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會跳舞的精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學設計《會跳舞的精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擺脫幼兒繪畫樣式的概念化,畫出有姿勢變化的人物造型。
2、通過活動,知道關節被牽動時,人能做出許多動作。
3、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及大膽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紙偶公仔4個。
2、節奏感強的音樂帶、錄音機。
3、水彩筆、八開畫紙。
4、即時貼標記。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活動興趣。
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些新朋友,大家瞧瞧它們是誰?。教師(出示紙偶)模仿紙偶精靈的聲音:聽說大(1)班的小朋友跳舞非常棒,你們能教我們跳舞嗎?老師鼓勵幼兒當小老師幫助紙偶精靈學跳舞。
2、通過擺紙偶動作,感知豐富的姿體變化。
(1)幼兒自由組合(分成4小組)進行擺弄紙偶精靈的活動,看誰擺出的姿勢最特別最有趣。
(2)請個別幼兒示范擺紙偶精靈姿勢,提問:你擺的紙偶動作是怎樣的?你是怎樣擺的?你能學學這個動作嗎?請大家也來模仿做這個動作。
(3)提問:為什么這個紙偶精靈會動,而且擺出那么多的動作?(幼兒討論,個抒己見)得出結論:因為在紙偶精靈能動的地方的連接處有一個小繩結,帶動紙偶精靈做出了各種動作。
3、知道什么是關節,關節被牽動時,人能做出許多動作。
(1)請幼兒也來做動作,尋找自己身上的“繩結”,并且在活動的“繩結”處貼上標記。
(2)老師解釋什么是關節。
(3)請幼兒分別來說說頭、頸、身體、手和腳的主要關節在哪里,并且動一動這個關節。知道手肘、手腕、膝蓋、腳踝等關結名稱。
(4)老師帶領幼兒隨著有節奏的音樂做身體的律動。
(5)幼兒隨音樂自由跳舞,做動作(在活動過程中,停頓音樂3-4次,幼兒也要馬上定住動作不動,感受動作的變換)。
4、幼兒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設計一個會跳舞的精靈,把剛才最喜歡的一個動作畫下來,或者自己設計一個有趣的動作。
(2)老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人物姿態的造型。
5、幼兒完成作品后,互相欣賞,用動作模仿畫中的人物造型。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會跳舞的精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課教案《會跳舞的精靈》含反思05-13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06-01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02-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會跳舞的彩紙》04-29
會跳舞的葉子幼兒園大班優質美術教案05-11
會跳舞的小腳大班教案05-29
會跳舞的影子大班教案04-22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15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