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語言教學指的是對幼兒園的小朋友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特定方法的教學活動,它是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和方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篇1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
幼兒園通過語言教學發展幼兒語言,即是止目的又是手段。
所謂目的,是指通過語言數學,讓幼兒正確掌握語言這個交際工具。因為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特別是掌握語音的關鍵時期。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幼兒實施語言教育,幫助他們獲得傾聽、表述、欣賞、閱讀等語言經驗,促進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使他們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得到發展。
所謂手段,是指語言是向幼兒進行各方面教育的工具。語言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反映現實最重要的工具。它不僅能使幼兒直接地去認識事物,而且還能使其間接地、概括地去認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語言和認識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制約,只有很好的掌握了語言,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語言對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非常重要。向幼兒進行各方面的教育,總是通過語言進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游戲中交流他們共同體驗,表達他們的情感,也總是離不開語言。這些交流對培養幼兒的集體感,建立友好的集體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促進幼兒使用和掌握語言。可見,語言在幼兒教育的全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貫穿在一切活動中,是幼兒思想全面發展的工具。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特點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主要是進行口語教學
口語是語言的基本形式,人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總是先掌握口頭語言再掌握書面語言。在幼兒階段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他們的口頭語言,不僅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而且也符合人們掌握語言的一般規律。
幼兒園語言教學主要是進行口語教學,是區別于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之點。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主要是在幼兒實際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口語
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不要求給幼兒講授語言方面的知識,而是要在幼兒與周圍人們的實際交往過程中,在幼兒的各種活動中,引導幼兒去掌握語音詞匯和口語形式。因此,幼兒園不僅要有目的、有計劃地上好語言課,而且在幼兒生活的各個環節,都要有意識地培養和發展他們的語言。
(三)發展幼兒語言要和認識相結合
幼兒詞匯的豐富,概念的形式,都要以具體印象為基礎。幼兒只有認識了具體物體,才能掌握代表具體物體的符號――詞。幼兒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具體事物,才能形成某方面的概念。另一方面,幼兒只有掌握了語言,才能使認識精確,并使其成果得以鞏固,才能逐步使他們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幼兒園語言教學目標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的幼兒園語言教育只提教育任務和要求,不提教育目標。80年代以來,人們才開始探討語言教育上目標的問題。“目標意識”的增強主要源于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教育觀念轉變的結果。
正是在充分認識到幼兒園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發展之后,我們才意識到,有了符合兒童發展需要的教育目標,才能在教育過程中產生統領的作用;二是課程研究的結果。在探討幼兒園課程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具體而明確的教育目標是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先導。
長期以來,幼兒園語言目標的制定,側重知識技能的掌握。而新《綱要》指導下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更多的注重幼兒情感、態度的培養,關注的是幼兒的終生發展。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新《綱要》中語言教育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也自已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從以上目標可以看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要落實這些目標,發展幼兒的語言,關鍵是為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去擴展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四、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實施途徑
幼兒語言的教育活動是特殊的語言學習過程,目的是使幼兒主動地獲得語言經驗,從而獲得語言的發展,它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實施。
(一)運用幼兒文學作品進行教學
幼兒文學是豐富幼兒知識,發展幼兒智力的重要途徑。文學作品的語言,是以經過作家加工過的藝術語言。優秀作品中的語言都是簡練、生動、富于情感的。通過文學作品可使幼兒初步感受到漢語的豐富多彩和優美的詞匯,培養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幼兒文學作品和一般文學作品一樣,是作家按照一定的審美觀念來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所以它對發展幼兒的美感和審美能力,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幼兒文學是向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好的幼兒文學作品能通過生動形象的任務和情節,使幼兒認識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應該學習什么,不應該學習什么。能激起幼兒模仿的愿望,把他們所學到的好品德見諸于自己的行動。
1.故事教學
故事是幼兒園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題單一,故事性強,情節生動,層次清楚。它著重敘述故事情節的發展和結果,使幼兒對事件的經過有一個完整而清楚的印象,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活動能發展幼兒運用語言進行講述的能力。我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會用到的故事有《聰明的魚媽媽》、《小兔乖乖》、《貓和老鼠》、《小馬學吃飯》、《小兔了找太陽》等。
2.兒歌和散文教學
兒歌和散文是幼兒文學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發展兒童觀察、想象、思維、記憶等認識能力,同時又能培養和訓練幼兒語言的準確和表達情感折能力。我經常會挑選一些想象豐富,內容生動且語言優美的兒歌和散文作為教學內容,如《片片飛來像蝴蝶》、《小牙刷》、《笑》、《綠色的夢鄉》、《青蛙和星星打電話》、《春天》、《小雪花》等。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學習,豐富了幼兒的詞匯,對發展幼兒的語言起了重要作用。
(一)運用游戲進行語言教學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又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一種活動。它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知識。因此,健康的游戲是幼兒園獨具特色的教育手段。幼兒園語言游戲主要有教師引導下的角色游戲和幼兒自主游戲。
(二)幼兒園日常生活動的語言教育
幼兒的語言發展是通過在日常的語言習得和有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中獲得的語言經驗實現的。作為教師要掌握日常生活中語言教育的基本策略,了解幼兒園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專題活動。
第一、日常生活中語言教育的基本策略
1.把握日常生活活動,挖掘隨機性談話契機
(1)利用日常交往情境,指導幼兒學習語言。
(2)建議生活常規、提高幼兒理解語言和執行語言指令的能力。
2.創造雙向互動的情境,營造口語際的氛圍
(1)促進師生互動。教學要堅持每天和每個幼兒交談。為幼兒提供語言示范,耐心傾聽幼兒交談,及時給予鼓勵和糾正,并努力提高與幼兒語言溝通的技巧。
(2)促進生生互動。當幼兒之間產生矛盾時,教師不要出面調解,給幼兒一個嘗試用語言解決問題的機會,教師要尊重幼兒,不要隨意打斷幼兒之間的談話。不要一味強調活動室的安靜來阻撓幼兒交談。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篇2
語言教學的意義: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隨著新《綱要》思想的不斷深入,區域活動以其獨特的“自由、自主、寬松、愉快”的形式越來越受到幼兒的歡迎,它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動的表現機會。有意識地為幼兒創設一個閱讀材料豐富的閱讀區,讓其充滿無限的童趣和生機,能夠有效提高閱讀區對幼兒的吸引力,使幼兒喜歡到閱讀區去找書“做朋友”。實際上,談到幼兒語言育,就離不開早期閱讀。
一、分析教材要透,注重提問的設計
要明確教材僅僅起一個橋梁作用,主要是決定于教學方式和方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要為教材的內容服務,要注重對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聽懂作品,并善于把握整體信息。提問不能過于模式化,教師的主體地位主要是體現在提問上,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因此在提問的設計上能大則大,能變則變。提問要注重個體差異,要符合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幼兒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創設情境,構筑語言學習的新舞臺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運用和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而創設讓幼兒“有話可說”的教學情境,就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幼兒特點,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室的擺設、教具等都可作為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素材,讓孩子在訓練中提高動手能力,對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維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語言情境,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有了說話的機會和說話的內容。我帶的是小班,針對小班年齡特點,我經常給予主動與老師交談的孩子以表揚和擁抱。這樣做以后,他們都非常親近老師,都主動地將自己生活中的快樂與不高興都與老師講。孩子們與人交往的意識有了,而且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效果非常好。
三、溝通心靈,撩開語言學習的燦爛天空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是一顆心撼動另一顆心的事業。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離不開循循善誘,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則,如果只顧“齊步走”、搞“一刀切”,那么就會傷害到許多幼小的心靈:進步快的“吃不飽”,進步慢的則跟不上。尤其對一些“后進”的幼兒來說,由于教師的一時疏忽,教學策略上的“粗枝大葉”,說不定,從此就會了斷了孩子語言學習的興趣與愿望。舉一個例子:當我每次組織孩子聽錄音故事的時候,我經常這樣邊做動作邊說:“插上電源,再按鍵,好聽的故事就出來。教師的多次重復,孩子們就自然而然會說這句話了,不會再對我說:“老師,這個,這個。”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幼兒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篇3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兒童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最迅速的時期。因此,發展孩子口頭語言是培養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礎。筆者認為小班語言教學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抓好口頭語言訓練的最基礎部分,即正確發音和短句的表達。
加強小班幼兒口語訓練的重要性
教會幼兒正確的發音是發展幼兒口語的基礎。語音是發展語言的基礎,要發展幼兒語言,第一步就應該教會幼兒正確的發音。只有發準了音,幼兒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幼兒的發音正確與否不僅影響幼兒語言發展,還會影響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對今后升小學,學好漢語拼音,正確朗讀,書寫漢字甚至對雙語學習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須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
短句是發展幼兒語言的基礎
在小班語言教學中許多幼師只注重抓發音練習和豐富詞匯兩項。使得很多孩子只會一些單詞,不會表達意思;有時個別單詞發音糾正了,但在語句中單詞的發音又錯了,所以,這一時段內不應單抓語音、詞匯,而應該結合短句進行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大膽的表達出來,拿出一件玩具讓他描述,孩子從玩具的各部分特征進行概括,從而使孩子從不會說、不愿說過渡到大膽地說。
關于聽、說能力的培養
注意聽、說能力的培養是對小班幼兒口語訓練的重要一環,模仿、實踐、訓練、創造、運用是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這一過程的基礎階段首先要解決幼兒聽、說能力的培養。在聽、說能力的培養中筆者認為首先要教會幼兒注意聽,聽是說的前提,聽得清楚才能說得明白。在小班,經常可以看到孩子沒有聽老師講話的習慣,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我在培養小班幼兒聽的方面提出了兩點要求,即:能注意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話;能在集體環境中聽懂老師的講解和吩咐。
1、培養幼兒聽的能力和習慣。
在實際教學中,筆者認為掌握幼兒特點,給幼兒提供聽的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對幼兒訓練聽的能力的同時,還要培養他們良好的聽的習慣,對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內容同樣對待。教室的擺設、教具等都可作為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素材,讓孩子在訓練中提高動手能力,對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維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2、在聽的.同時培養幼兒說短句的能力。
在生活中應該注重多字口頭造句的訓練,多字口頭造句不僅能夠培養幼兒語言的自覺性和完整性,還能夠培養幼兒語言的分析能力和組織能力,使幼兒的詞匯量更加豐富,表達更加清楚。
此外,還應注意用文藝作品來豐富幼兒詞匯。發展幼兒的語言不能只限于短句練習,學好短句的目的是為今后連貫性的語言打好基礎。當然還應該用文藝作品,如一些語言形象、藝術性強的兒歌、詩歌和故事等,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將難發的音編成兒歌教給幼兒,并在開放日時進行表演,與家長配合練習。
總之,在培養說的能力上,運用“模仿→實踐→創造”這一過程,使幼兒在念兒歌、講故事中,發音、口齒都變得清楚,能大致完整的描述某樣東西、某件事。
幼教工作者應抓住一切有利因素,因勢利導,啟發幼兒,及時改進,進一步促進幼兒園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意義和方法】相關文章: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意義和方法02-25
幼兒園幼兒語言教育的意義和方法03-11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教學反思09-18
幼兒園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方法03-18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特征和提升方法08-08
幼兒語言教學的意義和策略03-22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作用和方法03-23
幼兒識字的意義和方法有哪些03-16
企業資金管理的意義和方法有哪些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