報告人回答聽眾書面提問及口頭提問;
(5)主持人宣布提問結束,總結報告會,宣布報告會結束。
(6)舉辦單位禮儀:
①對報告人的邀請、迎送以及招待應熱情、周到;
②向報告人介紹聽眾情況,以便報告人有的放矢(市民政局;省公路局;省總工會);
③主持人作陪、傾聽、評價;
【禮儀學常識總結】相關文章:
品茶的禮儀常識:禮儀常識04-13
基本禮儀常識_會務禮儀常識04-13
基本個人禮儀常識大全-禮儀常識06-04
基本禮儀常識關于儀表的基本禮儀常識04-13
涉外禮儀常識05-25
職場的禮儀常識02-07
西餐禮儀常識06-27
女生禮儀常識07-01
會議禮儀常識02-06
禮儀服務的常識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