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書的方法和益處
閱讀猶如在知識的海洋里游泳,要想順利地到達理想的彼岸,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有效的閱讀方法。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的方法和益處 篇1
一)批注筆記法
批注筆記法就是在閱讀時將自己對文本內容的見解、質疑和心得體會等寫在書中的空白處。其形式有三種:一是“眉批”,即批在書頭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或一段話的旁邊;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話或整篇文章之后。
批注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注釋。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和不懂的概念,立刻查字典、翻資料將其弄清楚,并且注釋在旁邊。這樣,既能幫助理解,又有助于記憶,同時也為下次閱讀掃清了障礙。二是批語。將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感想、見解、疑問等寫在書的空白處。三是警語。對于文本中十分重要或再讀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標注上“注意”、“重要”等字樣,為今后閱讀提供幫助。
批注筆記法的作用:一是使人的思想高度集中,能夠提高閱讀效果;二是能夠使人從書中獲得更多的感悟,使人的思想水平得以提升;三是能夠提高分析、評價事物的能力;四是可以培養和提高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二)符號標記法
用各種符號在書中重要的地方做標記,以便于應用時查閱和再閱讀時注意的一種閱讀方法。其要點是:1.在重要的句子下劃橫線。2.在重要的段落旁劃豎線。3.將關鍵性的詞或短語圈出來。4.在有疑惑處劃問號。5.在有感悟的.地方劃感嘆號,馬克思讀書就喜歡采用這一方法。
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便于應用時查找,有利于對重點內容的記憶,便于利用很少的時間對重點內容的再閱讀。
三)強記閱讀法
這是一種側重記憶的閱讀方法。其要點是:1.讀完文章后,立即回憶一遍主要內容,力求記住。2.重復閱讀同一文本時,每次間隔的時間應盡可能地長一些。3.記憶應盡可能準確。如果內容不太多,要盡力一次記住;如果內容較多,可以采取分段記憶法。
采用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是:能夠迅速地增加知識積累,有利于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四)咬碎骨頭法
咬碎骨頭法就是對文本的內容進行反復地琢磨、咀嚼,直到爛熟于心。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好處,就一遍又一遍地讀。他說:“這篇論文一共二十多面,我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老用手摸這幾頁,白白的書邊上留下了一條明顯的黑印。這樣的反復學習對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采用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是:有利于對文章內容的消化和吸收,縮短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過程。
五)探究閱讀法
書中的真理大多不是通過文字的解讀就能獲得的,而必須通過深入而細致地鉆研與思考。探究式閱讀的特點就是將思維的觸覺深入到文字的背后,對其所承載的思想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數學家華羅庚在《學·思·鍥而不舍》中說道:“應該怎樣學會讀書呢?我覺得,在學習書本上的每一個問題,每一章節的時候,首先應該不只看到書面上,而且還要看到書背后的東西。這就是說,對書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僅應該記住它的結論,懂得它的道理,而且還應該設想一下人家是怎樣想出來的,經過多少曲折,攻破多少關鍵,才得出這個結論的。
采用這種閱讀方法的好處是: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能夠使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有利于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閱讀不僅要有正確的方法,還需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對書籍的判斷與識別能力。閱讀好書,不僅能使人長智慧、長才干、長精神、長思想,使人品嘗到人生的樂趣,感受到求知的快樂,而且能夠使人走向輝煌。
讀書的方法和益處 篇2
1.程序讀書法:即按較優的次序讀。作者→書名→內容提要→目錄→序言→結語
2.層次讀書法:即有重點逐步由淺入深地讀書。書的內容往往不能一次讀懂,這就需要層次,一般可分為瀏覽、通讀、精讀、評讀、重讀多層。當然這僅限于經典著作或科技書中。
3.比較讀書法:任何文獻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其間有一定的聯系。通過比較閱讀,就知異同,見優劣。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任何東西,凡是我們拿來和別的東西比較時,顯得高出許多的,便是偉大。”曾寫過《魏書》的夏候諶聽人稱贊陳壽寫的《三國志》,便找來細讀再三,認為《三國志》確比自己的《魏書》好,當即燒掉了自己的書稿。用對比讀書法,能開闊視野,有助于鑒別、驗證和判斷書的真偽、優劣和好壞,提高理解、接受和運用的能力,東晉女詩人謝道韞有一個雅號“詠絮才”便是對比定優劣的一個例子。
4.質疑讀書法:“尺信書,不如無書”讀書貴在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可疑之外無時不介,可疑之書,層出不窮,屈原《無問》,王充《論衡》都是質疑的精華。
5.循序讀書法:即由簡至繁,由淺入深讀書,古人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常采用此法,朱熹說“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理在于此。
6.溯源讀書法:務來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對其產生、發展的過程把握透徹。“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失活水來”,用在讀書方法上,就是善于溯源讀書,搞清來源和流向,從而真正把書讀懂讀活、透,讀活。
7.推測讀書法:就是在閱讀關鍵外或疑難外,掩卷而思,或沿著作者思維軌跡追足蹤探索。牛頓說“沒大膽的清測,就做不出偉大的貢獻”。即使推測沒有新發現,也可消除大腦疲勞,精神振奮,提高讀書效益。
8.逆向讀書法:在讀書過程中,善于調整或改變思維方向,角度追求新知。逆向讀書法可以開拓思路,把知識讀活。例如歐氏幾何認為,過直線外一點可以而且只能作一直線與之平行,但年輕的羅巴切夫斯基卻向相反的`方向去構思,如何可作不只一條平行呢?由此產生了“非歐幾何”。
9.滲透讀書法:就是在潛心鉆研某一問題時,要讀一些相關學科的書刊,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以不同見解和方法來思考,以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博系眾家之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有所創新,有所發現。
10.個性讀書法:是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讀書之法。人的性格、背景、氣質、基礎、潛力、才干多不相同。如能正確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塑造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和特長,就一定能高效地讀書,并獲得應有的成功。
此外,還有“破一卷”讀書法;“人而孚敵”法(東坡提出的精讀法;即每次只鉆研開一個側面,最后掌握全書精髓);“鯨吞牛食”法(速度和精度的結合);“結構讀書法”(先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結構體系);“三誦”讀書法(朗誦、默誦、背誦)等。
讀書的方法和益處 篇3
現在讓我們看看。如何利用讀書目的來決定你的讀書“方法”。大多數的情況下,讀書目的往往決定了你的讀書方法。
基本上,讀書類型可分為三種;
1.快速參考閱讀法——著重在特定資訊上,針對特定問題尋找答案。
2.批判式閱讀法——重點在于辨識出需要徹底分析的想法和概念。
3.鑒賞或娛樂式閱讀法——閱讀純粹是為了娛樂,或者因為欣賞作者的寫作風格與才華。
如果你是一個好讀者,或者希望成為一個好讀者:你必須以正確的閱讀“方法”,來達成你的讀書的'“目的”;你早在自我訓練,或正在訓練自己熟練掌握多種讀書技巧;你擅長因閱讀目的而隨機運用適當的讀書方法;你對只讀一種讀物感到不滿足。
相反的,一個不好的讀者,往往是用同一種方法來應付每一種閱讀對象——不論讀的是生物或報紙,都很費力地逐字逐句閱讀。這種人對有目的的閱讀感到生疏,也很難去實際執行;要他們接受這樣的閱讀方法很困難。
讀書的方法和益處 篇4
一、讀通
由于小學生識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對文章中的每一個字都能認識,這就需要首先掃除文字障礙。而要解決文字障礙,可以求教于老師、同學、家長,也可以借助于工具書。我們常說:字典是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小學生在低年級就已經學習了漢語拼音,又學習了常用的的方法,完全可以通過字典來掃除文字障礙。因此,對于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利用工具書既可以讀通課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時,了解一下字意,為下一步讀懂課文做一下鋪墊。待每一個生字都已經被你克服,你不僅讀通了文章,同時,還增大了識字量,為以后進行課外閱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步克服了孩子們在讀書中抄近路,想偷懶的做法,那種在讀書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況得到了控制。
二、讀熟
課外閱讀的一個重要的作用是為寫作積累素材。由于小學生的讀書能力有限,很難做到讀一遍文章就可以讀準確,因此,在讀通課文之后,必須趁熱打鐵把文章讀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遺忘。根據心理學中有關記憶規律的原則:及時的復習是克服遺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掃除文字障礙之后,多讀幾遍達到能夠熟練地朗讀,做到一字不錯,可以保證在以后能準確運用。在這一環節中還可以鼓勵學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詞佳句,擴大自己寫作詞匯的積累,以備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
三、讀懂
在前面兩步讀的基礎上,孩子們憑借自己已有的.語感,對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如果能進一步地展開閱讀,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個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進而體會文章思想,達到真正讀懂文章。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孩子們在大量閱讀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就形成了較強的語感。這樣,必然會伴隨著他們讀書量的增大而讓讀書變得輕松,讀書的興趣也就會越來越高,理解能力也會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讀懂了文章的基礎上,再鼓勵孩子們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學生既進行了小練筆,提高了寫作能力,又進一步擴大了語言的積累,充分起到了課外閱讀的作用。
四、讀美
讀美,即美讀,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讀。當孩子們對文章的內容能夠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認識。這時,要求能夠有感情地把文章讀出來,也就完成了自己對文章的再創造。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就告訴我們對于同一篇文章來說,每個人的理解可能不同。當你能夠把自己對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完整地表達出來的時候,也就真正地學會了這篇文章。這時再進一步鼓勵孩子們寫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大膽對文章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又可以在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的同時,強化個性,使之逐步形成獨立寫作的能力。
讀書的方法和益處 篇5
略讀顧名思義重在略但并不等于一掃而過,馬上就忘了。要徹底做到以下幾個步驟:
一、瀏覽
略讀同樣首先應從封面開始,根據書名、作者、出版單位等信息迅速對該書的主題、學科領域等作出判斷。然后應通過內容提要來了解該書的主要內容,以決定自己是否進一步閱讀。如讀完內容提要還不能判斷該書的閱讀價值,就要閱讀目錄,以對全書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進入正式閱讀之前,還應閱讀前言和后記,以了解作者寫作的緣由、背景和目的等,更深刻地理解全書的主旨,使自己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有所側重。
二、掃讀正文
1.快速閱讀
在讀完序言、后記之后,便開始進入對全文的掃讀階段了。掃讀的速度十分快,一目十行,略觀大意。在前面的章節里,我們提過讀書忌快,這是從理解和牢固掌握書的內容的角度說的,因為貪多求快往往不能理解和掌握。但不是說,須一概反對快讀,只能慢讀,而是說應該在理解的前提下,越快越好,略讀尤其需要速度,以提高閱讀的效率。
快速閱讀是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徑。專家指出:創造性工作的效率與獲得和加工的信息量成正比,如果一個人獲得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又多,那么他的工作和學習效率也就高。據說,拿破侖每分鐘能看2000個單詞,巴爾扎克半小時可讀完一本小說,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令人驚嘆不已。
研究表明,提高閱讀速度不會降低理解率,關鍵是要按照正確掃讀法去閱讀。并且,掃讀技巧形成后,不但可以長期保持,而且對不同的語言材料有正遷移效應。例如,讀漢語材料的速度快了,閱讀英語材料的速度也會相應提高。
閱讀時,人的眼球是時停時動地向下跳動,眼球停的時候認知文字,眼球跳動的時候轉向下面的文字。眼停一次的時間大約為1/3秒左右,每次眼球停頓能認知1—7個文字符號。我們把眼球停時認識的字數叫做“識別間距”。閱讀時,目光向前跳躍,眼球運動,每動一次大約為千分之幾秒,人們的閱讀只限于目光跳躍的停留期。據統計,閱讀者的眼睛在一小時內有3分鐘在移動,有57分鐘在停頓,即眼動時間占5%,眼停時間占95%左右。因此,要想提高閱讀速度,就要擴大識別間距,進行整體認知,就是說,眼停認知不能逐字進行,而應一個個詞組或一個個短語、短句整體地認知和理解。
人們的閱讀方法,可歸納為三種:點式閱讀、線式閱讀和面式閱讀。點式閱讀的視點很小,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視點的最大限度不超過五個字。這是速度最慢的一種方法。線式閱讀,視區是一條線,視力范圍是一個句子或者幾個句子群,用這種方法閱讀,經過訓練可達到一目一行。面式閱讀是速度最快的閱讀方法。面式閱讀,視力區最少是兩行字,高手可以成段成頁地閱讀。因此,閱讀的視力形成了一個“面”,所以叫面式閱讀。掃讀也是成段成頁地閱讀,因此它實質上也就是面式閱讀。用這種閱讀方法,每分鐘最低能讀1000字,甚至可達1500字,十分符合略讀的要求。
許多學生的閱讀方式都是線式閱讀,速度甚慢。要想提高速度,必須加強科學的閱讀訓練,訓練的主要方法是努力增大識別間距,學會面式閱讀。
線式閱讀識別間距小,閱讀者只習慣于一個詞一個詞地讀;面式閱讀的識別間距大,是把十六個詞分成六個語義群來閱讀,自然要比點式閱讀快得多。面式閱讀時,識別間距增大,減少了眼停的次數(由16次減少為6次),因而直接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面式閱讀把句子劃分成為數不多的語義群,更便于理解詞與詞之間的語義聯系,因而有利于提高理解率和閱讀效率。
所以,要更好地滿足略讀的需要,必須增大識別間距。要實現這一點,最有效的就是遵照面式閱讀的'要求進行專門訓練,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
2.敏捷思考
掃讀階段,快速閱讀的同時,還須敏捷思考,以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義和重點。不要閱讀神速,卻不知所云,快速閱讀必須與敏銳思考結合在一起。為保證快速閱讀質量,讀者應集中精力進行快速思考。
3.推斷和預測
好的閱讀活動,不是被動接收,而是積極感知、記憶和思考的過程。隨著閱讀內容的擴展,意義的深入,情節的推進,閱讀者不僅要逐步對讀物有較深刻的了解,而且還須對閱讀內容的性質和發展加以推斷和預測。對情節發展的準確推斷和對上下文關系的正確預測,可使閱讀變得輕松而流暢,并能加快閱讀速度。
三、細讀重點
經過對全文的迅速掃讀,閱讀者基本上已明確了材料的重點所在,從整體上有了更清晰的把握。這時,閱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興趣選擇文中的某些部分繼續進行細讀。把略讀和精讀過程結合起來。
四、概括全文
略讀雖然不如精神要求嚴格細致,但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略訊同樣要求把所獲知識加以消化吸收,如果掃讀一遍后便書一丟,既不總結,也不反芻,當時學到的一些東西很快就會成為過眼煙云。掃讀結束之后,一定要用自己的語言對全書的內容加以概括,理清整體的思路和脈絡,及時總結閱讀心得。
【讀書的方法和益處】相關文章:
如何讀書的方法和技巧07-19
泡腳對身體的益處10-26
熏香爐的選購方法和保養方法08-21
跳繩的方法和技巧10-24
說服的方法和技巧12-20
胎教的目的和方法09-15
讀書的方法12-09
白開水益處大教案01-05
常見的運動方式對健康的益處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