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冬季中醫小常識
立冬已經過去了,那也就意味著冬季已經正式開始了。冬季是個養生的好季節,所以大家一定要抓緊時機將養生進行到底。那么,冬季養生要怎么進行呢?冬季養生的重點是什么?都說冬季養生可以多喝滋補湯是不是真的呢?女性冬季養生可以多吃些什么呢?下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24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已經過去幾天了,那也就是說冬季已經來臨了。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然不存在冬眠這樣的說法,但是卻有在冬季進補的習俗。有專家建議冬天是個陰氣盛極、萬物收藏的一個季節,就我們人體而言,新陳代謝也會變得相對緩慢。所以中醫主張在立冬之后的養生工作的重點要放在藏上面。應該避寒就溫、歙陽護陰,以使陰陽相對平衡,防御疾病,健康度冬。
祖國醫學注重二十四節氣的養生。《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瘺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這是祖國醫學冬季養生主旨的一句話。專家講解說:閉藏,就是要關閉所有的開泄的氣機,要收藏住。
“水冰地坼所表達的意思是水是散的,已經結成冰塊了,發揮了收藏的習性。好的東西都被藏在里面凍住了。無擾乎陽說的是,此時不要攪動陽氣。
“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提醒人們立冬后宜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陽升起再起。
“使志若伏若匿,志就是情志,就是腎精。腎精好像起來了,又好像藏進去了。冬三月,有一個過程,讓它保持在起于不起之間。
“去寒就溫,躲避寒冷,保持身體的溫暖。專家說,冬天陽氣都藏在丹田處,四肢會發冷,要去寒就溫。老人如果滿面紅光,是一個危險的像,虛陽外越。人的體表,特別是后背,都為太陽,不要經常開泄,宜保暖。
“春為痿厥,中醫中所認為的痿,指的是,凡是筋病,如腿如果沒有勁,或者出現抽筋以及半身不遂等情況都屬于痿癥,全屬于木即肝經的病。冬天腎水如果沒能夠藏住,春天就會出現這樣一些痿癥,出現肝病,筋脈松弛的病。四肢厥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夠,到了來年的春天,依然是手腳冰涼。因此有這樣一種說法:春天的病從冬天來。
“奉生者少,如果冬天沒有養好,給春天生發的力量就不夠。在冬季,人體的代謝處于相對緩慢的時期,因此,冬季養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
中醫認為,人在冬季,一是要能調控不良情緒。專家提醒,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調整控制情緒,遇事節怒,寵辱不驚。對于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方式宣泄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二是多曬太陽。因為冬季天黑得早,光照時間短,也是容易讓人產生抑郁情緒的一個原因。當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它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好心情。
冬季養生靚湯健脾補胃
進入12月之后的氣溫越來越冷,在這之后的季節里,人們已經不再喜歡吃涼菜和冷飲,而轉向了越吃越暖身體的火鍋和煲湯。說到煲湯,讓我們想起了廣東靚湯。
冬季養生保健,喝點滋補湯水既暖身、又養生。但是喝湯也存在禁忌,你知道嗎.餐館中的湯是萬萬不可常喝的!也有許多人喜歡長時間燉煮“靚湯,當心這樣嘌呤含量超高。
天氣轉涼,喝湯是人們滋補暖身的好方式,但專家表示,在營養過剩的今天,不正確喝湯也會成為身體健康的負擔。
首先,湯里尤其是餐館的湯里很容易含有過量的鹽,不但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還容易引起肥胖。為了避免喝湯時攝入過量的鹽分,建議親手做一些無鹽或少鹽的湯。而在外就餐時,不能掌握湯的咸度,最好告知服務員,“只放一半的鹽。
其次,湯中溶解食材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維生素的同時,也會溶出脂肪、膽固醇和嘌呤等。專家表示,許多人認為魚、肉、內臟等食材中嘌呤含量高,因而不吃肉,只喝湯?伤麄儏s不知道,嘌呤其實都溶在了湯中。特別是長時間熬制的“老火靚湯,嘌呤含量更高。如果長期大量喝這樣的湯,容易導致高尿酸,甚至痛風。
長時間燉煮的湯,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三高病人盡量少喝。燉湯中如加入綠色蔬菜,煮得太久還會使蔬菜中營養素流失,而湯中鉀和草酸鹽含量都會增高,慢性腎病患者喝了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那么,什么樣的湯才是健康的呢.專家提醒,一是要淡,少放鹽。二是熬煮時間不能太長。三是熬肉湯前,將肉類用沸水焯一下,可有效減少嘌呤含量。
冬季該喝什么湯
冬季經常喝些“靚湯,既補充身體所需水分,又能潤肺潤燥,從而起到強身防病的功效。下面是幾款實用美味又好做的湯,適應秋季氣候和體質特征,能針對性預防秋季常見病,供您選擇食用。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清潤肺燥、益肺生津。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干渴飲、燥熱傷肺者。
菜干鴨肉蜜棗湯
鴨肉400克,豬瘦肉100克,白菜干250克,蜜棗5個。清燥潤肺、止咳生津。干咳無痰、咽喉干燥者。
冬季常吃梨、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石榴、獼猴桃等酸味水果可養肺,還能起到止瀉祛濕、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欲的作用。蜂蜜、杏仁、銀耳、豆腐等也都是秋季潤燥通便的佳品。腸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則可以食用具有健脾補胃功效的蓮子、山藥、扁豆等食物。
山藥雪梨豬肺湯
鮮山藥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助消化。肝炎、肝硬化、支氣管炎及肺炎患者。
蓮藕排骨湯
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補脾益肺。
女性冬季養生應多吃黑木耳
黑色食物中大家肯定忘不了的是黑木耳,究竟吃黑木耳有什么好處呢.黑木耳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1、優質天然補血品
黑木耳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它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還高出約7倍,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
2、人體的清道夫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原成分,它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對無意食下的難以消化的頭發、谷殼、木渣、沙子、金屬屑等異物也具有溶解與氧化作用。常吃黑 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滌腸的作用。特別是對從事礦石開采、冶金、水泥制造、理發、面粉加工、棉紡毛紡等空氣污染嚴重工種的工人,經常食用黑木耳能起 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3、頭發白多吃黑木耳
微量元素鐵和銅是促進頭發黑色素合成的重要元素,頭發變白的人應多吃富含這兩種元素的食品,如牡蠣、鮮貝等貝類食物,杏仁、葵花子、核桃、花生、松仁等堅果類食物,動物的肝臟、腎臟組織等。還有一些食物也有烏發作用,如黑木耳、黑芝麻、黑米、紫菜等。
4、減肥防癌治便秘
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原,這兩種物質能夠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腸道脂肪食物的排泄、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從而防止肥胖;同 時,由于這兩種物質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有利于體內大便中有毒物質的及時清除和排出,從而起到預防直腸癌及其它消化系統癌癥的作用。
5、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黑木耳含有維生素k和豐富的鈣,鎂等礦物質,能減少血液凝塊,預防血栓等癥的發生,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6、木耳+紅棗吸出身體肥油
黑木耳中的膠質是可以將殘留在消化道中的雜質、廢物吸附后排出體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有的類核酸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連續食用1周能起到纖體豐胸的效果。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冬季養生的相關內容介紹了,大家看完之后都知道了冬季養生工作要怎么做了吧?為了來年身體健康,冬季一定要做好“藏的工作哦,冬季如果想要喝滋補湯,最好是在家里自己弄,不過要記得少放鹽,不要熬得時間過長,女性朋友的話,還可以在冬季的時候多吃些黑木耳呢!
拓展閱讀
中醫冬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1、冬季養生需要補腎
節欲:冬與腎水相應。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精關系著人的生命中生長、發育及生殖的全過程。腎主骨生髓,通于腦,關系人的大腦功能。冬日養生要順應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對腎精的保藏主要是節欲,減少房事,避免過度的房事。另外,適宜的氣功導引法可以補腎藏精,不妨多多練習。
2、冬季養生需要多曬太陽
多曬太陽:冬日里陽氣內斂,外在的陽氣不旺。多曬太陽是調攝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太陽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心情自然會明亮起來,不良情緒隨之消除。在冬天里尋求一種安靜的精神狀態,可以保精怡神,F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曬太陽可以促使鈣質吸收,從而強壯骨質,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門。
3、冬季養生需要堅持運動
別拒冷空氣,冬天不少人會終止健身活動。研究表明,空氣和皮膚溫度間的差異刺激,能加強體溫中樞調節活動,使皮膚血管收縮,提高肌肉興奮性與收縮能力;同時 有效改善內臟功能。經常從事戶外體育鍛煉,可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所以,掌握科學方法,進行多種健身鍛煉,同樣收效良好。冬季可選擇慢跑、跳健 身操、打太極拳、室內器械練習、冬泳等。
冬季養生湯有哪些
蘋果蜜棗瘦肉湯
作用: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潤筋脈。適用于秋季天氣干燥、干咳無痰、皮膚干燥。一般小兒秋天常食用,可潤燥生津。
用料:蘋果1—2個,瘦肉100克,蜜棗4枚。
做法:蘋果去皮、心,切片。與瘦肉、蜜棗同放入鍋里。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便可食用。
白蘿卜魚泥
作用:魚類中含有大量的鋅和不胞和脂肪,蘿卜除含有鋅外,還含有淀粉酶可以促進脂肪的吸收。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用料:魚1塊、擦碎的白蘿卜2大匙、高湯適量。
做法:魚泥可以選用刺少的鱈魚或草魚中段,放入水中煮熟,剔去刺,碾成泥。魚泥和碎蘿卜一起放入鍋內,再加入高湯一起煮成糊狀。
大骨冬瓜湯
作用:大骨除含蛋白、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提供鈣質。冬瓜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能消熱解毒、利尿消腫,止渴除煩。
用料:豬腿骨、冬瓜、蔥、姜、枸杞。
冬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韭菜粥
材料:韭菜、白米、豬肉少許。
做法:首先,把白米粥煮熟,再加入適量切碎的韭菜以及少許豬肉,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韭菜內含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物質。
雞蓉豆花羹
材料:雞脯肉、料酒、鹽、味精、濕淀粉、筍片、香菇片,蝦仁、魚片做法:先將雞脯肉洗凈、剔去粗筋,剁成極細的蓉泥,再將雞蓉盛入碗內,加少許冷水、料酒、鹽、味精、濕淀粉,用筷子攪拌均勻。接著,將雞蛋清打入碗中,用筷子按同一方向攪拌成糊狀,倒入雞蓉碗中拌勻。將筍、香菇、魚肉分別切片。然后,炒鍋上火燒熱,倒入高湯燒沸,放入筍片、香菇片,蝦仁、魚片和料酒、鹽、味精燒沸后,撇去浮沫。在原鍋,改用中火,雞蓉糊慢慢拖放入湯水中,見凝聚并浮起,呈豆花形時,用漏勺撈出。最后,將湯水先出鍋盛裝在湯碗中,放入雞蓉豆花,撒上火腿末即可。
功效:適合孕婦和學齡前兒童進行營養不良調理和冬季養生。
【冬季中醫小常識】相關文章:
冬季小常識08-18
冬季衛生小常識11-09
幼兒冬季小常識11-16
冬季保健小常識10-14
冬季養生的小常識09-17
中醫梳頭小常識指導08-20
冬季安全生產小常識10-28
冬季防火安全小常識11-23
幼兒冬季安全小常識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