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摩擦力及其作用
2、結合生活經驗進行類比聯系。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事先帶一雙絲襪和一雙鞋底有花紋的鞋子。
2、雨鞋、運動鞋、涼鞋等各種不同鞋底花紋的鞋子。
3、《健康歌》音樂磁帶。課件:走冰、滑板車、汽車
4、彩筆、鞋底(五花紋)圖樣與幼兒人數等同。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活動。
講述小強只穿了絲襪跟媽媽比賽爬長城輸于媽媽的故事,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二、感知體驗、嘗試操作。
1、體驗嘗試:一只腳滑,一只腳不滑。
播放健康歌,請幼兒一只腳穿絲襪,一只腳穿鞋子,做旋轉和各種動作,感覺兩只腳著地有什么不一樣?
2、對比體驗:(兩只腳都不滑了)
請小朋友兩只腳都穿這鞋子跳舞,會有什么感覺?
3、觀察發現:鞋底的秘密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鞋子,發現鞋底的秘密:花紋
4、言語活動:比較鞋底花紋的式樣
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鞋底的花紋是什么樣的?例如:我鞋底的花紋是一條曲曲彎彎的線,像蚯蚓鞋。我鞋底的花紋是一粒一粒的,像小圓點。
5、操作體驗:
(1)請小朋友一只手套一只鞋子,在地上摩擦,感覺一下鞋底的花紋有什么作用?
教師小結:鞋底的花紋會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鞋底有了摩擦力,我們走路就不那么滑了。
(2)交流故事的因果
小強只穿著絲襪爬長城為什么比不過媽媽?
結論:鞋底有花紋,摩擦力大,走路就不滑;絲襪很光滑,摩擦力小,走路就很滑。
6、生活聯想:
播放課件:
1、為什么冬天在冰上行走容易摔倒?
2、為什么汽車行駛是非常穩又容易剎車?
3、為什么滑板車在路上滑得快?
言語活動:在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是滑的?哪些是不滑的?
7、自我設計:
請幼兒在鞋底上設計自己最喜歡的花紋。
三、情感教育:
把自己設計得漂亮鞋底送給你最喜歡的人?
播放音樂《娃哈哈》,幼兒手拿作品走出教室。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天氣預報
設計思路:
自從保健醫生將一支溫度計放到活動室里后,孩子們每天都會到那里看看今天幾度了?于是我們的“稚語心聲”里又多了新任務“天氣預報員”。漸漸地,孩子們從關心溫度到關心今天的天氣、想要了解各種形式的天氣預報等。為了進一步發展我班幼兒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識,鼓勵幼兒自己結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氣預報的秘密。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獲取天氣預報的各種辦法和途徑。
2、感受天氣預報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
二、活動準備:
幼兒記錄的'天氣預報表
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分組介紹了解天氣預報的不同途徑,分享經驗
這幾天,我們大家都一起關注天氣預報,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你們組是從哪里知道天氣預報的?
幼兒分組介紹
2、感知天氣預報與生活密切相關
原來我們可以從很多地方收聽、收看到天氣預報,你們家里平時還有誰聽天氣預報的?
幼兒交流:
為什么我們大家都要聽天氣預報?有什么用?
我們看看除了你們說的,還有誰也很關心天氣預報的
出示暖棚的圖片:農民伯伯為什么這么關心天氣預報?
逐一出示司機圖片、游客圖片,進一步感知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小結:天氣預報真有用,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3、交流天氣預報記錄表,提出問題
出示幼兒幾天來的天氣預報記錄表,請部分幼兒交流記錄表。
引導幼兒發現問題:為什么同樣是今天的天氣,但是有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不同呢?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東西,洗臉、刷牙、漱口我們都必須用到它。雖然水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孩子對于水的浮力并沒有太多的認識。有一天,在洗手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個塑料袋掉在水里,于是孩子馬上跑來問我:老師,為什么那個塑料袋漂在誰上面呢?我發現孩子們對這一現象的興趣非常的濃厚,于是我抓住了這一契機設計了這一活動《浮與沉》。本活動通過實驗來探索、豐富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并讓孩子們對科學現象產生興趣。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的物體的沉浮現象,學會記錄實驗結果。
2、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過自主實驗探索科學現象,培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水、毛巾、鉛筆、記錄卡、木頭、塑料、泡沫、玻璃、金屬、石頭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課題
師:這個魔術袋里啊裝了好多東西,小朋友你們想知道裝了什么嗎?
1、教師提問:你們有沒有想過要是我們把他們放進水里會怎么樣呢?
2、教師操作讓幼兒仔細觀看記錄卡,引導幼兒看上下兩個箭頭,上表示上浮,下的表示沉下去的,告訴幼兒如何做記錄卡的方法。
3、讓幼兒自由討論,叫興趣較濃的幼兒上來操作,并提醒幼兒記錄的方法。
二、分組實驗,自主探究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試一試啊?
1、講解操作方法與規則:要求幼兒操作完后,馬上拿鉛筆到記錄卡做好物體沉浮現象的記錄。
2、幼兒操作:師,小朋友在把物體放進水里時要看仔細了,看一下物體到底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的,認真觀察水中的現象。
溫馨提示:①把材料貼近水面輕輕地放入水中;
②每次只放一種材料;
③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做好實驗現象記錄。
④小組要分工,更要合作。
3、教師來回巡視,適時指導,幫助幼兒在觀察沉浮現象時,如何做好表示沉和浮的記錄,同時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4、表達與交流請個別組幼兒匯報、分享實驗現象:在匯報時,要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尤其是不同的意見。
三、教師驗證、小結
將幼兒做的.記錄卡作驗證與分析,按幼兒的記錄進行講解,并對幼兒錯誤記錄再次進行操作,加深幼兒對物體沉、浮有進一步了解。從而激發幼兒的探討興趣。
四、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趣的沉浮現象,在生活中還有許多的物體放在水中會發生很有趣的現象,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動手去做做實驗,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噢!
活動反思:
幼兒對實驗很感興趣,在通過實驗驗證時我說一個幼兒放一個,應該讓幼兒自己放物品更能調動積極性,應多進行此類活動。在科學角應投放沉與浮的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讓幼兒進一步掌握動物的不同特征,并理解動物的基本概念。
2、發展幼兒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及愛護動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游戲磁帶;2、各種動物卡片、掛飾若干;3、動物的家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激趣導入 :
以幼兒喜愛的動畫形象獅王辛巴引出課題,設置懸念,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特征嘗試分類:
①師:小朋友,如果你是辛巴你會怎樣給動物分類,幼兒自由討論。 ②幼兒分組操作圖片,嘗試給動物分類。
③各組幼兒相互交流分類的`理由,教師引導幼兒比較不同動物的異同。
3、觀看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總結概括不同動物的不同特征,并形成概念。
4、幼兒操作動物圖片,進行分類調整。
5、引導幼兒根據已往的知識、經驗進行交流討論,進一步豐富幼兒與動物有關的知識,并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①師:除了這些動物,小朋友還認識哪些動物,它們屬于哪一類?
②師: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該如何對待動物?
6、游戲:動物找家:
玩法:設置游戲場景。
第一遍游戲:一名幼兒扮演獵人,其他幼兒掛胸飾扮演各種動物,音樂響起,幼兒隨著音樂做相應動物的模仿動作,獵人來時,"動物"趕緊跑回自己的家。
第二遍游戲:幼兒互換胸飾,增設難以歸類的動物,增加游戲難度,讓幼兒來進行猜測與比賽。
7、知識擴展觀看《動物世界》多媒體課件,豐富幼兒有關動物的知識,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動物奧秘的欲望。
8、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激發幼兒繼續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太空有許多星球,他們都是朋友,如:太陽、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發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愿望。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手電筒一只,放大鏡一面,黑色紙片一張。
2、宇宙圖片一張。
重點難點:
1、讓幼兒知道太陽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2、知道地球、太陽、月亮之間運轉的形式: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活動流程:
出示宇宙圖介紹介紹延伸
引起興趣-->太陽-->月亮-->活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宇宙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問: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兒這樣回答)[教師出示宇宙圖]
2、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們之中誰是地球的好朋友呢?為什么?
小結:月亮離地球最近,一直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又圍繞著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二、介紹太陽
1、實驗一:晝夜之分
師問:
1、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你知道要多長時間?(一年)
2、你知道為什么會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師運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實驗操作)
小結: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是,自己也在自轉,地球轉向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2、實驗二:利用太陽光使紙燃燒,介紹同樣的作用。
師問:
1、太陽是一個燃燒的巨大火球,溫暖的.陽光能使地契上的動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太陽光做那些事情嗎?(太陽灶;太陽船;太陽能電池可用于手表、計算機內;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還可用來發電……)
2、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瞧瞧太陽光的威力吧!(在太陽光下利用放大鏡演示紙片燃燒)
三、介紹月亮
師問: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圍繞著地球不停地轉,晚上,我們可以看到皎潔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發光嗎?
(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太陽的光。)
四、延伸活動
師:在廣闊的宇宙中還有許多星球,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金星、水星、木星……)它們隱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小朋友長大了去探索。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觀察和實驗相結合的一堂課。通過觀察一些精彩的太陽圖片來討論認識太陽,這些圖片都來源于互聯網,正是利用了豐富的網絡資源才讓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科技為教學帶來了很大幫助,可是它也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自然教學中的實驗它是無法取代的。只有將信息科技與實驗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才能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趣。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于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么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后,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變了?
三、說一說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干什么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了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里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里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么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大膽地發揮想象,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幼兒能夠大膽的運用完整語言表達,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3、能夠在創意中感受拼圖帶來的樂趣,及交流的愉悅。
二、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七巧板
三、活動過程:
1、老師:今天我們班請來新朋友,它們的名字叫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你們高興嗎?我們一起來看它們的'表演吧!
教師操作讓這些圖形變各種姿勢和小朋友打招呼。
2、欣賞新朋友變出的各種造型。
3、請個別小朋友上來給我們的新朋友變造型,激發幼兒對創意感興趣,激發幼兒主動創意的能力。
4、老師:你們看看這些漂亮的圖案是什么變的(玩具)
5、幼兒操作活動
①教師結合實物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材質的玩具。
②請幼兒選取自己的玩具,讓他們動手拼一拼。
③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拼出的事什么?
④幼兒合作拼圖,教師巡回指導。
6、游戲活動:玩具找朋友
①教師從玩具中拿出其中一個形狀(如圓珠)請小朋友找到相同的形狀并舉起來。
②把幼兒分成小組,請他們以組為單位玩玩具找朋友的游戲。
7、教師評價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核桃是孩子們愛吃的干果,孩子的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此生成了此活動。我想通過開展過此活動,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并通過看、摸、碰、滾、嘗等活動,讓幼兒充分感知核桃的特征,同時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目標:
一、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以此培養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
二、通過看、摸、碰、滾、嘗等活動干知核桃的特征。
三、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學說“園圓的”“硬硬的”、“粗糙的”
活動準備:
1、核桃(完整的和去掉硬殼后的)夾子,盤子。
2、魔術盒(盒內裝有完整的`核桃數個)。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出示“魔術盒”請個別幼兒摸一摸盒中有什么神秘的東西。幼兒按次序依次摸一摸“魔術盒”中的東西,并猜猜看盒中到底是什么東西。教師:核桃是從哪里來的?(出示課件圖片,引發幼兒觀察興趣。)
二、教師出示實物核桃,幼兒觀察,并通過看、滾,知道核桃是圓圓的,通過摸知道核桃是硬硬的、粗糙的。
活動分析:
本次活動效果較好,大班幼兒對吃有著很濃的興趣,也有一定的經驗,教師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因此,整節活動師幼配合、互動比較好。因而幼兒能積極主動參與,情緒高漲,充分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達到了活動的目的。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8-26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教案12-27
【精】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2-10
《青蛙》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11-29
【推薦】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1-08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推薦】01-08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1-09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熱】01-09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02-08
【熱】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