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心得體會1
一個選擇教師職業的人,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因此“為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獻身精神”把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看成是教師的最高美德,是我緊記的。干一行,愛一行,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服從領導,不打折扣,認真、圓滿完成學校領導教給的各項工作任務,是我要做的。因此,我認為新時期的師德要求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愛崗敬業
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求自己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強不息的精神,增強自己師德修養,要愛崗敬業。我們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忠誠教育事業,靜下心來專心致志的做好本職工作。要腳踏實地,樂于奉獻,淡泊明志。就像魏書生講話中談到的一樣,我們要把我們的教學看做一個宏大的'世界,把它當作一種享受。接著要嚴于解剖自己,要善于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
教師的存在就是榜樣,我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即所謂的“身教重于言傳。教師把學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應是這樣的人。”因此,我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在業務知識、能力素質方面要成為學生的榜樣,所以我們要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和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文化知識需求。其次,在做人方面更要發揮榜樣的作用,有德、有才才是一位好教師。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人性化的教育服務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及意志,相信學生的發展潛能,真正視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民主、平等地善待學生,這就要求我在今后與學生交流時,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同學們也會敬重我。
四、互相學習,團結協作
教師的工作既表現為個人的腦力勞動,同時又是一種集體活動。這就要求我與其他教師交流溝通,既要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又要發揮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處理好各方面的人際關系。
總之,只要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每一細微處做起,相信我們離高尚的師德、高尚的人格就已經不遠了。最后,以此與老師們共勉:以熱情的期盼喚起學生高昂的自信,以高尚的師愛呵護幼小的心靈,真誠關愛、真心理解、真正愛護、真情給予,以理想的教育詮釋教育的理想,以成功的教育成全教育的成功。讓稚嫩的幼苗在我們的細心呵護與精心栽培下,茁壯成長。
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心得體會2
民族振興,教育是根本,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教育要發展,教師是關鍵。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成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揮在哪、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在教師的所有素質中,師德最為重要,是教師之靈魂。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和基礎,關系到的辦園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面對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教師為本,構建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促進師德建設的壘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造就關愛幼兒,教書育人,學人為師,行為世范的教師隊伍,為培養合格接班人和社會主義建設者作出貢獻。
一、以教師為本,構建師德建設統一協調機制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做好師德建設工作,必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形成合力,健全機制。建立統一協調機制是師德建設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障,是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關鍵內容。教育部明確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師德建設作為一項事關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納入教育事業總體規劃,加強領導,統籌部署,切實做到制度落實、組織落實、任務落實、措施落實、人員落實。
二、以教師為本,構建教師的成才成長機制
鄧小平同志講:“要教育人民,必須自己先受教育,要給人民以營養,必須自己先吸收營養。”因此,要進一步強化教師職業道德的學習和培訓,要從思想教育人手,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等教育法律法規,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營造教師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引導教師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志存高遠,愛崗敬業;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用正確的思想觀念來教育幼兒,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范去影響和引領幼兒。
三、以教師為本,構建師德建設的激勵機制
第一、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師德考核是人們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教師做出善惡判斷,確定其道德價值,表明自己褒貶的一種實踐活動。”這種考核可以激發教職工的榮譽感和職業責任感,能夠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職業道德,改進和提高教職工的職業道德素養。
第二、健全師德建設的獎勵機制。幼兒園要把對教師道德規范要求納入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具體決策之中,要將評選師德先進個人制度化,要注意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獎勵與輿論導向相結合,在精神獎勵上,通過開展評先創優活動和倡導高尚的師德活動,樹立教書育人的典型,以掀起樹形象、學榜樣、找差距、作貢獻的熱潮,充分發揮典型任務的激勵、向導、示范作用,從而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在物質獎勵上,通過設立師德獎勵基金,對師德高尚、業績卓著的教師予以表彰和重獎,在晉級、評聘,職稱評審、進修深造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教師發表的有關教書育人的文章、著作,應以教育科研成果對待。
第三、加強師德建設的輿論宣傳。通過校報、宣傳欄、網站等多種形式宣傳師德先進,如在校報上開設“名師”專欄,建立師德教育網站等,以擴大師德宣傳網絡的覆蓋面,增強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利用每年的教師節組織師德主題教育,集中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等評選活動,對那些思想道德素質優秀、教書育人事跡突出、貢獻突出、家長稱頌、幼兒喜歡的優秀教師大力進行表彰,廣泛宣傳先進事跡,交流家園共育、教書育人工作的先進經驗,以倡導尊師重教的好風尚。
四、以教師為本,構建師德建設的動態監控機制
教師的師德行為具有外在性、主動性、善惡性、可塑性的特點,可以通過教育、評價、監督來改變。因此,可以通過構建民主監督、教師職業良心自律監督等方式來調控教師的師德行為,最終促使教師自覺履行師德義務。構建監督機制也應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首先建立師德建設的領導與監督機構;其次建立師德建設督導隊伍;最后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資源。
第二、建立系統完善的約束制度。幼兒園要依據《教育法》、《教師法》以及有關法規、條例,從增強敬業意識,提高教學質量、塑造師德風范入手,制定本園《師德建設規范》和《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等制度,重點強化教職工隊伍在思想道德、教學紀律、教學風氣、教學科研、教書育人等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通過舉辦經驗交流座談會、觀摩教學、參觀訪問、學習典型等多種形式,使師德教育制度化、科學化、有形化、經常化。
五、以教師為本,構建師德建設的信息反饋機制
反饋是控制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構建信息反饋機制,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信息反饋要迅速、準確。信息具有滯后性、時效性特點,必須高度重視信息反饋的時效和速度,一旦發現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就應及時匯報,迅速向上級領導反饋,信息反饋者要對了解的情況進行分析,認真核實,對所掌握的材料認真篩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保證信息的價值及準確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德建設,是保證高等教育質量和體現高等教育精神的重要一環,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實踐,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之所在。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師德建設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扎扎實實地將師德建設抓緊抓好。
【師德師風長效機制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師德師德師風心得體會02-07
師德師風心得體會08-19
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02-22
師風師德心得體會02-17
師德師風先進心得體會02-27
師德師風教育心得體會04-28
師風師德教育心得體會06-10
師德師風主題心得體會06-02
師德師風優秀心得體會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