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對貧窮的影響
貧困這個概念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定義情況,我國將脫貧作為社會民生發展的重要判斷指標,通過增加就業、供給糧食、提升收入水準等直接舉措以及提供教育、衛生公共福利保障等間接舉措幫助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從而幫助他們提升收入能力或者增加收入水準,以此達到改善貧困的效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對貧窮的影響,歡迎閱讀參考!
教育作為與貧困息息相關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研究教育與貧困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更好的改善我國貧困現狀、推動教育的發展與普及,有利于社會民生與經濟進步。下面就教育與貧困之間的關系加以探討。
一、教育與貧困之間的相互作用
貧困作為困擾國家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民生問題,在消除貧困方面我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教育作為與貧困密切相關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地區經濟水平也較好,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較差,貧困人口比例也相對較高,這種情況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明顯,這意味著教育的發展與脫貧有一定關系,也是新時期知識經濟時代將教育轉化為脫貧助力的主要表現。在深刻認識到教育落后與貧困之間的關系之后,利用教育的推動與制約作用實現更好的脫貧無疑更加有針對性,能夠在提升全民文化素質的基礎上以更加合理、快速的方式實現脫貧致富,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教育對于貧困的改善作用主要以人力資本理論、基本需要理論、人的發展理念和人的能力理論等為基礎。比如人力資本理論重視將教育作為減少貧困的重要工具,教育向貧困者傳授知識與生產技能從而使得其增加了脫離貧困的希望,并且因為知識與生產技能的傳播與轉移構成了人力資本,這無疑意味著提高生產率、增加收入有著更多的可能性,并且隨著受教育水平的升高,收入水平也會隨之升高。就目前實證研究結果來看,教育比起其他脫貧投資無論是收益率還是回報率都十分可觀,并且收入的增長會進一步促使教育需求增加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基本需要理論將教育作為生存的一項基本需要,并認為其是基本需要策略的重要構成部分,有助于實現其他基本需要、提升生活質量,滿足教育要求之后反過來無論是生產力與收入水平都會獲得提升,教育與貧困之間呈現出相輔相成的基本關系,所以基本需要理論中更強調教育作為工具的價值,并將其視為實現其他需要的必備手段,即使是在基本需要中,教育也處于較高的需求地位,有利于其他需要的實現,因此被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
人的發展理念理論中對貧困的定義是多層次、多元化的,比如缺乏受教育的機會導致精神貧困、生存受到威脅的物質貧困等,該理論主要將教育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性質視為減少貧困的手段,除去增加收入與財富之外,其更具有促進人的發展的作用。相較前兩種理論,人的發展理念理論中過于強調個人發展的經濟貢獻,對于福利則有所忽視,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對于個人權利的剝奪本身就導致了一種權利上的貧困,也因此教育剝奪也被認為是貧困的具體表現,因此有必要根據人的教育地位來衡量個人生活水準、生活質量等。人的能力理論是基于人的發展理念進一步發展而言的相關理論,是將人的發展看作為擴大能力的進程,除去收入上的貧困之外,能力上的貧困是一種重要體現,一旦個人能力超過了貧困界限,就會與貧困、低收入、低能力等之間產生工具性關系,教育作為提升人的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減少并消除能力貧困的有效舉措,意味著通過教育投資減少能力貧困是消除貧困的重要選擇。
結合國內教育與貧困實證模型研究結果來看,教育質量對于貧困的影響并不顯著,但是受教育數量的多少與貧困狀態的惡化有密切關系,教育與貧困之間具有聯立內生性,因此解決貧困問題就要優先發展教育,使教育不受貧困的束縛,將教育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源,改善人的能力貧困,從而從根本上予以改善。
二、教育與貧困之間作用的啟示
能力貧困可謂是導致貧困的重要根源之一,教育作為改善能力貧困的有效途徑,是解決貧困問題的重要舉措,因教育導致的貧困以低受教育率、能力地位、輟學率高等為主要表現,久而久之導致教育排斥窮人等嚴重后果,這些都證實了教育貧困是導致收入貧困的最大源頭之一,而收入貧困反過來也會加劇教育貧困,鑒于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的情況,有必要應用教育這個工具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目前教育與貧困關系研究領域的重點主要放在教育改善能力貧困、投資人力資源的等方面,教育作為改善工具的重要手段,通過傳授知識與相應生存技能從而提升人口受教育水平,達到降低貧困人口比例的目的,這也是基于教育與貧困之間互相關系所作出的選擇。結合微觀層面教育用于改善貧困現狀的作用,目前我國貧困發生率最高的群體主要是農村的文盲與半文盲人群,換言之,這類家庭更容易產生教育貧困,對教育投資權利的薄弱導致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這類家庭收入貧困與能力貧困幾乎是常態,反之在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中,貧困現象極為罕見,尤其是同樣的家庭在是否接受教育之后貧困發生率有著較大的差距。筆者到過涼山幾個少數民族貧困縣的農村,這種情況非常明顯。
對于教育與貧困之間的惡性循環,無論是在微觀還是宏觀層面都要著重突出教育的工具作用以改善貧困,從而避免阻礙教育的普及與推廣,達到理想的扶貧脫困效果。貧困并非不可脫離的漩渦,目前已經眾多研究針對教育與貧困之間的關系進行總結,對于二者互相之間作用與關系越來越清晰,缺乏受教育機會、參與受教育程度低作為造成長期貧困的典型性影響因素,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無論是貧困地區的教育扶持政策、免費入學政策還是給予貧困地區女性更多受教育的機會等等,這些都是走出貧困陷阱的重要途徑,對于增加就業、提升收入水平、改善能力貧困、提升人力資本利用率等都有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要通過正規教育結合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動教育減少貧困,以國家的力量大力加強教育投資,在國內各個地區積極培養數量眾多的教師從業人員,聯合教育發展權力下放等舉措對各個地區做好教育規劃與管理,以便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教育資源的價值和教育的扶貧工具作用,充分解決我國多個地區的貧困問題,提升其生存能力與收入水平,消除能力貧困,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育與貧困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利用教育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改善能力貧困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因此要積極探索教育與貧困之間的互相作用并積極利用這種作用達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的。
【教育對貧窮的影響】相關文章:
教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02-23
教育對社會的影響03-08
教育對人性的影響03-22
環境對教育的影響03-03
保姆教育的影響04-28
淺談教育方式對教育的影響05-30
貧窮時如何管理好自身找到貧窮的原因04-28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04-20
情境教育對幼兒的影響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