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码作爱视频,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精品人妻av区乱码,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久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1-26 10:40:32 幼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常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常用(1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

  課題生成:

  思維能力的發展。

  心理學家皮亞杰研究幼兒學箅思維,認為數概念是幼兒在事物問建立兩種關系的綜合,一種是類包含關系,一種是順序關系,即幼兒思維中有非常原始的關于分類和排序的結構。分類同排序一樣是幼兒學數學前的準備階段。我在數學角準備紅片片和綠片片,請小盟友幫片片排好隊。有的幼兒已會按一規律排序,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規律排序,為發揮排序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作用,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獨立地找出圖形規律進行排序。第二層次:在成人的幫且力下,找出圖形排序規律進行排序。

  2、促進幼兒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排序圖(如圖1、如圖2),在活動前貼在數學角上,幼兒人手一套排序的圖形娃娃操作材料,圖形媽媽圖片一張,每人一串“項鏈”。

  活動過程:

  1、出示排序圖,引起幼兒活動興趣,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1)出示一位圖形媽媽說:“我是圖形媽媽,我有許多圖形娃娃,今天媽媽要帶寶寶去游樂場玩。寶寶們,你們快排臥們已經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給圖形寶寶排隊,看圓寶寶寶是怎么排隊的呢?”

  小結:圓寶寶與三角寶寶是間隔著排隊的。

  (2)“看,三角寶寶和方寶寶也排好了隊走來了。”

  提問:“三角寶寶和方寶寶是怎么排隊的呢?”引導幼,出規律。

  小結:三角寶寶與方寶寶也是間隔著排的。

  (3)“圖形媽媽正準備帶圖形寶寶離開家就聽到了圖j叫聲,原來還有圖形寶寶也排好了隊”“看,這些可愛的圖j是怎么排隊的呢?”引導幼兒觀察找出圖形排列規律。

  小結:圓寶寶、三角寶寶、方寶寶它們三個間隔著排酣

  2、幼兒操作“圖形寶寶來排隊”,圖形媽媽帶著圖形!游樂場。有的圖形寶寶坐上了碰碰車,有的圖形寶寶爬一梯,還有的蕩起搖船……玩的真開心!圖形媽媽說:“時問我們該排隊回家了,可只有排頭的幾個圖形寶寶排好了臥媽可真著急呀。”“小朋友,我們圖形寶寶排的隊好不好?”

  “x寶寶排在這兒!”

  第一組按兩種形狀排序o△o△……

  第二組按兩種形狀排序△口△口……

  第三組按三種形狀排序o△口o△口……

  小結:小朋友幫圖形娃娃排好了隊,圖形媽媽真高興!許多的項鏈給小朋友呢1

  3、游戲“看誰站得對又快”。

  請小朋友看清你的項鏈珠子,是怎么排列的,就站在.子排列相同的圓圈上,看誰站得對又快。

  活動延伸:

  數學角中,提供木珠,各種塑料雪花片,圖形片,可供{色、形狀、大小排序。家長在家也可讓孩子將鞋子、衣服、毛巾等按大小、顏色排序。

  效果分析:

  分類和排序一樣,也是幼兒學數前的一種智力準備活動,一方面有助于幼兒學習數數,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本次活動按兩種形狀排序,幼兒在數學角已見過,有了一定的經驗準備,排列起來就相對容易一些。讓一部分能力強的幼兒按三種形狀問隔排序,這樣能讓每個幼兒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這也符合發展性原則。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易轉移,動作的目的性不強,本次活動采用游戲的口吻,讓幼兒幫圖形媽媽把圖形娃娃排好隊,增強了幼兒操作的目的性,使幼兒的學習興趣更濃,效果更好。

  專家點評:

  根據事物的某些特征排序,是幼兒期發展的一個重要邏輯能力,在排序活動中,幼兒要針對一系列物體某方面的特征,如長度、大小、重量等或物體之間的特定邏輯關系對物體的順序進行調整。排序能力從小班就可以培養,但應當注意通過游戲的.方式,并讓孩子在手腦并用的操作過程中掌握排序的方法。該課題的設計符合小班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在輕松的、“玩”的過程中練習了排序。

  反思與討論:

  本課題的設計者是怎樣指導小班的孩子發現排序的規律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3以內的數量,嘗試對3以內數量的物體進行歸類。

  2、在觀察圖片和提問的引導下,探索用點卡表示實物的數量。

  3、喜愛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花的圖片6張,其中數量為1、2、3的花朵兩張;——1、2、3、的點卡片各一張,分類和底板。

  2、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實物和點卡操作圖片,分類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數量,認識點子標記。

  1、師:小朋友看這兒有什么?每張圖片上有幾朵花?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嗎?

  2、師:請小朋友說說哪些花是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把一樣多的花把它們放在分類盒的一個格子里。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他們都是幾朵花?

  4、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請小朋友數一數每張卡片上有幾個點 ?

  5、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請小朋友上來拿一張點卡去找和它一樣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兒操作活動。

  1、花兒朵朵:

  師:(出示點數卡片和花朵圖片)小朋友看!老師這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花朵圖片,還有一些點子卡片。現在請小朋友先數圖片上花朵的數量,然后將一樣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請小朋友選擇點子卡片來表示有幾朵花。

  2、給點子找朋友

  師:(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這畫面上有什么?先點一下每樣物品有幾個,再用連線的方法將和點子一樣多的物品連起來。

  二、交流活動:找一樣多

  師:現在看著畫面說說和一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

  師:小朋友們都能找到他們的朋友真聰明!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并能說出總數。

  2、通過玩“裝蛋”“找朋友”游戲(按點數取物,點物匹配操作)進一步點數和感知5以內的數量。

  3、喜歡參與點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動物圖片若干。

  2、筐6個,蛋盤人手一個,大骰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寶寶喜歡小動物嗎?(喜歡)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呢?

  幼:小鳥、孔雀、鴨子、鴕鳥、企鵝……

  二、學習手口一致按物數數

  師:寶寶喜歡的動物可真多,正好今天小動物要來和我們一起玩游戲開心嗎?(開心)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吧!

  師點擊聲音:汪汪汪,誰先來了?(演示小狗圖)

  幼:小狗。

  師:原來是小狗呀,還有誰呢?小耳朵聽一聽!喵喵

  幼:小貓

  師:小貓也來了,最后一個小動物呀長耳朵、短尾巴,走起路來蹦蹦跳。你們猜猜是誰?

  幼:小兔子

  師:看一看是嗎?(是的)真的是小兔子呀!

  師:剛才我們看了有哪些小動物要和我們玩游戲呀?

  幼:小狗、小貓、小兔(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小貓有幾只?小狗有幾只?小兔呢?

  幼:有一只貓、一只狗、一只兔。

  師(一邊指著圖一邊說):對了,是一只貓、一只狗、一只兔。那合起來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呀?

  幼:三只。(有的幼兒伸出三根手指頭)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從哪邊開始數呢?

  師(邊說邊伸出右手指向小貓):我們數數時一般先伸出右手,小動物橫著排隊時,我們可以從左到右數。(請小朋友舉起右手,從左到右一起數。用ppt演示從左往右的一只箭頭。師:一共有幾只小動物?(3只)教師可圍著三個小動物畫一個大圓圈,并大聲說:“一共有3只小動物。”

  師:小動物們覺得跟小朋友玩游戲真開心,它們決定回去請更多的小伙伴來和大家一起玩游戲。看,他們請了誰來玩游戲?

  幼:烏龜、長頸鹿

  師:烏龜是橫著排隊還豎著排隊的?長頸鹿呢?

  幼:烏龜橫著排隊,長頸鹿豎著排隊?

  師:剛才我們說了小動物橫著排隊時,我們可以怎么數?(從左往右數)師邊小結邊用ppt演示從左往右的一只箭頭。

  師:那小動物豎著排隊時我們該從哪邊數呢?幼:從上面開始數。

  師小結:對了,小動物豎著排隊時,我們可以從上到下數一數。舉起我們的?(在圖的右上方演示從上往下的箭頭標記。)

  師(出示黑板圖):那烏龜、長頸鹿分別有幾只呢?請寶寶用剛才的方法來幫我數一數。

  三、玩“擲骰子,取蛋游戲”鞏固數數方法

  師:圓點寶寶看小朋友玩的真開心,它們也趕來想和你們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愿意)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呀?(骰子)大大的骰子上面有什么呢?

  幼:好多的圓點寶寶。

  師:骰子的每一面上都有許多的圓點,有的圓點是橫著排的,有的是豎著排的。呆會老師會像這像將骰子輕輕拋一下,請寶寶們數一數骰子朝上的一面有幾個圓點,然后請寶寶從椅子下面取出你們的蛋盤,根據骰子擲的數到前面大膽筐里裝上相應數量的.蛋寶寶,裝的時候要放一個數一個而且要大聲地數出來哦!

  教師示范一遍

  師:好!請寶寶們取出你的蛋盤站在筐筐前面,小眼睛看仔細了,我要拋了?有幾個點點?裝幾個蛋蛋?快把蛋蛋裝進去,不要忘記放一個數一個

  師:好了嗎?你們裝了幾個蛋蛋呀?(3個)讓我來看看,恩,寶寶們真棒!都裝了幾個蛋。

  好把蛋放回筐里,我們再來一次。

  第三遍請一個寶寶擲骰子,教師和其它幼兒裝蛋,再請小朋友檢查。

  四、圓點寶寶找朋友

  師:圓點寶寶跟小朋友玩游戲真開心!不過圓點寶寶的找不到好朋友了,寶寶你們愿意幫圓點寶寶找一找好朋友嗎?看,圖上有什么?

  幼:烏龜……

  師:除了小動物還有什么?

  中間的方格里有許多圓點,請你數一數每個方格的圓點寶寶的數量,再數一數每種小動物的數量,將相同數量的圓點和小動物用連線的方式拉拉手做好朋友

  好的小朋友給后面的老師看一看,如果你幫所以圓點寶寶找到好朋友了,后面老師就會獎勵一朵小紅花哦!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物園門票每人一張。

  2、幼兒人手一份10以內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以去“動物園”游玩的形式,帶領幼兒進教室。

  點數9個小朋友。

  師: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玩了,請小朋友排隊入場。請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記住要從小紅旗那開始,看誰動作快。

  ①幼兒自主排隊。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點數人數。

  師:現在請男孩子來數一數女孩子有幾個?記住要從小紅旗開始。(男孩子數女孩子)再請女孩子數數有幾個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續情境:練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

  (1)示范數10的數。

  師:瞧,這是誰呀?讓我們看看有幾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動物園里這么動物,要請小朋友把它一個一個在排序板上排好隊,排一個要大聲數一個,看看你一共數到幾個動物?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并對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指導或幫助。

  (4)評價——請幾名幼兒點數自己的操作材料。

  師:你的是什么動物?請你從小紅旗開始用手指一邊點一邊大聲的數給我們看一看有幾個?數完后追問:你數到了幾個?

  (5)挑戰:點數15以內的數。

  動物園又來了許多動物,可是這么多數也數不清,誰愿意上來幫我數一數?

  三、結束情境。

  師:時間不早了,動物園要關門了,請小朋友把動物放回籠子,來排隊吧!

  【活動反思】

  《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課前所思: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于情景化的游戲,特別喜愛,正好本周主題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動物園玩的經驗,所以定位在去動物園的情景。

  課堂實踐:

  我帶著15名小朋友進入場地后,以“進動物園要排隊”的形式,讓男孩、女孩排在分別排在小紅旗后面,并且相互從小紅旗處數數,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幾個?”點數完畢后,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10的點數后,提出要求:請把這些玩具在小紅旗上面排隊,邊排邊數看看一共有幾只?小朋友自主選擇后,我個別邀請幾位上前操作。最后以動物園要關門,請小朋友帶好動物,跟隨我出教室。

  小百科:起初人們只覺得某部分的數是數,后來隨著需要,逐步將數的`概念擴大;例如畢達哥拉斯認為,數必須能用整數和整數的比表達的,后來發現無理數無法這樣表達,引起第一次數學危機,但人們漸漸接受無理數的存在,令數的概念得到擴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

  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會按食品的種類進行分類,并匹配相應的標記。

  2、能跟據點卡取出與之相等數量的食品。

  2、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具柜3個。教學掛圖(一)中的食品標記圖3張。

  2、自制的各種“食品”(包子、小餃子、湯圓)或教學掛圖(一)中的實物卡片若干,貼有3以內點子的小盤子若干。

  經驗準備:

  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一起去購買食品時,引導幼兒觀察超市中的食品是如何分類擺放的,并有意識地請幼兒按指定數量取同樣多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說說看看:“我吃過的食品”。

  1、教師:大家說說,過春節的時候,你們都吃過哪些好吃的.食品呀?(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吃過的食品)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針對性的出示一些食物。

  2、展示食品,說說食品的名稱。

  教師: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過年的食品,我們來看看。

  教師:你們吃過這些食品嗎,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

  鼓勵幼兒大聲說出食品的名稱,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可以說出很多食品名稱。

  (二)給食品分類,布置食品店。

  師幼討論:這些食品都放在了一起,好嗎?

  教師: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討論一下怎么放?出示食品商店擺放的圖片,比較怎樣放好?

  教師:這么多食品可以開個食品店啦!這些食品怎么放可以很整齊呢?誰來試一試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

  引導幼兒討論后再根據食品的品種,把相同的食品放在一個玩具桂里。

  2、我會放食品。

  鼓勵幼兒一邊拿一邊說,如:XX和XX放一起。

  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食品擺放得對不對,一邊檢查一邊說:這里都是XX。

  3、給食品配標記。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一)中的包子、餃子、湯圓三張標記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這些是什么標記,可以表示哪種食品。

  教師:我們來認識這些標記吧,說一說這些是什么標記,可以表示哪種食品。請把每張標記送到它所表示的食品處。

  請個別幼兒為食品配標記。

  (三)給“娃娃”買食物,練習點物匹配。

  1、觀察小盤子。

  教師出示玩具娃娃(3—5個)和小盤子

  教師:“娃娃”也想吃食品了,我們幫“娃娃”買食物吧,想想買到的食品放在哪里呢?

  2、教師出示標明點子的盤子。

  教師:盤子里有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幼兒討論并明確:盤子有幾個點子,就取幾個食品,要求取同樣的食品。

  3、幼兒示范拿取食品。

  教師:誰來試試為“娃娃”買食品呢?

  請個別幼兒取盤子,先數點子,再按點子數目取相同數目的食品品嘗。同時,引導幼兒邊觀察邊講述,明確買食品的方法。

  4、幼兒買食品(完成幼兒用書第10頁的操作卡)。

  教師:玩具娃娃還想買很多的東西,可是她不會買,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幫忙,她給了一張她買東西的購物單,請我們小朋友按購物單上的要求要幫她們買東西。

  老師先示范操作:按購物單上的點子數目,圈出要買的物品的數量。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幼兒操作的過程,并予以指導。

  教師小結:你們都為“娃娃”買到他所需要的食品,“娃娃”謝謝你們了。

  活動延伸:

  在區角游戲中,提供1~4的點卡,鼓勵幼兒根據點子卡上的數量自制食品。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幼兒對點數、匹配活動感興趣。

  2.幼兒學習點數方法,感知5以內的數量。

  3.能按照指令做事。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初步的點數的經驗。

  物質準備:

  1.糖若干、糖罐一個。

  2.盤子三個。

  3.小袋、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幼兒興趣

  (1)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盒子,你們猜盒子里是什么?(先晃動盒子發出聲音讓幼兒隨意猜,然后讓幼兒摸一摸,猜一猜到底是什么?)。

  師:這個東西呀,甜甜的,寶寶們最愛吃了。(糖果)

  (2)師:那我們就請他出來吧,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將糖果倒出放在盤子里)盤子里有多少糖果呀?(有許多糖果)

  (3)盤子里有各種各樣的糖果,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糖果?幼兒自由述說,每說到一樣就從盤子里挑出來展示給大家看。

  小結:糖果有許多種,有軟糖、硬糖,有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糖。

  二.分糖游戲

  (1)師:我們來玩分糖游戲,一組的男孩子挑選三塊軟糖放到盤子里,女孩子挑選兩塊硬硬的糖放到盤子里。

  二組的男孩挑選一塊紅色的糖放到盤子里,二組的女孩挑選四塊圓形的糖放到盤子里。

  三組的男孩子挑選兩塊橢圓形的糖,放人盤子里,女孩選擇四塊綠色的糖放人盤子里。

  (2)教師提醒幼兒聽清楚要求,按數量拿糖,引導幼兒正確點數的方法,拿一個數一個。

  小結:小朋友真棒,能夠聽清楚要求,按數量拿糖。

  三、按照圓點數量裝糖

  1.裝糖:盤子里有這么多的糖果,拿起來多不方便呀。那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拿起來方便點呢?(袋子裝)

  2.老師準備了一些小袋子,這些小袋子上面可都有秘密哦。(老師示范:先數數袋子上有幾個圓點,然后請大夾子幫忙往口袋里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

  3.現在請我們寶寶也拿著袋子去裝糖果吧,先要看清楚袋子上有幾個點點,再去裝糖哦。記住要請你的大夾子幫忙。

  4.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袋子里的秘密,你請了幾顆糖果寶寶。(我袋子上有三個點點,所以我請了三顆糖果……)

  四、加深難度,對應數字送糖

  1.送糖:糖果袋子要放人糖果盒中,這里有5個糖果盒,看看糖果盒子上面有什么啊?(數字l一5),你手里糖果袋子的'點點有幾個,你就把它送到數字幾的房子里。

  如:糖果袋子的點點有5個,你就放人數字是5個糖果盒中。

  請幼兒根據數量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匹配。

  五、品糖游戲:

  師:孩子們和糖果游戲和開心,現在,請我們寶寶每人拿一顆糖果,嘗嘗看它是什么味道的?吃過糖后要及時漱口或刷牙。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玩裝糖、放糖果的游戲。

  教學反思

  講完這節課以后,我深深地體會到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1、課堂不夠生動,沒有完全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2、講課時間還需要控制,時間長孩子會沒有耐心

  3、在以后的教學中對孩子的常規培養要加強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8

  小動物過生日

  活動目標:

  1.參與情景游戲,能正確地進行4以內數的等量匹配。

  2.知道關心別人的生日,感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課件一個,電視機、電腦。

  2.生日蛋糕圖片人手一個,蠟燭圖片大量。

  3.幼兒操作配對材料人手一份。

  4.小動物家操作大圖四張。

  活動過程:

  一、操作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生日蛋糕圖片,集體談話。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對了,今天很多的小動物都到我們小二班來過生日了,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都有誰?

  2.播放小動物叫聲,出示小動物。

  幼兒集體玩請你猜猜我是誰的游戲,提示小動物叫聲或者特征,引起小動物。如請你猜猜我是誰?我有兩只長耳朵。(兔子)

  二、玩游戲,按圓點認數。

  1.猜猜小動物的年齡。

  那你知道他們都是過幾歲生日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小動物身上的圓點就知道了)

  2.集體點數小動物身上的圓點,知道小動物是幾歲?

  三、給小動物送蛋糕。

  1.請幼兒每人為小動物做一個生日蛋糕,在蛋糕上按小動物的年齡插上相應的'蠟燭。

  你想為誰做蛋糕呢?那你要看清楚它幾歲,然后再給它插上幾支蠟燭,然后給小動物送過去,在贈送時說上一句祝福的話。

  2.幼兒集體操作并送蛋糕。

  四、繼續玩游戲,幼兒操作配對材料。

  1.操作課件,出示更多的小動物。

  又來了很多的小動物,他們也想來過生日,但是呀,有一個要求,兩歲的小動物要到兩歲的小貓家去過生日,三歲的小動物要到三歲的小兔家去過生日,四歲的小動物要到四歲的小狗家去過生日,小動物們想請我們小朋友用線來連一連,讓他們走對家門,找到和自己一樣大的好朋友,好嗎?

  2.教師語言示范如何進行連線操作,明確每個小動物身上只要連一條線。

  3.幼兒集體進行操作。

  五、檢查幼兒操作結果,集體唱生日歌慶祝生日。

  活動反思:

  活動與生活密切相連,很投幼兒的胃口,上起來較輕松。此次活動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中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9

  設計意圖:

  游戲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在《綱要》中也明確提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通過多種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小班幼兒活潑可愛,他們喜歡爬行、蹦跳、奔跑……,并喜歡在一定的情景游戲中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達到快樂的目的。本次活動創設“小青蛙捉害蟲”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動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熱情參與活動,通過學習小青蛙捉害蟲學習點數1到4,以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到4,并能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1。小青蛙圖片,小害蟲圖片。

  2。幼兒學習資源5第9頁及操作卡,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聲哼唱。

  3.“小蝌蚪要長大啦,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跳一跳,細尾巴沒有了,變成了誰”?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了解青蛙的特征:“頭上一對大眼睛,寬嘴巴,長著四條腿,穿著綠衣裳,露著白肚皮”!

  2。教師問幼兒:小青蛙不僅會唱、會跳,而且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呢,你們知道是什么嗎?(青蛙捉田野、莊稼地里的'害蟲,是農民朋友的好幫手,青蛙是益蟲,大家都保護青蛙)。

  3。教師出示四張青蛙圖片,請幼兒觀察這幾只小青蛙有什么不同,說出它們的明顯區別(每只青蛙身上的數字不同)。

  4。請幼兒根據青蛙身上的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小害蟲”,分別貼到小青蛙嘴巴里。

  5。引導幼兒互相觀看并討論作品,數一數,看看做得是否正確。

  6。請幼兒幫小象套圈,復習1到4的點數。

  (三)結束部分

  1.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2.幼兒學青蛙跳。兒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蟲本領大。胳膊伸一伸,腿兒蹲一蹲。腰兒轉一轉,眼睛仔細看,害蟲找到了,跳起來吃掉它。

  “一跳、兩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大壞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兒自由回答“蒼蠅,蚊子…………?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7以內的實物數量和數字。

  2、能正確目測數群,并將數字與實物匹配。

  3、積極愉快地參與數物拼板游戲活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磁性圖片,3-7的實物卡若干、數字卡若干。

  2、學具第一、二、三組:剪下幼兒用書第21頁中數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第四、五、六組:

  幼兒用書第26頁,數字印章,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目測數群,并按數量分類。

  教師出示3-7的實物卡片,引導幼兒目測實物,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它們有多少個?幼兒分別說出實物相應的數量。接著,教師啟發幼兒把相同數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余幼兒與教師共同觀察并驗證其正確性。

  按數匹配實物。

  教師出示3-7的數卡,啟發幼兒將數卡與相同數量的實物卡相匹配。幼兒觀察數卡并說說:這里有什么?是什么數字?幼兒一一講述后,教師再引導幼兒嘗試把相同數量的數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要求幼兒邊操作邊用語言講述:幾個××,我送數字幾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動。

  第一、二、三組:數物拼板游戲。

  引導幼兒觀察殘缺的實物和數字卡,目測實物數量,說說:圖上有什么?有多少?讓幼兒根據實物數卡找到相應的數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組:

  (1)引導幼兒看數字添畫相應的'圓點和實物。

  (2)觀察實物數量,引導幼兒在方框中印數字、畫短線。

  3、評比活動

  幼兒間相互觀摩,交流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進行簡單的評比,對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齊的幼兒進行表揚。

  活動建議

  將數物拼板放在數學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進行操作游戲活動。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始我創設了情境“幫鞋子找朋友”,讓幼兒從關注自己腳上的鞋子出發,通過觀察,使幼兒知道腳上鞋子有兩只,兩只鞋子是一樣的,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在“幫鞋子找朋友”環節中,請幼兒根據手里的單只鞋子到很多鞋里去找另一只一樣的鞋子。在出現問題后,及時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討論,討論使幼兒相互吸取經驗,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使幼兒接納他人的觀點,達到學習的目的。幫助幼兒解決了特征混淆的問題,使幼兒知道一樣顏色、一樣花紋、一樣大小的兩只鞋子是一雙鞋子,豐富了一雙的概念。在操作環節:材料的設計考慮到了鞋子大小花紋一樣顏色不同、顏色花紋一樣大小不同、顏色大小一樣花紋不同,這幾種在操作材料中都顯示出來,由于在前面“找鞋子”環節中幼兒出現了問題,幼兒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在操作中都能正確成雙配對鞋子。整個活動,老師的指導有針對性,由簡到難,層層深入,有效的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

  最后環節“鞋子碰碰舞”,提供給幼兒的鞋子在顏色、款式、大小上有了帥選,方便幼兒在“碰碰舞”中快速尋找到和自己手中一樣的鞋子的朋友,游戲中并不斷和旁邊小朋友交換不同的鞋子。以游戲形式引導幼兒繼續學習配對,把數學的概念滲透于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和成長。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數學游戲,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2、能夠根據圖形的特征從不同的圖形中找到相應圖形。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 各形狀餅干 圖形

  經驗準備:前期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有一定認識。

  活動重點:

  感知圖形的特征

  活動難點:

  能夠用語言描述出圖形所帶給自己的感受。

  活動過程:

  1、情景游戲引入內容。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米菲兔,這個周末是個好天氣,我們準備去郊游!郊游要帶很多的好吃的對不對?""你能陪我一起去超市把好吃的買回來么?~"

  2、回憶,鞏固長方形外部特征"我們來想一下,爸爸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爸爸想吃的長方形餅干是什么樣的?"請你找到長方形的圖形寶寶摸一摸,然后告訴我。

  幫助幼兒更加直觀的感受圖形特征,并用幼兒的語言進行描述。

  點擊,ppt,對幼兒的答案進行驗證。

  3、回憶,鞏固圓形外部特征"我們來想一下,媽媽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媽媽想吃的圓形火腿是什么樣的?"請你找到圓形的圖形寶寶摸一摸,然后告訴我。

  幫助幼兒更加直觀的感受圖形特征,并用幼兒的'語言進行描述。

  點擊,ppt,對幼兒的答案進行驗證。

  4、 回憶,鞏固三角形外部特征"我米菲兔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你還記的么?"它長的什么樣子?

  請你找到三角形的圖形寶寶摸一摸,然后告訴我。

  幫助幼兒更加直觀的感受圖形特征,并用幼兒的語言進行描述。

  點擊,ppt,對幼兒的答案進行驗證。

  5、活動結束,課件播放"你們可真是太棒了,謝謝你們的幫忙,買到了所有要吃的好吃的,為了感謝你們,我也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好吃的,就藏在你們的身邊,快去找找看!并說一說,他是什么形狀的。"幫助幼兒在吃一吃嘗一嘗的過程中,再次鞏固對圖形的認知與正確命名。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理解數字4和5的實際意義并能認讀。

  2、在操作過程中建立物與數的對應關系。

  活動準備:PPT,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貼有不同數字的盤子,食物若干)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吸引幼兒興趣師:老師今天收到了一封邀請信,原來呀是森林里的獅子大王邀請小動物們去參加森林狂歡會。可是他呀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想請我們幫幫忙,我們來聽一聽它遇到什么問題呢?

  教師模仿獅子:小朋友們,我邀請了很多小動物來參加我的狂歡會,可是呢來參加的小動物太多了,我都數不清楚來了幾只小動物。你們能想個好辦法,讓我知道來了多少小動物嗎?

  二、理解數字4、5的意義1、多種方式表示數字4、5(1)師:有客人來了,你們看第一個來的是誰呀?(出示四只兔子圖片)獅子大王邀請了幾只小兔子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你們有沒有什么更清楚的方法讓獅子大王知道來了幾只小兔子呢?

  老師這里用了小圓點來表示兔子的個數,比如四只兔子可以畫四個圓點。

  (2)師:小猴子也來了,我們一起數一數來了幾只小猴子。如果用畫小圓點的方法,我們可以怎么來表示來了幾只小猴子呢?

  2、數量與數字對應,理解數字的含義(1)師:老師還想到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數字表示來了幾只小動物。我這里有兩個數字寶寶,你們認識它們嗎?

  四只小兔子可以用哪個數字表示?五只小猴子呢?

  小結:我們剛剛數了,有四只小兔子,所以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有五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2)師:又有新客人了,這次來的是誰呀?有幾只長頸鹿呢?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呀?大象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

  三、鞏固數字4、5的含義師:小動物們都帶來了美味的食物,每種食物的個數也不一樣,需要我們來幫忙數一數。這是什么?這里有幾個蛋糕?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依次用數字表示蛋糕、餅干、冰激凌)四、按數取物,加強對5以內基數概念的理解1、操作要求師:我們幫獅子大王數清楚來了幾只小動物,他為了感謝我們,給我們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自助餐。獅子大王在每張桌子上準備了兩種食物,每個位子上都放著一只小盤子,小盤子分為兩邊,每一邊上面標著一種食物,還有數字。等一會請你們選擇一個空位子,按照盤子里的數字拿自己桌上的食物。比如這邊標著蛋糕和數字4,就表示要拿4個蛋糕,就像這樣。拿完食物的小朋友坐回來我們一起來分享美食,聽明白了嗎?(教師示范操作)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3、交流展示,結束活動師:我們都拿了自己的食物,請你們先把自己的盤子放在自己前面,我請幾個小朋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拿了幾個什么食物呢?

  每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盤子裝的滿滿的,我們拿回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吧!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中完成《數學》第12-13頁"拍大蒜"。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找找身邊常見的數字,說一說這些數字代表什么意思。

  教學反思:

  1、活動中重復很多次點數,到后來幼兒有點枯燥,可以加入其他數字如123,增加幼兒辨識的`難度;2、操作要求講的不是很清楚,導致很多幼兒操作時沒有按照要求來拿取食物,錯誤率比較高;3、分享環節,只請了三個幼兒分享,其他幼兒沒有參與感,可以把幼兒的盤子都收起來,一個一個讓幼兒檢驗;4、活動中單位詞的使用不是很準確,"大象,蛋糕"這樣的量詞使用不當;5、教態還需要改進,可以更加親切自然,與幼兒更多的互動;6、幼兒能認讀數字4、5,但是可能并不理解數字,可以出示數字的時候改變一下數字的位置再讓幼兒認讀;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動,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物體排列的順序。

  3、能積極參與活動,對排序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

  2、大小不同的蘋果,操作底板。

  3、音樂,水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水果大豐收嘍,讓我們坐上車,一起去果園看看吧。

  2、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果園。

  二、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1、看看說說,引導幼兒觀察并比較大小。

  (1)提問:這是什么水果?數一數有幾個蘋果呢?

  (2)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呢?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小?

  (3)請三位小朋友上臺來分別摘一個蘋果,讓幼兒說出誰摘的小蘋果,誰摘的大蘋果,誰摘的最大的蘋果。

  2、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排序。

  教師:剛剛長出來的'蘋果是很小的,后來才慢慢地長大,誰能把這些蘋果從小到大一個個排一排,表示蘋果是怎樣一點點長大的嗎?

  (2)請幼兒先比較出大小,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練習將3個蘋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

  (1)按從大到小地排序。

  教師:果園的水果運到水果店了,我們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整理蘋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蘋果排第一,后面應該怎么排呢?

  (2)請小朋友嘗試從大到小排蘋果。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鞏固,加深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教師:很多小朋友們給蘋果排隊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還有許多水果沒有擺放整齊,叔叔阿姨也想讓小朋友幫忙,叔叔阿姨告訴呂老師一個秘密,這些水果喜歡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樣子來排隊,你們愿意幫忙嗎?

  2、幼兒操作活動,進一步掌握有規律的排序方法,教師適當指導。

  3、評價幼兒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

  四、快樂水果宴

  教師: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謝小朋友的幫助,他們準備了香甜的水果,讓我們一起去品嘗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空集”,嘗試用各種方法感知,判斷“有”和“沒有”,愿意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講述。

  2.初步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我要去超市

  2.兩個袋子(一個里面有東西,一個里面沒有東西。)

  3.各種食品包裝盒(有的里面有東西,有的是空盒。)

  活動過程

  一、感知“有”和“沒有”

  1.出示兩個袋子

  (一個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個里面是空空的。)

  2. 讓幼兒感知“有”和“沒有”

  教師: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你怎么知道的?

  二、判斷“有”和“沒有”

  1.觀看動畫片:我要去超市

  觀看后提問:你們看到超市里有什么?

  2.幼兒操作

  (1)熊媽媽想開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樣東西也沒有,怎么辦呢?

  (2)介紹操作要求:

  在貨架上的東西有吃的,有用的,還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東西,有的里面是空的`。

  每人幫熊媽媽進一樣東西,空的東西熊媽媽不要的。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幼兒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斷“有”和“沒有”。

  3.交流小結

  你選的是什么?里面有東西嗎?你怎么知道的?

  4.再次操作

  (1)鼓勵幼兒去試試看,用和剛才不一樣的辦法再幫熊媽媽選許多貨。

  (2)指導

  能力弱的幼兒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強的幼兒各種方法判斷。

  教師詢問個別幼兒:里面有東西嗎?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

  (3)相互介紹。

  三、和熊媽媽一起開超市。

  ”(播放音樂《郊游》)原路返回。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5

  設計意圖

  生活中鮮艷亮麗的顏色對小班年齡段的幼兒是十分有吸力的,但是他們有時候會叫不出這些顏色的名字或者是叫錯名字。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慢慢引導幼兒正確認識這些常見的顏色,并說出相對應的名字以及進行分類。用故事和小游戲引入教學活動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并在這個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游戲,積累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愿意幫助動物寶寶回家。

  2、能力目標:能夠分清紅、黃、藍三種顏色,并正確說出他們相對應的名稱。

  3、認知目標:能對紅、黃、藍三種顏色進行分類,讓動物寶寶回到正確的家。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編一個森林警察幫助迷路的動物寶寶回家的故事。

  2、物質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卡紙分別制成的房子和動物頭飾。

  3、情境創設:集體活動情景(找三個人分別飾演紅黃藍三座房子)。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清楚說出所看到的顏色。

  難點:對相對應的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一、以懸念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啊,我遇到了動物王國的警察叔叔,他說他現在需要小朋友們的幫助,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小班數學教案及反思《動物寶寶要回家》含PPT課件

  三、開火車,送小動物回家

  1、"嘟嘟嘟······火車出發了。"(一個帶著紅色頭飾飾演房子的人站出來)"看見面有一所紅色的房子,那應該是誰的家呢?"(小雞),"好了,小雞找到家了,我們和小雞說再見吧。"

  2、"嘟嘟嘟······火車又要出發啰。"(一個帶著黃色頭飾飾演房子的人站出來)"看,前面有一所房子,那應該是誰的家呢?"(小鴨),"好了,小鴨回家了,我們和小鴨說再見吧。"

  3、"嘟嘟嘟······火車又要出發啰。"(一個帶著黃色頭飾飾演房子的人站出來)"看,前面有一所房子,那應該是誰的家呢?"(小兔),"好了,動物寶寶們都找到家了,我們和小兔說再見吧。"

  四、任務完成,小朋友們也要回家了

  1、"好了,小朋友么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呀?"(送動物寶寶回家)"怎么送的呀?"

  2、"那我們來看下,哪些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是這些顏色呀。"(加深小朋友們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印象)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今天都認識了哪些顏色呀,我們可以在外面玩的時候看看有哪些東西的顏色和我們認識的是一樣的'呢,回家也可以仔細觀察下家里哪些物品是這些顏色呢。

  活動反思:

  活動前,我為幼兒準備了充分的操作材料。首先,第一個環節我讓小朋友幫每棟樓貼上門牌號碼。幼兒對樓層與樓層之間的房間號碼不懂得其真正的含義。而我也正忽略了這個問題。導致幼兒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出現很大的困惑。

  第二個環節幫小動物分類并送小動物回家,我在房子上貼上了各類小動物的圖片。這個是我有欠考慮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限定了想幼兒的思考能力。

  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總體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參與性也比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時幼兒接觸這樣的操作機會比較少,在實際操作起來遇到了較多的困難。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2-13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9-0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3-31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精】03-1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熱】03-17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薦】03-10

【薦】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3-01

【推薦】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3-04

【熱】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3-04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種花》04-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黑龙江省| 呼图壁县| 麻江县| 加查县| 南召县| 会宁县| 海口市| 尉犁县| 库车县| 舟曲县| 安国市| 清流县| 太保市| 青河县| 金堂县| 宜章县| 江西省| 河南省| 南和县| 岳阳县| 金塔县| 永靖县| 乐陵市| 洛阳市| 明光市| 北京市| 崇信县| 河曲县| 黔西县| 广灵县| 茌平县| 措美县| 泽普县| 拜城县| 阿巴嘎旗| 寻甸| 林甸县| 涟源市| 淮安市|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