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
無意間看到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之所以提起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的主旨與我的工作緊密相關,我覺得我能從這個過程中得到一些啟示。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李老師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的思想。作為一名教師,要懂得愛的藝術,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為了不讓這次旅行留下遺憾,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創造美好的教育時刻,讓自己的教學生涯永無遺憾地延續下去。
回憶起那段時間,我在教學工作中所遇到的困惑:數學這一學科學生不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于是,我參照李老師的教育思想,努力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具體操作如下:不求多只求精,利用好課堂40分鐘的時間因材施教。對優生盡可能地滿足其求知欲,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而對于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要耐心細致的講解,多鼓勵,使他們有信心繼續學習。于是,在班級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局面。優生有學習的榜樣,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差生看到只要自己努力也能趕上大家,增強了學習的動力。在這種氣氛的感染下,班級的`整體成績明顯提高。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培優補差”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關注優生和差生,而且要學會欣賞他們。因為欣賞——就是尊重、理解、信任和激勵。我想,我們教師都欣賞自己的學生,讓學生感到你對他們的欣賞是對他們的一種重視、重視他們的感受。欣賞學生是溝通教師與學生心靈之間相通的橋梁。用欣賞的目光去發現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用欣賞的態度去對待學生每一個稍縱即逝的舉動,我想這時的欣賞就真正成了溝通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紐帶。教師擁有了更多的愛和欣賞,就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成才;也才能獲得學生的激勵和感化。最終創造出教育的奇跡!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2
近日,我讀了《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受益匪淺。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為你的學生打打分”這一章節。
首先,李鎮西老師認為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是愛心。愛學生是教育的前提,而且師愛是源源不斷的。師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金鑰匙,也是教師高貴之所在。但李老師告誡我們:“愛”是教育的前提,僅僅是建立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愛”的雙向交流的一個起點,而不是整個教育的起點。整個教育的起點是“人”的起點,是學生的認識起點,是學生的心理起點,是學生的發展起點。對學生的認識、理解、引導、期待和愛心都源于我們對“人”的珍視。珍視“人”,就是尊重“人”、理解“人”、關注“人”和愛護“人”。而尊重、理解、關注和愛護學生,就必須建立在我們對人性及其價值的深刻認識和把握基礎上。李老師在開學初就讓學生寫《假如我是李鎮西》,然后逐個分析、評價,并寫出評語。在開學后的一個月里,每天寫一篇日記,寫下對老師、同學、班級的感受,寫下自己的心聲。這樣,學生們在寫的.過程中加深了認識,升華了感情,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注意自我激勵。
其次,李老師認為素質教育應該是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應該充滿生命力,富有主動性。素質教育應該成為學生們充分發展的舞臺,成為學生們展示創造性、塑造個性的天地。李老師在所教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愛心”活動、社會實踐、興趣小組等。這樣,學生們在課內所學到的知識在各種活動中得到拓寬與延伸,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又在各種活動中得到強化與深化。這樣,素質教育的核心——學生的主體性特點便得到了充分體現。
總之,《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中每一個章節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讀完這本書后,我懂得了如何走進學生的世界,讀懂了教育的真諦。我相信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將和學生一起成長!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17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18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2-06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精選16篇)04-07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5篇)04-01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5篇09-03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5篇)12-16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5篇11-12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