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教育的方法
禮儀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禮儀教育的方法,歡迎參考~
禮儀教育的方法
1、課堂教學主動滲透
在諸多教育途徑中,教學(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學校教育目的的貫徹落實和各種教育任務的完成主要是通過教學途徑實現的。因為在各種途徑中,教學的知識容量最大,計劃性、主動性更強,活動的效果更明顯,因而對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的發揮具有更強的作用。因此,我們可以把文明禮儀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以思想品德課為主陣地,結合教材《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讀本》、《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課堂常規》等,有層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的傳授并實施思想道德指導和文明養成教育。并圍繞文明禮儀教育主題,各個學科相結合,逐步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做到全員育人。
2、課外活動延伸補充
(1)思想政治活動:主要是結合國內外大事、節日、紀念日或其它重大政治活動,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激發學生的政治熱情,提高思想覺悟為目的的活動。
(2)社會公益活動:這是指集體或個人向社會捐贈財物、時間、精力和知識等的活動。它包括環境保護、幫助他人、社會援助、緊急援助、青年服務等。這類活動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增強責任意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3)校內課外活動:如:開展主題班會,增強文明禮儀意識。以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入手,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開展文明禮儀講故事比賽和知識競賽,學習更多的文明禮儀知識。定期出相應的黑板報,進行文明禮儀宣傳。
3、家校互動,形成合力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使孩子養成文明的習慣,必須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才能產生教育效益。
1. 父母要承擔起文明禮儀教育的責任,不能過分嬌慣、溺愛孩子。
2. 傳承文明禮儀要從小抓起,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3.在家庭教育中要立規矩并做到持之以恒。
4.家長要及時向學校反饋孩子在家的實際表現,如實填寫學校印發的習慣養成調查表。
拓展:
幼兒禮儀教育的好處
1.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尊重他人:
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里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
2.有利于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
安靜、安序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學習的基本保障。如果每個孩子學習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當他想介入別人的工作的時候就會有禮貌的征求別人意見,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積木嗎?”“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嗎?”那么,當幼兒知道別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領域時會很有禮貌的介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那么,當孩子專注了,有秩序了,提高學習質量也是必然的。心里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3.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情緒對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是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的,當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有煩心事時可以和老師或是小朋友傾訴、分享,那么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和幼教工作者的責任,也與家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家園必須緊密配合進行。幼兒在幼兒園進行禮儀教育時,如果在家庭沒有以同樣的禮儀規范來要求幼兒,那兩者之間就會出現斷層,而這樣的斷層,會對幼兒園的禮儀教育成果不能及時得到鞏固,若有的家長沒有認識到對孩子禮儀教育的重要性,或家長本身禮儀習慣不當的話,則會大大影響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效果。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家庭的影響尤其重要,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教師,家庭教育有其獨特性,這就是關系的親密性,教育的滲透性,影響的深刻性,是幼兒園無法代替的。
【禮儀教育的方法】相關文章:
禮儀教育的方法有哪些10-28
兒童禮儀教育方法包括哪些05-08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方法11-15
完善個人禮儀的方法06-02
教育孩子的方法04-22
幼兒的教育方法01-04
對幼兒的教育方法04-28
家長教育的方法10-17
成功的教育方法05-31
思維教育方法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