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是什么
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它是一個持續發展培育的過程。那么,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是什么,歡迎閱讀與收藏。
1、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大企業需要企業文化,中小型企業其實更需要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中小型企業由于規模小、發展時間短,企業管理水平普遍較低,相當一部分甚至是不規范經營。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似乎更多談到的是要科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但卻很少有人會提倡中小企業要注重文化的建設。很多中小企業主認為,我們是中小型企業,企業關鍵是生存,談不上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甚至管理界一些專家也這樣認為,從而使得中小型企業的文化建設更為滯后。
任何企業,不管是否進行過文化建設工作,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形成自身的企業作風或者說是風氣。這種風氣,可能是健康向上的,也可能是糟粕毀人的。如果是不良風氣,在企業創辦前期,也許對企業還不能構成惡劣的影響,但如果不加控制,任其發展,讓企業風氣慢慢積累成不良企業文化,再來改變就很難了。因此,當企業還在成長中就樹立正確健康的企業風氣導向,重視企業文化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企業文化一般定義為:企業在長期經營時間中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行為準則、道德標準等。中小企業的存續時間一般較大型企業為短,人員規模也較小,所以對此問題也未重視。但實際上,企業文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對大型企業的影響,只是不為社會所關注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每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必有其獨特的文化雛形,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了企業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道德觀,從而形成一種企業凝聚力,使之推動企業高速發展,達到企業文化之真正內涵。所以,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工作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共同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它是企業做事的方式,無論企業規模的大小,凡是企業都有企業文化。因此,中小企業也肯定存在企業文化的塑造問題,只不過因企業規模和發展階段不同,企業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也不同。
2、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美國哈佛大學的約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11年的考察研究認為: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總收入平均增長68.2%,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則僅達16.6%;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股票價格增長為90.1%,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為74%;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凈收入增長為75.6%,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公司僅為1%。
事實上,任何一個企業家在潛意識上都很重視企業文化。作為老板,需要考慮如何讓員工愿意和自己同舟共濟、如何讓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讓員工認同企業的發展目標并為之奮斗?這就是企業文化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中小企業也需要重視企業文化,中小型企業,可能就100多名員工,信息溝通較為順暢,不需要太多的形式或系統的東西,它要把重點放在如何讓核心理念深入人心的工作上。“一個企業,如果想發展成大型企業,現在就必須做大型企業要做的事;想成為一個卓越的公司,現在就必須做卓越公司應該做的事情,這樣才有可能成為大公司或卓越公司。”
下面這個案例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企業文化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是多么重要。兩個好朋友同時創業,幾年后其中一個人的公司已經小有名氣,而另外一家則還是舉步維艱。于是后面這家公司的老板就問他的朋友說:“我們是同時創業,我們的條件和機會差不多,為什么你發展得那么快,我到現在卻還是那么艱難呢?”
他的朋友并沒有做正面回答,而是問了他三個問題:“你的公司有沒有足以令員工激動并愿意與你共進退的發展目標?你有沒有將你的思路與價值觀與你的員工分享?你有沒有經常刻意去創造一種讓員工充滿激情的工作氛圍?”聽完朋友的問題,這個老板陷入沉思之中。
拓展: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
第一,把企業文化等同于企業的文化娛樂活動
這是很多中小企業常犯的毛病,對企業文化的內涵理解得過于狹義,把企業文化誤認為是文化娛樂活動,所以一時間搞了很多種娛樂活動,文藝演出,就認為是在搞企業文化建設,這是很幼稚的想法。
第二,企業文化口號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搞CIS
這是當今很多企業文化失敗的原因。它把從理念、精神到企業行為與員工行為的企業文化系統建設工程,變成了簡單、花哨、空洞的口號、標志與裝飾行為。CIS僅是企業文化的外顯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已。
第三,缺乏企業文化管理
目前一些企業在做企業文化時,仍然奉行以“管事”為中心的管理體系。而企業文化是以“管心”為中心,因此,有必要增設一套“管心”的管理方法。各級管理干部也要重視與學會這套辦法。否則,企業文化僅是霧里看花、水中攬月。
第四,盲目模仿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缺乏自身個性。
我們在搞企業文化建設時提倡借鑒優秀企業的經驗,提倡學習海爾,學習華為,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不要把海爾的理念拿來用,這種”拿來主義”只會像“東施效顰”一樣,搞出很多笑話。企業文化講究的是個性,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五,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在許多變革型企業或者許多新建企業,變革者或者創業者的思想甚至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響到企業的文化。在一定意義上,這是好事情,企業需要精神領袖,也需要這種英雄式的、甚至帶有神話色彩的人物。但是將企業文化簡單等同于老板文化,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六,缺乏有效的宣罐手段
我國一些優秀企業很重視企業文化,但在如何使企業文化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上、轉化為員工自覺的行為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有不少困惑。企業文化宣貫是一門科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那些宗教組織在宣貫上積累了大量成功的經驗,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發,如佛教的“八正道”就是一例。中國的“傳銷人”,他們對員工的思想理念的灌輸也是我們在企業文化宣灌上值得借鑒的。
第七,企業文化和企業戰略缺乏互動
企業戰略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反映,有什么樣的企業文化,便會產生什么樣的企業戰略。戰略管理中使命和價值觀的表達,都是基于一定的企業文化背景。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會指導形成有效的企業戰略,并且是實現企業戰略的驅動力與重要支柱。另一方面,企業文化應該服務于企業的戰略。企業戰略的實施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企業文化來導航和支撐,在企業戰略變革的過程中尤其如此。
【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是什么】相關文章:
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有哪些07-20
寒食的節日意義是什么11-08
汽車保養的意義是什么11-11
戰略管理的意義是什么12-17
企業文化建設口號07-31
科技創新對企業的意義08-06
企業風險管理的意義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