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合集)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
1月12日下午在小禮堂聽了崔處長的關于《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報告,收獲頗豐,收獲心得良多。
教師,一直是人們心中最崇高的職業之一。韓愈在《師說》中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換用通俗的話說,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惑正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不過,父母也向孩子傳授道理,工匠也給學徒講授學業,醫生也為病人解答疑惑,那么教師的職責到底有什么不同,它的崇高又體現在何處?在我看來,教師的角色絕不僅限于傳道授業解惑,因為他/她需要比父母更“以身作則”,比工匠更“躬行實踐”,比醫生更“循循善誘”,他/她的崇高源自于師德師風,也體現為師德師風。正如崔處在講座中提到的教師這一職業像工程師、律師、醫生那樣專業人員一般具有不可替代性。
作為學前這一特殊階段,我一直在思索:怎樣才能做好一名學前的教師,怎樣才能做一名幼小銜接的教師?在幼兒教師的師德規范里我找到了答案:熱愛孩子并尊重孩子,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幼兒教師只有熱愛幼兒,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幼兒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通過師德師風的教育學習,我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因此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2、尊重學生
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把學生當做平等的人看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3、努力進取
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并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
4、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5、終身學習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于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以上這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體會。我自己要從以上各方面努力。
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要加強學習,不斷進取,出色的完成工作。切實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水平。堅持從嚴治教,提高自身建設,在教學上要多加探索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藝術。
(一)不斷學習,更新幼兒教育觀念,主動、積極地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幼兒人格,真誠關愛每一個幼兒,做孩子們的朋友、媽媽。
(二)加強服務意識,保教并行。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幼兒教育重在保教并行。放下教師高高在上的自命清高,真正融入到孩子們的吃喝拉撒睡,關注孩子們的成長動向。
(三)學習陽光心態,做陽光教師。以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每天的瑣事,鬧中取靜,學習幼兒的好奇心,積極探索發現幼兒的純真心靈。
總之,我將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全心全意為幼兒服務,深深扎根于這片凈土中。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自覺遵守《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真心接受所有同仁的監督與幫助。
關于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
這次有幸參加國培,聆聽了專家的精彩的講座,作為教師,不得不讓我重新思考我的學習成長過程,回顧自己的童年上學的情景。讓我有個換位思考:
現在的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哪能讓孩子受半點委屈?!我也是做父親的人了,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上學,哪有不關心的道理?作為父母都想讓孩子上好學,將來能有一份較好的職業,不為他們著想著未來,在以往的孩子學習中,我們是否考慮到孩子們的`興趣呢?當今的教育是開放的時代,要以學生為本,我們可以捫心自問,自己就是對自己的孩子做到了嗎?我可以坦率的說,我沒有做到,就是對自己的孩子也沒有,通過學習,我感到我是對孩子太苛刻了,要求太高了,沒有給孩子一個個階段性的成長階梯,何況對待學校里的學生了,不由得不考慮審視自己的作為了!
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的家庭環境不同,他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同的,我們作為老師何必要求他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呢,孩子們不同生活環境,就產生了他們不同的個性差異。作為一位小學的教師就要審時度勢,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讓他們在不同的起跑線上都得到一定的發展,讓他們的學習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時,作為教師還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想法走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農村的學生對待農村的一些瑣事習以為常,我們還可以作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資源帶進我們的課堂,使學生感到既親切,有熟悉自然,增強他們的興趣,能充分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這樣我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個活動交流的平臺,以達到我們教學的目的。
另外,我認為,作為教師要對學生有恒心、有信心、有愛心;對待生活要有平常心,對待生活上的問題用平常心態看待問題;對待自己要有一顆求學上進心、有一定的毅力,才能立足不落伍......
關于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3
最近一段時間,張麗莉這個名字,在各類媒體上頻頻出現,每一次在電視前、在網絡上看到關于她的報道時,內心的激動無法抑制,深深被她的行為感動。她就是了解令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最美教師。張麗莉1983年出生,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佳木斯第十九中學的語文教師。在今年5月8日下午放學期間,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張麗莉不顧生命安危,挺身而出,為搶救兩名學生而被卷入車下遭到碾壓,以至雙腿高位截肢,今年她剛滿29歲。她的事跡感動無數網友,她被稱為最美女教師。
張麗莉在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行動譜寫了感人的贊歌。她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美好形象。
張麗莉的先進事跡體現了一名人民教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無聲的大愛,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張麗莉在危急時刻奮不顧身,奮勇救學生自己卻被碾到車下,導致雙腿高位截癱。她的舍己救人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她的壯舉多么讓人感動,她面對生死考驗,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柔弱的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的教師。
有人說教師的奉獻精神像蠟燭,燃燒自己卻照亮別人;有人說教師的高尚品格像春蠶,對教育事業奉獻的是一生的忠誠。這些贊譽對那些優秀教師來說,可謂受之無愧,實至名歸。
張麗莉老師很平凡,沒有豪言壯語,但英雄正是來自平凡,崇高的師德體
現在平時點點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張麗莉老師的英雄壯舉,是商品時代對良知的一種呼喚;是利益沖撞時對道德的一種呼喚;是和平年代對英雄的呼喚。我們應該像張麗莉那樣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細微處體現自身的價值和尊嚴。我們從張麗莉老師身上看到了人生價值的真諦。
學習了張麗莉老師的事跡后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學習張麗莉老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淡泊名利,在危急關頭和急難險重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勇挑重擔,為群眾作表率、當模范;要把張麗莉老師的精神化作為工作的動力,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自身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做一名稱職的組工干部。以對工作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身特長,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今天,還聆聽了我校趙瑩、全永玲兩位教師的報告,深受啟發,我決心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
二、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據有關調查表明,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占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于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的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愿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愿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
三,愛學生,要尊重和信任學生
學生在教師的尊重下學會了自尊,學會了做人。如果教師對學生不尊重、懷疑、諷刺、挖苦,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心靈,挫傷他們的自信心。相反,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這也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12-08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07-02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07-05
學習師德師風心得體會07-02
師德學習先進心得體會12-08
學習師德規范心得體會05-29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02-10
師德建設學習心得體會05-21
師德培訓學習心得體會06-04
關于師德學習心得體會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