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正確接納孩子
教育(Education)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一詞來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如何正確接納孩子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有條件接納
有條件的接納著重于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順從了,達到要求了,或表現良好了,才會被接納。可一旦孩子的表現達不到家長的標準,他就感到不安全、被排斥,而缺乏自我價值和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在你面前透明敞開,你們互相間的信任會越來越貧乏。
2、無條件接納
無條件的接納基于你的孩子本身具有無限的價值。在無條件接納中長大的孩子更易于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他們在與父母的關系中更有安全感,他們常常對愛的權威做出積極的反應。它至關重要,因為它培養了孩子的安全感,使孩子更愿意敞開自己,能在你和孩子之間建立起更多的信任。
不安全感來自哪里?
※馬克認為他上不了大學,因為在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個老師總說他很笨。更糟糕的是,他的父母老對他說:“你是個懶蟲,你永遠成不了器。”
※麗薩的同學總是無情地嘲笑她細細的腿,說她的腿是“鳥腿”!說“你最好在洗澡時戴上雪橇,免得滑倒。”這樣的嘲笑一直折磨著她直到初中。如今已經上大學的她還在為她的“皮包骨的腿’煩惱不已,甚至不愿穿泳裝。
※杰夫一向充滿自信,自我肯定。他在班上名列前茅,在足球隊里也是主力。杰夫的哲學是:“你要展示自己,否則沒人會覺得你有價值!
※凱文的父母經常批評他,使他感到從沒做對過一件事。害怕失敗的感覺總是在他心里,他感到自己很無能,什么都不敢嘗試,覺得別人時時都在挑剔他。他無法面對新工作,甚至交不到朋友。
以上這些孩子讓我們看到,他們有的缺乏自尊心,有的卻企圖以激進、趾高氣揚的態度來掩藏自卑感和不自信。
“為什么不自信?‘其實答案就是——因為接納表明了一個人的內在價值。而上述這些孩子的生活完全依賴于自身的表現,他們認為必須依靠自己來贏得別人的認可和接納。而不明白他們擁有與生俱來上帝的形象,他們的被愛和被接納,只是因為他們自身。
上帝那無條件的愛給了每一個人自身價值。”人算什么,你竟顧念他?“所羅門王寫道,”世人算什么,你竟顧念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并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你覺得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每個人都在心里把自己描繪一番,那就是我們的自我形象。
有健康自我價值感的人會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他們覺得自己的存在很有意義。他們同樣也會尊重他人的自身價值,這樣的人會放射出希望、喜樂和信任的光芒。
而那些自我價值感貧乏的人,為他人的意見所左右。當你認為自己缺乏自我價值時,你就不會輕松自然地展現自我。
被接納的孩子才能接納他自己
一旦沒有被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接納,孩子便會拒絕接納自己,而這就是扭曲的自我形象和自卑感的癥結所在。
讓一個孩子感到被接納,特別是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接納,會給他的一生帶來巨大影響。
給予孩子一個健康的自我價值感是每一個父母責無旁貸的任務,而這樣的父母就會成為兒女心目中的英雄。
【如何正確接納孩子】相關文章:
如何正確理解孩子03-31
如何正確給孩子挑選唇膏09-22
孩子如何正確面對小升初03-07
如何正確開拓孩子的才智10-13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成長04-07
如何正確的改掉孩子的壞毛病08-10
父母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個性01-19
家長如何教孩子正確寫字08-31
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正確溝通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