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拜師禮儀
中國人尊師重道,乃久遠之傳統,故周代已有釋奠尊師之禮。然而拜師卻一直無專門禮儀。孔子說“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嘗無誨焉”,似乎師弟關系之建立較為樸素,心儀成禮,輔以束修而已,乃一種私人關系。先秦諸子,私家講學,大抵均是如此。
中國拜師起源
中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究尊師重道,注重拜師禮儀。俗語有云:“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而拜師禮就是尊師重道的體現,也是師徒結拜的見證。中國拜師習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傳授學術的規制影響,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來。
傳統的師徒關系僅次于父子關系,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有的行業,一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父母無權干預,甚至不能見面。建立如此重大的關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
至現代,中國相聲界、書畫界、中國的中醫藥、傳統藝術等行當仍采取拜師從業、傳授技能的方式拜師儀式。
主禮人宣布開始,推薦師、見證師、師者、各位嘉賓入席。
徒弟們入席。
徒弟宣讀拜帖。
徒弟向老師行大禮并斟茶拜師。
師者為徒弟們頒發證書。
最后感謝師者、推薦師、見證師及現場各位來賓。
舊時學徒拜師禮儀
舊時,凡學手藝、學生意、從藝等,必先拜師。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傳統的師徒關系僅次于父子關系,一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建立如此重大的關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一般拜師禮儀為四個程序。
一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二行拜師禮,一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后跪獻投師帖子。三師傅訓話,宣布門規及賜名等。訓話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四送拜師禮,請師父喝酒。
學徒一般為三年滿師,學徒期只發鞋襪錢,沒有工資。平時還得做師傅家什活,吃飯時應給師父篩酒盛飯,師父動筷后方可吃飯,師傅吃好也須放筷。端午,重陽,過年徒弟要挑節尊師,春節拜歲、結婚見禮,師傅均在父母之前。出師后,徒弟要辦出師酒送上禮金酬謝師傅,并一生保持與師傅禮尚往來。
相聲界拜師禮儀
一般拜師禮儀分成四個程序。第一,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第二,行拜師禮。一般是師父、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后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第三,師父訓話,宣布門規及賜名等。訓話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
書畫界拜師禮儀
主要步驟徒:徒弟自我介紹,老師“講話”盛贊徒弟的藝術天賦,勉勵徒弟刻苦學習;徒弟為老師敬酒祝老師藝術之樹常青,眾位見證者集體碰杯歡慶拜師成功;徒弟向師傅贈送四色禮物,其中包括一塊玉鐲和一對玉石鎮紙;最后師徒合影。
傳統武術界拜師禮儀
武術界向來講究拜師儀式,要想成為師門正式弟子,須經過師父幾年的反復全面考察,考察的目的一是決定是否收他;二是入門后如何有針對性的對他進行教育。確認品行端正,符合條件得到認可后,經人介紹,本人寫拜師申請,師父和師兄們認可后必須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在拜師儀式上要當眾宣讀《拜師帖》,要表明拜師者愿意拜某人為師;同門師叔或師兄要當眾宣讀《門規師訓》,在拜師儀式上,師父及兩名以上見證人在《拜師帖》上簽字等一系列手續后,方能進入師門,成為師父的入門弟子。
中醫界拜師禮儀
1、師父端坐,徒弟立于旁側,同道及前輩于前就坐;
2、主持人介紹師父和弟子的情況;徒弟向師父行三鞠躬拜師大禮;
3、師徒雙方互表拜師心意;
4、徒弟為師父獻茶,并“改口”從今以后改口稱“師父”
5、師父贈語和加勉,教授徒弟愛崗敬業,勉勵徒弟先做人后做事,學藝要刻苦;
6、師父宣讀收徒帖;
7、院領導講話明確師徒關系;
8、合影。師父和徒弟合影,全體人員合影。
【中國拜師禮儀】相關文章:
現代拜師禮儀11-23
中國禮儀08-10
中國禮儀03-20
中國的禮儀02-26
中國餐桌禮儀03-31
中國飲食禮儀11-22
中國的宴會的禮儀06-11
中國禮儀作文06-11
中國飲食禮儀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