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試官應如何提問
在招聘面試中,說易行難,即使明白求職的“道”,要想做到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還需通過不斷接“招”,從實踐中不斷體會和感悟,方可得“道”。那么,作為一個面試官,應該如何提問呢?下面jy135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面試官的提問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常見面試題型解析
一、自我介紹
一般而言,企業面試時首先會問一個開放式問題,給求職者機會自由發揮介紹自己。比如“你為什么應聘這份工作”,“請介紹一下你自己”,“你的興趣愛好有哪些”,“應聘這份工作,你覺得自己有哪些優勢和不足”,“你將如何做好這份工作”等等。
回答這類問題就好像給自己做廣告,須謹記兩個要點:
1、回答要緊扣崗位職責和要求,盡量簡練客觀。與職位需求無關的信息對企業而言只是“噪音”而已。自薦時要側重分明,言簡意賅。如同看廣告你往往只能記住一句廣告語,一兩分鐘的自我介紹,面試官能記住的也只有你的一到兩個特征。在介紹自己時客觀事實比夸夸其談可信度更高。例如:“我分析了貴單位的招聘信息,從……看出,你們希望招聘……(崗位需求),而我……(自身優勢)。我的目標是……(職業規劃),而貴單位正好……(公司需求)”;“通過您(面試官)剛才的介紹,讓我想起曾經的一段工作經歷……”
2、自我介紹切忌完全重復簡歷內容。面試官面試時正看著你的簡歷,重復一遍有什么意義呢?建議你最多用二十秒鐘介紹自己的姓名、學校、專業。然后話鋒一轉,引出自己的優勢或強項。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激發起面試官對你的好感,或者至少是興趣。“我叫XXX,來自XX學校XX專業,本科(專科)畢業。除了簡歷上您看到的介紹,我想特別說一下我在XXX方面的特長。我最大的特點是……(結合崗位需求給出事例)”。
二、置疑(挑戰式問題)。
企業常通過突然置疑的方式來考察應聘者的情商:“我們覺得你太年輕/年紀太大了,不大適合這份工作,你怎么看”;“說說您的缺點,好嗎”;“應聘這份工作,您認為您還欠缺什么”;“你的專業不對口,我們為什么要錄用你呢”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既然相約來面試,本身就是對簡歷的一種肯定。突然提出置疑,是希望應聘者陳述理由并加以反駁。因此,回答時一定要心平氣和,切忌情緒激動,針鋒相對,以免引起面試官的反感。
我們不妨用“您的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盡然”等比較委婉的話作為開頭。在陳述理由時要注意言之有據。“看了貴公司的招聘廣告,我發覺你們最看重的是……而我……(努力過程,業績證明)”“其實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工作的標準不是年齡,而是經歷。我曾經……”“我不會說自己的缺點是工作太投入,不注意休息(笑,緩和面試氣氛)。我最大的缺點就是面對高層管理者時會無比緊張,異乎尋常的緊張,有時甚至會語無倫次甚至失語。明明沒有犯錯誤,也會臉紅心跳。我猜想這是在學校老師恐懼癥的延續吧。(注意最后一句話,足以使面試官原諒你的這一缺點)……”
大多數成熟企業用人時重經歷,更重能力。應屆生中就不乏專業不對口而應聘成功的例子。這里特別建議還未到畢業學年的學生朋友,及早訂立將來的工作目標,合理規劃,針對性地尋找實習機會,積極主動地參加團體活動,為將來應聘積累“資本”。
回答挑戰式問題,有時我們還可以轉換一下思路,巧妙地回避矛盾。比如說到自己缺點時,可以重點介紹自己克服缺點正作出的各種努力,通過缺點引申出自己的優點。“我覺得自己缺乏說no的勇氣,有時候有點濫好人。從實習開始就是這樣,即使自己已經是超負荷了,對于別人的要求,不管是上司還是同級,都仍然會答應下來,而我又是有了一點小事就會睡不著的人,所以不得不常常開夜車把事情做完;而別人發現每次我都能完成任務,就認為我還有余力,就又交給我新的任務……”
最后再舉一個巧用換位思考的`實例供讀者參考:“你說未來五年的目標是部門主管,那不是把我的位置擠掉了嗎?我怎么敢用你?”一位求職者如此回答:“我的工作出色,正證明了您用人識人的能力。等我做到主管,您早就因為我們為您作出的業績而提拔到經理位置了。”
三、陷阱式問題。
陷阱式問題有時將求職者設定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下:“通過簡歷,我們發現你的專業功底很扎實,經歷也很豐富,這里正好有個Case,請發表一下看法吧”。在侃侃而談之前,建議先謙虛一下:“略知一二,談不上精通,我們可以共同探討”。給自己留個余地。
有時企業還會“關心”地問“看你的簡歷,應該不少公司找你吧”,“你和以前同事相處好嗎?經常聯系嗎”,“以前公司的資料可以拿過來(或客戶可以拉過來)嗎”,“你覺得以前的領導對你公平嗎”之類的問題。簡單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可以”或“不可以”,“公平”還是“不公平”,都難令面試官完全滿意。在回答這類陷阱式問題時不妨打一下“太極”。比如:“也許我確實能夠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但貴公司的發展前景才是我最看重的,而且我覺得珍惜現有的才最重要,您覺得呢(將問題還給對方,順便觀察對方是否經驗豐富的面試官)”;“不可能每件事都絕對公平,只有自己把握住機會,在工作上作出成績,才會真正得到重視。我覺得貴公司貴公司的工作更利于我發揮長處,因此對這份工作充滿信心”。回答問題時,切忌別將回答變成訴苦,尤其忌言從前單位或同事的過錯。面試官非但不會同情,反而會敬而遠之,甚至對應聘者的人品產生懷疑。
陷阱式問題還有一個很明顯的標識——“希望”,只要問題中帶這個詞的,往往就是陷阱式問題。例如“你希望有怎樣的領導”,“你希望在怎樣的環境下工作”,“你希望多少薪酬”。請注意,領導、環境、薪酬都不是由你決定的。缺乏經驗的求職者常會將此陷阱誤會成暢所欲言的機會。其實面對這類問題,最重要是保持清醒的頭腦,切莫因為企業尊重的態度而飄飄欲仙。“我認為領導不是我能選擇的,我能做的只是調整自己適應領導,發揮組織的最大效率。以前我有個領導……(舉例)”;“我希望能在不時會有挑戰的環境下工作,因為有挑戰,才有提高。不過日常工作中,每個同事的環境和機會都一樣,要想脫穎而出,還是要靠自己主動尋找挑戰,比如主動幫助同事,主動學習……”;“我相信象貴單位如此正規的企業一定有自己完善的薪酬體系,不知您能否為我介紹一下(將皮球踢回給對方)”
四、跳槽、轉行原因。
跳槽、轉行原因面試中也常被問及。企業的目的在于判斷應聘者的穩定性。員工的高流動率會影響組織穩定,降低組織效率,增加費用支出(招聘、培訓)。因此,意氣用事,草率行事的求職者不受歡迎。
跳槽原因中,(公司或個人)地址搬遷、性騷擾和辦公室戀情是企業能接受的客觀理由;回答原公司職位窒礙了個人發展的朋友,最好說明自己的職業規劃,以及新公司適合個人發展的理由;回答薪酬不夠生活開支的朋友,要注意自己是否節儉,以及新工作能否滿足需求;領導不和、受排擠、考研、追求高薪則是企業最不愿聽到的答案。
關于轉行原因,企業希望聽到的,除了職業規劃,還有為轉行所作的努力。“我所學的專業市場上僧多粥少,以我的學校和專業成績很難競爭得過別人。還好我對計算機非常感興趣,于是我決定利用自己的興趣,另辟蹊徑。在校期間,我獲得了……證書,自學了……軟件,為了應聘這份工作,我還……”
五、集體面試。
如果同一個職位的應聘者眾多,為了提高效率,單位會采用集體面試的方式。通過游戲、分組討論等形式,觀察應聘者的表現,判斷能否勝任。
應付集體面試,最重要還是分析招聘信息。吃透崗位素質要求,在面試時恰如其分地表現自己。
某著名IT企業招聘客服,采用分組討論形式,經過自我介紹和問題討論,請應聘者對自己和他人的表現作出評價。
我們知道,做好客服,最重要是善于傾聽和溝通。要讓別人也能心平氣和地接受自己觀點,先要復述對方闡述的主要觀點和內容,讓大家知道你已了解他的意思,然后委婉地指出矛盾,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后,再進一步提出自己觀點。例如“聽了剛才對方的介紹,我覺得他主要想表達的競聘優勢有……他通過……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工作經歷。而客服有……要求,我想,如果他在……方面能用一些實例來闡述的話,效果會更好。而我是……闡述的,針對客服最重要的傾聽和溝通能力要求,我采用了……的方法,更為有理有據……”
應屆生常見面試題匯總。
1、你參加過哪些課外活動?為什么你選擇這些活動?你對其中哪些活動最感興趣?為什么?
2、你最喜歡的課程有哪些?最不喜歡的呢?
3、如果大學生活可以從頭開始,你將會學哪些課程?為什么?
4、根據你對目前就業市場的了解,你所學的哪些課程最為有用?什么課程最沒用?
5、對于你的低年級同學,你會給予她們什么樣的建議?
6、你從勤工儉學及課外實踐中學到了什么?
7、大學中最令人難忘的經歷是什么?
8、談談你所參加的所有對這份工作有益的課外活動。
9、為什么你會學非所用地申請這樣一個職位?
10、你所在的領域是個日新月異的領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11、你對于自己在學校中獲得的學習成績感到滿意嗎?
12、你認為你的學習成績能真實地反映你的能力和水平嗎?
13、你參加過哪些競賽活動?從中學到了什么?
14、競爭對于你來說有什么影響?
15、你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工作經驗,對此你將怎么辦?
16、你認為你能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17、誰對你的影響最大?
18、你經常感到煩惱的問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