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導語:語言作為信息的主要載體,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活動,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梁,是人類社會交際的主要工具。學前期是兒童創造力產生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讓幼兒在生活中通過使用語言學習語言。
愛心第一
教師應該像媽媽一樣,以發自內心愛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老師對孩子的喜歡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平等寬松的精神環境使幼兒產生愉悅的情緒,進而產生自主表達的愿望。
幼兒是完全的人,他們有著比成人更強烈的對被尊重、被理解和被關愛的需求。教師像對待我們欣賞的成年人一樣尊重他們,愛和尊重使其產生自信。由于不同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個性心理品質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特征,所以教師應以尊重個體、接納差異為原則,給予鼓勵、肯定,使其建立自信,體驗語言表達的樂趣。教師應善于學習觀察,了解不同孩子的年齡特征及個體差異,給其獨立思考、獨立活動的空間。
裝傻第二
教師對孩子裝傻不是欺騙和糊弄,而是尊重孩子的主體性,給孩子自我表達、主動發揮的機會。老師向孩子們不恥下問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
例如,在活動區我和孩子一起玩,請他們教我做小糕點,他們會很認真地為我講方方面面的內容。在活動中有了活動的目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使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下發展了語言能力中班時,我們班開辟了“我是小老師”的活動區域,孩子們可以在這里把自己擅長的才藝教給老師和同伴們。使他們在展示自己的特長中發展了語言能力。
投入第三
教師在通過各種活動為孩子提供表達機會的同時,自己也應該投入,成為孩子的真正的伙伴,用積極的情感態度去感染孩子。教師應該和孩子積極互動,在互動中,要積極運用語言能力,還要積極運用身體語言。因為孩子們對于身體語言反應更敏感。教師的行為、動作、表情、態度等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影響,甚至最簡單的微笑、點頭、豎大拇指等都會增加幼兒的自信心。
正如《綱要》中所說:“為幼兒創設一個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和肯定的環境讓幼兒能表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投入不僅包括在活動中投入,而是時刻把自己投入到對孩子的關注中。“生活處處皆教育”,語言的學習更是如此,可以隨時隨地的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能力。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語言,學會的語言服務于生活,因此孩子們獲得的不只是會背幾首兒歌、復述幾個故事、認識多少字等有限的知識,而是與其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能力的發展。
孩子逐漸長大,特別是進入大班后,關注點越來越多了,旅游歸來、幼兒園有外國客人來訪……他們有聊不完的見聞和趣事。于是我們開展了“心語心聲”聊天室,孩子們會帶來自己旅游的照片,教師和孩子們一起暢談自己的趣事和感受,使每個孩子在和別人的交談中體驗著語言交流帶來的快樂。教師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孩子們的語言技能,能更貼近地、更深入地引導幼兒的語言的發展。
物質第四
幼兒園里應該處處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環境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這不僅包括教學環境和教具,也要為孩子們開口、自己當小老師準備些合適的玩具、事物、圖書等。
為了讓孩子能聽故事,我們準備了質量優良的音像播放設備。為了讓孩子識字寫字,我們準備了適合的圖書筆紙。為了讓孩子自己表達,我們建立了語言區,在那里制作了一些背景箱,放置了一些手指玩偶,為孩子們進行情境講述提供物質條件。孩子們利用這些玩具材料邊表演邊講述,有些兒歌故事甚至是他們自創的。有些器具并不一定多么高檔,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觀看老師制作玩具器材,孩子也是一種學習。
孩子進入大班后對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只要看到文字就喜歡讀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會問老師。老師要給孩子提供更多學習材料,如在閱讀區中我們投放各類精美的圖畫書來滿足不同興趣的幼兒,我們還訂閱了《幼兒畫報》等合適的雜志讓小朋友自己來閱讀。
活動第五
催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活動非常多。幾乎各種活動多包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甚至一些不出聲的活動也培養了幼兒對語言的控制能力。活動的形式雖然很多,但是每種活動都值得深入挖掘。故事是幼兒最喜歡的語言形式,其中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生動優美的語言、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很有吸引力,但是講故事也是最常見的幼兒活動,我們通過深入挖掘,可以通過以下多種形式“講故事
播放故事,利用音響設備播放故事對幼兒好處很多,可以提高傾聽能力,豐富詞匯量,感知語言的優美,我們利用盥洗前的過渡時間進行聽故事的活動。 看DVD或者電視中的合適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建立語言聲音符號與具體的事物動作的直接聯系。
聽教師講故事,老師面對面地直接傳授的信息,使幼兒對故事有更深的理解,有一種親切感。
孩子與孩子講,這提供了幼兒的大膽說話的機會,同伴們之間交流的機會,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的表達的能力,大家共同理解消化故事的過程培養了孩子的智能和社會交際能力。
教育第六
教師可以給孩子提供直接的語言教育。這包括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內容,也包括對語言美感和功能的講解。
教師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教師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所以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素養和語言能力,做個孩子們的好榜樣。老師應該愛說、愛唱、愛講故事,給孩子當好榜樣。
直接的語言教育要給孩子們提供合適的教材,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等,為孩子們制定出適宜的語言發展目標,提供他們喜歡的讀物,激發其認知和表達的內在要求。適合不同的孩子的是不同的圖書和故事,適合一個孩子不同時期的也是不同的圖書和故事。教師必須做一個、有心人,認真挑選適合不同孩子不同時期的玩具、教具和圖書。
直接的語言教育不僅包括聽說讀寫,而且還可以像教育學生一樣進行課堂式教育。但是要注意老師的說教要簡單明確,不要不顧孩子的理解能力,過分復雜冗長。孩子在學習期間,對于一些臟話也愛模仿。對此并不應該簡單地斥責,而是應該耐心地引導。
只要飽含愛心,而且用心,自然會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語言發展的環境。這樣的老師在幼兒教育事業才會跳出最美的舞步,譜寫出最美的篇章。
【幼兒園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相關文章:
幼兒語言能力如何培養07-25
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語言能力11-09
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09-24
如何培養幼兒園孩子的語言能力06-04
如何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06-03
如何培養孩子語言能力05-07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04-19
在語言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06-04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05-08
幼兒園教師怎樣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