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奇形怪狀的魚》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奇形怪狀的魚》,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情分析
曾帶幼兒去海底世界游玩,欣賞了各種各樣的魚,讓幼兒印象深刻。回來后的幾天里,幼兒經常談論,非常好奇海里還有哪些奇形怪狀的魚,這種好奇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促使其突破常規思維來思考問題。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認識海里的兩種奇形怪狀的魚,并了解其名稱。
2.引導幼兒大膽發揮想象力,并動手畫出自己想象中的奇形怪狀的魚。
3.引導幼兒體驗大膽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去海底世界游玩的光盤,教學圖片4幅,其中槌頭鯊圖片2張(1張全身的、1張頭部特寫的)、鰩圖片2張(1張全身的、1張側面鰭特寫的),錄有《水族館》的磁帶,圖畫紙、勾線筆、油畫棒。
2. 經驗準備:幼兒有畫魚的經驗,認識鯽魚身體的各部分,到海底世界欣賞過各種魚類。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前一段時間我們去海底世界游玩,在里面看見了許多奇形怪狀的魚。教師出示圖片:一條奇形怪狀的魚(槌頭鯊——全身),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他們說出這條奇形怪狀的魚怪在哪里?
你們看看這條魚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鯽魚有什么不同?哪里怪?
(這條魚比鯽魚大,這條魚的頭和鯽魚的頭不一樣……)
對了,這條魚比鯽魚大,但最怪的地方是它的頭,它的頭扁扁的,像個長方形,這條魚的名字叫“槌頭鯊”。教師邊小結邊出示槌頭鯊的頭部特寫圖片。
教師再出示另一條奇形怪狀的魚(鰩——全身),讓幼兒觀察。你們看看這條魚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鯽魚有什么不同?它哪里長得奇怪?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讓他們說出這條奇形怪狀的魚怪在哪里。
(這條魚長得扁扁的;這條魚像扇子;這條魚像蝴蝶;這條魚的尾巴和鯽魚的尾巴不一樣,細細長長的……)
說得真棒!這條魚長得像一只大蝴蝶,兩個鰭像扇子一樣,尾巴細細長長得像一條線,它的名字叫“鰩”。教師邊小結,邊出示鰩的側面特寫圖片。
分析: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讓幼兒更直觀地觀察怪魚怪在哪里?培養幼兒對比觀察的能力,以及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讓幼兒說出兩種魚不同的地方,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看錄像,引導幼兒討論
①帶領幼兒看錄像,尋找各種奇形怪狀的魚。
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在海底世界游玩時看到的各種奇形怪狀的魚。(老師播拍攝的錄像,讓幼兒仔細觀看)
②幼兒自由尋找奇形怪狀的魚,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魚的外形特征,并引導幼兒說出找到的怪魚怪在哪里?
(這里有一條魚長得很怪,頭上有個大包——羊頭魚;這兒也有一條魚長得很奇怪,長得像葉子——葉海馬;這兒也有一條魚長得很奇怪,頭上有個
大殼——棘茄魚;還有一條魚身上全是刺——刺鮑……)
分析:教師播放錄像,當幼兒找出奇形怪狀的魚時,可暫停播放以便幼兒仔細觀察。引導幼兒逐步找出這條魚哪個地方長得奇怪,和別的魚有什么不一樣?看看它的頭,看看它的身體,再看看它的魚鰭和尾巴,等等。
③激發幼兒大膽想象,讓他們說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魚。
(我想象中的魚有翅膀,可以在水里游,可以在天上飛;我想象中的魚有又大又尖的牙齒,就像大象一樣……)
3.幼兒大膽創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奇怪的魚。
教師邊播放《水族館》音樂,邊鼓勵幼兒試著用筆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魚。
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啟發、指導。
幼兒給自己想象中的怪魚起名字。
4.展示、欣賞作品,介紹自己畫出的怪魚,體驗創作的樂趣①把全班幼兒的作品布置在教室的作品展示墻上,引導幼兒欣賞。
②請幼兒介紹自己畫的怪魚的名字和特點。
我畫的魚叫象魚,它有一個長長的大象鼻子,可以吸起海底的水草和貝殼;我畫的魚叫大嘴怪,它有一個大大的嘴,可以吞下一頭鯨魚;我畫的魚叫怪爪魚,它有4個爪子一樣的腿,可以抓住水里的小魚……
③表揚大膽想象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奇形怪狀的魚》】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魚_中班魚教案04-02
中班美術《魚》教案優秀02-23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魚寶寶笑了》01-19
《魚寶寶笑了》中班社會教案08-30
幼兒園中班《魚》教案04-20
幼兒園中班教案《魚》03-28
幼兒園中班魚教案12-08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14
中班教案《魚》06-16
魚中班教案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