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教師置換培訓心得
我有幸參加20xx年廣東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培訓。我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雖然學習是緊張又辛苦的事,但是我覺得很充實很有活力。在此,我要感謝學校的領導能夠給我這個學習的機會,另外,我也要感謝各位給予我大力的支持的同事。
本次培訓時間相對比較長,培訓形式多樣,有專家講座、專家課堂、專題培訓、實踐觀摩等,培訓內容豐富多彩,培訓內容包括師德修養(yǎng)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學能力的提升、班級管理能力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學科教學設計與教育技術應用、校本培訓設計、中小學課堂教學觀摩與實踐等。在培訓期間,我積極學習,聆聽專家講座,用心去領悟他們的觀點,吸取其精華。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覺到教師肩上的重擔,新世紀的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跟上時代步伐。教師在教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充電。要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專家的講座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征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fā)。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教育藝術”的學習,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例如學“課堂教學管理與設計” “教學設計的撰寫”、”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新課程理念下課堂評價策略”等。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yǎng)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二、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于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fā)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上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并會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此,由衷感謝上級有關部門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每位專家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老師們的敬業(yè)精神讓我感動,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fā)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通過學習,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義,信息化的社會來臨對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戰(zhàn),課程改革為教師專業(yè)化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平臺,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讓我明確了本次培訓的目標、內容,力求使自己山專業(yè)型、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的教學要從重結論轉變?yōu)楦剡^程,因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多去贊賞他們、而少去批評責罰他們,要用真愛去關心他們,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時刻留意關心學生的反應和變化,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使他們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在教育過程中多給學生一片屬于他們能力表現的天地,讓每一個孩子都充滿陽光。
三、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專業(yè)成長會給你帶來幸福感
吳向東老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專題講座,使我深刻地了解了研究型教師所要具備的三個要素:即善于學習、善于思考、善于改進自己的實踐行為。與傳統(tǒng)型教師相比,研究型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特點,更讓我產生了許多感想,好象知道了自己今后該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有了更多的反思,也明確了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標: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滲透的自覺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問題的學習的主要研究:在行動中研究——尋求問題解決的探索。一節(jié)或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后,要及時記下自己教學實踐的心得體會,對教學設計執(zhí)行情況加以回顧,對教學原則、目標、內容、方法、手段、教學語言、教態(tài)和板書等諸要素、諸環(huán)節(jié)進行檢查反思,特別是要抓住教學片斷、實例分析得失,抓住教學過程中的有關教改、教研中的主要問題,抓住教學活動中的“精彩一刻”,捕捉師生思想碰撞的火花,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等、分析、解剖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從而刁二斷總結概括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行為的重塑。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不能再繼續(xù)做一位教師匠了,時代對于教師的專業(yè)要求愈來愈高,因此,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吳向東老師詳細地講述“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如何做課題研究研究”,讓我明白“研究”二字離我們并不遙遠,學習就是研究,反思就是研究,行動就是研究。當我們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專業(yè)成長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就是對進教室滿懷期待,進教室后游刃有余、得心應手且富有創(chuàng)造性,出教室回望教學能享受到愉悅的審美體驗。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不但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知識上的欠缺,同時也看到了鄉(xiāng)村學校與城市優(yōu)質學校之間的差距。作為第一線的教師,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提高自己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潛心鉆研教學,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
作為一位農村教師,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不斷努力,爭取當一名幸福的農村老師,努力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有效教學課堂,教育一群幸福的農村學生。
【幼兒教師置換培訓心得】相關文章:
國培置換脫產培訓總結01-01
幼兒教師培訓心得05-05
培訓幼兒教師心得01-03
幼兒教師培訓心得06-18
幼兒教師的培訓心得02-24
幼兒教師培訓的心得04-09
幼兒教師外出培訓心得05-03
幼兒教師參加培訓心得05-13
幼兒教師舞蹈培訓心得06-06
幼兒教師崗前培訓心得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