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
識字教學在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識字教學,兒童掌握了大量字詞,就為閱讀與寫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利用基本字形拓展識字
一年級學生在開始學習漢字時都是一些簡單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字形,拓展識字。
例如:在《知識與能力訓練》中有一道練習題要求學生寫出“一”字加一筆可以組成(十)、(二)。在這里我們老師完全可以啟發學生再往下想“十”字加一筆是“土”、“士”、“干”,“土”字加一筆是“王”,“王”字加一筆是“玉”。“目”減一筆是“日”,“日”減一筆是“口”,“月”和“半”合起來是“胖”,兩個“月”在一起就是“朋友”的“朋”。《日月明》這一課就是這種識字教學方法的一個范例。
二、利用兒歌幫助識記
兒歌,是兒童詩歌中的一種,它語句精練,結構簡短,韻律優美,節奏分明,易懂易記,讀起來瑯瑯上口,深為孩子們所喜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可以編一些兒歌幫助學生識記,以后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嘗試著編一編。如“一撇一捺要分家,兩筆寫成八八八。”“一撇一捺緊相連,團結互助是個人。”“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頭就是夫,夫字兩點夾夾牢,夾子站好來來來。”
三、設置識字游戲鞏固記憶
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歡比賽,教師適時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就會將枯燥的識字變為學生愛學的活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介紹以下幾種趣味識字法。
1.編字謎
比如兩棵樹,并排站(林)。一個人靠在木頭上(休)。自己的心(息)。一棵小樹苗,頭上戴草帽(禾)。十張口,一顆心(思)。雨點掉到田地里(雷)。東西南北路滔滔(十)。男孩女孩兩對面(好)。竹子比天還要高(笑)……鼓勵孩子們自編書上出現的生字,并這種識字方法擴展到課外,每天給班上的小朋友出個字謎,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同時也鞏固了生字,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編故事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構字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聯想去揭示漢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小故事。如:教師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張著大嘴巴(口),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在發呆。(呆)”“一個人被困在四面都是墻的房間里,原來他犯罪被捉起來成為囚犯。(囚)”
3.開火車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說“小小火車誰來開”,學生舉手說“小小火車我來開”。讓學生回答卡片上生字的讀音,并組詞和造句,如“ch-e-chē,火車的車,我愛玩開火車游戲。”“d-a-dǎ,打人的打,老師告訴我們不能打人。”……
4.接力賽
教師出示生字,每組第一個小朋友說出生字的讀音,后面的小朋友組詞,看哪組組詞組得多。
四、根據構字特點掌握漢字
現代漢語中,形聲字占有90﹪以上,我們可以利用構字特點掌握漢字。例如識字第4課《操場上》有很多形聲字,如球、拍、跑、響等,它們都是由聲旁和形旁兩部分組成的,而且這些字的聲旁都是相對固定的,根據字意的不同來匹配形旁。教學中讓學生逐步感悟到這些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就可以提高漢字讀音和字形的識記速度和效率。而且慢慢地就能根據形旁去推測字義。在以后遇到形聲字時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還可以通過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等形式,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積累識字的方法。
識字教學是個長期工程,需要長期的學習與復習鞏固。教師可以利用每節課課前課后五分鐘的零碎時間,利用各種各樣的識字形式幫助學生學習和復習鞏固生字。只有這樣日積月累,識字教學才能取得可喜的成績。
拓展
一、巧認——巧妙引導,讓識字充滿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的識字過程充滿興趣,孩子們一旦有了學習了興趣,就能自覺集中注意力自發學習,自主探究,讓所學知識深深刻入腦海中。
1、讓課前預習充滿樂趣
小孩子很喜歡自己動手做出有自己風格的小物品,因此教師可以讓小朋友自己在預習的時候,做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字卡,在做生字卡時,學生不僅可以學到這個字,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不斷創作的熱情和學習新字的熱情。
2、重視個性差異,以游戲帶動課內識字
一年級孩子年齡較小,好動,愛玩,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在課堂上我多采取游戲記字。“編故事法”“猜謎法”等方法,但如果遇到結構相似的字,學生經常弄混,為了增加趣味性,使學生更易區別,我采用了“自編兒歌法”如“辦”和“為”孩子們是這樣編的:左右兩個好朋友,團結起來力量大,一起想出好“辦”法;“為”了集體增光彩,我們給她帶紅花,頭上一朵,胸前按一朵。多樣的游戲活動能夠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作為班集體的個體,會因為同一個生字有不同的精彩理解而豐富自己的思維,讓整個課堂顯得生機勃勃,讓每個學生個體都成為真正的發展主體。
二、喜學——設計趣味作業,鞏固識字,初步運用
設立“改錯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從學生作業的情況來看,學的字越多,越會混淆,比如同音字、形近字等。作業、測驗中反復地寫錯,我也反復強調,但總有些“頑固分子”。
經過反思,我發現平時總是自己在強調,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并沒有轉化為內在的動力,建立自覺修正的行為。因此,學生在書寫中會反復出現同一錯別字,成為“頑疾”。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教室的黑板一角設立了改錯專欄名為“改錯醫院”,讓孩子們都來當“小醫生”,如發現常錯的字就把它送進醫院,并讓孩子寫出對的字,還要孩子用紅色粉筆把容易錯的筆畫描出來,在視覺上起了直觀的強調作用。
我還設立了“改錯醫院本”,要孩子當自己的“錯字小醫生”,每天把自己前一天在作業中出現的錯字也送進自己的“改錯醫院”,并把正確的字多寫幾個,常錯的筆畫用紅筆描出。我不定期抽查“改錯醫院本”,把做得比較好的孩子評為“出色醫生”,并頒發證書。
孩子們對這一做法特別感興趣,參與熱情很高。過了一段時間,當錯字積累到一定數量時,我們就舉辦 “最佳醫療小組”比賽。在小組里,把這些錯字寫進試卷里,要孩子們合作改錯,看看哪幾個小組準確率最高,就給予獎勵。
這一方法是漸漸起了成效,孩子們的錯別字減少了,還練就了“火眼金睛”,養成了及時發現錯別字,及時改錯的習慣。
三、樂想——培養閱讀興趣,加強課外積累
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把語文學習延伸至課外,才能促使識字量的強化與增加。同時,隨著孩子們識字量的增加,也會促進閱讀能力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1、營造環境
營造一個書香濃濃的讀書環境,對激發孩子的閱讀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兒童閱讀專家崔利斯曾這樣說:“如果有可能,就用書來搭建房頂。”這當然有些夸張,但如果我們能將這個理念滲透到我們的教室布置上,讓學生每天都浸潤在書香之中,就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萌生讀書的內在需求。
2、圖書“漂流”
每個月定期舉辦一次“跳蚤書市”。給學生一個空間,鼓勵他們“換一本好書,交一個朋友”。我們還利用美術課,給換回來的書設計“漂流卡”,把“漂流卡”夾在書后, “漂流卡”定期回收。
3、快樂積累。
要求孩子在看書時要養成摘錄好詞佳句的好習慣。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本《我的閱讀園地》,每天摘錄幾個好詞或幾句好話,日積月累,細水長流。
四、發動家長力量,鼓勵家長與孩子共讀
學校教育最大的好處是有一個共同的學習的環境,但是卻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雖然老師平時也在進行個別輔導,但這對于孩子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暫時還跟不上的孩子。而這個工作如果有家長輔助,就會非常有效,因為家長只面對一個孩子。
一年級的孩子剛學完拼音,有的已經能對照著拼音開始閱讀了,那么我就要求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邊讀邊講邊聊;還沒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家長可以挑選好的書讀給孩子聽,讀完后再聊聊。甚至可以讀孩子們通過“圖書漂流”活動換回來的書,帶著孩子在閱讀完這本書后一起填寫“漂流卡”,用家長的手寫下孩子的感想,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的樂趣。
這種朗讀方式可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擴大孩子的詞匯量,并能激發想象,拓寬視野,豐富孩子的情感,使家庭關系融洽。
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
1、漢字溯源法:
漢字中有20%左右是象形字、指事字或會意字。這三類字在今天,字形跟字義已經沒有太大的關聯。但如果溯源到古漢字(甲骨文或篆書),就可以非常直觀的理解,這個字為什么這么寫、為什么是這個意思。
舉例來說,繩子吊著鐘,組成了一種南方樂器(其實就是編鐘),古代的北方貴族就把繩子吊著鐘這種樂器形象指代南方,這就是南字的來歷,非常形象:上半部的十字頭代表繩子,下半部代表鐘。
至于漢字中其他的80%,都是形聲字,可以看作是形旁+聲旁的組合;而形旁和聲旁,一定是象形字或對其稍作變化。漢字溯源到古漢字,可以更好地理解象形字、指事字等,進而更好地理解形旁和聲旁,進而掌握形聲字。
2、直觀演示法: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對新穎事物比較有興趣,通過優秀的課件指導學生看圖畫、實物等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變無意識記為有意識記,變枯燥無味的識記為形象的識記,收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很多字是一種象形字,這種象形字非常形象,如果配合圖片讓孩子記憶,相信效果會更加好。
3、游戲法:
在我們的識字教學中,設計了多種與生字聯系起來的游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鞏固識字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教學的質量。我們課堂上游戲種類多樣,挖金子游戲,開火車游戲,烏龜賽跑游戲,摘果子游戲等,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參與,這樣無形中提升了孩子學習的欲望和興趣,事實證明效果也非常好。
4、情景法:
在梓學教育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與生活緊密聯系的事物往往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在教孩子認字寶寶的時候,我們會盡量讓字與生活結合起來,同時讓孩子參與表演情景,假象情景,讓孩子記憶更加深刻。
5、自學法:
在梓學教育識字教學中,我們非常注意滲透一些識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部首法、熟字添筆畫法、熟字換部首法、去部首法,聯想法等。有意識地去歸類,讓學生參與總結,當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后,一些簡單的生字就能自學。
6、比賽法:
孩子們好勝心強,愛表現。特別是在同伴之間,非常積極,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課堂經常分組,在游戲時,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這樣的效果往往比單純做游戲效果要強很多。
7、閱讀法:
將識字與閱讀結合起來,對提升識字效果非常有效,識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閱讀,因此,梓學教育在教孩子認會字寶寶后,即開始教孩子如何使用,比如組成詞語,讀小句子,讀小文章,通過組詞,讀句子和文章,進一步加深了字的理解,也讓孩子學以致用,對孩子的信心是一個提升,同時,還培養孩子的閱讀意識,這樣,孩子所認識的字將非常牢固,不容易忘記。
8、千字島階梯想象識字法:
千字島階梯想象識字法是根據字的字形、字義、字理進行變化,并采用黑白圖畫、黑白動畫、彩色圖畫、彩色動畫的形式將一個字進行階梯式的變形,讓孩子不僅能可以快速認識漢字,并且可以記住漢字的意思。
【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相關文章:
小學識字教學的方法11-08
幼兒識字的教學方法07-08
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方法有哪些05-02
一年級識字的教學反思12-07
一年級《識字》教學反思03-14
一年級識字教學反思07-09
一年級識字教學心得12-24
教寶寶識字有哪些方法08-15
識字教學教學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