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上課愛講話怎么辦
學生上課隨便說話,影響課堂教學秩序,是老師最反感的問題行為,也是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學生上課愛講話怎么辦,歡迎閱讀參考。
1、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要想使幼兒集中注意地學習,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種準備,讓孩子吃好、喝好、穿得適當。學習前也不要讓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使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孩子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有條件的最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沒有條件的學習環境也要力求單純。孩子在學習時,如果大人走來走去,說這講那,甚至聽廣播、看電視,就會嚴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讀點報,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2、適宜的教學內容是集中幼兒注意的條件
人的需要、興趣和經驗,直接影響人的注意。如果讓孩子學習的內容與他的需要無關,或是教的內容太深,超出他的經驗范圍,孩子不能理解,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如果內容太淺,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善于從紛雜的現實中,選擇孩子尚未掌握、但經過努力能理解的內容教給他,其注意自然會集中。還有,孩子坐下來剛學習時,家長和老師可以讓他們學習最感興趣后較容易的東西,待集中精力后,再學習其他東西,這樣效果會更好。
3、安排好學習、休息、活動的時間
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時間不宜太長。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5~7歲的兒童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鐘。7~10歲兒童20分鐘,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后,應讓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孩子疲勞了就讓他們動一動,喝點水,吃點東西,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兒童坐著一動不動,越是這樣,兒童就越不專心。
4、明確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幼兒的注意
如果在窗臺上種一盆蒜,孩子不一定會注意它。但如果大人對他說:“這些蒜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你要是看到它長出了綠芽,就趕緊來告訴我”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注意它。如果這任務是對兩個以上孩子布臵的,而且先發現者就是優勝者,或者還能得面小紅旗,那幼兒就會更經常的來察看這盆蒜。為什么呢?因為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任務越明確,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所以要想使幼兒的注意持久,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甚至強迫他做什么。而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講明意義,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這樣任務明確,愿望強烈,注意就能持久。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后還想再學,也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一點,但一定不能因為孩子情緒高,就無限增加,那會引起孩子厭倦、疲勞、失去學習的興趣,注意不集中,記憶效果也不好。要在孩子興趣正濃或剛開始降低時及時停止,使其留有余興,下次還愿再學,這樣注意就能持久不衰。
5、游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在學校和家庭活動中,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戲,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成專注的習慣。此外,孩子在玩游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其聚精會神時家長和老師切不可隨意打擾,干涉,因為此時不斷的干擾孩子,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而且不利于他養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
想要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與教師保持聯系,知道孩子在哪些課上不專心。很可能是聽不懂、不會做,因而沒有興趣而不專心。比如學數,他不懂數;學畫畫,他畫不像等。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補課,讓他跟上班上的小朋友。也可能他都會了,因而不專心,可以教育他幫助不會的小朋友,當個小老師。
2、對老師講的內容沒有興直趣,不是不會,也不是會了,而是根本不關心,心里想著自己喜歡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激發他想長大、想當大孩子的心理,大孩子是什么都應該學,都要會的,所以你也要好好學習,專心聽講。
3、他一般的話都會回答了,可以和他談話,了解他不專心、好動的原因。是不是不喜歡這位老師、是不是剛上課前玩的游戲還沒有玩完,心里惦記著。家長應該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教育,如對老師有意見,也可以把他的意見婉轉地對老師談,改變師生關系;如老是惦記著上課前的游戲,則應該和他講道理,上課時一定要好好上課,下課后再玩。
4、對他所做的好行為,應盡量表揚,樹立起他的自信心。特別要讓老師表揚他的好行為,這樣可以密切師生關系,他上課時會聽老師的話,專心聽講。
拓展:
如何改正孩子上課愛講話的壞毛病,不是一兩次批評就能解決的。
回家后,我和孩子進行了入學后第一次長談。我與孩子交流了幾個問題,第一,小學的課堂要求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第二,你最喜歡上哪位老師的課,為什么?第三,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第一個問題是想知道孩子是否明白她已經從幼兒園跨入小學的大門,第二個問題是想知道什么樣的課堂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能吸引孩子,第三個問題是想知道孩子是否知道應該怎么做。
孩子認真地回答了我的問題,讓我明白到,孩子知道自己上課時不應該講話,但卻控制不住自己,自我約束力比較差。在這一點上我沒有去一味地責怪孩子,對于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是不可能有自我約束能力的,他們的所作所為往往憑著自已的興趣。老師與家長首先要分析的是,孩子上課講話的內容,是與課堂學習有關的內容,還是思想開小差的內容。前者,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來,但要引導他聽老師說完后,再舉手發言。我們不能一味地禁止孩子上課只聽不說,或是只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他自己的問題。如果是后者,我們也應該分析一下具體原因。從我的孩子的回答中,我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比較喜歡上數學課,因為數學課上,老師經常帶他們做游戲。而語文課,她就覺得沒意思。我并沒有對孩子一再說教上課認真聽講的重要性,因為這種重要性,對于剛入學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我告訴孩子:“老師只與上課不講話又認真聽講的孩子做游戲。”老師有意識地提高講課的生動性,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以每天向孩子提問課堂的內容,并對孩子進行一定的表揚與批評,不斷激勵孩子認真聽講。
除了教育上的引導,我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比如做作業時不講話,比如與別人交流時,一定要等別人把話說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從一種習慣改成相反的習慣,必須要花很多的努力,這種努力最關鍵的是家長要有耐心,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導。如何尋找到最合適自己孩子的引導方式,這就是我們為人父母的必須不斷思考的問題。
【小學生上課愛講話怎么辦】相關文章:
學生上課講話怎么辦02-28
上課想睡覺怎么辦08-17
孩子上課走神怎么辦08-17
下午上課犯困怎么辦09-06
孩子上課不認真怎么辦09-20
兒童上課想睡覺怎么辦09-23
高中上課走神怎么辦08-17
孩子上課老是走神怎么辦08-17
狗狗愛咬人怎么辦08-27